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人口9300万,国土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
众所周知,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大米和咖啡出口国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大米从越南出口,其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但这样一个小国家国土只有中国三十分之一,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大米出口呢?
1、越南适合种植并将大米作为重要创汇商品
越南大米多主要是因为越南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季风季候,常年炎热多雨,日照充足,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越南国土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越南将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很适合种植。特别是红河平原和九龙江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是种植水稻的绝佳区域,越南水稻的播种面积占到了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左右。
越南货币也很稳定,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在去年新兴货币受困于美元升值而大幅承压的背景下,越南盾在2018年只贬值了2%。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越保持贸易上密切往来对中越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目前中国还有众多投资者前往越南进行投资,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落地越南,并为当地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相信以后中越往来将会更加密切。
⑵ 东南亚重要稻米出囗国有那些
泰国,越南,缅甸
⑶ 越南的大米主要在哪里生产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它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越南人把大米当作主食,认为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1990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有600万hm2,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目前种植面积达到750hm2,
而且平均产量也从原来的3.2吨/
hm2提高到现在的4.13吨/
hm2。越南南部的热带气候和北部的季风气候都合适水稻的生长,并且这个地区还有两个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两个大粮仓。
目前,越南水稻的生产总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10年期间,杂交水稻生产应是排第一位且有完全影响力的因素。在引进了杂交水稻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种成功后,1991年晚造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决定发展100
hm2
杂交水稻;1992年早造,在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扩大种植到1156
hm2。在2003年,杂交水稻的面积稳定在60万hm2,单产则达到6~6.45
吨/
hm2。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比常规稻的单产要高出1~1.5
吨/
hm2,有时甚至2
吨/
hm2。根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预计,未来越南北方杂交水稻的面积将会从50万hm2提高到70万hm2。虽然杂交水稻对越南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很大地贡献,然而它只是被简单地认为适合在越南北方和中部沿海及高地的一些省份种植,在东南部和湄公河流域仍是一个空白。如果按目前的前景来看,
越南杂交水稻的生产应能达到更大的面积。
在一些省份杂交水稻的单产能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如广义省是7.3吨/
hm2,
南定省是7.2吨/
hm2,
清化省是6.7吨/
hm2,义安省是6.2吨/
hm2。此外,有的省份平均单产比晚造有所下降:如宁平省是6.0吨/
hm2,安沛省是4.85吨/
hm2。
⑷ 吃大米的国家有哪些
如果大家在全世界范围内走一圈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其实最普遍的粮食,不是小麦,不是面食,也不是薯仔,而是大米!
在欧洲,很少国家吃大米。吃大米最多的欧洲国家是西班牙,因为西班牙曾经被阿拉伯国家统治过几百年。所以说西班牙文化里面包含了很多的阿拉伯文化,其中在吃饭上也和阿拉伯菜很相似。
就是西班牙人吃很多的大米,至少比欧洲其他国家吃大米要多得多!西班牙有很好吃的海鲜炒饭,各种各样的炒饭,他们西班牙人吃大米的习惯,就是阿拉伯人当年带到西班牙来的。
其实,全世界吃大米的人口有30多亿。大米,当之无愧是世界第一大粮食。光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就已经26亿多了。当然,中国不全部的人口都吃大米,在中国吃大米的人口大概有70%左右,那也就是有至少8亿人口是吃大米的!印度也不是全民都吃大米,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吃大米的,另外印度有部分人口是吃一些面食的,就是各种饼之类的!
东南亚国家基本上是全民吃大米的,比如说: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都是全民吃大米的!几乎没有谁吃面食的!
越南人、泰国人、菲律宾人、印度尼西亚人,你让他们吃面食,他们会觉得很痛苦,他们只能接受吃米饭。
我当年曾经在一家大公司工作,那个公司有很多欧洲人,其中也有很多菲律宾人,那个公司的食堂里面就是分了两种主食,一种是面食,一种是米饭。我记得,每次每到吃饭点的时候,菲律宾人打饭的时候,从来不去拿面包,他们根本就不想吃面包,他们只吃米饭!
2
地理决定论!
为什么全世界会有那么多人吃大米呢?主要还是地理决定论!这里面除了西班牙以外,因为西班牙曾经被阿拉伯人统治过几百年,所以说阿拉伯人把吃大米的习惯带到了西班牙,所以西班牙现在还保留着吃大米的习惯!除了西班牙以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符合地理决定论!
因为,中国、印度、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都适合种植水稻,所以当地人就吃大米!
中国以面食为主的那几个省,比如说: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这几个地方,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更加适合种植小麦,所以是这个原因使得当地人以面食为主。
东北那个地方的土地比较肥沃,既能种植小麦,也能种植水稻,所以使得东北这个地方的人,他们就有两种主食,面食和大米。
一切都是地理决定论!如果你到青藏高原,西藏、青海这些地方,你会发现,当地人会吃一些青稞,而不是大米和面食,为什么?因为当地的土地气候只能产青稞,所以他们就吃青稞。如果你到非洲一些国家,你会发现当地人吃些薯类,就是红薯,木薯这种东西。以木薯为主食!
你如果到了蒙古,还有中亚一些国家,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些国家。这些是游牧民族国家,他们当地人几乎就把牛羊肉当饭来吃的!
⑸ 越南、马来西亚产不产大米
越南大米主要产自于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它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越南人把大米当作主食,认为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1990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有600万hm2,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目前种植面积达到750hm2,
而且平均产量也从原来的3.2吨/
hm2提高到现在的4.13吨/
hm2。越南南部的热带气候和北部的季风气候都合适水稻的生长,并且这个地区还有两个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两个大粮仓。
⑹ 国土面积小山地多的越南,大米因何会大量出口
历史上,由于疆域辽阔,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消费国,1998年时,大米出口量更是排名世界第四,出口量占全球的14%。
不过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今我国不仅没有大米可供出口,而且还必须从国外进口粮食。这也不难理解,我国有18亿亩耕地,全球排名第三,但是摊到每个人后,人均土地仅1.3亩,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指数。
目前,我国每年所需进口的稻米约600万吨左右,这其中,大部分来自越南,其次是泰国、印度。
(正在插禾的农民)
三、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改良。
越南是水稻种植的传统国家,对于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改良尤为重视,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南积极引进我国培育的高产杂交稻,进行大力推广,从而使越南的水稻产量提升到每公顷6.3吨,比常规水稻多出1.8吨,一下就把出口的粮食份额赚出来了。
越南虽然工业化水平不高,但非常重视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实行从国家到省、县、乡、村的多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每个乡、村都有完善的合作社之类的农业资金及技术扶助组织,经常搞农业技术培训,而且每个县都有农业学校。
四、工业化落后的粮食剩余。
我国从粮食出口国转为进口国,除了人口增长,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也是主要原因。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不再满足于解决基本的温饱,更多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和快消品需求大量增加,部分粮食作为原材料用来制作其它商品或酿酒,有些还成为集约化家禽家畜养殖的饲料。
越南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而过于富余的粮食,又没有转化为其它高价值商品的途径,只能通过出口创汇来实现低附加值的收入。
越南在水稻种植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他们用少量的耕地,不仅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有余粮出口,每年仅此一项创造收入就达几十亿美元。
⑺ 越南人口近亿,国土还那么小,为何还有大米出口
越南人口近亿,国土却仅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呢?其实这并不稀奇,就好比河南省一个省的小麦产量就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平均下来,河南省的小麦就要供应全国14亿人口中的三分之一,近4亿人使用,比越南供一亿人的大米要厉害得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在我们国家,基本上就是几个省的农业养活了全国。现在有的地方发展制造业、有的地方发展金融,有的省份发展农业。虽然大家的分工不同,但其实大家都在给国家作贡献。
⑻ 越南国土仅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呢
越南人口不到一亿,国土面积狭长,还没有我国云南省大,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然而却是粮食出口大国,越南面对的出口国除了中国还有其他欧洲国家,这让人很是费解。
根据《全球粮食展望报告》来看,2017年的时候全球五大大米产量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越南,其中越南的粮食出口量逐年增加,另外还有个太过的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从这里可以看出,越南和泰国都是小国,为何还能在保证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进行出口,其中原因很多。
况且我国现如今是以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国家,更本不会大量投入农业,而南方沿海地区都是用来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及商业化较多,很少有农业种地,西北以及西南,也就是西藏新疆等地又不适合粮食产业,这些都是根据国情决定的,倘若粮食不够自给自足,肯定是有扩大播种面积。
越南如今就是如此,很多人都在家从事农业,能成为大米出口国并不稀奇。
⑼ 越南人口近亿,国土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可以出口
这是因为越南的耕地资源非常的丰富,再加上越南地处热带地区,可以使得越南的稻米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就使得越南的稻米每年都可以获得很高的产量。虽然越南人口众多,但是这些大米产量远远是越南人口无法消费的,才会使得越南的大米出口到了其他的国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出口大米来换取外汇,促使越南国内的经济发展建设。
所以我们看到越南现在的农业发展,可以说取得了一个相当出色的水平,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越南的野心有一些膨胀。
⑽ 国土面积仅才33万平方公里的越南,为何他能成为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国
越南的国土面积虽然小。它的种植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大半,并且越南有很好的农业地理优势,他们国家也非常的重视农业的发展,而且他们的劳动力非常丰富,都是自给自足。
因为越南有着种植大米的地理优势。越南位于印度的东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高温多雨,雨水和阳光都是非常充足的,所以越南的大米是一年三季,也就是一年可以播种三次,并且可以收割三次大米。
越南的劳动力丰富。越南的人口是非常的密集,而种植大米又需要非常多的人手,使得劳动力得到了补给,而越南国家的大米情况是供大于求,大米的量非常的大,越南自己也就消耗不了,所以出口量非常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