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怎样独立的
越南本属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即今中南半岛)的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越南发生八月革命,9月2日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胡志明任主席。9月23日,法国重新侵入越南,经九年抗法战争,1954年法国被迫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承认以北纬17度线为分界线,北越获得独立。随后法国由于国力衰落从越南撤军,二战后的新霸主美国为建立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中南半岛的“新月形”包围圈(目的是遏制苏中两国),插手越南,扶持吴庭艳成立南越政权,越南分裂。
2. 越南是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的
越南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从中国分出的。具体来说,这一独立过程可以追溯到938年,当时吴权在交趾建立了吴朝,这标志着越南开始走向独立。然而,真正完成独立并建立稳定政权则是在968年,丁部领在越南建立了丁朝,定都华闾,并自称皇帝。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深厚,早在秦汉时期,越南地区就被纳入中国版图,并设有郡县进行管辖。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南地区虽然时而归顺、时而叛乱,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中国的直接或间接统治之下。直到五代十国时期,随着中原王朝的分裂和动荡,越南地区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治权,并最终在丁部领的领导下建立了独立的丁朝。
丁朝的建立是越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标志着越南正式从中国独立出来,而且为后续的越南王朝奠定了基础。丁朝之后,越南又经历了前黎朝、李朝、陈朝等多个朝代的更迭,但始终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尽管在某些时期,如明朝永乐年间,越南曾短暂地隶属于中国,但最终还是恢复了独立。
总的来说,越南从中国的分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五代十国时期吴权的割据和丁部领的建立丁朝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它们共同推动了越南的独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