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霧霾有多少年

英國霧霾有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5-07-08 21:42:45

A. 英國什麼時候因科技發展發生了霧霾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之一,倫敦則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霧霾問題的城市之一。20世紀50年代,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讓「霧都」之名舉世皆知。現在,倫敦已經基本拋掉了「霧都」的帽子,其中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一、倫敦霧霾的發展歷程
19世紀,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和工業中心的倫敦進入工業急速發展期,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斷增加,使得倫敦大氣污染愈演愈烈,工廠產生大量廢氣,形成了極濃的灰黃色煙霧,倫敦的空氣污染形勢漸趨嚴峻。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的100多年間,倫敦在冬季發生過多起空氣污染案例,最早的記錄甚至可追溯到1813年。
二、倫敦霧霾的治理過程
1952年倫敦的嚴重煙霧事件,促使英國人民開始深刻反思。英國政府開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治理效果。1953年以來倫敦60多年的煙霧治理,按照其空氣質量的改善趨勢可劃分成四個階段。
三、主要經驗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治理霧霾。
(二)利用清潔能源等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三)疏散人口和工業企業。
(四)加強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綜合治理。
(五)多措並舉,協同治理霧霾。
四、對我國治理霧霾的啟示
從工業革命的先驅到生態文明的領跑者,英國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全面規劃、加快實施大氣環境治理戰略,科學技術是解決與治理大氣污染的關鍵,提高認識,多措並舉、多管齊下。

B. 以史為鑒,英國是怎麼擺脫「霧都」之名

這兩天,北京頭一次發布霧霾紅色預警。停工的停工、停課的停課,再加上限號,北京已被大霾封城。這也讓北京幾乎接過了「霧都」的名號。倫敦「霧都」之名由來已久,但最著名的要數1952年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陸續又有8000人死亡。

霧都倫敦
其實倫敦霧霾問題存在已久,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和中心,隨著英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斷增加,使得倫敦大氣污染愈演愈烈。形成倫敦煙霧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
霧霾也經常作為一種倫敦的標志出現在文學家和畫家的作品中。法國畫家莫奈在1870年左右專門跑到倫敦看霧,如果哪天天氣好,莫奈還會特別失望:「我所有的畫布都好像要空白一片了。」現在,莫奈的作品也成為19世紀後期倫敦空氣污染的最直觀歷史檔案。

莫奈·霧中的倫敦國會大廈
「倫敦煙霧事件」像一記重錘,使得英國人痛下決心開始整頓空氣污染,並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該法提出禁止黑煙排放、升高煙囪高度、建立無煙區等措施,並且涉及控制機動車數量、調整能源結構等方面。同時,清潔空氣委員會成立,負責監督空氣污染的改善情況,提出由地方政府負責劃定煙塵控制區,改造家用壁爐,更換燃料,禁止黑煙排放等措施。到1975年,倫敦的霧霾日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霧都已經名不副實。
可惜倫敦的抗霧斗爭並沒有到此結束。80年代後,倫敦的汽車數量激增,當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了244萬輛,交通堵塞情況嚴重。自1981年以來,倫敦乘汽車外出的數量增長了20%,占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英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對抗這種由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
首先,是控制車輛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此前英國民眾的強烈抗議曾強烈抗議過汽車尾氣中的鉛成分,鉛一旦吸入人體後就無法排出,會嚴重影響後代智力。在推廣使用無鉛汽油之後,人們發現汽車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穩定有機化合物等也極為有害,它們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會發生復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以臭氧為主的多種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學煙霧」。
從1993年1月開始,英國強制所有在國境內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對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氫化物等成分進行嚴格控制,並在汽車年檢中檢測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達標。
其次,通過交通擁堵費和發展公共交通來限制私家車流量。自2003年2月起,倫敦市政府規定,收費區域為倫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區域(現在已擴展到了22平方公里),從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點至下午6點在收費區域內行駛,需要繳納擁堵費。擁堵費在過去10年有所增長,目前已從最初每天5英鎊上漲至11.5英鎊。隨後,倫敦市公布了更為嚴厲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車進入倫敦。研究表明,該措施減少了收費區域內26%的交通擁堵。區域內行駛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時;2003—2006年,該措施減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濃度分別為17%、24%和3%。倫敦市市長鮑里斯計劃到2023年把倫敦私車流量減少9%。與此同時,倫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路,鼓勵市民選擇地鐵或公交系統出行,並計劃修建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鮑里斯市長本人也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2016年將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再一次引發人們的熱議。不知北京收取交通擁堵費效果會如何?
此外,倫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區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區內行駛的車輛必須達到一定的排放標准,否則將會被徵收費用。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加快污染嚴重車輛的更換速度,促進老舊車輛加裝減排裝置,降低車輛的污染排放,使倫敦的空氣質量得到改善。研究結果表明,與低污染排放區以外的區域相比,該措施的執行使得PM10污染濃度下降了約2.46%到3.07%。而且,倫敦的空氣質量戰略也強調,未來會通過不斷提升低排放區的准入門檻,加強對機動車排污的控制。
政府還陸續出台或修訂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車燃料法》(1981年)、《空氣質量標准》(1989年)、《環境保護法》(1990年)、《道路車輛監管法》(1991年)、《清潔空氣法》(1993年)、《環境法》(1995年)、《國家空氣質量戰略》(1997年)、《大倫敦政府法》(1999)、《污染預防和控製法》(1999年)。這一系列空氣污染防控法案,對其他廢氣排放進行嚴格約束,制定明確的處罰措施,以控制倫敦的大氣污染。從1995年起,英國又制定了國家空氣質量戰略,規定各個城市都要進行空氣質量的評價與回顧,對達不到標準的地區,政府必須劃出空氣質量管理區域,並強制在規定期限內達標。
政府還將各種空氣監測信息均向外開放,英國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環保機構索取相關數據,不得被拒絕,全民監督。主流媒體也會大力抨擊政府的失誤。
另外,還通過大城市周邊的「新城」建設,有效降低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密度。1945年,英國啟動政府主導的新城建設運動。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經建立33個新城,容納23%的城市居民。有效降低城市中心區人口密度、減少交通污染。此外,還通過加強綠化的方式來防治污染。現在倫敦城區三分之一面積都被花園、公共綠地和森林覆蓋,擁有100個社區花園、14個城市農場、80公里長的運河和50多個長滿各種花草的自然保護區。這些綠化帶有效地凈化了空氣。
新的問題
由於十分在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歐盟青睞用柴油替代汽油。英國的柴油汽車大行其道。然而這也造成了另一個隱患,二氧化氮污染——雖摘掉「霧都」的帽子多年,但英國目前仍是歐盟國家中空氣質量最差的之一。
2012年,歐洲有301處地點的空氣二氧化氮含量超過了歐盟標准。倫敦有七個地點超標,羅馬、雅典、馬德里、布魯塞爾、柏林也有地點超標。在1513個監測點中,倫敦的馬里波恩路情況最差。
歐盟的二氧化氮限制最大值為每立方米空氣40微克。根據歐洲環境署數據,2012年,馬里波恩路的每立方米含量幾乎是94微克。2014年,歐盟就空氣污染處理不得力而決定對英國發起法律訴訟,使英國面臨將近3億歐元的罰款。
歐盟自2000年以來實施的法規允許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包括二氧化氮)可以比汽油車多三倍。去年9月份生效的新法規縮小了這一差距。而柴油車在英國很普遍也很受歡迎,所以控制空氣中二氧化氮含量對英國政府而言特別困難。倫敦現在的車有一半是柴油車,10-15年前柴油車則只佔10%多。倫敦市長環境和能源顧問本查爾斯說,「我們現在被柴油車套牢了」。據估計,倫敦到2025年才能執行歐盟2010年出台的規定。
歐盟的空氣治理標准如此苛刻,也成為了大眾柴油車選擇排放造假的原因之一。可想而知,那些歐盟國家得知真相之後心裡有多委屈——怪不得我們怎麼計劃都數據都不對,原來被騙了。
盡管已經不是「霧都」,英國與霧霾斗爭還在繼續。而中國的情況比英國還要復雜,燃料污染和尾氣污染交替進行,而且霧霾的省市過多不好管理,因此整頓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從「過來人」英國那裡學習經驗,尤其是他們對抗霧霾的決心。

C. 世界六大霧都地名

全球著名的六大霧都,包括英國倫敦、英國愛丁堡、中國重慶、日本東京、美國舊金山以及土耳其安卡拉。重慶以年平均霧日104天著稱,被譽為「霧都」。相比之下,同樣享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其年平均霧日僅為94天;而遠東霧都的日本東京,年平均霧日更是減少到了55天。

重慶不僅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中心,更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而著稱。其中,重慶璧山區的雲霧山,全年霧日多達204天,堪稱「世界之最」。這一獨特的自然景觀,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獨特的居住體驗,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除了重慶,英國倫敦和遠東的日本東京也在歷史上以多霧而著稱。倫敦的泰晤士河谷地區,尤其是倫敦市區,經常籠罩在濃厚的霧霾之中。而東京灣地區的霧氣,則常常是由於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溫差造成的。這些城市的霧日雖然較以前有所減少,但仍保留著「霧都」的別稱。

相比之下,美國舊金山和土耳其安卡拉的霧日相對較少。舊金山的霧氣主要來自於海洋的濕潤空氣,而安卡拉則因地處內陸、遠離海洋而霧氣較少。然而,這些城市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仍然為它們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魅力。

總的來說,全球六大霧都以其各自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而聞名。這些城市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樣性,也為人們提供了探索自然奇觀的機會。無論是重慶的「世界之最」雲霧山,還是倫敦、東京等城市的濃厚霧氣,都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寶貴的財富。

D. 霧霾怎麼消除啊,前幾年不是還沒有的嗎

確切說是一直就有,2009年開始嚴重。之前2005年就達到中污染級別。
2012年是因為2011年美國使領館鬧事引起社會關注的。
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構成了霧霾污染中最主要的危害。隨著主要發達工業化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飽和,污染工業逐步退出當地和環保意識增強,大氣環境治理進程加快,這類嚴重污染事件逐步減少和絕跡。我國當前正處於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基礎工業和加工業、精細工業發展均同步繁榮,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普及,中國進入准發達國家行列,人民工業品和服務需求、能耗不斷加大。大量需要的基礎工業和未經治理的小工廠和落後產能過剩產能並存發展,給大氣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由於我國在世界主要工業國家中工業化進程開始晚,但是發展速度快,因此在短短幾年中中國的工業產能增長數倍,伴隨的工業污染和汽車快速普及造成的尾氣治理問題也比已經完成工業化國家經歷過的問題集中快速出現,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治理霧霾,需要時間,由於歐美主要國家都經歷過工業化帶來的大氣污染過程,其中最早工業革命的英國霧霾長達上百年,美國也曾經是大氣污染重災區,20世紀70年代他們都開始關注環境治理,有這方面的經驗教訓。所以汲取國際先進做法為我所用是必要的。
同時對各種排放源進行綜合治理全面控制,能用靜電除塵設備的要強制執行,不能控制的要限產停產通過立法,執法來約束,通過教育宣傳引起社會重視關注,.個人也要作好防護,根據近期研究,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

閱讀全文

與英國霧霾有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有多少高速公路地圖上代號 瀏覽:667
印度通心粉怎麼炒 瀏覽:947
印度大巴喇叭怎麼樣 瀏覽:938
印尼寬頻是什麼狗 瀏覽:508
中國鈦生產地在哪裡 瀏覽:432
為什麼英國發達 瀏覽:306
從青島怎麼去義大利 瀏覽:367
印尼語嘎嘎是什麼意思 瀏覽:76
義大利歐米茄手錶怎麼調日期 瀏覽:163
中國葯企怎麼去印尼 瀏覽:419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什麼 瀏覽:87
中國哪裡有池塘 瀏覽:920
印尼總資金多少 瀏覽:120
伊朗油價為什麼上漲 瀏覽:883
英國人入籍多少錢 瀏覽:328
1千元人民幣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683
義大利阿里斯頓灶台怎麼樣 瀏覽:12
中國什麼地區女士的胸大 瀏覽:228
義大利對奧地利哪個是主場 瀏覽:917
印度最具代表的動物是什麼 瀏覽: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