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蚂蚁分几种分别是什么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l、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㈡ 蚂蚁有哪些品种
蚂蚁的种类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蚂蚁的种类繁多,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蚂蚁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目前,我国居室内常见的蚂蚁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小黄家蚁
体型较小,工蚁体长仅有1.5-2毫米左右,国内各地都有发现,常在厨房、封闭的阳台的杂物堆底下和墙壁缝隙等处筑巢栖息,危害较广。
(2) 大头蚁
在我国北京、山东、江浙一带重要的危害蚁种之一,一般在室外地基墙角处筑巢,侵入建筑内盗食。
(3) 洛氏路舍蚁
在国内分布较广泛,常在路边、墙角、墙缝中筑巢,侵入室内窃食。
(4) 臭蚁
国内江浙和南方有分布,在室外树干或根部筑巢,有时可侵入室内危害。
蚂蚁种类
近代蚁类专家把蚂蚁分为9个亚科:
(1) 蜜蚁亚科(sphecomtrmiae)
(2) 伪切叶蚁亚科(Pseudomtrmeinae)
(3)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
(4) 蚁亚科(Formicinae)
(5) 猛蚁亚科(Ponerinae)
(6) 粗角猛蚁亚科(Cerapachtinae)
(7) 行军蚁亚科(Dortlinae)
(8) 细猛蚁亚科(Leptanillinae)
(9) 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
㈢ 蜇人的蚂蚁屁股比身子大尖尖的是什么蚂蚁是黑色的
这是隐翅虫,有趋光性。落在身上不可拍死,应吹走。
当隐翅虫的体液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由于其体液呈强酸性,所以应用碱性物质中和(不可用烧碱),可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等对皮肤进行处理,然后用清水洗净。
预防手段
1.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关好纱窗。
2.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
5.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
6.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会在一分半钟内毙命。
㈣ 蚂蚁的品种有哪些
是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蚂蚁种类繁多,中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主要有:小黄家蚁、大头蚁、工蚁、剑颚臭家蚁、伊氏臭蚁、黑蚁六种。
体型较小,工蚁体长仅有1.5-2毫米左右,国内各地都有发现,常在厨房、封闭的阳台的杂物堆底下和墙壁缝隙等处筑巢栖息,危害较广。每个巢中有数头蚁后,每只蚁后一年中平均可产卵3500粒,繁殖力极强。小黄家蚁食性很杂,人们吃的糖,蛋糕,肉等都是他们的美味,该蚁在有传染性的物体上爬行,会直接携带多种病菌,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他们还会侵入居室叮咬人体引起红斑、疼痛、奇痒,尤其是爱叮咬婴儿娇嫩的皮肤,引发疾病,由于小黄家蚁无处不到,一旦家中发现它,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让人坐立不安,寝食乏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居民楼中,小黄家蚁可以通过墙体缝隙、上下水管道,管道井等处向外扩散,且扩散速度相当快。若某一居民家中有糖、蛋糕,肉等美味,周围邻居家的蚂蚁嗅到后便会蜂拥而至。一般来说,一个居民楼中有一户发现蚂蚁,整个楼就会陆续发现蚂蚁。因此,对小黄家蚁的灭治必须及时、彻底。
大头蚁
在我国北京、山东、江浙一带重要的危害蚁种之一,一般在室外地基墙角处筑巢,侵入建筑内盗食。
工蚁
体长2~2.3mm,褐黄色,触角及足为黄色,头和胸部具细密的纵长条纹,近无光泽,在细条纹间有很细小的线网。触角较长,甚粗,柄节达头顶。上颚基部具纵长细条纹;下颚须4节;唇基稍具刻痕。胸部较短,前面较宽凸,在中胸背板处缢缩;前、中胸背板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缝明显,在此缝后的后胸背板前缘稍隆起;后胸背板基部横形,很短,它的后面具一横沟,将后胸背板剌分开。后胸背板剌很短。腹部光亮,卵圆形,被很稀的淡色细毛。腹柄的第一腹柄结下具附器,第二腹柄结横形,宽稍大于长。 生活习性:该蚁性喜在路边、墙角等缝隙中营巢,常出没于室内和厨房,窃取各种食物。
㈤ 越南有哪些动物 最少10个
亚洲象、印支虎、孔雀、猕猴、蟒蛇、眼镜蛇、蚂蝗、蚂蚁、蜜蜂、蝗虫。
㈥ 这是什么品种的蚂蚁 学名是什么
黑蚂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又叫拟黑多刺蚁、鼎突多刺蚁、双齿多刺蚁,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蚁亚科,多刺蚁属,为群栖的社会性昆虫。[1]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雌蚁形大,雄蚁较雌蚁略小,均有翅,口器发达,为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胸背板较小。
中文学名
黑蚂蚁
拉丁学名
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别称
拟黑多刺蚁、鼎突多刺蚁、双齿多刺蚁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快速
导航
蚁巢
生活习性
利用
营养成分
黑蚂蚁的室内饲养
形态特征
卵:卵圆形,乳白色,长0.9-1,0mm,宽0.3-0.4mm。[2]
共16张
野生黑蚂蚁鉴赏
幼虫:白色,初孵时体长1.0mm,体宽0.8mm,老熟时体长7.0-10.0mm,体宽2.0-2.5mm。[2]
蛹:白色,复眼红色,体长5.0-6.0mm,体宽2.0mm。绝大部分蛹包围于薄茧内,个别裸露无茧。[2]
茧:卵圆,黄色,长6.0mm,宽2.5mm。[2]
工蚁:体黑色,大小不一,长5.5-7.0mm,分型不明显。缺单眼,触角膝状,13节。前胸背面,并胸腹节背面及腹柄节背面各有一对极明显的刺状突起。腹柄节背面刺状突起间有2个粗短齿。[2]
雌性生殖蚁:体黑色,长8.0-10.0mm。具3个单眼。触角膝状,13节。前胸背面,并胸腹节背面及腹柄节背面各有一对刺状突起,但不如工蚁那么明显突出。具2对翅,交尾后翅脱落。[2]
雄性生殖蚁:体黑色,长7.0-8.0mm,具3个单眼,触角14节,前胸背较凸(与工蚁和雌蚁比较),无刺状物。并胸腹节背面及腹柄节背面的刺状物比雌蚁更不明显。具2对翅,翅不脱落。[2]
蚁巢
蚁巢为不规则形,以树枝、树叶、草屑、吐丝物等构成。巢内分许多层和小室, 互相交通。出入孔在蚁巢下方与枝头相接的地方,多筑于树梢、枝梢、灌木丛巾, 少数筑于地表草丛中。[2]
生活习性
黑蚂蚁是一种营群居生活的昆虫, 蚂蚁组织严密, 有工蚁、兵蚁、繁殖蚁和蚁王蚁后之分。[3]
黑蚂蚁食性很广,为杂食性昆虫,但在不同季节,黑蚂蚁对各种食物的喜好程度稍有不同. 黑蚂蚁在冬季以糖类和水果类食物最多,在春季则以糖类和动物性食物最多。黑蚂蚁的食物组成与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种类有一定的相关性。 黑蚂蚁出巢摄食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冬季,黑蚂蚁每天摄食的高峰时间为上午10 点以后到下午4 点以前;春季,黑蚂蚁每天出巢摄食一般有两个高峰时间,即上午8~10 时和下午4~7 时。[1]
黑蚂蚁的 生殖以单性生殖为主,有时两性生殖。单性生殖卵孵化雄虫, 受精卵孵化雌虫。[4]
共6张
黑蚂蚁形态图
黑蚂蚁一般在松树上、荆棘从中和大石旁边建窝。春、夏、秋季都有筑窝活动。黑蚂蚁为了觅食, 常在松林茂密、郁闭度大、植物多、地面湿润的林区, 特别是近水源的地方四出活动。在春、夏、秋季久雨后的晴天则外出活动最为频繁。冬季晴天的中午亦有少量蚂蚁外出活动。[3]
利用
黑蚂蚁是农林作物的传粉媒介, 有促进农林业生产的作用。同时捕食水稻、甘蔗、花生及果树上的害虫,是生物防治上的重要天敌。[4]
共5张
黑蚂蚁
营养成分
大黑蚂蚁古名为玄驹, 内含28 种氨基酸( 其中8 种是人体必需的主要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磷、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尤以锌的含量最为丰富,并含有多种酶甾体化合物以及高能含磷化合物— 三磷酸腺苷和草体蚁醛,蛋白质含量可达40 % ~ 50 %,不愧有天然营养宝库之称。[5]
㈦ 准备去越南玩了,越南有什么蚂蚁
这个得看你想玩到什么程度了,其实带一张全球atm机器取款免费的银行卡就可以了,到时候直接取出越南盾就可以。带几百元人民币就可以,在海关口换钱就行。
㈧ 蚂蚁有哪些品种
一、二色盾胸切叶蚁(Meranoplus bicolor)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盾胸切叶蚁属的蚁种。这种蚂蚁不能从树木和其它植物上切下叶子,将叶片用来培育种植真菌。
二、里氏钩猛蚁Anochetus risii属于膜翅目蚁科猛蚁亚科钩猛蚁的一个物种,分布于广西、云南、浙江、福建、香港。土中营巢,巢穴入土不深,为一个球形的巢体,里面分为简单的几个巢室。里氏钩猛蚁属夜行性蚂蚁,主要捕食小昆虫为食。群落数量较小,成熟大群落不超过一百只。
三、条纹细猛蚁,本属在猛蚁亚科为较大的一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个体较少,仅一雌虫,工蚁易受惊,行动敏捷。有些种类常与白蚁共栖一个巢穴。
四、长足捷蚁,可能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现已广布旧热带区。喜欢生活于已开垦的田野、果园、人类住所,还可在岩石和瓦砾堆下找到它们。在地面、灌木、树木中搜寻腐烂的尸体或活体的汁液为食,食物范围极为广泛。如同所有蚁科动物一样,长角捷蚁的繁殖速度也是惊人的。
五、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是一种小型蚂蚁,十分常见,是中国最常见的铺道蚁之一。草地铺道蚁是铺道蚁属的模式种,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朝鲜,韩国,北美,俄罗斯,中亚,北非。土中营巢,生态位宽,喜欢在石块下或缝中营建巢穴。常见于在街道边,草地中,田地间等生境中筑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色盾胸切叶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里氏钩猛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条纹细猛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足捷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草地铺道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