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帮助了哪些国家,哪些国家我们帮助了却不领情(例如越南)
第一 日本
1923年9月1日,当天日本横滨、东京一带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这就是有名的“关东大地震”,造成了15万多人的死亡,其余的损失就不赘言了,当时的中国人得知此事没有幸灾乐祸。
而是积极的给予援助,要知道那个时候日本发展的比中国好,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给予了极大的捐助,仅《申报》、《大公报》刊登的捐款数就有44万大洋以上,至于后来日本人干的事笔者无力多说。
第二 越南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1950年时中国就开始对越南提供援助,并且是越来越多的提供援助,其中包括粮食、武器、钱等等,即便是中国处在抗美援朝的困难中,仍在给越南进行援助。
可换来的是什么呢?越南把中国的援助当成是天经地义,不仅没有感恩之心,甚至还不知足的想要侵占中国领土,从1978年开始,越南就不断的在骚扰中国边境,对这样的白眼狼就该亮出大棒。
第三 泰国
提起泰国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泰国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出国旅游的首选地,却很少有人知道,泰国曾是侵华日军的帮凶,对中国作出伤害。
二战后期,1941年12月,泰国投降了日本,跟日本签署了同盟协议,趁机出兵侵占中国的云南,也从缅甸入侵中国,结果被中国远征军痛扁,打碎了泰国的痴心妄想。
泰国变脸很快,在二战进入尾声的时候,泰国见日本不行了,又加入了协约国阵营,竟然成为了二战的战胜国之一,在战后还向日本进行了索赔,这样的国家眼中只有一个“利”字。
‘贰’ 面对强大的中国,越南有什么底气敢主动开战呢
1979年,越南不顾中国的阻止,坚持骚扰中国边境地区的人民,甚至未经授权将两国边界柱推倒在地,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土安全,中国发动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当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年,军事武器装备远高于建国初期。此外,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总人数达到500万,几乎占越南总人数的一半。但是越南还是自信与我国作战,他敢主动开战的底气有以下几点。

对越南自卫战争前夕,越南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感到不满。然而,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没有影响越南,但越南与苏联成为朋友,抗议中国。在与苏联交上朋友后,越南也对苏联的战略做出了回应。由于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尚未正常化,苏联渴望从南方找到一个国家与中国作战,因此越南的地理位置是正确的。苏联向越南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当然还有大量粮食。这种粮食安全是越南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这次战斗是因为越南的盲目自信和苏联的支持而使越南敢打中国。
‘叁’ 越南和中国关系
蚂蚁和大象关系
‘肆’ 越南跟中国什么关系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越南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几乎每一个展厅,都可以看到,解说员自豪地向各国游客介绍,越南人民反抗“中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看到祖先以侵略者角色出现,中国游客难免感觉复杂,但在越南多呆几天就习惯了。河内的二征夫人庙是当地知名景点,供奉反抗汉朝“侵略”的女英雄征氏姐妹。胡志明市街头有许多身着铠甲的古代抗华英雄塑像,在背包客密集的范五老街附近,耸立着陈兴道塑像,此人是越南陈朝名将,曾两次击退元朝军队。
2014年1月19日,数十名越南民众在河内市中心举行反华示威,纪念西沙海战40年,高呼“黄沙(即中国西沙)和长沙(即中国南沙)属于越南”等口号。在越南世界文化遗产顺化皇宫,悬挂着两张巨幅地图,以越、英、中三种语言,声称西沙和南沙诸岛属于越南。意味深长的是,1974年1月入侵中国海域的“李常杰号”“陈庆瑜号”“陈平重号”都是以越南历史上抗华英雄命名的,其中第一艘进犯的“李常杰号”,名字来源于1075年主动入侵北宋邕州的李朝将领李常杰。
西沙海战后,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说:“越南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侵略史”。古代中越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恩怨冲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于怀?
镇压郡县起义是侵略战争吗?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百越族聚居地,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和南海分别在今天的广西、广东,象郡包括今天的广西东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按照越南方面的说法,这就是中国大举侵略越南的开端。实际上当时那里只有一些原始部落,没有独立政权。秦始皇占领南越是他统一中国的步骤之一,南下的五十万大军被命令留在当地,与越人杂处,发展生产促进发展。
秦始皇死后,各地割据成风,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乘机自立为王,建“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启统一事业,攻灭“南越国”,将其地划为九郡。由此至五代后期大约一千年间,这一地区一直属于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一部分。
东汉初,光武帝改变越南地区不交赋税只交贡物的制度,派官吏到当地征税,雒王、雒侯、雒将等原始部落首领对此不满。公元40年,某雒将之女征侧起兵反抗,其妹征贰随即响应。起义击败汉朝驻军,取得六十五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其领导的起义历史上称为“二征起义”。征氏政权坚持了三年,被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
据《后汉书》记载,征氏姐妹被俘斩首,“传首洛阳”,而越南的历史传说认为征氏姐妹坚贞不屈,于公元43年阴历二月六日投江自尽。每年阴历二月六日,越南民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马援平叛后在交趾地区废除雒将制,健全郡县制,按照中国史学界观点,平叛促进了当地生产关系的进步。而越南则评价二征起义为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征氏姐妹也在不断的传说演绎中被尊为女神。
1955年6月底,胡志明同志率领越南党政代表团对中国进行第一次正式访问,毛泽东在双方第一次会谈中就提到,中国在古代曾侵略过越南。1956年11月,周恩来访问越南,亲自到河内“二征庙”献花圈,对“一千九百多年前因抗击中国汉朝马援率领的侵略军而牺牲的两位女王”表示敬意。当晚,周恩来在中国大使罗贵波举行的招待会上宣布:我愿意提出保证,中国永远遵守五项原则,坚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周恩来选择参拜二征庙是为促进新时期中越关系,但客观而论,东汉时期越南并非独立国家,而是隶属于东汉版图之内的郡县,马援镇压二征夫人起义属于汉朝“内部矛盾”,与平定其他省份的农民起义并无本质区别,理论上不能定性为“侵略”。此后近千年的起义与镇压,性质皆类似,如三国时期的赵夫人起义,南北朝时期李贲起义,隋朝李佛子起事,唐朝的两次平民起义和两次将领叛乱等等。在越南的历史教育中,这些起义是越南人民在英雄带领下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即使在和平时期,越南人民也从未停止抵制北方汉族王朝的“扩张政策、同化阴谋和狡猾统治手段”。
北宋时期越南侵略中国十余次
公元939年,交趾人吴权击败南汉军,拓土称王。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越南这才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吴权俨然被越南尊为国父,形象被神化。据越南史籍记载,吴权出生时“异光满室”,“及长魁悟(奇伟也),目光若电,缓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2 年,丁部领遣使宋朝,称“志慕华风,常思内附”,请求册封。赵匡胤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这标志着越南成为中国“列藩”,中越关系进入了藩属时期。越南并不真的甘心“内附”。在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苏东坡》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交趾国故意进贡中原没有的一种奇兽,大宋满朝文武叫不出名字,宋徽宗感到颇受羞辱,交趾使者十分得意。幸而苏东坡认出这是“麋鹿”,解决了一场外交危机。这个情节虽然来自传说,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越南对中国的态度。
1009年,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并于1014 年、1022 年、1028 年、1036 年、1058、1059 年和1060 年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北宋疲于应付辽和西夏,无暇顾及西南,李朝的入侵强度一次次增加。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在国内引起强烈争议,李朝十万大军在辅国太尉率领下乘机攻宋,侵占钦、廉、邕三州,“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二州,死亡者几十万人”,邕州知州苏缄寡不敌众,杀全家36人后自焚。这样一场残忍的侵略之战,发兵理由竟然是宋朝实行变法残害国民,越南“兴师问之,欲相救也”。相救的办法就是屠杀。到近现代,越南又声称攻宋“出于自卫”,是李常杰认为宋军有侵略企图,所以“先发制人”。
1076 年3 月,宋神宗派郭逵率30 万大军收复邕州失地,随后乘胜追击,打入李朝境内,距其首都升龙仅30公里。李常杰提出议和,宋军退出已占领的李朝土地,恢复宗藩关系。在胡志明市的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沙盘和人物模型再现的李朝军队大战宋军的场面。李常杰攻占宋朝城池的“功迹”,使他坐稳民族英雄宝座,被评价为“把天才的战略与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结合的杰出的军事家”,而其屠杀中国平民的行径在越南国内则很少提及。
爱抗华英雄也爱孔子
元朝建立初期,忽必烈四处扩张,曾三次发动大军攻越南。仅第一次攻越取得胜利,后两次都被越南陈朝皇族将领陈国峻率兵击败,陈国峻受封兴道王,故又称陈兴道。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却未能征服小小越南,此后还常被越军袭扰西南边境,这令越南非常引以为豪,陈兴道也因而成为头号民族英雄。蒙古当时已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侵略越南的账也就一并算在了中国的头上。
明朝永乐年间和清朝干隆年间,中国都曾出兵越南,出兵的原因基本都是越南发生内部叛乱,或受到邻国侵略,岌岌可危的王朝请求宗主国保护。在当时宗藩关系的礼法体制下,中国确有出兵的义务,并不能以现代观点指责中国干涉越南内政。
19世纪80年代,中国最后一次履行宗主国的义务,帮助越南抗击法国军队,最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在清王朝的妥协下,1885年,法国占领越南,中越宗藩关系结束。直至1949年之后,中越关系才翻开新一页,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两国领导人也结下兄弟般的私人友谊。
在中国史书上,越南相关事务往往只是一笔代过,与中国交战的越南将领,由于级别太低,名字很少被记载。但对越南来说,中国是最重要、最强大的邻居之一,中越关系在越南历史上十分要紧,对抗华英雄的祭祀和崇拜自古有之。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我的越南学生就告诉我说,在越南的历史上,所有越南的‘民族英雄’都是‘抗华英雄’。我也告诉他们,历史上在印度支那半岛族群内战中,不知出了多少‘民族英雄’,可能百十倍于抗华英雄,但是只有‘抗华英雄’,才能名垂青史。其他英雄们的大名,你们都不知道罢了。诸生大笑称是。
‘伍’ 越南独立时,中国给了多少援助

当然别说是国家了,就算是人与人之间都不存在亘古不变的感情,很少有着完全纯粹不讲利益的关系,多的是算计与利用,辩证的去看待的话,就不会对越南的忘恩负义而感到不忿。
‘陆’ 越南陷入困境,中国做了什么
2020年,世界经济倒退已经成为了既定局势,根据专家分析,这次的经济危机,将会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全球大流行传染病。
这次的疫情,全球所有国家基本上都受到了影响,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较为独立的澳洲,都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现在欧洲的疫情还没有结束,而美国也成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各个发达国家,在这次疫情中,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由于越南的态度过于墙头草,所以很多国人担心这次帮了越南,会上演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因此并不支持援助越南,不过也有很多国人认为,这次的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只有帮助各个国家都度过疫情,才能够彻底战胜这场灾难,因此对于支援越南的举动持赞成态度,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是支持还是反对,欢迎在下方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柒’ 越南10名飞行员投奔我国,带来了什么
战斗机承担着一个国家空防安全的重要责任,而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国家的稀缺人才,军队也将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在二战结束后的那个动荡年代,各国飞行员叛逃事件屡见不鲜。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前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战斗机叛逃日本事件,这起事件也给了苏联一个沉重的打击。
鲜为人知的是,早年我国也经历过一起战斗机飞行员叛逃事件,而且还是集体叛逃,他们叛逃人数一共有10人,但后来这些叛逃飞行员却受到了我国的友好对待,原因在于他们的叛逃,给我国带来了关键技术,使我国的飞机技术进程加快了20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我国飞机制造技术还处于落后阶段,而这架当时十分先进的战斗直升机,给中国战斗直升机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甚至有专家表示,这架飞机直接缩短了我国与其他国家20年的差距。
如今,我国造机技术早已不是那个要靠仿制他国飞机,才能得到发展的了。中国战斗机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引进到仿制,如今更是迈入了自主研制阶段,在世界战斗机研发进程中,也已位于前列
‘捌’ 中国所援助过的国家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8)越南对我国帮助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
‘玖’ 历代中国与越南的关系
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关系密切。
越南古称交趾、交州、安南,中国宋以前历代王朝均设郡府管辖。元末战乱时,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1407 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19世纪法国天主教势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19世纪初期,中越两国共同革命共同建国,应该说,越南的独立建国运动是和中国的大力协助分不开的,没有中国,就没有越南独立。

(9)越南对我国帮助有哪些扩展阅读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地区。当时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一带,部落极多,各自为政,没事互殴,从未统一,史称“百越”。经过六、七年的大战小战,秦横扫百越夷人,将秦帝国版图扩大至此。随后控制当地并建立了郡县政权,并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2、汉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国,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之后,终于被汉朝消灭了。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将南越国领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实施直接统治。
此后,越南北部地区在长达1000多年时间内,都成为中原王朝管辖的州、郡、县行政区,汉代称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称为“千年郡县时期”。
3、元明清时期的中越关系
元朝的蒙古铁骑是一支几乎征服了全部亚欧大陆的草原铁骑大军,令欧洲人也闻风丧胆。但是,当他们来到亚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小国家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明朝时期,黎季楚篡权,建立大虞国。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灭掉了黎氏,驻军安南。但好景不长,趁着永乐帝尸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将明军赶出安南,建立大越国(黎朝)。从此,中国再没有直接管辖过安南地区了。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法国传教士帮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顺化(今河内)。1803年,清朝嘉庆皇帝诏改安南为“越南”,命广西按察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向清朝称臣。越南这个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南
‘拾’ 援越抗法中,中国给了越南多少援助
援助越南。越南是我国对外援助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国家,1950年,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于艰苦紧张阶段,越南政府胡志明主席向中国提出军事援助的请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一定尽力向越南提供抗法斗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援助。至1954年越南抗法斗争期间,中国向越南总计提供各种枪11.6万余支(挺)、火炮3600余门和大批弹药,以及通信与工兵器材等大批军需物资。越南抗法战争结束后,为加强越南人民军的建设,中国又多次对越南提供武器装备援助。1956年,中国刚定型生产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在人民解放军尚未装备的情况下,优先援助越方5万支。从1955年至1963年,中国又援助越南总值人民币2.47亿元的武器装备物资,主要有各种枪24万余支(挺)、火炮2730门、飞机15架、艇船28艘、汽车100辆、重型舟桥1.5套、工程机械935部,无线电机6300部、有线电机2万余部、各种枪弹1.6亿发、炮弹144万余发,还有防化、观测器材等装备以及大量军需服装、主副食品等。1966年5月,周恩来对外交部、外贸部、总参谋部负责人指示说:“要把援助越南南方的问题,看作我援外工作中头等重要事情。” 6月,周恩来接见越南外贸部副部长李班时,重申了毛泽东的指示:“凡是越南南方需要的,我们就优先供应。”在援越抗美期间,向越国提供了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的武器装备。仅在1970年至1972年的3年内,中国提供越南的坦克达300多辆,提供的武器装备、物资,总值人民币就达16.5亿元。为保障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需要,中国对越南要求支援的有些装备,采取增加生产或抽调库存的办法,千方百计予以解决。3000公里的输油管全套设备、8万件避弹衣等,都是紧急动员、增加生产所提供的;坦克、大口径火炮一时生产不出来,就从人民解放军部队装备中抽调。1964年至1978年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总值人民币40多亿元的武器装备物资援助。主要有各种枪177万余支(挺),火炮3万余门,坦克、装甲车810辆,飞机165架,艇船117艘,汽车1.5万余辆,地空导弹系统3套,导弹180枚,雷达260部,无线电机3.2万部,有线电机4.9万部,工程机械4834部,舟桥15套,各种枪弹10.4亿发,炮弹1660万发,地雷19万个,炸药1.5万吨,还有其他器材和装备等大量军需物资,保障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需要。1977年11月,越南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期间,称颂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越南人民的支援,表示:“越南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这种慷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