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士兵谈中国军人和美国军人的不同,让我身为中国人
记得一个抗美援朝老兵曾说过:“我们想把几辈子的仗都打完了,让我们的后代永远不要打仗。”在此,我向我们的中国军人致敬!
‘贰’ 越南武庙供奉有18名将,其中12位是中国人,这是为何
寺庙这种独特的地方,大家一定很熟悉。祈祷平安,祈祷纳祥,消灾解厄,每当有这些需要,人们都会前往相应的寺庙。
#越南顺化市的武庙,同样以姜子牙为主神,从祀的有孙武、管仲、韩信、诸葛亮、李靖、岳飞等中国名人。更甚者,这座武庙是阮朝明命帝阮福,仿效唐玄宗的太公庙建造的,建于开元年间,供奉的全是中国名将,那6位越南将军,还是后来增加进来的。
按现在的看法,这种情况真的是极不正常。以一国名义建造的庙宇,只有极少数人作为附属品,主要供奉的是另一国的将军。说这种情况到现在还不算过分,
是有道理的。越南顺化市武庙,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出于历史因素。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在岭南地区建立了象郡,象郡位于今天的越南中部和北部。公元207年,又有一位名叫赵佗的河北人攻占象郡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南越国,并自封为“南岳王”。因此,在其1000年的历史中,越南确实是中国的一部分,并且确实存在。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公元968年,丁朝在越南境内扫除割据势力,实现统一,脱离中国独立,建立了越南第一个王朝——大瞿越国。但这一时期的越南也只能说是相对独立的。据史书记载,瞿越国建立后,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越南作为中国王朝的潘邦存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有上贡和友好往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南的历史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中国的一部分,还是中国的潘邦,越南的文化传统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深受中国的影响。因此,古代越南对中国将军的尊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叁’ 越南华人的三个时期
进入近代后,一方面法国殖民开发越南,掠夺资源,开矿山、修铁路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采取免税等多种优待手段吸引中国劳力到越南。另一方面,自鸦片战争后,外国人侵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人民大批破产,被迫流亡海外。因此,自19世纪中叶后,移居越南的华人迅速增加。到一战前后十年间,移居越南的华人达到12万,1921年增加到19. S万人,1931年为26.7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东南沿海人民,纷纷到越南避难,人数曾达到10万人以上。1949年冬,国民党军黄杰部三万余人,夹带大批百姓人越,到1953年军队撤往台湾,随军百姓则多数留在了越南,其中许多人在越南广宁省的东潮、鸿基矿区谋生,到1951年,越南华人猛增至150万人,其中分布在南越135.7万人,北越9万人,越南中部5.3万人。
华人移居越南历史悠久,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移居的情况仅为史籍所载,而史籍未记载的移居,每个时期都有。华人移居越南后,其中一部分又在不同程度上同当地越族居民融合,成为越南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越南史学家陈重金先生在《越南通史》中说:“无论我们属于哪一种类,但由于后来中国统治我国一千多年,有时还有40多万兵,则必然使我们旧的苗裔已与中国人混血之后,才形成今天的越南人。”
‘肆’ 越南武庙供奉了18个人,为何有12个是中国人
越南古名安南,安南这个名称来自唐代的安南都护府。安南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逐渐独立。此后越南长期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
唐朝时,唐玄宗为了表彰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武将,将姜尚尊为了“武圣”,并为了他建立了“武庙”。随后,唐玄宗及其子孙,将历朝历代的10位先哲和72位名将,也放入了武庙。
越南因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在1835年(明命十六年),阮朝时期,也在本国设立了武庙,并于文庙一起进行春秋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