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越军以6个步兵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
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
1979年2月17日,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万炮齐发,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开始,同一天的中国的《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布对越开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分为东,中,西3路大军越过中越边境发起攻击。
1979年对越大规模作战结束后,边境地区遭到越南入侵的地带被肃清。但是越南并不甘心失败,越军趁我边防主力部队回国之时,趁机对边界上的部分高地、山头进行侵占,并大修工事,和解放军对阵下去。
2. 越南自卫战中国动用特种兵吗
当时我们还没有特种部队这个概念,但是我军的战术理论中也没有特种作战的概念,我军习惯上将深入敌后进行渗透、破坏、捕俘、情报侦察这些科目都纳入侦察兵序列,由各级作战部队的侦察分队完成。一般团级单位有侦察连,师以上有专门的侦察科,负责全权指挥协调侦察分队。当时的侦察分队装备也比较简单,主要装备64式微声冲锋枪、67式微声手枪,剩下的就是匕首、绳子和自己制作的一些装备。
南线战事中最开始的特种作战是越南先开始的,两山轮战期间,敌我双方的战线基本稳定,由于我军强大的火力和军力,我军阵地坚如磐石,越南根本无法正面攻克,所以开始琢磨使用特种部队潜入我军后方,进行袭扰作战,意在打击我军士气,扰乱我军正常的指挥体系。当时我们对这样的越南特种部队称为“特工队”,对越南特种部队士兵称为越南特工。现在听着好像是特务一样。
我军面对这样无孔不入的越南特工队也没有有效的办法,除了后方严把关卡提高警惕外,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使用大量的侦察部队深入越南后方,进行相应的特种作战以进行报复。当时都是抽调的各集团军的军级侦察大队来实施的,曾经有一部着名的电视连续剧《黑豹突击队》,大胆地使用了南疆真正亲历过敌后作战的军人来扮演敌后突击队,特别真实惨烈。记得有一句台词说的好:一个参加过数次敌后作战的老兵和一个相对的新兵说,这活我干过几回了,开始根本就没想活着回来过。
3. 对越自卫反击战 越南是正规军吗
当然!只是正规军打不过解放军,所以越南人全民皆兵,在初期解放军吃了妇女儿童的亏。
4.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什么不用粟裕,而用许世友
因为许世友久经沙场,而且为人严厉勇猛,而且刚刚结束文革,部队战力下降,实战经验不足,许世友指挥比较合适。
粟裕等人被彭老总打到,而许世友恰好是广州军区司令员,没有了实权,所以理所当然得到了邓小平的信任!1958年,也有很好的指挥才能,1972年又去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军委扩大会议上,进入越南丛林地带,肯定要大量动用最靠近越南的广东广西云南地区的军队,所以许世友只能披挂上阵了。
当时元帅大将们老的老:对越自卫反击战是1979年开打的,粟裕这个时候在军队没有职务。军队系统训练大都停滞,再者,只是挂个虚职,打得很艰苦,只能从上将里挑选还算比较“年轻”的许世友来坐镇前线指挥。
5.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中国没有动用空军参战
官方的说法是从战略上为了避免战争升级。简单来说,就是短期打一下,然后就会撤军。既然如此,使用陆军似乎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使用海空军配合,这会扩大战争的规模和级别。
6. 中央军委认定中越自卫反击战参战部队有哪些
参战部队:
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
(6)越南自卫用什么军队扩展阅读:
作战结果:
1、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1944~1994)》1979年2.17日-3.18日的战斗:
越南军民消灭和重创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8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损失了62500人,280辆坦克和装甲车,118门大炮。越南方面被摧毁了45000座农舍,60万平方米城市住宅,900所学校,428所医院。
2、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叙述了1979--1987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勤工作的情况: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解放军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尤其是2月17、18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2月17--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8--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7. 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是否出动全部精锐部队
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国南方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当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 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
边界安全。 再则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任命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军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8年12月8日上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临战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参见63军大事记、16军大事记)。这也反应出当时中国认为主要的威胁在北方,因此在越南战场上投入的仅是次要兵力。 广州军区于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3个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昆明军区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12日总参、军区、军、师各级领导赴边境调研。同时参战的11军、第13军、第14军和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以公铁输送紧急开进,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 1978年11月底,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参战部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军队9个军、22.5万人云集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1979年2月17日即农历己未年正月二十一日凌晨4时半,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分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分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这是战前准备,有参战部队
8. 1979中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哪几个军区去打
由广州、昆明、成都三大军区出兵一共九个军,22.5万人。第41军、第42军(担任总预备队)、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欠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