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年打越南的时候是怎么打的谁领导的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8年11月底,广州、昆明、成都三大军区的参战部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军队9个军、22.5万人云集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欠149师)为东线兵团,由 许世友指挥 ,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 杨得志指挥 ,从云南方向出击。我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份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份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一、东线 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此外,越军中越边境一线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 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越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该师原驻南方,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我东线兵团编为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于1979年2月17日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助攻部队正在茶灵方向与敌激战,呈胶着状态,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43军坦克团3小时(11时)进至东溪,14时48分42军126师378团杀到,18时376团也与坦克团汇合,巩固了东溪防御,43军坦克团脱离步兵掩护,单独防御东溪3小时,显示我军步坦协同问题较大,如果不是越军处于被突破初期的混乱中,该团处境堪忧。水口方向已夺占大桥,并架好骡马桥。东集团突破同登。 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大桥通过,经过复和县城,上靠松山,进入四号公路,追赶徒步进攻的步兵部队。但事实上水口作战部队并未打下复和县城,穿插路线上的要点还控制在越军手中,原担任该地区作战的部队无法继续攻击上述地区和要点,一部份部队被越军击退。军区前指果断命令19日到达龙州的机动部队在水口、复和地区加入战斗。我机动兵团体力充沛,战斗作风顽强,乘汽车成两路纵队边打边进,立即攻打平江架桥地区周围要点。舟桥84团1个营冒着敌人炮火顽强作业,先后付出20余人的代价后架起了浮桥。此时被堵在班翁水障的部队迅速沿水口、复和、靠松山、四号公路向高平城开进,然而临时改变进攻路线,曲折迂回,一路白白浪费一昼夜时间。 机动兵团在打通四号公路的强攻中,部队付出了许多无谓的代价,特别是搭乘坦克的步兵部队,一路上更是横遭惨祸,一些部队为了让搭乘步兵不被甩下坦克,竟用背包带将士兵固定在坦克上,结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笔者在军区内部记录片上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尚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绑在坦克上。 在高平战区执行穿插的两个部队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像的为大家展现了其中的艰苦,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定一昼夜穿插到位,合围高平越军,实际上穿插四昼夜,期间穿插部队首长为了按时穿插到位,一路不与军区电台联系,以至于许世友司令员大发脾气,战后全军通报批评。其实许世友司令员并不了解四野部队的战斗作风,其实即便与军区联系上了,军区又能给他们什么支援,为什么战前不仔细勘测地形,精选突破地域,为什么战前竟想不到敌人可能破坏道路,扒开水库,为什么因循守旧,拼死去强攻敌重兵守卫的水口,布局关,而不迂回绕过,就好像西线杨得志避开老街正面从两侧插入敌后,虽然夺取时间较晚,但伤亡小,为什么战前对敌情的了解往往与事实不符。为什么没有料到敌人会在我军迂回穿插道路上大量布雷,标定火力打击诸元。事实上一些穿插部队是被越军火力打垮的。一句话,打仗想当然,用老经验套新情况,参谋军官老化,不知己知彼。 2月18日,越军发现我穿插部队,急调346团,851团2营、3营9连,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反坦克火箭炮兵连”进占高平以南博山之651、526、490高地,企图阻挡我军南集团穿插部队,掩护主力撤退,19日我南集团先后战穿插路线上的地雷阵、竹签阵、人工断壁,突破层层阻击,歼灭了上述越精锐阻击部队,其中缴获的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现在还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 2月20日,我南集团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高平市区,至此南集团穿插部队基本到位。就在南集团穿插企图被越军发现的同时,我北集团的行动也同时被越战区指挥官判定为是穿插迂回。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于我军。越346师急调一个连乘汽车抢占天险安乐,企图迟滞我北集团快速穿插部队推进速度。 我北集团快速部队由坦克团1营及搭乘的67团2营组成,从通农出发,向河安方向前进,直插扣屯,控制扣屯要点,造成尖刀突破的有利态势。67团主力随后跟进,2营主力当日在安乐地区与越军乘汽车阻击的一个连遭遇,该营及时请示,越级上报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员下令歼灭之。但由于当时三军不佳的通讯指挥系统以及业务人员缺乏训练,传到下面走了样,竟成了原地组织防御,结果尖刀部队没有及时完全占领扣屯地区。 我北集团第一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而当时由于情报不准,以为越852团在班庄。这支部队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进入天奉大岭时遭敌阻击,道路被毁,前进受阻。至此,我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高平敌军只有由南集团歼击之。军区前指另调机动集团龙州旅从西面避开越军阻击,会攻高平城,此时班翁水障经过我工兵、民兵抢修排水,终于在31小时后能够通行,前运后调趋于正常,后勤供给重新畅通。 2月24日,龙州旅,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由军区吴忠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高平省城,但歼灭之敌只是掩护部队,越346师下落不明。25日,前指下令各部份段清剿扫荡,由南北集团组成铁臂来回搜索清剿,机动集团寻歼346师师直及指挥所。2月26日至3月上旬,346师及地方残余部队基本被歼灭,但没有发现346师指挥机关,估计已经逃出合围圈。 东集团2月17日-2月23日奋战同登,发扬我炮兵火力优势,全歼当地越军全部,创造东线第一个歼灭战范例。2月27日,东集团加强部份师团,进至谅山外围。7时50分进行10分钟炮火急袭,8时各步兵分队展开。29日扫清外围,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许世友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越军自河内增援最精锐之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3月4日,308师被我军击退,我军攻克谅山。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越南叛乱,若中国大军破谅山,越南王即自缚请降。
Ⅱ 对越自卫反击战7(攻克凉山)是哪一年
1984年,听老人说中国军队伤亡横大,而且我这里就有阵亡的士兵,并没 有在越南国内打,听参加过的越战老兵讲,越南的正规部队就没有和中国打过,是一些老百姓和民兵和中国的正规部队打,既然都大不进去。
Ⅲ 中越最惨烈的一次战争——谅山战役,死伤惨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争当全球霸主,为了压制对方,两国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明争暗斗。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破裂,美国趁机开始拉拢中国,以便共同制衡苏联。
当时的苏联将欧洲作为其战略重心,但亚洲这块大地盘也不能置之不理,无奈分身乏术,因此急需寻找一个亚洲的代理人。经过反复考虑,苏联最终决定扶持越南作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帮手。
当时的越南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刚刚获胜,自信敏坦心一时爆棚,急于确立自己在东南亚地区的老大地位。这时,苏联又伸出了橄榄枝,拥有苏联的支持让越南更加忘乎所以,接连发动战争侵占老挝和柬埔寨。
但这并没有使他满足,之后又将目光盯向了中国,频频在中越边境掀起事端,并多次桥尘桐越过边界杀害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公民。中国一开始本着争取和平解决的良好愿望一再忍让,而越南却将这种忍让理解成了软弱可欺,更加变本加厉。
终于,忍无可忍的中国 *** 决定对越南开展自卫反击,1979年2月17日,我军几十万将士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同时对越军发动打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
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越双方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役,谅山战役绝对算得上是其中最激烈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堪称战争绞肉机。
越南谅山,位于中国广西省的南部,越南的北部,北边距离中越边境大约18公里,南边距离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的北面,是层峦叠嶂、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的南面,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有许多公路、铁路纵贯其中,往北可到达中越边境,往南则直通河内。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因此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1979年3月1日,谅山地区爆发激战越南方面守卫谅山的是隶属河内第一军区的越南人民军第3师。点击查看:中国十大灵异事件:1993年14公交车闹鬼事件!当事人口述!这是一支非常擅长进攻的部队,并且很能打近战夜战,因在对美作战中的出色战绩而名声大噪,曾经获得过"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谅山战役刚开始的时候,这支部队从上到下都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甚至大放厥词:"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傲慢狂妄可见一斑。但是很快,我军就用实力甩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军队55军在同登地区将之一顿痛揍,第3师余下的残兵败将只能龟缩于谅山周围的山区,苦苦等待援军。
越军方面看到战况不妙,紧急从河内派出精锐的首都防卫军向谅山展开反击,在战斗中,越军不顾廉耻,竟然违反国际法使用化学武器。55军被迫后撤,中国的后方炮兵师被快速派到前线进行救援,中越双方都伤亡惨重。
3月1日,中国方面调集了300多门火炮运往前线,短短三十分钟内发射炮弹上万发,谅山顿时成为了一片火海。整个地皮都被翻了几遍。
炮弹发射结束后,中国军队开始进攻,而越南军队也紧急调来炮兵部队并依托修筑好的防卫阵地进行炮击,而后双方都开始用炮互相轰打,一时间浓烟滚滚,遮天蔽日。
3月2日,中国军队在炮兵的掩护下,动用坦克装甲部队发动新一轮攻击。3月4日,越军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顿时溃散, *** 攻占谅山,至此震惊中外的谅山战役宣告结束。
中国军队占领了谅山,再向南已是一马平川。可以挥师南下,一举攻下河内。然而中国 *** 认为出兵越南的目的是为了自卫反击,既然预期目的已达到,就无需再往前推进,这样也能向国际社会表明我方 *** 的态度。
3月5日,中国 *** 宣布结束战争,并将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55军自此一战成名,在对越作战中歼敌上万人,成为中国对越作战的军级单位中歼敌最多的部队。
战争结束后越南 *** 修建了一个名为谅山万人坑的纪念馆,主要目的是宣传中国军队入侵越南,在谅山战役中坑杀越南上万人,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可怜角色。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个万人坑只是“同登炮台”的工事。越南 ***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歪曲历史来抹黑我军,抹黑中国,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然而这种罔顾历史真相,随意曲解事实的做法兄衫是终究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Ⅳ 为什么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许世友将军一生中的败笔
因为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东线由许世友将军指挥,虽攻克了谅山,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起西线差距较大。
一、对越自卫反击战指的是1979年2~3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二、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4)越南谅山之战有哪个将军扩展阅读:
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称“中越战争”,越南称“反中国扩张主义战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