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酸枝造假越南黄花梨 如何识别
一是看纹理,白酸枝一般有明显的鸡翅纹,就像鸡翅木的那种纹理,而黄花梨是不可能有鸡翅纹的。下面看看笔筒的鸡翅纹,露马脚了吧。
二是白酸枝没有黄花梨特有的"水波纹",就是在光线下像水波荡漾那样的纹理,以后有机会专门论述黄花梨的水波纹。下面这个图片,才是真正黄花梨的水波纹。
一般而言,掌握上述两点就可以鉴别80%以上的白酸枝和黄花梨,如果确有形似神似之物,那就只有动用放大镜,凭木质棕眼仔细辨别了。这个方法前面已有论述,不再赘述。白酸枝造假越南黄花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也有一些想做黄花梨生意的商家也去东南亚了解并研究这所谓的“黄花梨”,其实不是是白酸枝,就是奥氏黄檀(红酸枝)、交趾黄檀、微凹黄檀..
Ⅱ 木雕笔筒有哪些
笔筒”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木雕笔筒”系列,而其中“红木笔筒”,黄花梨笔筒和紫檀木笔筒则最具鉴赏及收藏价值。红木笔筒的材质选择包括多种红木……“黄花梨笔筒”有海南黄花梨笔筒和越南黄花梨笔筒两种。“紫檀木笔筒”通常分小叶紫檀木笔筒和大叶紫檀木笔筒。
笔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乘放笔的容器。是文房用品之一,笔筒的材质一般为木制笔筒、玉石类笔筒、瓷器类笔筒和金属类笔筒。其中最受文人雅客和收藏爱好者青睐的当属木制笔筒了。木制笔筒所使用的材质通常可分为一般的“红木笔筒”,高档的“黄花梨笔筒”和紫檀木笔筒。
红木笔筒
红木笔筒中的“红木”并非是某一种木材的名称,“红木”是对一些稀有硬木的统称。比如(黄花梨),(紫檀),(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等,红木笔筒色彩较深,可体现出古色古香的风格。上等的红木笔筒木质较重,能给人以一种厚实的感觉。硬木的优势,可配以精雕细啄,将雕刻主题的神韵体现的淋漓尽致。材质较高的稳定性,使得红木笔筒非常利于收藏。
黄花梨笔筒
黄花梨笔筒可以称得上为笔筒中的君子,精美的黄花梨木纹让黄花梨笔筒即使不做任何雕刻都显得精致之极。
由于黄花梨木性非常稳定,日久不变形,不开裂,以至于目前古玩市场上的红木笔筒中,黄花梨笔筒的保存最为完整,价格最高。随着如今海南黄花梨树木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绝迹,使得现有黄花梨笔筒成为稀罕之物,收藏价值一日千里。很多人觅得一件黄花梨笔筒后珍爱有加,将其视为家传之宝。时下收藏黄花梨笔筒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但最好先研究一下黄花梨的属性,以防买到假货。
紫檀木笔筒
紫檀木笔筒也属于笔筒中非常高贵的一种,主要分大叶“紫檀木笔筒”——即非洲紫檀木笔筒和印度的小叶紫檀木笔筒。相比之下小叶紫檀木笔筒的价值要高得多。小叶紫檀木笔筒刚制作出的新品色彩偏红,久而久之渐渐变深,紫色中带有花纹,并始终不满油润。
紫檀木笔筒的色泽较暗,所以不同于黄花梨笔筒,它一般适合于浮雕一些比较传统的题材,而黄花梨笔筒则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甚至是一些比较新潮的事物。
Ⅲ 越南黄花梨和草花梨 区别
越南黄花梨和草花梨都属于花梨木的一种,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差逼的,具体区别如下
稳定性:越南黄花梨的稳定性很强,做家具不易变形,草花梨结构粗糙,稳定性不强,做家具易变形
颜色与花纹:越南黄花梨颜色较深,花纹中心为空心,草花梨颜色为土黄色,花纹凌乱
Ⅳ 如何鉴定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
一、香气
海南黄花梨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越南黄花梨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南黄花梨老料,纹理美丽与海南黄花梨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南黄花梨乱真。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南黄花梨,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南黄花梨。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
二、纹理
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南黄花梨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越南黄花梨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越南黄花梨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南黄花梨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海南黄花梨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南黄花梨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三、色泽
海南黄花梨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南黄花梨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南黄花梨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南黄花梨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四、密度(毛孔)
海南黄花梨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南黄花梨密实,比重大。因此,海南黄花梨横切面毛孔细小于越南黄花梨,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南黄花梨。但包括许多行家、经营者,都把密度给绝对化了。实际上,有时候海南黄花梨毛孔要粗大于越南黄花梨,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毛孔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毛孔也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