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如何發展隨班就讀

中國如何發展隨班就讀

發布時間:2022-08-27 21:00:35

1. 請教隨班就讀是什麼意思隨班就讀是什麼意思

1、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對隨班就讀的學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隨讀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等等,讓他們今後自立、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
2、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能滿足他們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中國大陸吸納現代「融合教育」理念而開展的一種特殊教育辦學形式,可以說是中國大陸特殊教育界特有的一個術語。
3、隨班就讀是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特殊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教師們根據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給予特別的教學和輔導,使他們學有所得,與大多數同齡同學一起成長。隨班就讀是我國特殊教育的重要辦學形式。

2. 如何辨析隨班就讀,全納教育,融合教育三個概念

綜述如下:

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能滿足他們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中國大陸吸納現代「融合教育」理念而開展的一種特殊教育辦學形式,可以說是中國大陸特殊教育界特有的一個術語。

隨班就讀能夠在教育經費較少的情況下極大地提高殘疾兒童的入學率,可以滿足殘疾兒童就學的需要,符合我國的國情,也符合國際上「正常化」教育原則、回歸主流、一體化教育、全納教育的發展趨勢。自1989年原國家教委試行在全國開展隨班就讀工作以來,我國隨班就讀工作得到大力的發展。

隨班就讀是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特殊學生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教師們根據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給予特別的教學和輔導,使他們學有所得,與大多數同齡同學一起成長。隨班就讀是我國特殊教育的重要辦學形式。

「跟班就讀」這一概念緣起於「隨班就讀」(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room,LRC),原本是指讓部分肢殘、輕度弱智、弱視和重聽等殘障孩子進入普通班就讀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讓這些特殊孩子能夠與普通學生一起活動、相互交往的同時,獲得必要的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

感悟: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然而,追溯起這些孩子的違法犯罪根源,大多數與其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有關,與其家長不正確的示範作用有關。但是,要達到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目的,家庭,特別是其直系親屬,是實施轉化幫教的主要責任人。

同時也是孩子實現轉化的最大收益者。不管這些家長存在怎樣的不足,甚至是問題,但是不依靠他們,不通過他們工作,許多幫教措施是難以落實到位的。實在的說,有些時候,與其說在轉化幫教孩子,還不如說在指導、糾正家長更准確。

3. 隨班就讀支持策略有哪些

隨班就讀支持策略:

1、對於一個弱智的孩子在普通班裡學習,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能夠使隨班就讀兒童感受到理解、尊重、關愛。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把他安排在教室的前排,不讓她一個人孤獨地坐著,這樣既有利於老師和同學的關照和幫助,更有利於她身心健康的發展。

2、聯系各科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准備一些最基礎的問題,讓她解答,並給予其適當的提示,讓她知道自己也能學會回答問題,增強其自信心。

3、在班裡,經常表揚小瑩在值日方面的一些積極表現。在平時的學習中,我也會經常找其聊聊天,讓他能夠說出心中的不快,逐漸消除其自卑心理。

概念分析:

隨班就讀(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顧名思義,就是把特殊兒童安置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里,讓他們和正常兒童一起接受教育。

隨班就讀是一種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特殊學生實施教育的形式。它不僅把特殊兒童簡單地放在普通班級里,而是要創造條件,為特殊兒童提供適宜的教育。隨班就讀是中國實行全納教育的一種形式。

4. 中國大陸隨班就讀發展的布局體現在哪些方面

隨班就多發點的布局體現在很多的方面,你可以咨詢相關的我的。

5. 融合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孩子進入普校隨班就讀,你支持隨班就讀嗎

我支持隨班就讀這個教育模式,他可以幫助許多曾經無法正常融入社會的孩子重新接觸社會,給他們的未來一個希望,而且隨班就讀的模式有許多好處:

三、隨班就讀有利於殘障兒童和健康兒童融合,達到教育一體化。

殘障兒童隨班學習,使其能夠與同年齡健康兒童共同學習,有利於促進其融入健康學生,達到教育融合,提高其社會適應性。當前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是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在任何情況下,所有兒童都應共同學習,但是,要了解學生的不同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靈活安排,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優質的教育。當前,隨班學習在我國尚未達到這樣的水平,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6. 如何有效開展特殊兒童學前隨班就讀教育

誤區一:特殊兒童一定要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當教師發現學生在某個方面有明顯缺陷或障礙時,教師會時時事事處處對特殊兒童「特別對待」,無意間為特殊兒童貼上了隱形的標簽。久而久之,「標簽效應」被擴大化,學生會認為特殊兒童很「特別」,教師也就堅定地認為「這樣的學生應該去接受特殊教育」。
調整策略: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歷來就是將特殊兒童與正常學生分開來進行教育的,這種教育狀況已成為一種慣例常態。而全納教育提出了人的受教育的基本權利問題,主張所有學生都應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接受教育,普通學校應接納所有的學生,而不管學生所具有的各種特殊性。讓特殊兒童與正常學生共同學習成長,既有助於提高特殊兒童適應主流社會的能力,增強生活的信心,也給教師提供了對正常學生加強不歧視殘疾人教育的良好契機,讓他們善待特殊兒童,不再有標簽意識,以此來逐漸改變健全人對殘疾人的歧視觀念。當然,生理缺陷或障礙程度較嚴重的,要由特殊教育學校從專業的角度對其進行康復訓練與教育。但普校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並不是所有的特殊兒童都必須要特殊教育學校就讀。

誤區二:為了大多數正常學生,可以對個別特殊兒童放任自流
我們常說「教育要公平」、「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這里所說的「公平」往往已經被教師定格為對正常學生要公平,所謂的「全體」就是大多數正常學生。教師認為與正常學生相比,智力障礙學生怎麼教都學不會,積累的知識欠賬永遠還不完,聽覺障礙學生無法與老師相互溝通交流,思維、理解能力差沒有辦法教,行為有障礙的學生甚至是個負擔,影響其他學生。因此,教師想方設法讓特殊學生成績不影響個人考核,智力障礙學生考幾分都行,安全就好,聽力障礙學生看懂多少算多少,作業根本靠抄,上學基本是混,行為障礙學生則被遺忘在某個角落裡,或者身邊安排得力干將「給我看好嘍!」
總之,特殊兒童因為學習的重要性被忽略了,使特殊兒童隨班就讀變成了隨班就「坐」。
調整策略:教育,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也是為了一切的孩子。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意義,在教好大多數學生的同時「一個也不能少」,為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制定適合其發展的個別教育方案,根據個案情況選擇專門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進度,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若考慮到自身特殊教育專業知識不足,就要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做好理論准備。其次,學校要牢固樹立接納所有學生的思想,逐步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各種不同需求,為特殊兒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把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成效納入教師考核,來促進隨班就讀特殊兒童的發展。

7. 影響隨班就讀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隨班就讀工作在近三四年,出現了大面積的滑坡現象,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倒退,主要表現為:教育教學質量不高,不少殘疾學生在隨班就坐和隨班就混;入學率和鞏固率降低,不少學校拒絕接受殘疾學生隨班就讀,使他們進不來,即使進來了,也不一定留得住,因為教學質量的低下,讓學生和家長感到失望。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的呢?筆者認為,影響隨班就讀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育理念的落後
教育上的領導、教師和家長都存在教育觀念落後的情況,下面列舉幾個典型的觀念。
——普通 小孩還沒教好,教什麼殘疾小孩。這個觀念很普遍,也很有代表性。在他們的意識里,只有等正常兒童少年都教育好了,才會考慮殘疾兒童少年的教育。在他們的心目中,殘疾小孩是和正常小孩是不同層次的人,是低人一等的。這多少有點身體歧視的味道,從中也反應了人權意識的淡薄。殘疾兒童的需要、受教育的權利、生存和發展的權利等等在這種觀念里盪然無存。
——殘疾小孩是「隨」,正常小孩是「被隨」。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要處理好「隨」與「被隨」的關系。這個觀念一旦建立,殘疾小孩就被打入了另類。比如老師在一節課中,前三十分鍾教「被隨」的正常學生主體,利用最後幾分鍾照顧一下個別的「隨」生。看起來無可厚非,實際上很反常,教正常小孩尚且用了三十分鍾,殘疾學生只幾分鍾就能學會了?
——殘疾學生的成績與教師的業績、考核脫鉤。有的學校考慮殘疾學生難教,沒有教師願意教,就採取了這樣的措施。這樣一來,教師完全可以把小孩完全放棄,因為教得好與壞,一點關系也沒有,反正與自己的業績無關,也不影響自己的考核。
——低期望和低標准。面對殘疾學生,許多教師和家長會遷就學生,認為反正是殘疾孩子,對他們不抱太大的期望,給他們的標准也就是認識幾個字,學會一些簡單的計算,能做到不是文盲就行。確實,對一些殘疾學生——特別是智力殘疾學生,應制訂低於正常學生的要求、目標,但這些要求和目標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得讓他們經過努力才能達到。
二、教師特殊教育能力不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班都是隨班就讀班,因為每個班都有學習困難學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教師都應學習一些特殊教育的方法,具備一些特殊教育的能力,特別是有隨班就讀學生的班級,授課老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而我們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聯系是脆弱的。普通學校整天忙於教學質量、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忙於各種檢查、評比、驗收,忙於各種競賽、考試……特殊教育學校則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獨善其身。這導致了信息無法暢通,資源無法共享,隨班就讀的老師得不到專業的指導而捉襟見肘。
要改變這種現狀,途徑只有兩個:一是完善師范教育,讓每一個師范生(不管是普師生還是特師生)在走上教育崗位前,都學習一些特殊教育的知識,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技能;二是加大隨班就讀教師的培訓力度,讓隨班就讀的教師到當地的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專業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使他們能得心應手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提高隨班就讀的質量。
三、班級規模太大
這是影響隨班就讀質量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在美國,一至三年級,班額不超過18人,他們的解釋是讓每個學生引起教師的關注。上海也開展了小班化教學,每個班級20人左右,隨班就讀工作也做得非常好。
隨班就讀工作不排除特殊教育學校,重度殘疾的學生是在特校學習。在國際上,隨班就讀有個這樣的規律:班額小的國家,他的特校也小,如丹麥、挪威;班額大的國家,他的特校也大,如德國、荷蘭。這是因為班額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殘疾學生的吸納和教育質量的好壞。
確實,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我們的國情是每個班正常是50個學生左右,有的甚至超過了60人。班額太大,而教師的精力不夠,這客觀的矛盾使得隨班就讀教師無暇顧及殘疾學生,只好讓他們隨班就坐或隨班就混,從而使得隨班就讀的質量大打折扣。
四、支持保障體系不完善
目前,隨班就讀工作的隨意性較強。當地領導重視了,這個地區的隨班就讀工作發展得就快;反之,隨班就讀工作就會出現「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換言之,隨班就讀工作在機制上和制度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主要表現在:1、法律意識不夠。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家長帶殘疾小孩去附近學校上學,學校不收,家長只好唉聲嘆氣地帶小孩回家。這個家長根本沒有想到,我可以告這個學校;同樣學校在理直氣壯地拒絕這個殘疾兒童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是在違法。《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已十多年了,可許多教育工作者和殘疾學生的家長還不了解這些法律,更談不上依法辦事和維權了。2、政策傾斜得不夠。在美國,普通學校把殘疾學生當個「寶」,為什麼?就是政策傾斜的結果。美國殘疾學生的教育經費是正常學生的多少倍,收一個殘疾學生相當於受了幾十個正常學生。學校當然搶著要了。有人會說,中國沒有美國那麼富。是的,我們不是「拿來主義」,但這種政策傾斜的方法還是可以借鑒的。比如,教育經費的傾斜、福利待遇的傾斜、評比晉升的優先權等等,都可以有效地促進隨班就讀工作的持續快速的發展。3、沒有設立資源教室。設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可以彌補隨班就讀課堂教學的不足,滿足殘疾兒童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促使他們健康發展,正常地參與社會活動,能在普通班級與正常學生一起順利學習,提高隨班就讀質量。可許多地方,至今是個空白。4、重發展,輕管理。有的地方,隨班就讀工作是有發展,可一調研,什麼檔案也沒有。也就是說隨班就讀工作的管理很不到位。
國家教育部經過調研,於去年決定開展隨班就讀工作支持保障體系的研究,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了100個縣(區)展開研究,要從組織領導、人員、經費、業務培訓、課題研究、特校中心作用的發揮等方面給予隨班就讀工作以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使隨班就讀工作擺脫隨意性,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發展的良性軌道。我們有理由相信,實驗的成功和推廣,必將對我國的隨班就讀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
鑒於此,要大力發展隨班就讀工作,提高隨班就讀的質量,必須做到:一、樹立新的教育理念。要新的教育觀念很多,這里僅強調三點:1、應當給每個學生均等的教育機會,推進教育的民主進程。2、提倡教學差異化,體現多元文化的價值。不要把殘疾學生當作包袱,應當把他們當成教育資源,讓學生承認、尊重、理解差異,在差異中溝通、合作,提高自身的素質。3、揚優補缺,開發潛能,培養人才。就是說,要把殘疾學生當作人才,要從人才的高度來培養他們。二、縮小班額,開展小班化教學。在這點上,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班額小了,要開展差異教學或分類教學,讓殘疾學生真正學到知識。三、配備資源教室和巡迴輔導教師。資源教室的配備要因地制宜,不要求高求大求全,關鍵是適應隨班就讀學生的需要。巡迴輔導教師是特殊教育學校發揮其骨幹作用的重要形式,對隨班就讀教師業務的指導、殘疾學生的輔導、家長的指導都有積極的作用。四、建立隨班就讀工作的支持保障體系。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要根據各自的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隨班就讀工作的支持保障體系,以確保這項工作在制度化的前提下迅速發展。
隨班就讀工作是一項復雜的、艱巨的、長期的的工作。我們各級政府要積極建立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使隨班就讀工作納入正常的發展軌道;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包括特教和普教的)要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大力提高隨班就讀質量,讓殘疾兒童少年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為他們夯實發展的基石,為他們鋪墊成功的道路。

8. 隨班就讀年級怎麼安排

1.優化形成特殊學生隨班就讀的育人環境,促進隨班就讀學生的健康發展。

2.形成有利於特殊學生隨班就讀的良好的學校育人機制。

3.建立靈活、高效的特殊學生課外輔導保障機制。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發展隨班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火器怎麼用 瀏覽:763
中國哪個省的高鐵路線最多 瀏覽:459
中國說唱現在去哪個城市 瀏覽:874
和平精英印度服怎麼注冊 瀏覽:996
為什麼英國結婚很難 瀏覽:927
需要攜帶管制葯品入境英國怎麼辦 瀏覽:367
英國現在去讀書疫情怎麼樣 瀏覽:803
中國銀行與其他銀行哪個更好 瀏覽:203
蘇帕傑來中國多久了 瀏覽:940
中國a股什麼時候有大牛市嗎 瀏覽:883
什麼球類運動在英國流行 瀏覽:675
去義大利探親簽證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745
美國為什麼不敢和伊朗開戰 瀏覽:175
義大利marvis牙膏哪裡有賣 瀏覽:242
畫印度的服裝怎麼畫 瀏覽:72
解放軍怎麼看待英國 瀏覽:787
可以把中國比作什麼物品 瀏覽:962
義大利語好胃口怎麼說 瀏覽:350
中國哪個煉油廠最便宜 瀏覽:404
1968年越南到底發生了什麼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