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当初为什么打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可以说是自从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了,从1955年开始,直到1975年结束,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越南军民死亡人数超过160万,而且还导致1000多万人无家可归。
而美军这边也很不顺,也在这二十年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总计有5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飞机、坦克等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美国以绝对优势,重创了北越军队,但是美军始终都不能完成他们的最终目标——消灭北越。
而且美军还属于不长记性的那种,忘了在朝鲜被我国志愿军打败的事实,试图通过越南作为跳板,进而侵略我国。
对于美国人的阴谋,我国不可能看不透,于是我国开始源源不断的派兵和物资援助北越,而且苏联也为北越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随着越南战争的延长,美国士兵的补给越来越困难,而且美军的伤亡率也直线上升,甚至在他们国内还出现了“动乱”,比如不断有民众游行反对美国政府的对越战争,被逼无奈的美国最后只好宣布从越南撤兵。
而在失去了美军帮助下的南越,实力远远不如北越,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北越就彻底打败了南越,实现了越南的统一。
⑵ 为何美国要打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其本质为越南反抗美国入侵的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间冷战中,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在肯尼迪主政时期,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更是美国对越政策和全部冷战战略的指导思想。肯尼迪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声称如果"赤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约翰逊时期,美国政府主张应当不断加强对印度支那,特别是越南的干涉和渗透。于是,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
⑶ 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原因
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所以美国参加越南战争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
越南战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越南地区爆发的一场。二战后,世界上战争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二战后美军参战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参战国家主要有南越、北越、中国、美国等国,参战人数大约300万人左右,伤亡人数大概有160万人左右。
(3)美国政府为什么要介入越南扩展阅读:
越南战争最高峰的时候,美军投入了超过54万名美国军人在越南作战,大约10万到20万名美国士兵在这个国家之外的地方参与其中。
而参与这场战争的还有美国的一些盟友——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和其它一些国家的部队。
其实北越武装在美国及其盟友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人员的素质,美军都完胜北越武装。
而且,美军还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可以随时为陆军战斗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军居然深陷战争的泥潭,虽然赢得了几乎每一场战斗的胜利,却最终输掉了战争。
⑷ 当年老美为何要打越南
你这句话问得有点问题,不是说老美为何要打越南?而是老美之前扶植南越政府!然而,北越是一定要统一越南的!
北越一直在越南南部有很多游击队!为了维持越南南部的傀儡政府,美国必须介入!
美国曾经想把南越当成阻止共产主义南下的桥头堡!所以啊,他们必须一战!
自始始终,美国一直将战争延续到北纬17度,可能有零星的空袭,或者是海上封锁对北越!但算不上真正的美国对于北越的战争!
⑸ 美国为什么非要介入越战呢
这场战争的发动有很多原因,并不是美国领导人单方面拍脑袋,或者因为某件事情引发的战争。美国总统的决策,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恐惧,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军事影响等等,都是美国发动越战的原因之一。
3,美国历届政府对越南的错误判断。从1945年的杜鲁门开始,到最后尼克松结束,中间每届的美国政府或多或少都对越南战争进行了错误的指挥,杜鲁门时期,开始援助法国在越南的行动,率先将美国加入到这场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里来。下一任艾森豪威尔觉得杜鲁门做得对,在下一任肯尼迪也这么认为,到了约翰逊总统时期更加认为前三任总统做得对,继续对越南实行美国介入的原则。
⑹ 在法国被越南打败的情况下,美国为何还要向越南开战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一方面为了防止社会主义阵营的蔓延,保护自身利益;一方面是美国实行全球战略的步骤之一。
总之,美国向越南开战主要是向北越开战,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社会主义阵营的蔓延,为了自身全球战略的推进。
⑺ 分析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原因,以及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原因:
第一:利益:用武力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和政权,防止社会主义阵营的无休止的扩大,而胡志明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显然带有这种倾向,这是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的。
第二:政治:美国与苏联全球战略争夺。
第三:目标:这是美国实行全球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美国在军事打击上体现出强烈霸权的欲望。
第四:威慑:越南要是被美国占领,从战略地理上可以威慑苏联和中国。
对美国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才得到复苏。
⑻ 美国当初为什么打越南战争呢
美国与越南的战争始于1955年,结束于1975年。在这20年的战争中,双方损失惨重。据美国的统计,在整个越南战争中,美军共损失8612架飞机,5万多美军士兵阵亡,30多万人受伤。相比之下,越南损失更加惨重。尽管北越政府统一了越南全国,但这场战争造成160多万越南人死亡和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到了1973年,美国决定撤军,南越政府被北越军队消灭。1976年,北越政府宣布统一越南全国,建立了今天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⑼ 为什么美国要加入越南战争
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是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在亚洲美国希望利用中国充当一个不与苏联直接对抗的缓冲地带。但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的失利以及后来新中国和苏联签订《中苏同盟条约》使得美国的这一计划破产,国际共产主义势力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由此,美国就改变了自己的战略,即由在欧洲改为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由此,美国先是扶持法国继续占领越南的,法国退出后,美国就自己过来了。所以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一样,美国的卷入是必然的,这是与他当时执行的国家战略有直接关系的。---------论述的有点简单,希望能给你点帮助
⑽ 美国为什么打越南,理由是什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这些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1950年和1952年,从遏制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先后出台了《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 》和 《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根据这两个文件的建议,美国有责任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在中南半岛的法国人,阻止共产党进一步扩张,以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1954年4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使用 “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术语,以说明阻止中南半岛“沦陷”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尼迪主政时期,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更是美国对越政策和全部冷战战略的指导思想。肯尼迪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声称如果“赤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约翰逊时期,美国政府主张应当不断加强对印度支那,特别是越南的干涉和渗透。1960年11月,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继承了哈里·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位总统在10年前制定的介入越南战争的政策。
背景
越南在1885年至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大日本帝国趁法国战败占领法属印支,维希法国殖民政府仍然运作但其权力被当地的日军悬空。1945年二战结束前,日军发动三九政变解散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府改建傀儡政权越南帝国,保大帝为皇帝,以及柬埔寨王国及寮王国等日本傀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3天后,中华民国国军及英军分别进驻了越南北部及南部将当地的日军缴械。1945年9月底英军撤离越南南部,并归还原本的殖民者一法国。
1946年5月中华民国国军撤出越北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世称“北越”。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
法国为重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以及其傀儡政权越南国进行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法国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控制西贡、河内等主要城市,但广大农村已经落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游击队手中。
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
战事结束后,双方开始和平谈判,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1954年7月21日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九国外长,达成协议,称为《日内瓦协定》。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统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内瓦协定》内容重点是:法国撤出越南,并承认越南、柬埔寨、老挝为独立国;以北纬十七度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为中立国家,不得与任何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不得进口军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团国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实行普选,由普选再统一南北越。
按照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同时北方也没有同意进行选举。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半岛一样。
后来只有法国和北越签署这个协议。法国撤出印支三国之后,美国为了阻止北越的共产党势力向南越扩张,全力支持吴廷琰在南越建立反共政权,打算围堵共产党,1955年,吴廷琰在西贡发动政变推翻保大帝,建立越南共和国,世称南越,政权更动下选举机会渺茫。
面对西方国家再度来越南长期驻军,主张赶走西方势力的北越更获得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等共产势力的支持,武装冲突升级似乎在所难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