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影印本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影印本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發布時間:2022-08-25 04:59:20

① 水經注的版本流傳

《水經注》完成於1400多年以前,當時雕板印刷尚未出現,一切書籍的流傳都是通過傳抄來實現的,《水經注》也不例外。 《水經注》寫成以後不久,酈道元就遇害,當時這部著作有幾種鈔本,已不得而知。隋統一全國,整理國家藏書,《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水經注》一書的鈔本,卷數為四十,是完整無缺的本子,這也是目前所知《水經注》最早的鈔本。
唐朝取代隋朝後,《水經注》成為唐朝的國家藏書,《舊唐書·經籍志》與《新唐書·經籍志》均著錄為40卷。唐後經五代至北宋初,《水經注》的鈔本仍為足本,被作為歷朝的國家藏書代代相傳。(國家藏足本)
北宋景祐年間(1034——1038),崇文院(北宋朝廷的藏書庫)整理藏書,編制《崇文總目》,《水經注》被著錄為35卷。從這個時候開始,北宋以前的一些類書和地理書所引《水經注》中的涇水、滹沱水、(北)洛水等卷篇就不見了。(國家藏殘本)
事實上,《水經注》的鈔本,並不為歷代朝廷所獨有,民間也有流傳。是否為隋之後,從朝流落民間,我們並不知道;是足本還是殘本,也不能確定。可以確定的是,在唐朝後期,《水經注》已為一般知識分子所見,唐代詩人陸龜蒙有詩「山經水疏不離身」,說明《水經注》已有民間的鈔本;到了北宋,此書在民間的流傳只會更為廣泛,蘇東坡《石鍾山記》有文「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就引了一整段《水經注》的文字。然而,這些鈔本,早已不見影蹤。從宋代鈔本中鈔出的本子,也絕無所聞。元代也沒有鈔本流傳。(民間鈔本)
到了明代纂修《永樂大典》,《水經注》被鈔錄在內,這個鈔本一直流傳了下來,我們稱它為「永樂大典本」。這是我們所知的現存的最早的《水經注》的鈔本。除了「永樂大典本」,明代還有一些酈學家的私人鈔本。比較著名的有柳大中的影宋校本和趙琦美的三校本等,後來也都已失傳。現存的明鈔本有兩部,一部是稽瑞樓藏本,從宋元寫刊本中鈔出,有清人何焯、顧廣圻等校跋,現存北京圖書館;一部是海鹽朱希祖舊藏,也是從宋本鈔出,有王國維、章炳麟等校跋。另,天津人民圖書館也藏有一部明鈔殘本,稱為「練湖書院鈔本」,僅存卷21-24
清代最著名的《水經注》鈔本為天津人民圖書館所藏的「小山堂五校鈔本」。這是一部完整無缺的清鈔本,卷首有「戊午夏杪篁病翁五校畢漫志於首」的題字,可知是乾隆三年(1738)年全祖望33歲時的作品。正文以外,批註甚多,要旨與趙一清《水經注釋》合,可知是趙一清手筆。這部鈔本熔二人業績於一爐,是酈學界的寶貴遺產。(清鈔本) 《水經注》一書的刊印,出現在北宋中後期。根據已知的信息,《水經注》的第一種刊本是成都府學宮刊本,刊印年代不得而知,而且早已亡佚。第二種刊本刊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也已亡佚。另,現北京圖書館藏有一部殘缺不全的南宋刊本,內容不足全書的三分之一,這是現存的唯一一部宋版《水經注》。
明朝以後,雕板印刷術有了很大發展,刊本很多。流傳至今的明代刊本有嘉靖十三年(1534年)的黃省曾刊本,還有萬曆十三年(1585年)年吳琯以元祐二年本為底本的刻本。最著名的刊本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朱謀瑋校勘的《水經注箋》,這是《水經注》刊本史上的名本。
在《水經注箋》的基礎上,清初的許多酈學家,進一步認真校勘,出現了不少優秀刊本。特別是在乾隆年間酈學研究進入全盛期後,先後刊印了兩種超越前代的佳本:其一是趙一清所校勘正,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刊印的《水經注釋》。依清代著名學者王先謙的評價,此書為趙一清「數年考訂苦心」的傑作。《水經注釋》刊行以後,接著刊行的就是武英殿聚珍本,即所謂的「殿本。繼殿本以後刊行的是全祖望的《七校本水經注》,他所依據的底本是一本被稱作「雙韭山房校本」的家傳本。全氏一生,校此書共七次,《七校本水經注》在他死後的光緒十四年(1888年)刊行,可惜這個本子在付印之前,被校勘失誤,從而影響了這部刻本的聲譽。
酈學史上,《水經注》的最後一種刻本,是王先謙的《合校本水經注》,刊行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他以殿本為底本,把朱謀瑋的《水經注箋》、趙一清的《水經注釋》以及孫星衍等校本的成果收入在內,這是一種受人歡迎的佳本。 清代後期,歐洲在18世紀末年出現的石版印刷術傳入中國。石印書籍在這時大批出現,包括《水經注》在內。光緒二十年(1894年)長沙寶華書局石印的巾箱本《合校水經注》,即是石印本。
鉛印是至今流行的一種印刷技術,中國在30年代曾經出版過幾種鉛印本《水經注》:一種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本,由殿本排印而成;一種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四部備要》本,由合校本排印而成。這兩種鉛印本《水經注》,對此書的流行,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些普通原稿和鈔本,製作成鉛印本是容易的,但對於一些正文中夾帶了珍貴批註的本子,卻只有影印才行。1935年,商務印書館採用影印的辦法,出版了《永樂大典》本《水經注》,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影印本。《永樂大典》本《水經注》的問世,是中國酈學史上的一件大事。除了這部影印本外,建國以後,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另一部規模巨大的《水經注》影印本,這就是楊守敬、熊會貞合撰的《水經註疏》。遺憾的是,他們的定稿本被人盜賣,至今下落不明,只有早年的鈔本流傳。中國科學院於1957年影印了他們的早期鈔本,這是中國出版的第二部《水經注》影印本。1971年台北中華書局影印出版了他們早年的另一部鈔本,這是中國的第三部《水經注》影印本。

② 如何辨別古籍善本中的刻本、石印本和影印本

刻本也就是版本類型。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中國雕版印刷術發明很早。唐代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國子監校刻「九經」。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大盛。旁及遼、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後盛行1000餘年。

石印本指用石印印刷的圖書。這也是晚清時傳入我國的一種現代印刷方法。 採用葯墨寫原稿於特製紙上,覆於石面,揭去葯紙,塗上油墨,然後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書。石印與鉛印本均是油墨印刷,與水墨印書的刻本古籍有區別,而且石印本多為手寫軟體字,易於辨認。

影印本:分線裝和平、精裝兩種形式。過去的影印本,大都採用線裝,保持中國古書古雅的特色;但當代的趨勢,要求影印的古書採用平裝、精裝的形式,這樣價格可以低廉,又便於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斷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斷句本或校勘本。



(2)影印本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的石印文獻,內容以古籍為多,遍及經史子集四部以及叢書、通俗小說、唱本等,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商務印書館石印的《四部叢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石印的《古今圖書集成》等。此外,地圖、畫刊、報刊和時人新作等也大量地以石印的方式出版。

影印圖書大約有3種方式:珂羅版影印,石印,膠印。工序基本上都是先照相,而且是依原本照相。影印本在古籍中很普遍。

③ 這是什麼花

菊芋

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L. 1753),又名洋姜,是一種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塊狀的地下莖及纖維狀根。莖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剛毛。葉通常對生,有葉柄,但上部葉互生;下部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較大,少數或多數,單生於枝端,有1-2個線狀披針形的苞葉,直立,舌狀花通常12-20個,舌片黃色,開展,長橢圓形,管狀花花冠黃色,長6毫米。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個有毛的錐狀扁芒。花期8-9月。

原產北美洲,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入中國。其地下塊莖富含澱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鹹菜,曬制菊芋干,或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種植兼有美化作用。

④ 影印本和線裝本的區別

影印本是指通過照相技術拍照印刷的各類書籍,線裝本是指用棉線裝訂的各類書籍,兩者區別在於一是印刷方式,另一個是裝訂方式。

影印有多種形式,拍照、掃描、復印。由這三種形式得到的都叫影印本。

影印本:分線裝和平、精裝兩種形式。過去的影印本,大都採用線裝,保持中國古書古雅的特色;但當代的趨勢,要求影印的古書採用平裝、精裝的形式。

這樣價格可以低廉,又便於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斷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斷句本或校勘本。

影印本與原版無任何差別,是原版的復制。我國加入WTO之前,國外的圖書都採取影印本的形式收藏,現在都收藏原版的圖書。

線裝,是中國書籍裝訂形式發展史的一個階段,是最接近現代意義的平裝書的一個裝訂形式。在線裝之前書籍的裝訂形式還有包背裝、蝴蝶裝、經折裝等等。

⑤ 紅樓夢最早在中國是什麼時候出版的

紅樓夢版本介紹
點擊進入「辨別」紅樓夢版本介紹

下面介紹一下《紅樓夢》版本、脂本和脂研齋的情況,本人雖看了許多,但感覺還是有點亂,所以整理一下網上收集的前人研究後的資料,供諸紅友們參考參考:

乾隆十九年抄本-甲戍本
乾隆二十四年抄本-己卯本
乾隆二十五年抄本-庚辰本
抄本-蒙古王府本
抄本-列藏本
石印本-戚序本
石印本-舒序本
石印本-夢覺本

《紅樓夢》究竟有多少版本(這里版本一語取廣義,包括刻印本和寫本),據一粟《紅樓夢書錄》著錄所及計,達一百二十餘種,其中,刻印本近七十種。更值得注意的是鈔本。程偉元"程甲本"《序》中講到當時此書有"置於廟寺"者,又程偉元高鶚"程乙本"《序言》中,有"坊間繕本"語,可見《紅樓夢》在傳抄流傳階段,寫本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到今天,多數本子已散佚,即使如此,一粟的著錄也還達五十餘種之多。

《紅樓夢》的這諸多版本,紅學研究者們把它們分為:脂硯齋評本系統和程高刻印本系統兩大類。這種分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一、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以後,《紅樓夢》的流傳進入以梓本為主的階段。而這些本子的最初祖本,都是程本。從版本的源流來說,它們都是程本的衍生本。各本之間的差異情況,據接觸過的幾個本子看,幾乎都是程本范圍內的問題,比較集中,而不象初期抄本那樣五花八門錯綜復雜了。二、這些本子都是以一百二十回"全本"形式出現,即它們都承襲程本舊觀,與後四十回續作合並付刻。三、由於各本都是一百二十回全本,為了與後四十回續書的內容想連貫統一,自程本開始,對前八十回的某些人物和情節也相應地作了較大改動,雖然程甲本所據的底本是夢覺本,但與夢覺本又有很大的差異。二者之間是一種又同又不同的特殊狀況。因此,在版本的分類上,把程本和它的大量衍生本單列為一類,是有道理的。

但這種分類的名稱,尤其是把乾隆五十六年前的各鈔本合稱為之脂評本系統,卻又有不甚嚴密之處。迄今發現的各早期鈔本,固然都是來自脂硯齋評本,但是,一、《紅樓夢》的流傳本,最初都是來自脂評本。上文已及,程甲本的底本是夢覺本。分類中,把夢覺本列於脂本,而程甲本則不算,這是很難圓通的。程甲本及其派生的各本,究其初源,也是脂評本,而今將其列為一類,是可取的,但與脂評本系統並肩對舉,似又有不妥之處。二、《紅樓夢》的流傳本,都是脂硯齋評本。這是此書創作流傳中的一個特殊情況。曹雪芹對《紅樓夢》作修改定稿的過程,也是脂硯齋等人的批閱過程。《紅樓夢》的各種本子,可以說都是來自脂硯齋評本。所以,把"脂評本"這一統概全部《紅樓夢》本子的用語。用來單指其中帶有限定意義的一個分類,這是不太科學了。

定出一個合乎版本實際,又為紅學同好樂於使用的名稱,不是一個冥思苦索所能達到,而是需要同好者共同尋求。這里,暫時還沿用"脂本""程本"這此舊稱。

屬於脂評本系統的,通常是指以下幾種本子:書名題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有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題為《石頭記》的,有王府本、戚序本(包括張開模原藏本、有正書局石印大字本和小字本、寧本)、鄭本。題為《紅樓夢》的,有楊本、舒序本、夢覺主人序本。此外,還有靖本和在蘇聯的一個本子。以上,共十四個本子。這些本子,版本現象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但是,從總的情況來看,它們還是不同程度地保持曹雪芹原著的面貌,版本價值要比程本系統的各本為高。

屬於程本系統的本子,一粟《紅樓夢書錄》著錄所及,不下百餘種,數量很多,不能一一列出。其中,研究者常常提到的有:程甲本(萃文書屋辛亥活字擺印本)、程乙本(萃文書屋壬子活字擺印本)、本衙藏板本,藤花榭本、雙清仙館王希廉評本、妙復軒評本、桐花鳳閣評本,以及易名《金玉緣》的三家(王希廉,張新之,姚燮)合評本,此外,還有程丙本,等等。這一些本子,都是程甲本的衍生本,盡管經過多次改動,與曹雪芹原著相去較前述的初期鈔本為遠,但長期以來,翻刻頻繁,廣為流傳。絕大多數讀者,就是通過這一類本子來了解認識《紅樓夢》的。因此,使這部偉大巨著能得以廣泛流傳,深入人心,這些刻本所起的積極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紅樓夢的脂評本,主要是指前些年先後發現的多種清乾隆嘉慶年間的鈔本,雖然主要的幾種多少存在一些殘缺,但因其中有相當多的正文很可能最為接近曹氏原著,對於了解《紅樓夢》一書的原貌,分析原著修改和演變過程都大有益處,而且好幾還有九種版本載有脂硯齋等人的評語,對於了解作者的身世,素材來源,創作過程,時代背景,後四十回的某些情節,表現手法並從而了解原著的思想內涵也是相當有參考價值的。所以脂評本是研究和喜愛紅樓夢的人不可不備,不可不閱讀的書。接下來分幾點介紹一下脂本和脂研齋。

一、 什麼是脂批?

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必須了解我國文藝批評上評點這種特殊形式。明代中葉以後,李卓吾、金聖嘆等人,對我國的戲曲、小說進行評點。這些評點,或針對全書,或指書中的某一章節、段落甚至某個字句,發一些議論。議論的內容,又是包羅萬象,諸如對作品的理解,對作品中人物的評價,藝術表現的特點,遣詞用語的優劣,以及評點者本人由書中某些人事引起的感慨,等等,無不入評。評點的形式也極為靈活,有的類似一篇小文章,有的則簡至一句話,甚至一兩個字。《紅樓夢》中的脂批,基本上也是這個路數。

脂批與傳統的戲曲、小說評點,也有一點小小的不同,這就是脂批中除了上述的內容處,還涉及一些曹雪芹的創作過程和《紅樓夢》的取材等第一手材料。此外,還透露了八十回以後的某些情節。這是由於脂硯齋等人是曹雪芹的親友,有著特殊的關系。因此,研究脂批,對於解決《紅樓夢》本身的許多問題,也有特殊的意義。

不過,通常所說的脂批,不單是指脂硯齋的批。現在幾個脂評本中所見的批語,多數沒有署名,而署名的,也很復雜,除了脂硯齋外,還有畸笏叟、梅溪、松齋、常村以及鑒堂、綺園、立松軒、玉蘭坡和左綿痴道人等。這眾多的批者,從批語的內容和出現的狀況看,有的是與曹雪芹關系比較密切的親友,如脂硯齋、畸笏叟、松齋、梅溪、常村等;另一些批者,可能是後來的藏書家和讀者,如鑒堂、綺園、立松軒、玉蘭坡。左綿痴道人,可以確定是咸豐同治間人孫桐生。因此,對這些批語,要有所厘剔,把後人的批語區別出來。但即使如此,曹雪芹親友所作的批語,也還不全是脂硯齋的批。

二、 脂硯齋是誰?

曹雪芹親友中,作批最多的是脂硯齋和畸笏叟。關於畸笏叟,有人認為他與脂硯齋是同一個人,只是在作批時署不同的名字。隨著對脂批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他們不是同一個人,如果是一個人,為什麼在對同一部書作批署兩個不同的名字,看不出必然的理由。據傳是靖本中畸笏的一條批說:前批知者聊聊。不數年,芹溪、脂硯、杏(松)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這條批語如果可靠,脂硯齋的名字出現於畸笏叟的批語中,顯然他們不是同一個人。

那末,脂硯齋究竟是誰呢?

關於脂硯齋是誰,各家的意見分歧更大,大致上可以說有四種說法:一是堂兄弟。這是胡適的最初看法,認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堂兄弟。後來,胡適又改變了主意,認為脂硯齋即是那位愛吃胭脂的賈寶玉,即是曹雪芹自己。這也就是第二種曹雪芹本人說。三、史湘雲的藝術原型說。周汝昌先生在否定胡適的曹雪芹本人說時,根據脂評的內容,認為作批者是一位女性,即曹雪芹的續弦夫人,也就是史湘雲的藝術原型。四、叔輩說。吳世昌先生又根據裕瑞的《棗窗閑筆》,認為脂硯齋是曹雪芹的叔叔。各家都提出一些支持已說的理由,但也各有不盡完滿的地方。看來,這個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畸笏叟是曹雪芹的長輩,看來問題不大。第十三回甲戌本的一條回末總批,雖無署名,其中老朽雲雲,是畸笏的口氣,下面有因命芹溪刪去語,用命字,不會是同輩人。但究竟是誰,說法也有不同。俞平伯先生認為畸笏是曹雪芹的舅父。庚辰本第二十四回有一條批,針對賈芸受娘舅的氣而作,說餘二人亦不曾有是氣似乎可以作為了解畸笏的線索。不過,近年戴不凡又提出畸笏是曹頫,頗得一些人的贊同。

三、 什麼是脂批本?

脂批本(有時簡稱脂本)是《紅樓夢》的版本名稱。曹雪芹在創作修改《紅樓夢》的過程中,脂硯齋不僅為之作批,而且也還出過一些修改主意,書名定為《石頭記》,就是採取脂硯齋的意見。另從甲戌本中的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一語,可知他還擔負謄寫的任務。起著相當於最初出版者的作用。據梅節先生研究,個別地方,還出於脂硯齋的手筆。如鳳姐點戲一段。所以,所謂脂批本不僅僅指本子上有脂硯齋等人的批。而更主要的是正文也經過脂硯齋的校閱。所以脂批本在版本上的地位幾乎相當於曹雪芹的手稿本。

但是,現在用脂批本這個名稱所指的各個本子,都不是脂硯齋當年的手批本。當年手批本,迄今了無音響,很可能早就散佚了。現在所說的脂批本,實際上都只是一些過錄本。

這些過錄本也是情況各異:有的,正文和脂批一起過錄,甚至版面形式也按照原樣不變;有的,則略去脂批,僅過錄正文。由於脂硯齋作批不是一次完成,比較集中的就有四次,即所謂凡四閱評過。而且,作批者也並非僅他一人。因此,這些批語就不是集中於一個本子上。有的本子在過錄完成後,在別本上又發現一些與此本不同的批語,於是又補錄上去。這樣,就形成了脂批的錯綜復雜的現象。各本的正文(包括脂批)的異同情況也很復雜,有過錄傳抄過程中的誤植,也有因後人作了某些修改整理。因此,這些過錄本與脂硯齋最初的手批本之間,又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有時兩個本之間差異很大。但是,這些本子無論具體情況如何,由於它們的最初祖本都是脂硯齋批本,所以我們仍還稱這些本子為脂批本,准確地說,應該是脂批本系統的各衍生本。這樣看來,有無脂硯齋等人的批語(過錄的),並不是稱為脂批本的決定性標志。

脂評本系列(抄本)

<脂硯齋評石頭記80迴文本>

甲戍本(全脂殘本、脂殘本、脂銓本 、脂戍本) <介紹> <影印本16回>
甲戌本《石頭記》核論

己卯本(脂怡本、脂館本、脂配本)
<介紹>

庚辰本(脂京本)
<介紹> <正文> <影印本>

夢稿本(楊藏本、程序本、夢稿本、脂稿本)
<介紹>

戚序本(有正本、脂戚本、戚本、戚滬本、戚張本、戚正本、戚寧本)(立松軒本)
<介紹>

夢覺本(甲辰本、脂夢本、脂晉本)
<介紹>

靖藏本(脂靖本、靖本)
<介紹>

列藏本(脂亞本)
<介紹>

王府本(蒙府本、脂蒙本、脂府本)(立松軒本)
<介紹>

舒序本(巳酉本、脂舒本、舒本 、吳本、吳藏殘本)
<介紹>

戚寧本(脂寧本)
<介紹>

鄭臧本
<介紹>

一百二十回本系列(程高本)

程甲本
<介紹>

程乙本
<介紹> <正文>





其它版本簡列

東觀閣刊本(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

善因樓刊本(批評新奇,綉像紅樓夢,善因樓梓)

寶文堂刊本(同治壬戌重鐫,寶文堂藏板)

抱青閣刊本(嘉慶己未年鐫,綉像紅樓夢,抱青閣梓)

本衙藏板本(新鐫全部綉像紅樓夢,本衙藏板)

藤花榭刊本(嘉慶庚辰鐫,綉像紅樓夢,藤花榭藏板)

寶興堂刊本(嘉慶丙寅新刻全部綉像紅樓夢,寶興堂藏板)

凝萃草堂刊本(道光辛卯孟冬,綉像紅樓夢,凝萃草堂監印)

三讓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三讓堂藏板)

五雲樓刊本(咸豐己未新鐫綉像紅樓夢,五雲樓藏板,光華堂發兌)

耘香閣刊本(綉像紅樓夢,藤花榭原板,耘香閣重梓)

聚和堂刊本(綉像紅樓夢,濟南聚和堂藏板)

同文堂刊本(曹雪芹原本,右文堂發兌,同文堂藏板)

緯文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緯文堂藏板)

翰選樓刊本(綉像紅樓夢,翰選樓藏板)

文元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文元堂藏板)

忠信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忠信堂藏板)

經綸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經綸堂藏板)

務本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務本堂藏板)

經元升記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經元升記梓)

登秀堂刊本(綉像批點紅樓夢,登秀堂藏板)

連元閣刊本(曹雪芹原本,新增批點綉像紅樓夢,佛山連元閣藏板)

三元堂刊本(東觀閣梓行,三元堂藏板,新增批評綉像紅樓夢)

雙清仙館評本(洞庭王希廉雪香評)

妙復軒評本(張新之評)

聚珍堂評本(王希廉評)

翰苑樓評本(王希廉評)

芸居樓評本(王希廉評)

卧雲山館評本(張新之評)

同文書局評本(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

大觀瑣錄評本(增評繪圖大觀瑣錄,王希廉、姚燮評)

增評補像全圖本(增評補像全圖金玉緣,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

誦芬閣評本(古越誦芬閣藏板,王希廉、姚燮評)

增評補圖本(王希廉、姚燮評)

上海書局石印評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

綉像全圖增批評本(王希廉、姚燮評)

桐蔭軒石印評本(王希廉、蝶薌仙史評)

求不負齋石印評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

廣百宋齋鉛印評本(王希廉、姚燮評)

記書局評本(王希廉、蝶薌仙史評)

----------------

增評加批圖說本(王希廉、蝶薌仙史評)1914年上海石印本

增評加註全圖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1925年上海石印本

文明書局評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1927年上海文明書局鉛印本

江東書局石印評本(王希廉、張新之、姚燮評)

鑄記書局評本(王希廉、姚燮評)

萬有文庫評本(1930年商務印書館鉛印)

許嘯天句讀本(1923年上海群學社鉛印本)

汪原放句讀本(1921年上海亞東圖書館鉛印本)

大達圖書本(1929年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鉛印本)

廣益書局本(1934年上海廣益書局鉛印本)

新文化書社本(1929年上海新文化書社鉛印本)

通俗小說庫本(1937年上海中央書店鉛印本)

亞東初排本(1921年上海亞東圖書館鉛印本)

亞東重排本(1927年上海亞東圖書館鉛印本)

中華索隱本(1916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

世界書局本(1934年上海世界書局鉛印本)

開明書店潔本(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鉛印本)

⑥ 找中國漢字歷史文化,比如怎麼來的,怎麼演變的,是誰造的,……請速快答復

網路知道 > 社會民生添加到搜藏已解決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8-12-4 18:18
誰有漢字的演變過程?比如說「人」的隸書、篆書、楷書、行書、草書!!!!!!!!!!!!!

提問者: sdqfgqh - 一級最佳答案中國文字已有五千年歷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可得見,今傳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簡稱甲文)。所謂甲骨文,就是刻或寫在龜甲及牛骨上的文字。這些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另外在地下出土了很多商周時代的銅器,上面鑄有很多銘文,稱為鍾鼎文(簡稱金文)。這兩種文字,因為是現在所能見到最早的文字,所以又稱為「古文」。

周宣王太史籀曾做籀文(又稱大篆) ,一部份籀文形體還可以在說文解字中看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李斯奏同文字,於是小篆通行,說文解字一書,就是以說解小篆為根本。漢朝以後,文字漸趨約易,隸書變成漢代通行的文字。魏晉以後,字體變為楷書,楷書書寫容易,通行後就保持了相當大的穩定性,一直沿用至今。楷書通行同時,為了書寫的便利,也出現行書及草書,這些都是楷書的變體.

倉頡造字

《淮南子·本經訓》說:「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說,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穀子,鬼在夜裡發出哭聲。《荀子》、《韓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關於倉頡造字的記載。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流傳更廣,影響更深。

過去的歷史學家們曾考證過倉頡是否實有其人,如果有,大約在哪個時代,由於缺乏確鑿的史料,很難得出結論。

有人推測倉頡是黃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說:「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有人解釋說,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確的規律。荀子認為,倉頡是一個因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著它的規律從而整理了文字的專家。因此,一般認為,在漢字從原始的文字過渡到較為規范的文字的過程中,他起到了獨特的作用。由此推斷,這樣的一個人,在漢字起源階段的晚期,一定會存在的。

但「倉頡造字」的說法只是傳說而已。因為文字絕對不是倉頡一個人所能獨創,而是在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有文字記事的時候,人們在集體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過觀察自然的事物,並根據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而創制出來的。漢字是個龐大繁富的體系,不經過很長的時間是不能創製成功的。
陶文
漢字的遠祖。 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間。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頻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范疇。唐立庵(蘭)先生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500年左右的歷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系,應該是肯定的。

甲骨文

殷商時代的甲骨文,是中國真正的文字。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這些文字因為刻在獸骨或龜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內容,除極少數屬於記事外,大部分是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故又稱"卜辭"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陽縣(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稱為"殷墟文字"。嚴格地講,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

金文

古代把銅稱為金,所以人們把青銅器上的銘文稱為金文。青銅最早出現在商周,形成我國歷史上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器大致可分為十餘類,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車馬器及各種工具等。
西周中期起,青銅器中出現了大小相次的編鍾,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禮器。青銅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後來鍾鼎還成了國家政權的象徵。由於鍾與鼎是青銅器中重要的禮器,所以金文又稱鍾鼎文。
金文是重要的歷史資料。《禮記》說:"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漢《銘論》說:"鍾鼎禮樂之書,昭德紀功,以示子孫。"以此顯示,金文主要是為統治者祭天敬祖和歌功頌德之用的。銘文的書法藝術與青銅器的造型藝術是一個整體,正是金文線條章法的書法藝術與瑰麗的造型裝飾藝術相輝映,使青銅器成為美的化身。
商代中期起青銅器開始加鑄銘文,商代後期到西周前期,青銅器變得厚重,製作日趨精美。常以雲雷紋為底,襯托饕餮紋和夔紋,給人一種深沉神密、猙獰威嚴的氣氛。金文是用泥范澆鑄的,這一點與用刀刻的甲骨文有很大區別。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構形,點畫採用描寫事物的天然曲線,常用一、二根線條高度概括客觀事物的特徵。西周的金文又有新的變化,1976年在陝西臨潼發現了武王征商的利簋,銘文記述了武王牧野之戰獲勝的經過,字跡凝重穩健,為西周早期的代表作品。到了西周後期,青銅器漸趨簡陋,但銘文卻不斷豐富,金文的書法藝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峰,書體嫻熟、優美、奔放。當時金文主要有三類風格:第一類,運筆舒展,字跡端正,筆畫均勻,代表作品有《靜簋》、《大克鼎》、《毛公鼎》等;第二類,筆勢圓潤,形體遒勁華麗,疏密得當,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水準;到了西周末年,出現了如《虢季子白盤》一類字形方整的銘文,成為另一種風格,這類風格開拓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書風。
石鼓文

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國遺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屬《石鼓文》時間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別刻有四言詩一首,徑約三尺余。內容記述秦國君游獵,故又稱「獵碣」。因被棄於陳倉雲野,也稱「陳倉十碣」。所刻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興(今陝西寶雞)三畤原,唐初被發現。自唐代杜甫、韋應物、韓愈作歌詩以後,始顯於世。一說為宋代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學,皇祜(1049—1053)間向傳師始得其全。大觀(1107—1110)中遷至東京(今河南洛陽)辟雍,後入內府保和殿稽古閣。金人破汴,輦歸燕京,置國子學大成門內。1937年抗戰爆發後,石鼓文南遷至蜀,戰爭結束後始運回北平,現藏故宮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張懷瓘、竇皋、韓愈等以為周文王時物;韋應物等以為周宣王時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為周成王時物;金代馬定國以為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為秦物者,始自宋代鄭樵,清代震鈞以為秦文公時物;今人馬衡以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以為秦襄公時物,唐蘭則考為秦獻公葉十一年(前374)刻,詳見《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殘損,北宋歐陽修所錄已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無存唐初「虞、褚、歐陽共稱古妙」(引自《元和郡縣圖志》)。張懷瓘《書斷》雲:「《石鼓文》開闔古文,暢其戚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鐵針而端委旁逸又婉潤焉。」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石鼓》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采。」傳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趙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閣》藏本)、明代安國藏中權本、先鋒本(亦稱「前茅本」)、後勁本,皆宋拓本。《天一閣》本已毀於火,後三種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

其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石鼓文

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國遺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屬《石鼓文》時間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別刻有四言詩一首,徑約三尺余。內容記述秦國君游獵,故又稱「獵碣」。因被棄於陳倉雲野,也稱「陳倉十碣」。所刻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興(今陝西寶雞)三畤原,唐初被發現。自唐代杜甫、韋應物、韓愈作歌詩以後,始顯於世。一說為宋代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學,皇祜(1049—1053)間向傳師始得其全。大觀(1107—1110)中遷至東京(今河南洛陽)辟雍,後入內府保和殿稽古閣。金人破汴,輦歸燕京,置國子學大成門內。1937年抗戰爆發後,石鼓文南遷至蜀,戰爭結束後始運回北平,現藏故宮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張懷瓘、竇皋、韓愈等以為周文王時物;韋應物等以為周宣王時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為周成王時物;金代馬定國以為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為秦物者,始自宋代鄭樵,清代震鈞以為秦文公時物;今人馬衡以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以為秦襄公時物,唐蘭則考為秦獻公葉十一年(前374)刻,詳見《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殘損,北宋歐陽修所錄已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無存唐初「虞、褚、歐陽共稱古妙」(引自《元和郡縣圖志》)。張懷瓘《書斷》雲:「《石鼓文》開闔古文,暢其戚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鐵針而端委旁逸又婉潤焉。」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石鼓》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采。」傳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趙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閣》藏本)、明代安國藏中權本、先鋒本(亦稱「前茅本」)、後勁本,皆宋拓本。《天一閣》本已毀於火,後三種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

其書法字體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小纂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復,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體。 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元,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元,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的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後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識了。
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體。 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類型的草書,稱之為「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價倍受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楷書
楷書在字體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鍾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但字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做為我國四大發明術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做為印書的主要字體,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而漂亮,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報刊上所用的字體,大致上是這一種風格的楷書變體

⑦ 什麼是鉛印本,影印本

鉛印本、影印本,一般而言是就古籍版本而言的。鉛印本,以鉛活字排印的線裝書。影印本,採用照相技術將原本復制的線裝本,可以原本影印,也可以縮印。此二種均起於清代後期。

⑧ 古籍的歷史傳承

書者,述也,以文字記述事物者也,書之含義甚多,今人稱述書為書籍,為別於書法言也。書籍之肇始甚早,文字發明之後,即有書籍。不過,各代所用書寫之質料,及其裝訂之形式,多有不同耳。從古至清,所有之書籍,以其形式可分為三期。由古至周末,為簡牘時期;由秦至唐,為卷軸時期;由宋至清,為線裝時期,茲分別述之如下:
簡牘時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載文者,竹木而已。載於竹者,曰簡;載於木者,曰牘;連編簡牘,則謂之策。古者,大事書之於策,小事則書之於簡牘而已。初以刀刻,繼以漆書,周宣王時,始有墨書。三代以上社會之文化,完全賴此以推進,國家之文明,亦完全賴此以保存,與後世之書籍功用正同。是簡牘者,實即當時之書也,創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既以韋編,其為簡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時之所謂書籍者,仍為簡牘也。由古至周,所有書籍完全為簡為牘,故謂之為簡牘時期。 卷軸時期:嗣以簡牘之書寫煩難,而所載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簡易之時,尚足應用。及秦滅六國,事務增繁,官私文書,日益增多,以前書寫之方式,在事實上已感運用不能圓滑,不適於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為獄隸。因獄隸之文字,時間有限,不能任意積壓,遂由獄隸之片倡而自動發生改革。篆書之耗時也,而改篆為隸;竹木之難治也,而代以縑素。以帛作書,從此肇始。但縑素價昂,一般平民無力購用。故縑素雖興,只於官方通行,社會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遺傳之典籍文書,仍以簡策保存者為多;鈔錄於縑素者,尚少也。迨至漢時,發明造紙,從此書寫上又發生一極大之轉變。蓋紙為書寫之惟一合適質材,有縑素之長而無竹木之短,價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後遂以紙張為書寫之獨用品,縑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無人使用矣。惟無論縑素或紙張,其文字均系手寫,所謂書籍者亦不過手寫之紙卷,並非如今日之書也。及隋文帝開皇十三年,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從此始有刻板印刷之書籍。以常理言之,刻印與抄寫,其難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發明,社會景從,各種書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實竟大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經典外,其餘文書仍均手抄,且以抄本為貴。此固由於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於刻印之不佳使然。蓋刻印初創前無取法,辦理者既非有經驗之人,而從事者又系毫無訓練之輩。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錯誤,其不受社會歡迎,固其宜也。且當時之士子,尚有一種特殊之成見,以為手抄一次,足抵目讀數次。故多數上層社會家庭,仍多為其子弟聘請名師,專為指示抄寫一切經史,印刷之書,概不購讀。故刊印之木雖發明於隋,然終隋之世,未有特殊之進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暢行,社會心理仍貴抄錄,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後唐長興三年二月,馮道、李愚等奏請刊印九經,從此重要經書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寫矣。雕刻刷印,至此方為成功。然一般每易誤會,以為一代所刻之經書,即與現之經書同。其實則相去懸殊,極為不同。蓋自以縑素作為以來,直至五代所有之書籍,無論縑素或紙張,無論手抄或刻印,均系成捲成軸,所謂鄴候架插三萬軸者是也。並非如今裝輯成本、成冊、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書。《史書》載宋以前之書籍,均系若干卷,並無若本者,蓋系統記實。非如今以卷為虛以設之符號,有名無實地。其後,以卷本之舒捲為不便,檢閱煩難,乃變而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斷,乃分為薄帙。及至有唐中葉,又創用葉子,即將長卷折疊成為若干葉,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摺,或前清朝考之籍,無論縑素或紙張,無論手寫或刻印,其形式完全為卷軸,故謂之為卷軸時期。 線裝時期:至宋,因長卷之種種不便,遂依據葉子之格式,而改進為今日之線裝式。即將一葉分割,使不連續,以一葉為一板,一葉為變易,但在檢閱上、誦讀上以及收藏,其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計也。故吾人所讀之線裝書,其實際肇始於宋,為時僅千年。宋以前,絕未有線裝書也。文字多為刻印,抄寫者甚少。至宋仁宗慶歷中,有布衣畢升為活板,用膠泥刻字,從此又有活字印板之發明。元王楨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無錫華燧、安國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較經濟,但在書籍上,固與刻印無殊也。總之,自宋至清,其書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為線裝,故此時期謂之為線裝時期。清末則漸有洋裝,民國後且有取線裝而代之之勢,其形式與裝訂,盡人所悉,毋庸贅述矣。 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抄寫本即人工抄寫的圖書,刻印本即採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圖書。但具體區分,又有種種不同的版本名稱。
寫刻情形:
按照寫刻的不同情情形,可分為祖本、寫本、影寫本、底本、抄本、精抄本、稿本、彩繪本、原刻本、重刻本、精刻本、修補本、遞修本、配本、百衲本、邋遢本、活字本、套印本、巾箱本、袖珍本、兩截本、石印本、鉛印本等等。
祖本,版本學中的專業術語。中國古籍中無論是刻本或是寫本,最接近著作人或成書年代的本子最為真實完整,錯誤也最少,稱為祖本或母本。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專用的術語。影印古籍時,選定某個本子來影印,這個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時要選用一個本子為主,再用種種方法對這個為主的本子作校勘,這個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標點古籍時也要選用一個本子在上面施加標點,這個本子也可叫標點使用的底本。注釋、今譯以及做索引時,也都要分別選用一個本子來注,來譯,來做索引,這個本子也可叫注釋、今譯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種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寫本,早期的圖書,都依賴於抄寫流傳,雕版印刷術普及之後,仍有不少讀書人以抄寫古籍為課業,所以傳世古籍中有相當數量是抄寫本。宋代以前,寫本與抄本、稿本無較大的區別,但宋元以後,寫本特指抄寫工整的圖書,例如一些內府圖書,並無刻本,只以寫本形式傳世,像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以及歷朝實錄。
影寫本,明清時期,藏書家為保存稀見宋元版書原稿,雇請抄手,用優良紙墨,照原樣影摹下來,版式、字體往往與原本相差無幾,這樣的寫本被稱作影寫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閣毛氏影宋寫本最為著名。
抄本,精抄本,由於工抄寫的圖書,非抄寫者親撰。其中抄寫精美,字體工整的稱為精抄本。
稿本,已經寫定尚未刊印的書稿,稱為稿本。其中,由作者親筆書寫的為手稿本,由書手抄寫又經著者修改校定的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視,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價值較高的稿本,一向為藏書家珍愛。
彩繪本,以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繪寫的圖書。多用於插圖或地圖較多的圖書,如民間流傳的《推背圖》等。
原刻本,據原刻本重印的圖書。其中凡版式、行款、字體依照原刻本摹刻的,稱為仿刻本、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對原刻本內容進行增刪校訂或添加評注的,則稱為增刻本、刪刻本、評注本。
精刻本,指校勘嚴審、字體工整、紙墨優良的刻本。其中請名人書寫上版的刻本(多在書版上留有姓名)稱為寫刻本。
修補本,遞修本,將舊存書版重新修整、補配之後印出的圖書稱為修補本或重修本。有的書版保存時間較長,歷經多次修補,則稱遞修本。如果宋朝書版經過宋、元、明三朝修補的,則稱為三朝遞修本或三朝本。
配本,將不同地區的書版,配合起來印成一種完整的書,稱為配本。如清代金凌、淮南、江蘇、浙江、湖北五省官書局出二十四史,版式不同,卻同為一部書。
百衲本,百納即補綴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書,稱為百衲本。清初人宋犖匯集宋元三種版本印成百衲本《史記》,近代又有百衲本《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其中,商務印書館於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最為著名。該本選用當時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記》用宋慶元黃善夫家塾本,《漢書》用宋景佑刻本,《晉書》以幾種宋刻本配齊,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書》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舊唐書》用宋紹興刻本,《新唐書》用宋嘉佑刻本,《舊五代史》世無傳本,用清人自《永樂大典》中輯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慶元刻本,宋、遼、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邋遢本,古代書版因刷印多次,已經模糊不清,印出的書被稱為邋遢本,如著名的宋眉山七史到明代還在使用,印出的書字跡迷漫,被稱為「九行邋遢本」(因眉山七史9行18字)
活字本,用膠泥、木、銅、鐵、鉛、錫、磁、瓢製成方塊單字,然後排版印刷的圖書,稱為活字本。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北宋中期,畢升首先發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禎又用木活字排印了《農書》,但均未見存本。現存最早的活字本是1972年發現的西夏文木活字排印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清時期活字本較多,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華燧以銅活字排印了《錦綉萬花谷》,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又排印了《容齋隨筆》和《古今合璧事類備要》等書。清雍正年間,內府以銅活字排印了一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乾隆間又以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此外,流傳到中國的還有朝鮮活字本。
套印本,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分版印刷的圖書。常見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稱為朱墨本。此外,還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發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術,稱為餖版和拱花,這種印刷方法,常用於版畫。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頭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開本很小的圖書,意謂可置於巾箱之中。宋戴埴《鼠璞》載:「今之刊印小冊,謂巾箱本,起於南齊衡陽王手寫《五經》置巾箱中。」由於這種圖書體積小,攜帶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稱為袖珍本。古代書商還刻印有一種儒經解題之類小冊子,專供科舉考生挾帶作弊之用,這種袖珍本則稱為挾帶本。
兩截本,有的書在版面中增加一條橫線,使之分為上下兩塊,稱為兩截本或兩節本。常見於圖文並茂的小說戲曲,便覽大全之類圖書。
鉛印本,採用現代鉛印技術排印的古籍。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成立了中國最早的鉛印出版機構「墨海書館」,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出版了最早的漢文鉛印本《六合叢談》。此後,不少古籍也採用鉛印法。晚清及民國鉛印古籍多用線裝,與刻本外觀形式相似,要注意鑒別。
石印本,用石印印刷的圖書。這也是晚清時傳入中國的一種現代印刷方法。採用葯墨寫原稿於特製紙上,覆於石面,揭去葯紙,塗上油墨,然後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書。石印與鉛印本均是油墨印刷,與水墨印書的刻本古籍有區別,而且石印本多為手寫軟體字,易於辨認。
刊刻時代:
按照刊刻時代區分,有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遼刻本、西夏刻本、金刻本、蒙古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國刻本等等。
唐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剛剛出現,抄寫本仍是圖書的主要形式,流傳下來的印刷品多為佛經和歷書。
五代刻本,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公元959年)刻印的圖書。包括後唐、後晉、後周刻印的藍本九經及後蜀、吳越、南唐刻印的類書、別集、佛經。五代刻本大都亡佚,現能見到的多是刻經,有敦煌發現的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34年)所刻《金剛經》,吳越所刻《寶篋印經》等。
宋刻本,兩宋時期(公元960-公元1279年)在宋王朝統治區域內刻印的圖書。由於雕版印刷術的普及,官私刻書業極為繁盛,刻書范圍已包括經、史、子、集各類圖書,刻印質量上乘,被歷代藏書家視為珍本。
遼刻本,與北宋同時代,在契丹統治區域內刻印的圖書。契丹書禁甚嚴,遼刻本極少流傳。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中發現了60餘件印刷品,多為遼代刻經,還有最早的刻本《蒙求》。
西夏刻本,西夏建國於1032年,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自創文字,並以西夏文刻印了《大藏經》等書,但傳世很少。考古工作者在寧夏賀蘭山中發現了8冊蝴蝶裝西夏文刻經。
金刻本,大致與南宋同時,在金代統治的中國北方地區刻印的圖書。其中以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刻書最為發達,官方設有經籍所,主持刻書。金刻本流傳下來的不多,較著名的有《劉知遠諸宮調》和《趙城金藏》。
蒙古刻本,元朝立國之前在平陽刻印的圖書。基本沿襲金代平陽經籍所舊規。傳世品有1247年刻《析城鄭氏家塾重校三禮圖注》,1249年平陽府張存惠晦明軒刻《重修政和經史證類本草》,1244年刻《玄都寶藏》殘卷等。
元刻本,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刻印的圖書。北方以大都(北京)、平陽為中心,南方以江浙、福建為書坊集中心。元代刻本流傳較多,且有獨特風格。
明刻本,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無論在刻書地區、刻書形式、刻書范圍等方面都遠勝前代。流傳下來的明刻本以中後期作品較多,正統以前較少。明中期以後刻本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出現了適應於印書的仿宋字,二是線裝取代了包背裝。
清刻本,清代(公元1645-1911年)刻印的圖書。這一時期,官私刻書業均達到鼎盛。尤其是乾嘉時期,考據學興起,學者熱衷於版本校勘,出現了大批校核精審,刻印典雅的圖書。現今流傳的古籍大部分是清刻本。其中,乾隆前後所刻精刻本受到學者重視,有不少被列為善本。
民國刻本,中華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刻印的圖書,以匯刻、翻刻歷代珍本、善本居多。這一時期,影印、鉛印技術已大量採用,傳統的雕版印刷勢漸衰微。
刻書地域:
按照刻書地域分,則有浙本、建本、蜀本、平陽本、外國本(日本本、高麗本)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區刻印的圖書。宋代兩浙路經濟文化比較發達,刻書數量大,質量高,杭州、衢州、婺州、溫州、明州、台州、紹興等地均刻印圖書,因而有杭本、衢本、婺州、溫州、明州、台州、紹興本的區分。
建本,又稱閩本,為宋元明福建地區刻印的圖書。宋代福建刻書集書於建寧、建陽兩地,建陽麻沙鎮盛產榕木竹紙,易於雕印圖書,因而書坊林立,一些著名書坊歷宋元明三代未衰,所印圖書又稱為麻沙本。
蜀本,五代及兩宋時期四川地區刻印的圖書。以成都、眉山較發達,成都在北宋初刻印了著名的《開寶藏》,眉山則刻有《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七史及《資治通鑒》等書。蜀本又分大字、小字兩種。
平陽本,又稱平水本,金元時期山西平陽(又叫平水,今山西臨汾)地區刻印的圖書。金滅北宋以後,將北宋開封的刻工掠至這里,又設立刻書機構,從此平陽成為北方刻書中心。
日本本,又稱東洋本,古代日本刻印的古籍。多用日本皮紙,與高麗本相似,惟質量不及高麗本。日本本常間用平假名和片假名,較易識別。
朝鮮本,又稱高麗本,古代朝鮮刻印的漢文古籍。中國印刷術最早傳入朝鮮,朝鮮刻本繼而傳入中國。朝鮮本刻印比較精美,書品寬大,寫刻清晰,多採用潔白的皮紙。
刻書性質:
根據刻書的性質,又可區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官刻本,由官府刻印的圖書。五代以來,歷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均有刻書之舉,但所設機構不同,所以官刻本又有各種不同名稱。主要有:
監本,歷朝國子監刻印的圖書。主要是各種儒家經典、文史名著。據文獻記載,從五代開始,國子監刻印有九經,北宋承其遺制,繼續刻印經史,南宋時,舊版不存,遂征調地方版片至京師國子監印書,稱舊版為「舊監本」,新版為「親監本」。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設國子監,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又有「南監本」和「北監本」的區別。
公使庫本,兩宋地方官府動用公使庫錢刻印的圖書。
經廠本,明代司禮監所轄經廠刻印的圖書。多《五經》、《四書》、《性理大全》等常見古籍。特點是書品寬大,字大如錢,但由於主持其事的是宦官,因而校勘不精,錯訛較多。
內府本,明清兩朝宮殿刻印的圖書。明內府刻書主要是經廠本,清內府刻書多殿本。內府刻書往往不惜工本,講究形式,但清內府本校勘亦精。昭連《嘯亭雜錄》續錄有內府刻書目錄。
殿本,清康熙間,於武英殿設修書處,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設刻書處,派親王、大臣主持校刻圖書,所刻之書稱為殿本。殿本校刻精緻,紙墨上佳,堪與宋刻本相媲美。所刻《明史》、《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等書,一向被列為清刻善本。
聚珍本,清乾隆年間選刻《四庫全書》珍本,武英殿採用活字印刷,共刻木活字25萬余個,乾隆定名為「聚珍版」,所印圖書遂稱武英殿聚珍本。後來各地官書局也仿聚珍版印書,被稱為「外聚珍」,而武英殿活字本被稱為「內聚珍」。
書局本,清同治間,由曾國藩提倡,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四川、安徽、兩廣、兩湖、山東、山西、直隸先後創立官書局,所刻圖書稱為「書局本」或「局本」。
私刻本,即私人出資刻印的圖書,其中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私家刻書稱為家塾本或家刻本。自宋代以來,私家刻書持續不衰,有的以室名相稱,如宋廖瑩中「世彩堂本」,余仁仲「萬卷堂本」,明範欽「天一閣本」,毛晉「汲古閣本」,清納蘭性德「通志堂本」,鮑廷博「知不足齋本」,黃丕烈「士禮居本」;也有以人名相稱,如宋「黃善夫本」,明「吳勉學本」。
坊刻本,歷代書坊、書肆、書鋪、書棚刻印的圖書。坊刻本以營利為目的,刻印較差,往往校勘不精,惟宋代坊肆刻書,如臨安陳氏、尹氏書籍鋪等,所刻圖書與官刻本、家塾本不相上下。
流傳情況:
根據流傳情況和珍貴程度,古籍又可分為足本、節本、殘本、通行本、稀見本、孤本、珍本、善本等等。
足本,內容完整無缺的圖書。
節本,因原書篇幅過巨,刻印時只節取其中一部分,或是因為其它原因予以刪節,稱為節本或刪節本。
殘本,指內容殘缺的圖書。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殘缺,有的僅是缺卷、缺冊,經過抄配,仍能補全;有的殘缺過甚,只能作為他書的配本。一般說來,殘本較足本的價值要降低很多。
通行本,指刻印較多、流傳較廣、年代較晚的古籍版本。
稀見本,刻印較少,流傳不多的古籍。如明刻方誌,歷代族譜、家譜,均不多見。
孤本,世所僅見的古代圖書,往往不見於諸家著錄,如明《永樂大典》。國內僅存一部的書則可稱為「海內孤本」,如宋刻30卷本《五臣注文選》。
珍本,寫刻年代較早,流傳很少,研究價值較高的古籍,通常指宋元刻本,內府寫本,有史料價值的稿本及名人批校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嚴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後含義漸廣,包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的各類古籍。由於歷代藏書家中,善本肯定是舊本,那些抄寫、刻印年代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書家丁丙在其《善本書室藏書志》的編例中,規定收書范圍是:1.舊刻、2.精本、3.舊抄、4.舊校。他按照那個時代的標准,將舊刻規定為宋元版書,精本為明代精刻。依據這一劃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後移。民國時期,明刻本漸漸進入舊刻行列,20世紀中期以後,乾隆以前刻本全都變成了善本,甚至無論殘缺多少,有無錯訛,均以年代劃界。實際上,真正的善本仍應主要著眼於書的內容,著眼於古籍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1970年代末,《中國善本書總目》開始編纂,在確定收錄標准和范圍時,規定了「三性」、「九條」,這應該是對善本概念的一個完整周詳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寫的圖書。
(2)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版本模糊,流傳較多者不在內)。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傳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國及歷代農民革命政權所印行的圖書。
(5)辛亥革命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集眾說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及較少見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抄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國印刷技術發展,代表一定時期印刷水平的各種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較精版畫的刻本。
(9)明代印譜,清代集古印譜,名家篆刻的鈐印本(有特色或有親筆題記的)。

閱讀全文

與影印本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留學哪個途徑靠譜 瀏覽:795
印尼公司cv代表什麼 瀏覽:58
中國人保怎麼投保操作 瀏覽:48
伊朗什麼產品中國市場最需要 瀏覽:415
義大利pd包是什麼價格 瀏覽:580
英國怎麼出入境 瀏覽:212
法國入侵越南從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41
中國和外國武器哪個強 瀏覽:687
中國好歌曲什麼三的歌曲 瀏覽:476
越南哪裡可以買到正品鞋服 瀏覽:740
該怎麼看中國疫情最新信息 瀏覽:25
英國人的數量怎麼算 瀏覽:241
中國式家長中二病怎麼攻略 瀏覽:494
越南什麼葯能治腦梗塞 瀏覽:747
伊朗的女孩怎麼那麼漂亮 瀏覽:595
義大利戶外品牌鞋有哪些品牌 瀏覽:551
俄羅斯重返歐洲中國怎麼辦 瀏覽:104
伊朗什麼東西值得買賣 瀏覽:179
鄢陵中國人壽保險地址在哪裡 瀏覽:279
英國功放蓮魔力怎麼樣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