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曾经的大理国
少数民族建立的番邦,主干要是宋朝历史的话,那么就没什么机会接触到这个国家
大理国(白语:Dablit guaif)是位于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古时代的一国,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
937 年,唐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帝,建立大理国。段思平传12世至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于1080年杀廉义自立。4 个月之后,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寿辉传位给正明。1094年,升泰废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升泰去世后,其子遵遗嘱还王位与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复立 ,后世史家称之为后理国。后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掌实权。
大理国疆域与中国唐朝同时代的南诏相当,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相当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2.9倍。大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已和四川资中、荣县相差无几。畜牧业颇为发达 ,每年有数千匹马贩到广西。手工业很兴盛,冶铁业水平甚高,对外贸易发达,交通四通八达。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云南,对各族人民起了促进作用。大理与缅甸、越南、马来亚、印度、波斯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的仅存硕果。此外,壁画和木刻艺术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佛教在南诏时传入云南,至大理时盛行。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几乎融而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又称“儒释”),而且任用师僧为官。师僧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大理 300余年间,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继续进行。宋政权曾多次册封大理统治者为王。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大理建国于937年,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负改国号为大理。
该国156年的历史传了14位皇帝
尔后还有个后大理国,不管前后大理国的宗主国是宋。
白族人建立的
② 介绍一下大理国
大理国
大理国(937~1253)
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后晋天福二年( 937 ),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段思平传12世至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杀廉义自立。 4 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寿辉传位给正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升泰废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升泰去世后,其子遵遗嘱还王位与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复立 ,史家称之为后理国。后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掌实权。
大理政区与南诏相当 , 东至普安路之横山( 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相当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2.9倍。大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已和四川资中、荣县相差无几。畜牧业颇为发达 ,每年有数千匹马贩到广西。手工业很兴盛,冶铁业水平甚高,对外贸易发达,交通四通八达。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云南,对各族人民起了促进作用。大理与缅甸、越南、马来亚、印度、波斯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的仅存硕果。此外,壁画和木刻艺术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佛教在南诏时传入云南,至大理时盛行。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几乎融而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又称“儒释”),而且任用师僧为官。师僧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大理 300余年间,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继续进行。宋政权曾多次册封大理统治者为王。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大理国,中国中古时代国家。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
大理(938-1253)
大理建国于937年,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
前理(938-1094)
太祖神圣文武帝(段思平) 文德 (7) 戊戌 938
神武 (1) 甲辰 944
文经帝(~思英) 文经 (1) 乙巳 945
文成帝(~思良) 至治 (6) 丙午 946
广兹帝(~思聪) 明德 (2) 壬子 952
广德(14) 甲寅 954
顺(圣)德(1) 戊辰 968
应道帝(~素顺) 明政(17) 己巳 969
昭明帝(~素英) 广明(11) 丙戌 986
明治 (8) 丁酉 997
明统 (1) 乙巳 1005
明圣 (1) 乙巳 1005
明德 (1) 乙巳 1005
明应 (5) 乙巳 1005
宣肃帝(~素廉) 明启(13) 庚戌 1010
秉义帝(~素隆) 明通 (4) 癸亥 1023
圣德帝(~素真) 正治(15) 丁卯 1027
天明帝(~素兴) 圣明 (1) 壬午 1042
天明 (2) 壬午 1042
兴宗孝德帝(~思廉) 保安 (8) 乙酉 1045
正安 (4) 癸巳 1053
正德 - 1057
保德 - 1074
明侯 (2) - 1074
上德帝(~廉义) 上德 (1) 丙辰 1076
广安 (4) 丁巳 1077
上明帝(段寿辉) 上明 (1) 辛酉 1081
保定帝(~正明) 保立 壬戌 1082
建安 - -
天佑 (3) - 1091
大中(1095-1096)
富有圣德表正帝(高升泰)(大中国主) 上治 (1) 乙亥 1095
后理(1096-1253)
中宗文安帝(段正淳) 天授 (1) 丙子 1096
开明 (6) 丁丑 1097
天政 (2) 癸未 1103
文安 (3) 乙酉 1105
宪宗宣仁帝(~正严,本名誉,又名和誉) 日新 (2) 戊子 1108
文治(12) 庚寅 1110
永嘉 (7) 壬寅 1122
保天 (8) 己酉 1129
广应(10) 丁巳 1137
景宗正康帝(~正兴,又名易长) 永贞 (1) 壬辰 1148
大宝 (7) 己巳 1149
龙兴(17) 丙子 1155
盛明 (1) 辛卯 1171
建德 (1) 辛卯 1171
宣宗功极帝(~智兴) 利贞 (4) 壬辰 1172
盛德 (5) 丙申 1176
嘉会 (4) 辛丑 1181
元亨(13) 乙巳 1185
安定 (3) 戊午 1198
英宗亨天帝(~智廉) 安定 (1) 庚申 1200
凤历 辛酉 1201
元寿 - -
神宗(~智祥) 天开(21) 乙丑 1205
天辅 (1) 丙戌 1226
仁寿 (3) 丙戌 1226
孝义帝(~祥兴) 道隆(22) 乙亥 1239
天定贤王(~兴智) 道隆 (1) 辛亥 1251
天定 (3) 壬子 1252
(注:此年表与流行年表稍有不同)
大理总管(1257-1387)
天定贤王(段兴智) (3) 1257
段实(又名信苴日) (21) 1261
段忠 (1) 1283
段庆(又名阿庆) (22) 1284
段正 (9) 1307
段隆 (13) 1317
段俊 (1) 1331
段义 (1) 1332
段光 (11) 1333
段功 (20) 1345
段宝 (15) 1365
段明 (1) 1381
段世 (5) 1382
大理相国(1096——1253)
高国主(高泰明) (20) 1096
高泰运 (3) 1116
中国公(~明顺) 1119
高顺贞
中国公(~量成) (9) 1141
高贞寿 1150
中国布燮(~寿昌)
高观音隆 兴政
明国公(~贞明) (2) 1174
高观音妙 1176
高观音政
高阿育
高逾城隆
高泰祥 (16) 1237
③ 都说段正淳风流成性,真实的大理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天龙八部》中,段正淳走到哪,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堆,一路孽缘甚多,其实历史上真的有段正淳其人,其兄长保定帝、儿子段誉也都有历史原型,均是我国西南地区政权大理王国的国主。而且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些历史原型的最终归宿都是落发为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真实的大理国是个什么样子。
段正淳和他的老婆们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人物
段正明,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大理国保定帝,段正淳之兄,段誉的伯父。在鸠摩智挑战天龙寺时,为了退敌,在天龙寺出家,法号本尘,并修习“六脉神剑”中的“关冲剑”,之后为解救段誉应允黄眉僧废除盐税。后来保定帝传位给段誉,正式出家为僧。
段正明
真实历史中的段正明:保定帝段正明,大理国第十四位皇帝,祖父为大理兴宗段思廉,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即位,在位十三年,用过三个年号:保立(一说保定)、建安、天佑,但改元年均不详于史。“保定”则是他的帝号。在位后期,受到大理权臣高升泰父子的政治压力,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将皇位禅于高升泰,自己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段正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身份为主角段誉的养父,刀白凤的丈夫,北宋大理国镇南王,深受保定帝器重。又是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李青萝和康敏的情人,木婉清(秦红棉所生),钟灵(甘宝宝所生),阿朱,阿紫(阮星竹所生)与王语嫣(李青萝所生)的父亲,自始至终都把段誉(刀白凤与段延庆所生)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段正淳生性风流。惹下了不小的风流债。然而人虽多情,却又痴情,最终为情而死,是金庸笔下当之无愧的情种。
段正淳
真实历史中的段正淳:即大理中宗,清朝因避讳改淳为纯。大理国第十五位皇帝。公元1096-1108年在位。白族。大理人。段正明弟。段正明执政后期,高姓贵族已战胜其他诸姓,成为大权在手的一派,段正明遂避位为僧,禅位于高升泰,高升泰改国号大中国,在位两年,卒时(1096年)瞩其子高泰明将帝位还于段氏,于是段正淳便被拱上皇位,复国号大理,但国家实权仍然被掌握在高氏手中。由于段氏政权中断过,故从段正淳起的大理国称为后大理国,国号为后大理。段正淳虽然是后大理国的皇帝,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但大权已由高氏掌控,此后高姓贵族世袭为相,执政大理国政大权,段姓有国无权,高姓有权无国。
段誉,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养子(实为段延庆和刀白凤所生)。他博学多才,英俊善良,但又迂腐固执,厌恶杀戮争斗。无量山上先后遇上钟灵,木婉清,嬉笑怒骂间于两人心中下播下情种。因不小心闯入无量山的“琅环福地”中,从洞中一尊玉像处习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段誉
真实历史中的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1108年-1147年在位,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据《滇考》记载,段正严“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因此“故远方慕之,悉来贡献”。在《宋史》中,记载段和誉臣服于宋,遣使来朝,并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段正严勤政爱民,是一个好皇帝,他惟一不能改变的,是高氏专国的事实。《滇云历年传》云:“正严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段正严后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高寿94岁而终。段正严死后,庙号宪宗,谥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另外一位金庸小说中的大理君主
不知道金庸老先生是不是很钟爱大理国,在其小说中多次出现大理国的身影,另一本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还出现了一位大理国王,而且竟然是段正淳的曾孙,段誉的孙子。他就是“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
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的后人。以大理“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昔年王重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能阻欧阳锋,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第二年来到大理,用先天功交换了段智兴的一阳指。却不料和王重阳同来的老顽童和段智兴深爱的妃子刘瑛有染,并诞下私生子。而后裘千仞为逼段智兴救人,而重伤刘瑛私生子,段智兴因大吃干醋未救她子而致其死亡。因心怀愧疚,万念俱灰之下段智兴出家为僧,法号“一灯”。
一灯大师
真实历史中的段智兴:大理国第十八位皇帝,庙号宣宗,谥号功极皇帝,故史称大理功极帝。他是段正兴的儿子,是段正严(又名段和誉,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的孙子,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一灯大师俗家姓名就使用的是段智兴),1171年即位,在位29年,1200年驾崩。虽没退位出家,却也是极其崇佛,“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段智兴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大理是小国,消耗不起,国力有所衰落。
真实的大理国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历史上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国对西南边陲的统治。
我们的主人公们在位的时代,正是大理国最为动荡的时代,权臣高氏家族大权在握,决定君主废立,甚至直接做了2年大理国王,所以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小说里看到的那么舒适安逸。
④ 历史上的大理国是在云南大理吗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是我国拥有地级州数量最多的省,有8个州,大理就是其中之一。云南省省会昆明以西有个楚雄州,楚雄州以西就是大理州。说到大理,有几个地理名词需要理顺一下。武侠迷想到大理,第一反应可能是《天龙八部》中段王爷的那个大理国,旅游爱好者想到大理,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大理古城。现在的大理有两层所指,一是指云南省大理州,这是地级行政区。大理州的治所在大理市,但大理市是县级行政区。
大理市在元朝时为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大理府,清朝时没什么变化。大理市的前身是大理县,而在清朝之前,大理县则称太和县。
大理市的旅游景点非常多,山险水美,历史又非常厚重,有机会来大理看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⑤ 大理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是按个民族所建国吗求解
大理国是宋代以白族为主体在今云南建立的民族政权。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贵族郑买嗣灭蒙氏自立,改国号为大长和。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杨干贞灭郑氏,拥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天兴国存在仅十个月。 杨干贞即废赵氏自立,又改国号为大义宁。杨干贞贪虐无道,中外咸怨。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口号,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的反抗势力,驱逐杨干贞,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氏之所以取得胜利,在于他的减税粮、宽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损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段思平传十二世至段廉义时,权臣杨义贞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杀廉义自立。四个月之后,善阐(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诛杀杨义贞,立段廉义之侄段寿辉为王。寿辉传正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升泰废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升泰在位二年去世。其子遵遗嘱还王位与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复立,史家称之为后理国。后理国时期,高氏世为相国,称中国公,掌实权。
大理政区与南诏相当。据《元史·地理志》,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大理前期在此广大区域内设首府(大理地区),二都督(会川、通海),六节度(弄栋、银生、永昌、丽水、拓东、剑川);二都督有时也称节度,因而共为八个,所以有云南八国之称。大理后期曾设置八府、四郡、四镇。八府是大理首府以外的善阐(今昆明)、威楚(今楚雄),统矢即弄栋(今姚安)、会川(今会理)、建昌(今西昌)、腾越(今腾冲)、谋统(今鹤庆)、永昌(今保山);四郡是东川(今会泽)、石城(今曲靖)、河阳(今澄江)、秀山(今通海);四镇是西北的成纪镇(今永胜)、西南的蒙合镇(今巍山)、西部的镇西镇(今盈江)、东部的最宁镇(今开远)。后理国时,分封高氏子孙于八府,世袭驻守;四郡的统治者有高氏,亦有他姓。
大理的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王称骠信,下设清平官,有坦绰、布燮、久赞、彦赞。其中彦赞为大理所增设。清平官下有九爽。
大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桂海虞衡志》说:大理地广人庶,器械精良。峨眉进士杨佐到大理买马路过姚州时,看到当地的农业生产已和四川资中、荣县相差无几。元初郭松年到大理,见到云南(今祥云)青湖的灌溉之利达于云南之野;白崖(今称渡红崖)地区居民辏集,禾麻蔽野,赵川甸(大理凤仪)有神庄江贯于其中,溉田千顷,以故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灾。畜牧业亦颇为发达,大理产马,每年都有数千匹经贵州转贩到广西。手工业很兴盛,用象皮制作的甲胄,形式精巧,质坚如铁;披毡、彩漆器皿、马鞭鞍辔等颇有名。冶铁业水平甚高,云南刀 吹毛透风,为南方各族人民所珍视。冶铜技术纯熟,工艺精巧。今存大理的铜佛像显示了冶铜规模的宏大和造型艺术的高超。
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达和繁荣。大理对外贸易相当发达。交通四通八达,东至戎州(今四川宜宾),西至身毒国(印度),东南至交趾(今越南北方),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与中原贸易有四川、邕州(今广西南宁)两条道路。以邕州横山寨(今广西田东)的互市榷场最为繁荣。当时大理商人输往内地的商品有马、羊、鸡等畜禽,刀、毡、甲胄、鞍辔、漆器等手工业品,以及麝香、牛黄等药物。从内地输入的则有汉文书籍、缯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药材和手工业品。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云南,对各族人民起了促进作用。大理与缅甸、越南、马来亚、印度、波斯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理、善阐、威楚、永昌等城市。善阐成为与祖国内外密切联系的枢纽。元代统一云南并建为行省后,即以之为省会。
大理王族自认是汉人的遗裔,大力推行汉族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汉字写白语,读白音的。南诏时已用于写作,但广泛使用则是大理时期。这时产生了用白文写作的《白史》、《国史》等历史着作和诗歌、曲本、传说等文艺作品。转韵体的白文诗较着名,其结构是每章十联,每联两段,每段四句,前三句七字,后一句五字,每段最后一字押韵。
大理描工张胜温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绘的《大理画卷》(亦称《张胜温画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卷中诸像,相好庄严,傅色涂金,并极精彩(清高宗跋)。 笔笔工细生动,金碧灿烂,光彩夺目,天南瑰宝也。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的仅存硕果。其《造幢说》是研究大理历史的宝贵资料。石雕共有大小神佛二百多尊,最大的天王像高达一米多,最小的座像仅十多厘米,神情姿态各不相同,面部表情严肃而不呆滞,衣冠服饰细致逼真,比例匀称,造型优美,刀痕遒劲,极备精巧,为滇中艺术之极品。此外,壁画和木刻艺术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佛教在南诏时传入云南,至大理时盛行。大理统治者好佛,对佛教在云南的传播有深远影响。段思平岁岁建寺,铸佛万尊。据《南诏野史》载,大理段氏二十二传,竟有八人避位为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几乎融而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亦称 儒释),而且任用师僧为官。师僧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其政权和宗教虽不能说完全合一,但界限几乎泯灭了。
大理三百余年间,云南各族人民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继续进行。北宋初年,王全斌平蜀,大理奉牒庆贺。宋太宗赵徽时,大理首领百万(王)乞内附,册封为云南八国都王。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诏黎州造大船于大渡河以济西南之朝贡者。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赵佶赐大理国王段和誉为云南节度,大理国王。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在邕州(今广西南宁)置市马场,交易盛极一时。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大理人李观音得等到邕州议马匹交易,换回大量汉文书籍。他们在给当地官府的文书中附有诗句说: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表达了大理各族与内地人民亲如一家的心情。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纪》说:宋兴,北有大敌,不暇远略,相与使传往来,通于中国。故其宫、室、楼、观、语言、书数,以至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略本于汉。自今观之,犹有故国之遗风焉。这一概说,简要而确切地说明了西南边疆的大理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
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
⑥ 大理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你有什么知道的就贴上
大理这个地方真是一言难尽,它无法和丽江比试风情,也不及阳朔风光的一半,在这里你能体会到的只有两个字——自由。
大理,段氏。
有朋友说极喜欢这名字,念在口中唇齿间由清脆而婉转。一阳指,六脉神剑,金庸给世界一个一个武侠梦,大理段氏就开在这梦中,宛如茶花。
穿行于大理古城的街头巷尾,茫然四顾,我固执地寻找着我的剑光侠影与自由。
在下关下了火车,刚出车厢,就感受到了下关凛冽的风,下关的风无一丝温柔可言,风伴着雨,扑面而来,将带的厚衣服都穿上身,还是禁不住打着寒噤,让带着兴致原本想风花雪月一番的我们着实有些意外。
洱海船上游
草草吃了早餐,按照计划,第一站是洱海。
洱海古称叶榆洋,因多榆树而得名,又称“昆明川”,“西洱河”,因形似耳朵,故得名洱海。相比昆明的滇池,洱海的水是清澈透明的,据说,为保证洱海的清洁,旅游部门对水中的机动船只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除了几艘规定的旅游船和手工作业的小渔船,你很难看到冒着黑烟、突突做响的小机动船驶过。
打开船舱的窗户,看窗外的洱海,外面是灰蒙蒙的天空,丝丝的小雨因为脱离了下关的风,感觉柔和了许多,虽无缘看到湛蓝的天,却在一片烟雨迷离中,看到那些奔腾的云,玄妙不断的变幻着图形,层叠的群山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岸边白色的白族建筑影影绰绰,倒影在碧绿的湖水中,间或的,一艘小船漂浮在湖面上,上面带着斗笠的渔人悠闲的唱着山歌,湖光山色中,让人以为走进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自己都成了画中的风景……
在船上看了歌舞表演,品尝了有名的三道茶,他们的解说词很有意思“一苦二甜三回味”,不知不觉,将做人的哲理孕育其中。看着白族姑娘小伙表演的歌舞,喝着回味悠长的三道茶,虽然外面依旧是阴霾的天空,心却开始变得晴朗起来:人生大抵是如此,无论世间的阴晴,重要的是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从容。
苍山云雾
苍山是大理的至高点,到大理必上苍山,可俯瞰洱海和大理古城的全貌。
烟雨过后,乘缆车上山,缆车在苍山云雾中穿行,云雾不时从山涧冒出来,如白族少年头上的白色绢帕环绕了苍山诸峰,苍翠秀丽的苍山大峡谷尽收眼底,坐在缆车上,掠过茂密的松林和杂生的灌木,云雾飘渺中,便觉得自己也做了一次神仙,渐渐的有了神仙的心情……
下了缆车,至清碧溪,此溪犹如它的名字般,清澈碧绿,深深的一潭水,却可一望到底,水是从上游流下来的,蜿蜿蜒蜒,一路直下洱海,从缆车上往下看时,溪水如一条狭长的玉带贯通苍山上下,连接着洱海,不由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洱海紧偎着秀美的苍山,苍山紧拥着柔情的洱海,相偎相依,刚柔并济,无怪乎,这片风花雪月的土地总会演绎着动人的传说与神奇!
因为刚下过雨,我们有幸看到了苍山瀑布,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气,却也为苍山增添了豪迈之气,初学摄影的我正好借此练习,于是走在山路上,一路拍过来,图面或宏大,或蜿蜒,或低徊,但都成了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古城从容
现在想想,大理古城给我的感觉好于丽江,虽然,无论在规模和房屋建筑上,它远没有丽江的古朴和气势。
喜欢大理古城给我的那种随意和轻松:宽大的青石板路,长满青苔的老屋,庭院里清雅秀美的花草,街前源源不断的潺潺流水,随风飘动的树梢,烤乳扇的白族阿婶,抱着孩子逛街的青年男子,卖花的小女孩,一针一线在摊子上做扎染的白族阿妈……
我以为,比较已经完全商业化的丽江古城,大理有属于自己的从容与淡定。
穿行在大理,你可以随意的走着,逛着,不必被周遭商业的空气挑动起你的不安,你可随意用脚丈量着古老的街巷,也可在街头一角的小摊上,拿一块饵巴,或独有的乳扇片,边走边吃,可靠在一家书店随意的翻看着一本闲书,或者干脆无所事事,就做一闲人,在秋日的阳光下,无思无想无梦……
洋人街是另一道风景,当城市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方式时,偏有那么一些人向往着田园牧歌,追求简约,追求轻松,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风景,大理的随意和从容为他们提供了条件,漫步在洋人街,你可以看到穿着老头衫的洋人骑着三轮车穿行在街道上,后面是帮他推车的白族小伙;可以看到一对来自欧洲的老夫妇??整个下午就随意的坐在铺着蓝格子布的桌子旁,一本闲书,一张报纸,懒懒的沐浴着秋阳;可以看到依旧穿着吊带衫的高大美国姑娘,背着背包在无目的的张望……
夜幕降临的夜晚,柔和的灯光,流水般的音乐,淡淡的花香装饰着安静的古城,不知道为什么,南来北往的游人一旦踏上古城,也好像变得没有了喧嚣和浮躁,静静的走在石板路上,虽是异乡,却没有离家的惆怅,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在安静的街道上发出轻微的回响……
美味大理
先开个吃饭的单子:
砂锅鱼、酸辣鱼(鲫鱼做成,还要放木瓜)、大理饵块、凉鸡米线、冻鱼、南涧锅巴豆粉、稀豆粉下油条、夹沙乳扇、砂锅豆腐、鱼茸乳扇、虾茸乳扇、螺蛳、螺黄、山厥菜、揉饵快、小锅米线、破酥粑粑、饵丝(和米线类似)、雕梅……
在大理吃东西,绝对不能着急一口尝遍所有美味,应该慢慢地住下来,慢慢地走着,慢慢地吃个遍。
TIPS
要尊重白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大理日照和风沙很强,需备防晒用品和墨镜。
大理的特色小吃很多,应注意卫生。
在大理购工艺品一定要货比三家。
爱护环境、保护洱海,人人有责。
懒人在大理
大理懒人,源于段氏。段誉这家伙便早如是,得过且过,使上“六脉神剑”亦“何以如此,自是莫名其妙”,使得时灵时不灵,也不去寻根问底,确实懒得可以。
参透此一节,到大理懒一懒也为先人传统,便大概可以悟得此处之妙:苍山十九峰横在眼前,没一两个月恐怕都游不完,既然如此,还是懒懒地遥望云苍景致罢了;下关风吹透人心,可远在十几里外,况且高原反应得厉害,身体不好,还是不去碰的好;洱海庞然,每日有当地船夫拉客报价,一副公道心肠价钱却离谱不定,还是懒懒地听听“白族”普通话好了。
由是,大理起码有三样家伙可以懒得心头痒:其一,吱吱悠悠的马车,其二,暖暖洋洋的阳光,其三,鸟吧和懒人书吧,真的,这是大理的最精华。
懒人书吧和鸟吧,两个都是在洋人街上最偏的位置,却散发着大理特有的味道,以至于很多人把大理古城等同于懒人和鸟。我相信一个人一生喜欢的酒吧也许只能有一家,而在大理我幸运的找到了两家,有的时候真想割舍一家,可是经常身不由己地前脚从懒人出来,后脚又跨进鸟吧。
⑦ 《天龙八部》中的大理国富民强,那么真实的大理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真实的大理国确实也很强大。大理国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中国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国家。大概就是以如今的云南为中心辐射周围等地。面积相当于云南省的2.9倍,是相当的大。换句话说,当时的大理国,可能占据了云南贵州和四川以及周围国家的绝大部分。
这是一张古时候大理国的地图。
大多数本地原住民都是与世无争的淡然度日。这种良好的心态也帮助大理国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⑧ 大理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一、段氏建国
段思平,祖籍大理喜洲,始祖段俭魏。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为幕览(小府副将),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当时社会正处变革中,南诏政权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这几个政权存在时间大都很短,相互更迭难免一番杀戮,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二、两系相争
段思英即位,改元文经。文经二年,段思平之弟段思良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退位出家,并自立为帝,改元至治。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一系转到了段思良一系。段思良在大理政权建立过程中出过不少力,颇有功劳,在段思平在位期间他也颇受信任,是王族中的实力人物。他逼侄逊位后,成为大理第三代皇帝,在位6年,用过一个年号,至治。
三、高氏掌权
段思廉继位,高氏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拥立之功,一举凌驾于诸姓之上。杨氏势衰,遂铤而走险,1063年,杨允贤公开叛乱,段思廉已经无力平乱,无奈只好请岳侯高智升出兵灭之。至是高氏益盛,高智升占据了整个鄯阐府辖境,段思廉只好晋封高智升为鄯阐侯,赐给王室直辖领地白崖、茹甸两地,王室实力更加削弱,进一步促成了段氏统治的危机。段思廉时,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酋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
四、大理亡国
段祥兴继位于多事之秋,宋淳佑四年,大蒙古国出兵临关,远征大理,段祥兴派大将高禾出战,战死九河,南宋还专派使节到大理凭吊。段祥兴很不幸,碰上蒙古人南侵而攻不下四川,来攻打大理,大理的军队打了败仗。而他这不幸中又有万幸,大理没有因为失败而立即灭亡,蒙古军因大汗窝阔台的死而退兵 。
⑨ 大理国的历史是什么
大理国(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语:Dablit guaif)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大明七年(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
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国对西南边陲的统治。
(9)越南的大理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相关延伸: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
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万人,其中白族占65%。
下辖10个镇,1个民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驻下关镇。名胜古迹有巍山风景区、太和城遗址等。
大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⑩ 古代的大理国是今天哪里,和现在的大理有关系吗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赋予了段誉帅气、多情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很多读者记住了大理国这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也并非完全虚构,据考证,《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就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文安帝段正淳之子,段正严,并且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比段誉这个名字多了一个字。那么,在真实历史上,大理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四
最后,公元1108年,段正淳让位给其子段正严,出家为僧。死后谥号为文安帝,庙号中宗。前面已经说了,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是金庸小说中“段誉”的历史原型。段正严是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1108年—1147年在位,在位长达39年,是大理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公元1253年,段正严退位后的第五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此外,对于段正严、段正淳等大理国皇帝,因为笃信佛教,所以经常在暮年禅位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