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中通宝铜钱
光中通宝是越南古钱, 是越南阮朝·阮文惠(公元1788年)时期的钱币。价格在1~50元之间。
1771年,越南南方农民在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西山起义,口号是“劫福济贫”。1777年,亡阮氏政权,阮潢家族后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称国王,国号泰德,同年占领顺化,1786年攻下河内,统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封阮侣、阮惠为王,三分国土,鼎足治理。
1788年,阮惠在河内称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权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国政府正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阮惠铸有光中通宝和光中大宝。两者版别繁多,有合背、重轮、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见,光中通宝背篆书安南者少。
2. 古钱币明命通寳是什么朝代
安南钱币
越南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有三。一是越南独立前,受中国文化1000多年的同化,奠定了越南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越南立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需要,积极主动的从中国汲取他们所需要的思想文化;三是越南土地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有相同之处而不同于同时期东南亚国家,主要表现在其货币经济政策以中国历代货币经济政策为模本,并加以改造运用方面。使得越南吸收中国文化有了与之适应的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文化而又时时要表明“大越”是个独立的国家和足以自豪的民族心态,又是越南古代文化不同于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独立建立封建国家到封建国家的结束这一段历史时间,越南与中国历代政府时远时近,但总的说来大部分时间越南以奉中国做宗主国为荣。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国明朝皇帝正式册封黎仁宗安南国王后,历代新君执政,只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册封才能算是正统。作为中国的藩篱,越南统治者对中国称安南国王,而对内则自称大越皇帝。在越南货币上正反映了以上两重性的特征。如越南独立后铸造的钱币,沿用中国的方孔圆钱形式,而钱文采用兴宝、镇宝、大宝即是典型的例子。
钱学是史学的余脉,欲证其钱必先知其史。越南18世纪前,越南官方文字采用汉字及越南根据汉字创造的喃字。钱币上则一律采用汉字。自从18世纪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强力推行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越南文化逐渐脱离汉字文化圈。并造成了与汉文化的脱节。众所周知,越南独立几十年一直处于战争和准战争状态,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很少,资料更加难得。使得国人对越南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些都应该是诸多泉友们对众多安南货币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越南国内改革开放,与中国交流日多。加之国内集钱热的兴起,有关安南钱的着述也有所出,国内现在比较有影响的有广西云南钱币学会合编的《越南历史货币》和华光普的《日本、朝鲜、越南古钱图录》。两书的排列顺序为编年性质。但以没能分出后铸仿铸钱为憾。笔者准备以越南历史为纲,以钱为目,以增加读者对越南历史钱币的兴趣。并以所见列出少、稀、罕、珍四等作为收藏评判标准,普品不再注明。本文分三部分:
历代正统王朝所铸货币
1、.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年号太平,开始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史称丁朝。立国12年(北宋开宝3年—太平兴国4年)。所铸有太平兴宝,“太”做“大”,背“丁”以记国姓。分光背、上丁、下丁和下反丁四种版别,上、下丁者少,其余稀。太平兴宝的铸造时间早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太平通宝;
2、980年,黎桓废丁部零之子以自立,立国29年,仍称大瞿越,史称前黎(时北宋雍熙年间)。铸有天福镇宝背“黎”。大“黎”者少,光背者稀.
3、1009年,前黎朝高级军官李公蕴夺取帝位,1054年改国号“大越”,史称李朝。李太祖铸顺天大宝背“月”字,用意未明,珍。
太宗(时北宋庆历年间)铸有明道元宝和天感元宝。明道元宝真书,文字遒劲。元字最后两笔分开,用于朝廷赏赐,少。有铁钱,稀。天感元宝真书,分光背和背“乾王”者,光背者用于朝廷赏赐,罕,后者是李太宗为爱子封王而铸造的纪念币,珍。
李朝共传8世,仅太祖、太宗铸钱。《越南历史货币》一书尚将传世的天符通宝、大定通宝、正隆元宝、治平通宝等钱根据年号归与李朝,但看实物应属越南中晚期所铸;
4、1225年,辅国太尉陈承发动政变,逼李昭皇禅位。建立陈朝。
陈太宗铸有建中通宝、政平通宝,均珍(时南宋宝庆元年—淳佑十年),安南建中远远少于唐建中。太宗还有元丰年号。安南钱中元丰钱版别甚多,但文字风格均不与陈朝相类。陈朝是否铸元丰通宝还有待以后出土实物证明。
陈圣宗铸有绍隆通宝,铸造不精。有面背四决者,均珍。
《大越史记全书》有载陈明宗“大庆十年十一月铸铅钱”。应是越南史载官铸铅钱之始,惜一直未见实物。所见有陈明宗所铸开泰元宝(元泰定年间),分光背和背陈两大类,光背者版别较多,罕,背陈者珍。
陈裕宗铸有绍丰元宝、通宝,大治元宝、通宝钱。(元至正年间)以上两年号钱版别极多。绍丰元宝有行、篆、草书体,有一种隶书钱背铸有“十五”应为记年,均罕,有背陈者,珍。通宝背陈者罕,其余稀;大治元宝隶书双挑者罕,其它稀,通宝有背元者、篆书大字双脚上挑者(即日本人称“蛸大治”者罕),其他稀。
1369年,陈裕宗殁,无嗣。立外人杨日礼为嗣,年号大定(明洪武2年)。铸有大定通宝,少。至此,以后的陈朝君王因与南方占城国多次发生战争,加之国内多次发生农民起义,致使国力衰败,无力铸钱。
5、1400年,胡氏代陈,国号大虞,史称胡朝(明建文2年)。元年铸圣元通宝,有真篆两种,少。之后胡朝效法宋、元纸币政策,在全国推广“通宝会钞”纸币,不再铸钱。1407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其时流通有中国铸造的洪武、永乐、宣德、弘治诸小平钱。
6、1418年,清化地主黎利在越南北部兰山起兵反明,于1427年迫使明军退出越南。1428年,黎利终于统一越南,定都河内,国号大越,史称后黎朝(1428-1789)。后黎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铸钱质量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时期,是越南历史的黄金时代。
黎太祖顺天年间铸顺天元宝小平,制作规整,钱缘略宽。与李朝的顺天大宝不同。版别根据文字分数种,少。
黎太宗铸绍平通宝和大宝通宝,大宝通宝大字大样者罕,其他版别稀。
黎仁宗铸大和通宝、延宁通宝。版式亦多,延宁皿丁宁版稀。
1459年黎宜民杀胞弟仁宗篡位,在位一年,铸天兴通宝,铸造极精,少。
1460年众大臣推翻黎宜民后拥太宗次子黎圣宗为帝。铸有光顺通宝图,洪德通宝,铸造极精,为安南钱品中最易得者。
黎宪宗铸有景统通宝,精美厚重,有大小字版别。 黎威穆帝铸有端庆通宝,仿景统通宝,更为厚重,少。大字者稀。
黎襄翼帝铸有洪顺通宝,楷书精整。 黎昭宗铸有光绍通宝,楷书精整,稀。
1527年,太师安兴王莫登庸逼后黎恭皇禅位,以越南北部河内为都,建立莫氏政权,控制北方。1533年,后黎朝武将阮氏在越南中部清化拥立黎昭宗子黎宁为黎庄宗,自掌实权,同莫氏对抗。这一段历史越南史称“南北朝”时期。1592年,南方势力击败莫氏,结束南北朝。从南北朝开始了越南历史上货币发行流通最为混乱的时期。黎朝和莫朝的货币将分别介绍:
A、 后黎朝末期:
1533年后黎庄宗铸元和通宝,通字真书,其他三字篆书,少。与日本元和不同。 1573年,权臣郑检弑主立英宗子,为世宗,世宗铸嘉泰通宝,少。
与南宋嘉泰不同。 神宗于1658年注永寿通宝和永寿之宝,永寿通宝版别繁多,流入中国也多,均常见。永寿之宝稀。
裕宗铸有永盛通宝,有几种版别,其中有背“巳”以干支记年者。尚有保泰通宝亦为裕宗所铸。背星月文等版别,少。
显宗年号景兴,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间广开钱厂,钱文、版别众多,与中国南宋嘉定铁钱可以媲美。景兴通宝背文繁多,主要分纪年与纪地者。以干支记年者稀,数字纪年者少。纪地者以“西”、“太”、“帛”、“昌”者少。景兴二十三年后,改通宝二字为杂宝。有“巨、泉、永、至、正、用、大、中、太、内、顺、全”诸宝,每种宝文又以文字、背文分诸多版别。其中“大宝”背北折二大样稀,“中宝”稀,“内宝”少。景兴年间又铸有通宝大钱,背有龙、龙凤及其他吉祥图案者。为官铸赏赐钱,稀。
愍宗铸有昭统通宝,阔缘明显,版别多,铜质较杂。一般有单字背文,两字背文者稀。1786年,西山起义军攻占河内,推翻后黎朝的统治,黎愍宗逃到广西,要求中国干涉。1788年,清廷派孙士毅率军20万出兵越南,打败而归。清军在越南铸有干隆通宝背汉文安南小平钱供军队使用,有两种版别,少。
B、 莫朝(1527-1592):
莫太祖铸有明德通宝铜钱。有多种版别,均少。
莫太宗铸有大正通宝铜钱,少。 莫福海铸有广和通宝,楷书对读。稀。传世有篆书小钱,应是后铸。以上铸品均有后黎朝中期钱币形制精整的风格。
莫福源铸有光宝通宝,楷书对读,阔缘薄小,罕。
后黎朝击败莫氏政权,主要*大将郑松和阮潢的力量。1592年郑松攻占河内后,控制军政大权。阮潢则在1600年定都顺化,称广南王。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阮氏则要勤王。双方在维护黎氏王朝的幌子下,打了数十年内战。1692年北方郑氏由于内部不稳固,停止进攻阮氏政权。越南再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阮氏政权也铸造有大量钱币。
7、1771年,南方农民在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西山起义,口号是“劫福济贫”。1777年,亡阮氏政权,阮潢家族后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称国王,国号泰德,同年占领顺化,1786年攻下河内,统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封阮侣、阮惠为王,三分国土,鼎足治理。
A、 阮岳铸有泰德通宝和明德通宝。 泰德通宝为年号钱,背草书万岁者系为庆祝阮岳称帝所铸。 明德通宝为吉语钱,文字、版别仿泰德,与莫朝明德不同,有锌钱,少 。1793年,阮岳在与阮福映的战斗中阵亡,其子率部归附阮惠之子阮 光瓒。西山政权恢复表面统一。
B、1788年,阮惠在河内称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权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国政府正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阮惠铸有光中通宝和光中大宝。两者版别繁多,有合背、重轮、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见,光中通宝背篆书安南者少。
C、1792年,阮光瓒继阮惠位,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景盛通宝仿光中,版式复杂,多见。景盛年间还铸有景兴通宝大花钱,稀。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
8、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俘获阮光瓒,西山政权灭亡。阮福映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改元嘉隆,史称世祖。越南封建王朝的尊孔崇儒,在阮朝前期达到极盛。阮世祖铸有嘉隆通宝铜、锌(当时称白铅)钱(图4)。铜钱根据大小、文字、背文分很多版别,背篆书“六分”者为铜钱。背楷书“七分”者为锌钱。背篆书“太平”者少,应为吉语钱。
阮圣祖(1820-1841)铸有明命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并开始铸造美号大钱。美号大钱铜质,正面钱文“明命通宝”。背面选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文字作为铭文,有四字和八字者,以一当百,均稀。嘉隆、明命时期大力推广锌钱,尤其明命帝“铅钱之用,富户既不敢私藏,而邻国来商者又不敢带回。此钱流通非但利于民,亦利于国,乃自然只利也”的经济思想应深受中国五代南楚高郁关于铅铁钱货币政策的启发。
阮宪祖(1841-1847)铸有绍治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和美号大铜钱。小平铜钱常见。锌钱有背河内者,稀。美号大铜钱,稀。
朊翼祖(1848-1883)铸有嗣德通宝小平铜钱、锌钱、美号大铜钱、嗣德宝钞和嗣德重宝几品,小平版式多样,背记地者少,还有嗣德通宝小平背后“六文”者,指值锌钱六枚。锌钱有光背和记地者。美号大铜钱,稀。值得一提的是嗣德宝钞的出现。嗣德14年,阮朝根据清咸丰宝钞的发行方法,发行了铜钱式的嗣德宝钞。共分六等,背文从准十文至准六十文。所比也是指当锌钱十枚至六十枚。所见有两种,一为根据嗣德14年重量标准铸造的重钱,罕。一为合乎嗣德23年重量标准铸造的轻钱。稀。嗣德重宝背安南八文者,有铜锌两种,均罕。
阮简宗阮福昊(1884)由于与法国殖民者签定《顺化条约》卖国,朝野气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废。铸有建福通宝铜钱、锌钱。均珍。
阮宜帝阮福明1884年6月接位,改年号咸宜。铸有咸宜通宝铜钱。薄小,背有记值“六文”。罕。由于阮福明不甘心听命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但有于准备不充分而失败。法国人把阮福升扶上帝位,改元同庆。
阮景宗(1886-1889)铸有同庆通宝铜钱,分大小样,分别值锌钱6枚与10枚。大样者少。有薄型美号大钱,稀。
成泰帝阮福昭(1890-1906)铸有成泰通宝,分光背、六文、十文三种。六文者稀。
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铸有维新通宝,背十文。由于阮福晃不愿做傀儡,参与越南光复会起义的策划,被法国殖民者逮捕流放。
启定帝阮福旭(1916-1925)早期铸有启定通宝铜钱,少。以后大量铸造机制小钱,数量很大。
保大帝阮永瑞上台后(1926-1945),铸有保大通宝,有小平、背十文、机制三种。均常见。其中宋体字者稀。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权利,宣布退位。保大帝的下台,标志着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着汉字方孔钱正式退出越南的历史舞台。
3. 越南(安南)古币福平元宝现在市面上值多少钱
越南[安南]古币;福平元宝-稀罕宝贝
商品型号 /
分类 古钱币-硬币(铜)-中国大陆-宋朝-单件零售
简介 稀世珍宝-越南[安南]古币;福平元宝.字迹清晰,有点铜绿.直径2.4厘米
备注 /
品相 6品 价格 ¥180.00 元/枚
http://www.997788.com/mini/shopstation/SHOP/detail.asp?table=%BB%F5%B1%D2&id=22570 这里有图,你对照一下看和你的一样吗
4. 这些古钱值钱吗
治元平宝应读为治平元宝;-----3元
化圣元宝估计是绍圣通宝,化应该是行书的绍字。------1元
这两种钱币以及你说到的崇宁重宝-----5元、至元通宝-----2元、太平通宝-----3元
都是北宋时期(960-1127)的钱币。
景元通宝
是安南(今越南)钱币,1377年铸,市场参考价50元左右。
5. 越南用的币种是什么人民币换算是多少
1、越南的法定流通货币是越南盾。
货币兑换(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7-07-29 14:59)
1越南盾=0.0002964人民币
1人民币=3,374.0091越南盾
2、越南的纸币,面额1000越南盾,发行时间:1988年。纸币正面是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中间是越南的国徽,上方的文字“CONG HOA XA HOI CHU NGHIA VIET NAM”是越南语“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意思,中间“MOTNGHINDONG”是越南语“一千盾”的意思;背面是大象运输木材。按目前汇率,1000越南盾只能兑换0.3人民币元。不过有收藏价值,全新品相的在钱币市场上售价2—3元左右。
6. 关于铜钱
光中通宝是越南古钱, 是越南阮朝·阮文惠(公元1788年)时期的钱币。价格在1~50元之间。 景盛通宝仿光中,版式复杂,多见,价格低于光中通宝。景盛年间还铸有景兴通宝大花钱,稀。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 古钱辨伪的方法 (1)传统鉴别法 ①辨字: 我国的货币文化从产生、演变与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在中国,当金属铸币产生之时,就在钱面上铸造了文字,或表示币值,或表明地名,或为钱币之名称,没有文字的铸币相反倒显得比较少见。不同时代的钱币钱文具有它所在时代的文体风格和韵味,后人尽管可以学习前人,但毕竟是一种摹写,充其量也只能达到维妙维肖的程度,由于手势、运笔、气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这样,对古钱上的文字进行辨伪,就成了钱币鉴定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这里,我们可以举较为典型的不同时代的钱币文字特征来加以说明。 ②辨锈: 辨锈,是鉴别钱币真伪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辨锈,即辨别铜的锈色,一般指铜锈。铜锈是指由于铸造年代久远,铜钱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又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这种在钱体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一般称为“自然锈”或“硬锈”,用指甲或刀削等难以剔除,分布自然得体。铜锈因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同,显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大相同,主要有绿、红、蓝三种。 ③辨形制: 钱币的形制一般由政府明文规定。形制包括钱径、钱穿的大小,钱体的轻重厚薄,内外郭的宽狭,钱背的深浅等诸方面。我国自金属铸币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以来,不同时代的钱币形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近似,有的大相径庭。熟悉历代钱币形制变化,对鉴定钱币真伪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国钱币形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仿制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二是方孔圆钱,三是机制不带方孔的圆钱,如银元、铜元。 ④辨制作: 了解各个时代钱币铸造技术对鉴定钱币来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方面。 我国钱币铸造在唐以前采用的是范铸法,唐以后采取的则是母钱翻砂法。唐以前的钱范有几种质地:泥陶范、石范和铜范,它们并不是同时被使用的,而且一个范能够铸多少数量的钱币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出现的泥陶范,起先是一范铸一钱。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石范和铜范,布币石范通常是一范铸两钱,即在一块钱范上刻有两枚布币型腔。而一块刀币石范能铸造的数量就不止这些了,通常在三至五枚。就石范铸造技术而言,钱币面范为石范、背为泥陶范共同使用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范体热变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先秦时代对于铜范的使用仅见于齐刀和蚁鼻钱,尽管以前着录中有布币铜范,但实物未见。齐力铜范铸钱采用的是立式叠铸技术,它不直接用于铸钱,铸钱时仍需翻制泥陶范。蚁鼻钱铜范在当时被直接用于铸造,据说目前蚁鼻钱铜范仅发现五件,其中,1982年2月安徽繁昌县文物组在横山采购站拣选到的两件,相当精美与完整,一次可铸币分别为66枚和67枚。秦汉六朝时期泥陶范、石范、铜范同时得到使用,并且一次铸币数量大大增加,1986年5月在山东省博兴县贤城村发现的一块榆荚半两钱范一次可铸钱176枚,实属罕见。
7. 安南古币收藏图片
近年来随着越南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基础建设,出土了大量窖藏越南古钱,越来越多的越南古钱随着边境贸易涌进国内。前辈们难得一见的珍品出土日众,新品、创建品的发现层出不穷。普品甚至以吨为计算单位。一时间,泉友谈安南而色变,以安南钱不可保值而弃之若敝。形成现今安南钱出土益多,而收藏者益散的局面。这对收藏者来讲恰恰是一个逢低吸纳的好时机。 越南与日本、朝鲜的货币文化一样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方孔钱范畴。与中国的货币文化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在收集安南钱的过程中,逐渐归纳了一些自己对安南钱币的看法,愿与同好分享,以达抛砖引玉之效果。至于疏漏错误,由于本人才识有限,在所难免,愿请方家指正,以求进步。
第一部分中国钱与安南钱的关系 在越南出土的钱币窖藏中,多有中国年号的钱币混杂期间,甚至多过越南年号的。本文将着力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 自秦始皇三十三年派大将蒙恬占领百越,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始,至宋朝初年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里,越南中、北部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政治上受当时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经济上与当时的汉、三国(吴)、南北朝(宋、齐、梁、陈)、隋、唐、五代保持一致。
这段时间,越南的经济受中原先进经济的影响,由原始氏族社会快速进入到封建社会。开始了使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阶段。越南使用的大都是当时中国的通用货币。有各种五铢钱,汉半两,吴蜀钱币,唐开元、乾元及五代各种流通钱币。 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越南从此建立独立封建国家,仿照中国采取中央集权制,并铸造越南历史上由独立国家政权铸造的第一枚钱币大平兴宝. 但直至1428年(明宣德年间)前,安南的铸钱一直不太发达,从地下发掘看,中国铜钱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占很大一部分,可以看出安南民间习惯混合使用中越两国钱币。 两宋时期,作为中国藩属国家,安南经常向宋廷进贡,宋朝当时的赏赐中包括大量的中国铜钱、且通过边境贸易在越南流通的铜钱也不在少数;元初以来发行纸钞,禁止中国行用铜钱。除当时元朝赏赐给安南贡使的钞帛之外,大量前朝中国铜钱被贩运到安南使用;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二十多年中,中国占领安南并在安南设立交趾布政司,以维护明王朝在安南的统治。当时在安南境内铸造行用的永乐宣德不在少数,明中期,国内禁止使用古钱(指明以前的钱币),除国内销毁、窖藏的外,流通到安南的也应有不少。 1428年至19世纪初,安南封建国家到达鼎盛时期,钱币的铸造量大且质优,中国钱在安南流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明末清初,永历政权和吴三桂政权在云贵桂边境地区铸钱,流到安南的永历、兴朝、利用、昭武等尚多见。一般清钱随边境及海上贸易也有流入安南的。清干隆时期为平定安南内乱,铸有干隆通宝背安南,作为军饷之用,但未在中国境内流通。 殖民地时期,安南国力衰弱,币值混乱,方孔钱分金银铜锌四种质地,又有法国统治者发行银铜锌镍铝币多种机制币,尚有银票、纸钞等。中国钱在方孔铜钱中的比例又有回升。但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安南也结束了使用方孔钱的历史。
8. 古币鉴定
浅谈钱币的鉴定
一枚拿到手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钱币的真伪问题。现在各种介绍鉴定钱币的书籍很多,多谈的是从作伪的方法与对策,但有许多鉴定方法随着作伪工艺的改进已没有太大的意义或失去作用。
鉴定古钱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第一,要掌握每一时代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古钱都反映有铸造钱币的时代特征,同时古钱还有它的个别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了解它们是什么时代的钱币,什么种类的钱币,并根据这些特征区别真钱和伪钱。古钱的特征包括钱文和形制两方面,钱文是铸在古钱上的字体,形制指古钱的造型结构、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了解每个时代、每种货币的这些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是识别每一时代、每一种古币的真伪及其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发现一枚与其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差得很大的货币,应特别注意其作伪的确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鉴定、就可确定其真伪。第二。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在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有些伪币单从文字形制很难绝对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 第三,熟悉伪钱的基本特征。鉴别伪钱既要了解每个时代真钱的基本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也要了解伪钱的基本特征。改刻的伪币币面不平,拼合的伪币正反面币色不一,凿去的文字四周总有痕迹可寻,用翻砂法制造的钱币比真钱略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伪币的基本精况和伪造法,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伪币作伪之处。第四,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有关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关文章)。第五,了解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铸币,以上几国都曾经流通过我国铸币,也仿铸过不少中国的钱币,大家要掌握他们钱币特点,避免同中国钱币混淆。
前人鉴定钱币主要使用文、质、声、色、神、味六字来分析,其中文是指钱币文字及图案气息、风格,质是指钱币形制、工艺、币材成分,声是指钱币声音,色是指钱币锈色、包浆,神指钱币的神韵,味是指钱币的气味。
文字及图案气息、风格,是指看钱币的文字、图案是否是流畅、舒服,文字及图案或雅或拙,是否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从文字(图案)风格可以说是钱币鉴定的一个难点,因为每个人的欣赏的观点不同,对一枚有争议钱币可能得出结论相差甚远,但在大的方面,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如先秦及战国、秦时时代的铸币的文字是工匠用刀刻在模上铸成,因字体没有一定的型式,所以版别也特别多,基本没有相同的,文字虽然是匠人信手来,但毫无匠气,舒展流畅,自然生动,自有一番趣味,其中也有印范制币者,字体多雄浑有力,粗壮大气。汉时五铢版别繁杂,文字风格各异,非方家不能分辨异,张某水平有限,不敢胡言。汉代出了一个制钱高手-----王莽,字体流畅潇洒,布局匀称得体,以六泉十布闻名与世,别铸有货布、货泉,字体做悬针篆,多制作精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因战乱不断,铸币相对较差,三国曹魏时的钱币总体来说文字比较随意流畅;孙吴的货币文字比较圆浑豪放;两晋钱币因铸地的不同,出现不同文字风格,丰货、汉兴苍劲凝重,大夏真兴豪放自然,开阖有度,凉造新泉疏密有度,自成风格,南北朝有潇洒飘逸的孝建四铢、永光,端庄凝重的五铢(陈)、太货六铢等,这一时期多美泉,第一当首推永通万国,太货六铢、五行大布、布泉、常平五铢、孝建、永光等争奇斗艳,各具特色,美不盛收。唐开元通宝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为欧阳询所书,字含八分及隶体结体精严,凝重端庄,这种风格一直贯穿整个唐代。五代十国时,汉元、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开元(王审知铸)永隆等或为开元改范所铸或粗犷、拙朴,其它如周元等多继承了唐代的书风(因五代十国钱币十分复杂,多数是非一般收藏者所能见到者,研究有限,见的也不多,不能详谈,望见谅)。到了宋代以,每一皇帝每改元一次均铸一次年号钱,钱文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或雅或俗、或拙或巧,笔法严谨,结体精良。个人认为从整体水平来说,是我国钱文书法发展的顶峰。宋以后,钱文书法整体水平开始下降,到金代出现了一次复兴,以泰和阜昌为代表。元代的至正钱中有部分钱文楷书雍容大度,但整体水平不高,呈下降趋势,明清钱文除咸丰钱外,鲜有佳作。咸丰钱是我国古代铸币中钱文书法最后一次复兴,各局的钱文异彩分呈,或如大家闺秀或如小家碧玉,仔细品来,回味悠长。
图案鉴定主要运用于花钱中,每个时代的花钱图案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在这里就不多谈了。
运用钱币文字(图案)鉴定钱币,不但要熟悉同一时期的文字风格,最好具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或书法的鉴赏能力及隔,这点对初学者可能要求有点高,不过大家放心,多看多想多揣摩,时间一长,自可成竹在胸。
注:下面有关运用锈色包浆鉴定钱币的文章摘录自郑家相先生大作,目前,坊间许多钱币中辨伪部分多抄录郑家相先生着作,张某也借来一用,因现在造伪方法也发生许多变化,有些方法已不太适用,张某斗胆,在中间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出土古钱历经百年地下腐蚀,有的满身翠绿、有的红、绿、黄、白,斑斑驳驳,钱币界称为“生坑锈”。传世的古钱由于长久玩赏,油汗入表,钱体呈黄褐或褐色。作伪者为取得“生坑”、“传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伪钱色泽上作旧。常见的方法如下:
一.绿色。因为出土的古钱都有绿锈,所以伪造古钱施以绿锈,方能*真,伪造绿锈的方法有五种:
(1)将伪造的钱埋入土中,经过二三年后取出来,就有满身绿颜色的锈了;(张三少注:现在有部分高档伪品,入土何止两三年,可能是入土十年左右,再加入酸液等物质,现在取出已是硬绿锈满身,杀伤力很大,我和一位泉以前曾经交过学费,这种钱的锈说来也不是天衣无缝,绿锈的颜色偏嫩,比较浮。)
(2)将伪造的钱币浸以盐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后取出来,就有满身的绿锈。浸过盐酸过醋酸的伪钱,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也能发生绿锈。但这种绿锈都在浮面,不能入骨,较真钱的绿锈松脆,容易脱落,且不能发生硬绿,只能成为土化绿,所以硬绿锈是不能伪造的;(张三少注:这种方法是目前市伪造生坑钱最常用的方法,属低档伪品,稍加留心,就可分辨出。另外,现在硬绿锈也能造出了)
(3)用胶水调以绿色粉末,涂在钱上,再加以泥水、侯干,便成土化绿锈。这种伪钱最怕开水泡煮,因为一经泡煮,绿锈便会完全脱落;(张三少注:现在用开水泡煮的方法来鉴别伪锈的方法已意义不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许多胶水不怕开水泡煮)
(4)用松香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便成为了一种类似硬绿的绣,骤看不易辨别,如以热手摩擦或热水浸之,用鼻嗅觉有松香气味,便能分辨出它是伪造;(张三少注:现在这种方法已不常用)
(5)用绿色瓷漆涂上伪钱,经过一年半载,瓷漆干燥坚硬,颇似硬绿绣,但其色泽终不能如出土硬绿之自然,且容易剥落;(张三少注:现在多改用树脂,干燥的时间也不太长,但效果比油漆好的多,辨别方法是用小刀削或针扎,试一下硬度)
二.红色出土的古钱也有生红锈的,伪造红锈的方法有四种:
(1)将造成的伪钱用火烧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带红色的锈;再浸以盐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取出来,便有红绿锈色,颇似出土古钱了。但此种方法只能用于水红铜的钱,若明、清黄铜钱,虽经火煅钱也不能发生红色;
(2)用胶水调以红色粉末,照前述伪造绿锈的方法,也能造成红绿锈色,但它的弱点也与伪造绿锈同;
(3)用松香调以红色与绿色,同涂在伪钱上面,便成了红绿锈,其弱点与前述相同;
(4)用红色瓷漆与绿色瓷漆调涂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其弱点与前述相同。(张三少注:现在造红锈多采用第一种方法或用树脂、油漆等涂在钱上,多做成半传世古)
总之,红色不能独立,一定要配合绿色或蓝色或传世古。
三.蓝锈,出土古钱颜色还有红、绿、蓝三色的,作伪者的方法不外上述用胶水、松香、瓷漆三种来配合,但造此种三色伪钱的甚少。(张三少注:从目前本人所见到的伪钱来看,造红、绿、蓝三色伪钱的不多)
四.传世古,古钱有的是历代流传下来,并没有埋入土的,所以多数圆钱没有红绿锈,仅在钱的表面有一种黑褐色,这种颜色称为传世古。也有的虽然埋入土中过,但出土后经日久摩擦,红绿锈大半脱落,仅在少数处尚残留一些绿色或红色,(张三少注:也有留有蓝色。锈留下的多少与盘玩的时间与坑式,如果玩的时间短,锈也会留下的比较多)其余部分都已变成黑褐色的铜质,这种称为半传世古。伪造这种颜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两种;
(1)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冷,钱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衣带裹之,经过一年半载,色泽光润,便与真钱相似。此种偶带有红色锈的。
(2)将伪钱用盐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现黑色,再裹入衣带一年半载,色泽渐发光润,与传世古钱相同。
(张三少注:真正的传世古虽是极薄的一层,用水煮洗刮都很难去掉,钱币流传愈久,色泽愈深。现在许多传世古的假钱多是在煤烟上熏黑后,再上蜡打光的,钱如同墨染,钱币中根本没有这种包浆。还有一种用真的铜锈粘在伪品上的假钱,这种方法本来是用于伪造青侗器的,现在据说有一批造假铜器的人转行做古钱了,这种虽然看上去硬绿红斑满身,但总体感觉不自然,而且因锈比较硬,难于加工,多与钱体之间有缝隙,所以多做成满身黄土或黑色垃圾的坑式,其中黑色是伪造的半传世古,目前市场上就有一批做成半传世古的假钱,其中的红我已经见过万历背龙纹、崇祯背五工、阜昌元宝等数十枚初一看,传世古中隐约有绿锈、红斑,十分开门,但仔细看后会发现钱上好象涂了一层油或腊,用刀削或剔时容易除去。这批钱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所有的不同时代、不同品种、不同铜质的钱都是一种包浆。其实真正的老生坑中是红斑绿锈通常坚硬异常,很难除去。但经酸处理过的钱除外。这批钱的红色、绿色一种有真锈粘上去的,一种是树脂或油漆涂上去的,这批我认为做的不好,可最近在市场上看到的些泉商进了这批货,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辨别古钱的真伪,虽然积累长期经验,也仍要处处留心,但伪钱与真钱究竟两样,如真钱的绿色,无论是硬绿或土化绿,都是入土数十年或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而成的,硬绿的硬度在非常坚硬,土化绿都是入骨的,甚至有的铜质已化的(既通常所说的脱骨或脱胎)。伪钱的制造者决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数十年或数百年再取出来售卖,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会成为硬绿,土化绿也是不能入骨,仅在钱的表面有一层类似土化绿的绿锈而已,一经洗刷,容易脱落,所以能够辨别。红锈也是如此,真的红锈是活色,不容易脱落,伪的红锈是滞色,容易脱落。(张三少注:现在做伪者已与前辈不同,硬绿已经伪造出,许多伪锈已经很过关了,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普通的伪品,高仿品根本不适用)。
形制是指古钱的造型结构、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不同的时期的铸钱,或出于需要,或出于规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现象。如齐的刀币为保护钱文而把轮廓铸得较高、宋钱面深背浅等,不同的钱币有不同的形制。古钱的铜质主要有青铜、黄铜、紫铜、白铜等数种,青铜属铜锡铅合金,其颜色有青白、微黄、淡红或水红等种;黄铜指铜锌合金,紫铜的含铜量最高,呈紫红色;白铜指实际上指铜镍合金,但有一些铜色偏白或银白的古钱,习惯上也称为白铜钱,但实际上并不含镍或含镍很少。它是一种青铜,只是铅或锡的成分较多而引起了铜色的变化(根据史料《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在宋时已出用砒霜等药物制成的砷白铜及用甘石制成的黄铜,但工艺复杂,而且有毒,估计在当时只是供富用享用的奢侈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各地的科技发展水平、矿产资源、铸币金属成分比例的不同,所以古钱的铜质铜色也有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先秦圆钱的铜质虽然是青铜,但铜色较红,接近紫铜。而刀布币的铜色多呈淡红,半两及五铢钱的铸行时间很长,铜质精精不一,具体品种要具体分析;开元钱早期多是青白色,南唐钱币的铜色也多数偏黄白色;宋钱或偏青或偏红,铜色繁杂;辽钱铜色偏深红或紫红;元钱铜色以深红及浅红者居多,而寺观供养钱也有偏黄者(有人认为可以是黄铜);明嘉靖之前铸钱用青铜,明嘉靖之后则多用黄铜,着与掌握了锌的提炼技术有关;清雕母(祖钱)铜色以金黄为主,铜质精良,给华丽富贵的感觉;清代新疆铸钱用紫铜,故称新疆红钱,铜质温润细密,色泽紫红。
在鉴定一枚钱币是否符合当时的形制时,除要看钱的大小、厚薄、重量是否对外,还要仔细观察穿、外郭磨损是否正常,钱背是否与同时代的钱币一致。建议初涉泉河的泉友在集币的过程中多看钱币的背部,仔细看,多比较,多思考,经过一段时间时,一枚拿到手中,即使不看钱文,也可从背部分辨出大概铸造时代。就好象是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人,从后面你也可以认出来他是谁的道理一样。钱币的铸造工艺也是鉴定钱币的一个重要方面,先秦钱币采用泥陶范,如耸肩空首布、齐大刀,燕刀等;石范,如安阳布等;铜范,如楚蚁鼻钱等,先秦刀、布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多铜,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小张久居江南,先秦难得一见,对先秦了解甚少,不能细谈,见谅)。秦至西汉早期主要沿用先秦的铸造方法与工艺,但铸钱的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初以石范应用最广;到后期,开始运用铜范铸币,从汉铸半两开始,钱币铸好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主要是磨(凿)去钱缘及穿内的流铜。西汉中晚期以泥陶范为主。王莽时期是秦汉铸币工艺集大成,工艺精美,号称铸钱第一好手,工艺仍是主要采用铜范、泥陶范,很少用采用石范。东汉到南北朝主要采用泥陶范铸钱。隋到五代时,这时期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时期,有专家推测在隋时出现了翻砂法铸钱的工艺,但无相应的实物佐证,根据手头有限的资料及实物,我个人认为这一时期是范铸与翻砂共存的时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末年。宋时根据史料的记载,采用母钱翻砂铸钱的工艺。这种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运用声音鉴定钱币真伪的方法由来已久,真币治铸已久,火气已经消失,敲击时声音低沉,余音短,而新铸出的钱币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余音长。现在这种方法对付部分伪品已经没有意义,这部分伪品的声音已经完全过关了,据说是在翻铸时加入部分杂质。而且古钱币因保存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同现同一种钱币,完全不同声音的现象。但这种方法对付但这种方法对付用粘合拼接法做成伪钱及破损后修补钱特别有效,这两种钱向只要将其轻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属敲击,会发出破声,没有正常钱币的金属声,泉友们可以自己试一下,比较一下。还可能用这种方法检查钱币的骨质是好,在敲击、摔在桌面上时注意一定要轻,不要让一枚好钱因此而受伤。
辨味也是鉴定古钱币的重要方法,长期埋于土中的古币,仔细闻的话,会有一股泥土的香味。而用油漆等化工原料做伪锈的钱币会有一股怪味。如用水煮后再嗅,则这些特殊气味更明显。用硫酸、醋酸等浸泡后长出的伪锈,除疏松粗、易脱落外,常留有酸性液体的气味。各位泉友在购币可以仔细闻一闻。
鉴定钱币的基本方法我已经写完了,小张水平有限,希望文章对大家有点帮助,这是我莫大的安慰。最后我和刚入门的泉友谈两句个人在刚入门的心得,多看,多想,少买。多看是指买一些开门的钱币,平时多玩,不可一购了事,束之高阁。多想是指两个方面,一指在平时,在看钱时仔细比较,多思考,找出真钱的共性,玩味钱币的锈色美,书法美;二是在购币不要考虑吃仙丹,捡便宜,应考虑此币的真伪,从钱币的形制、文字、锈色、价格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如果发现有疑问,宁可放弃,不可心存侥幸。少买是指尽量少买价值比较高的中高档币,免避上当(如果是信的过的朋友出让除外)。我曾戏称其为“六字真言”。同时还希望泉友能听进别人的意见,首先要听的不是这意见的对错,而是他的理由,然后再找出反驳的道理,这样可以将对一枚钱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不但其中的乐趣无穷,而且可以提高你的水平,但听别人意见,除了能听进去外,还要不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不要将真钱当成伪钱,从而错失好钱。在这里讲一个我们这里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某一天,古玩市场来了父子两人,从情形来看是父亲陪儿子来购币(小孩看样大概是初中生),雄赳赳气昂昂,掖下夹着华光普先生在大作,到市场“按谱索钱”,第一次花了300元购了文信与长安各一枚。第二天,气势更足(大概因为感觉第一天赚了大钱)全家出动,齐到市场,花了一千多元,购入三孔布,大宋通宝当十等近十枚大珍品,我和一位泉友当时实在看不下去,在他离开小摊时偷偷告诉他,这此东西都是新的,伪品,你不要买了,现在就退,稍微损失一些钱,总比全军覆没好,没想孩子的父亲眼睛一瞪说:“你们骗谁呀,这东西都生锈了,还能是假的。”,我们无言已对,只好无趣的走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听说又购了几千元,说是准备拿到上海去卖,结果可想而知。没多久,此人便消失了,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在古玩市场上见到这一家人。
9. 安南(越南)古钱币都有什么呀告诉我名称就行。
安南
南安翼帝嗣德
嗣德宝钞 【点击查看专题】 李朝太宗佛玛
天感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李朝仁宗李乾德
天符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襄翼帝
陈公新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神宗黎维祺
永寿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寿之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裕宗黎维搪
永盛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襄翊帝黎滢
洪颐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昭宗黎譓
光绍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裕宗黎维禟
保泰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襄翼帝黎潆
洪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襄翼帝洪顺
光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高宗
天瑞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太宗
大宝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仁宗黎濬
大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恭帝黎椿
统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宪宗黎晖
景统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显宗黎维褍
景兴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愍帝
昭统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威穆帝
端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太宗黎麟
绍平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仁宗黎浚
延宁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太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叛将安南王陈暠
佛法僧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废帝黎琮
天兴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广南国世宗阮福润
天明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陈朝裕宗
绍丰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陈朝太宗天应
正平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陈朝太宗陈煚
政平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陈朝圣宗
绍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陈朝明宗
开泰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王
天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成泰帝
成泰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朊翼祖
嗣德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光瓒
景盛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阮文惠
光中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咸宜帝阮福明
咸宜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世祖阮福映
嘉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阮光纉
宝兴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启定帝阮福昶
启定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阮圣祖阮福晈
明命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保大帝阮永瑞
保大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景宗阮福昪
同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顺化肃宗阮福澎
安法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阮朝简宗阮福昊
建福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起义军钱
元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莫朝莫福源
永定之宝 【点击查看专题】 正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光宝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开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康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广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定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李太宗乾符
明道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李朝高宗李龙韬
天资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大瞿越国
太平兴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黎氏
景兴重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黎桓
天福镇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胡朝
圣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圣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陈朝皇帝陈嵩
天应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陈朝重光帝陈季扩
重光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后黎朝中期权臣莫登庸逐主篡位
明德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李朝神宗李阳焕
天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后黎朝末期地方割据势力铸造
正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陈朝外戚胡季犁
圣通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疑为安南起义军首领范玉
永宁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疑为安南待考品,未知年代与帝属
大越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印平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治之宝 【点击查看专题】 画隆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咸统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弘万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咸丝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成丝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圣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竟宁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长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开定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始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景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玄聪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经利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圣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治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建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崇明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疑为安南待考品。不知年代与帝属。仅存钱目
永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利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咸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熙平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元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光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印中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宣平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耕法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治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政定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光大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疑为安南钱
福平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金带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法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宋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永治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兴庆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济人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开和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待考
咸绍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咸勋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绍祐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正平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祥祐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兴隆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太通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光昌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绍宋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天德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皇陈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宣仁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元治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太圣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宣定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万刼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大治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大治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绍丰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弘治之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付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圣法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长南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盛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皇恩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皇元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安南待考品,仅存钱目
元法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咸熙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宣仁元宝 【点击查看专题】 宁民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仲微通宝 【点击查看专题】
10. 现在越南市场上安南古币多吗
有蛮多的,就是不懂真假。广西东兴市河内胡志明市越南语翻译考察旅游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