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旅游购物黑幕是怎样的
近日,越南一些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购物店中,将产自国内的乳胶产品次品、玻璃制成的“假玉石”,高价出售给赴越南旅游的中国游客。
了解越南芽庄购物店运作的陈声称,这些购物店与国内的低价组团社、包机商合作并分成,聘用中文导购,从销售额中提成。平均一个购物店每天能接到10辆大巴车的游客,一辆车的游客购买珠宝等消费多则十多万元人民币。
陈声称,越南目前从事这些中文购物店的老板,大多是越南华侨。经营者们以每月一千多元人民币的价格,租用越南人牌照,店面一般选在郊区或厂房,避免政府检查,购物店只允许中国游客进入。而在中国国内的入股人,会从位于云南的地下钱庄获得收益分成。而紧密合作的国内旅行社也陷入这一灰色链条之中。“有的旅行社专门拉团到越南岘港购物,有的专门拉到芽庄购物,一家一个地盘。”他说。
“类似芽庄购物店的事情,在一些新兴目的地兴起,并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利益链条。”北京联合大学副研究员杨彦锋称,国内的零负团费受到监管打压之后,产业逐渐转向海外。
不仅仅是在越南,旅游摄影师周豪表示,由于曾在老挝做过药材生意,了解当地行情,他发现在老挝,新鲜并且质量上乘的石斛,采购价240元人民币一斤,而在中国人开设的购物店中,售价达到每斤2500元至2600元人民币。货不假,但价格翻了十倍。
杨彦锋称,对于此类出境游目的地的经营行为,国内监管机构的监管效果有限。
“国内机构没有管辖权限,只能约束国内的组团社,不能参与低价团、购物团,查处零负团费现象,做好游客退换货的渠道。”他表示,海外购物店中的产品,有很多也并不是假货,而是价格虚高,游客对其价格体系不甚了解,海外购物也没有足够透明的价格机制,即时吃了亏,事后投诉的比例也并不高。
在另一个热门出境游目的地泰国,泰中两国旅游管理和执法部门曾在2016年大力整顿零付团费,垄断了中国旅游团用车的幕后集团——OA运输集团,被执法部门查处。此后泰国当地旅游环境改善,不过赴泰旅游线路价格有所上升。
去年9月云南省旅游发展委曾公布了一批被查处的云南旅行社,其中12家被吊销营业许可证,原因是组织游客购物、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等。陈声表示,其中部分旅行社就涉及到带团来进南购物店的利益链条。
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杨航胜律师称,因国家行政权力的地域限制,对海外购物店的违规经营行为,监管难度较大。
“但如果卖假货,提供商品虚假信息,涉及诈骗并达到一定金额的,将绳之以法。在中国地域之内的,例如涉事组团社,侵害到中国消费者利益,或者中国人在海外犯罪,都属于刑事范畴。”杨航胜建议,中国游客出境游须避免低价团,购物时增强权利意识,一旦发现对方涉嫌诈骗,可通过投诉或法律途径尝试解决。
‘贰’ 去越南需要准备什么
越南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国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很多人出国不知道去哪里,便宜又好玩。边肖建议去越南体验这个神秘国家的生活。
中国对越南的感情一直很复杂。第一,两岸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面对一个边境小国,中国一直以主权国家自居。当它服从时,它就颁发嘉奖令,当它犯罪时,它就派兵去征服。就像父母对孩子一样,不太在乎对方的感受和面子。第二个是上个世纪发生的两次战争,从亲如同胞,并肩抗美到反目成仇,自相残杀。这些对今天两国关系的后果是什么?事实上,两国边境上的关隘,从镇南门到友谊关,现在是一个尴尬的关隘。历史已经到了现代。国家虽然有大有小,但从国际关系和规则来看,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就像孩子已经长大了,父母还在颐指气使一样,双方的关系一定是再好不过了。要真正了解我们的邻居,深入了解今天的中越关系,你得自己去感受。
至于越南,我以为我很熟悉。从小我们就是听着共同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支持印度支那人独立的故事长大的。后来因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多年风雨同舟。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崛起。听到关于越南的故事,常见的是中国农村娶不起媳妇的人,几个便士就能在越南买个媳妇,低端的纺织加工业也慢慢转移到了越南。还有什么?我们熟悉的胡志明、范文同、Dun和武元甲都已经去世,其他人似乎被遗忘了。想了想,我对越南的了解远不如欧美。在我心目中,今天的越南应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媒体,一部分来自于之前的电影,更多的纯粹来自于我自己的偏见和想象。最后,趁着今年的新年假期,有机会去越南一探究竟。
当飞机即将降落在胡志明市的新山国际机场时,我用舷窗凝视着下方掠过的越南山川。瓦棚下的山脊越来越清晰,最后从田野和城市、越来越多的建筑、纵横交错的街道都清晰可辨。飞机停稳时,当地已是中午,重启的手机自动调整与北京时间一小时的时差。我们家真的踏入了越南的土地。
与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机场相比,这里的机场又小又旧,看起来破旧不堪。都说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国家的脸面,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组织效率。我惊讶地看到所有的海关人员都穿着绿色的制服和耀眼的红色星星,他们没有笑容。以前在网上看到越南海关人员会索贿,不闻不问就会刁难。多年前,我在菲律宾入关时,还记得索贿的工作人员。我同事的三脚架被海关人员拦下,说要寄存在海关,或者在我出海关的时候交100美元押金。当然,出了海关也没人认,只好栽赃。虽然比不上中国海关的微笑服务,但幸运的是,我们这次在越南海关没有遇到这么糟糕的后顾之忧。我想知道这是纯粹的运气还是关于越南海关的黑幕被夸大了。眼见为实。
从上海寒冷的冬天被空投到西贡,气温接近30度,有点难受。最重要的是换上夏装。然后我拿着行李从拥挤的过道走向喧闹的机场。我很快想起了我们的旧机场。插上淘宝上买的本地电话流量卡,我又成了一个上网的人。我记得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换钱。我查了一下当天的官方报价是一元人民币换越南盾,知道机场会苦于找不到钱,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没有越南盾可以换。看到机场1: 3350的牌价不算离谱,我就先换1000元人民币的越南盾,再拿换下来的越南盾。想起我在网上预定的接机人员可能要等很久,家人急忙赶了出去。
穿过迎接飞机的人墙后,我上上下下看了看四周,却始终没有看到写着我名字的接机牌。我拨了预约时留给我司机的电话号码,打错了!奇怪,于是给租车公司发微信,对方居然回复说司机已经接待我们了。真的很迷茫。热浪之下,我有点着急,然后回微信说司机接错人了。接下来,不可避免地会有漫长的等待。没有办法,只能保持冷静。终于,有我名字的接机卡出现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司机是个年轻人,可能是因为他不会说这种语言。他直接带我们去停车场找他的车。一切终于井然有序,我们也不想问乌龙的原因,车就上路了。
胡志明市的机场离市区只有七公里,但是车一出机场就被堵了。满大街的摩托车呼啸着穿过汽车的缝隙,让刚来这里的我们很不习惯,甚至有点害怕。似乎成了越南的招牌印象。一家四口坐一辆摩托车是常有的事。当地人显然已经习惯了,也没有警察介入。应该是法律允许的。那些摩托车在我们认为极其危险的道路上灵活穿梭,后座的乘客还能悠闲地看着手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玩游戏,令人震惊。一路上,听着汽车喇叭的轰鸣,看着过马路的行人在车流中艰难前行。这样汹涌的车辆和肠梗阻般的交通拥堵,应该比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要严重。七公里的路程花了一个小时。
终于到了酒店,付了司机钱。对了,我数了那叠越南盾。我太傻了。1:3350兑换的钱,实际上只给了1:3035,差了差不多10%。多么可怕的骗子,虽然相差不到一百人民币,却损害了越南人的形象,唤醒了我以后在越南的日子里的安全感。
这个第一印象真的不好,好像越南给它吓了一跳。
当我们被侍者领进旅馆时,我们觉得自己像个春风人。细心的服务人员愉快地和我们打招呼,他们都很有礼貌,英语流利。有人帮我们拿行李,有人领我们到一边休息,还有人端上当地的饮料。看到大堂温馨的装饰和其他客人悠闲的样子,我们仿佛切换到了另一个世界。酒店应该是越南品牌,但是西方客人很多。一楼大堂吧宽敞明亮,室内室外部分。酒店的设计很洋气,北欧的简约风格,南方热带的特色,让人感觉很舒服。尤其是门口那句“”真的很特别,简直是天堂!
等入住时间有点长。所有明确的预订信息都已经确认确认,每个房间住的人都要一一确认。在其他国家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最后每一单都签有点急。但是看着酒店接待员脸上的笑容,时不时的说声对不起,我们又能说什么呢?除了回答没关系,只能暗暗担心他们的低效。想想政府的规定。不然酒店凭什么为难客人?他们必须面带微笑。
房间很大,设计和装修都很漂亮,其优雅的风格在国内和其他地方都很少见。原木的装饰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感觉轻松了一个假期。窗外是一条街,但是窗户隔音极好。基本上听不到街上的高分贝。街上各种广告牌,主要是日系和欧美品牌。只是在街道的对面,有我们熟悉的移动广告Oppo和Vivo,终于让我大吃一惊。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一家人到街上找吃的,出门右转,马上一头扎进嘈杂的街上。有雾,好像PM2.5不会好。我们查手机的时候接近200,简直是帝都的噩梦。这才出了狼窝,入了虎穴。我们赶到超市买口罩,看到路上到处都是戴口罩的行人,尤其是很多摩托车手戴口罩。看来口罩在这里也是必需品。
很多人对越南法棍和米粉赞不绝口。他们检查了猫途鹰,找到了评价最好的最近的一个。先尝尝法式长棍面包。商店不大,也没有其他客人。主人叫我们坐下,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吃。我们就点了他们的招牌法棍,等着,才发现这家餐厅的老板是韩国人,主要是做韩餐,卖法棍。既然是走秀鹰推荐的,就应该算是上位了。看着旁边的店家在做什么,我转头看了一下:一根法棍比手机略长,橄榄形,皮脆,里面是有嚼劲的面包。先在烤箱里烤几分钟,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各种素菜和肉夹馍放进去。很明显是三明治和肉夹馍的混合体。另外,越南人总会在吃的东西里加一种叫香茅的植物,在法棍上加一点,然后让我们蘸上糖醋汁。对我来说,棒子既不好吃也不讨厌,但对老年人来说太难下咽了。于是,我们走进了附近的一家米粉店。在越南,Pho这个词随处可见,是米粉店的店堂招数。
我们去的米粉店顾客盈门,很像学习西方麦当劳后建立的当地连锁店。酒保来点餐,但他英语不太好,我们指着菜单,指着招牌米粉。在我们的印象中,米线基本上都是配汤的,上来的时候都是拌米线的,像我们的拌面。有一种特别的汤米线,但是我们错过了。米粉味道很好。根据提示加入柠檬和香茅,所以味道独特。
肚子饱饱的,我们沿街走着,四处张望。街上不时出现身穿绿色制服的警察,但数量并不多。随着春节的临近,像中国一样庆祝农历新年的越南随处可见满满的新年装饰。用一个“翻译”app就能读懂越南语,都是“新年快乐”“财源广进”的吉祥语,和中国一样。汉语在越南使用了几千年,直到法国传教士来到法国,发明了一套混有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音标,帮助他们学习越南语。这和我们开始用拼音来帮助我们学习中文是一个道理。在中国早期,一些传教士用拼音帮助我们学习中文。不同的音标源于不同的方言。幸运的是,无论发音如何不同,中国的文字字面上是一样的。这就是秦始皇车同轨,同文留给中国统一文字的好处。一旦脱离了文字或者用拼音书写,一种方言就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字,越南语就是这样和汉语渐行渐远的。同属汉语文化圈的日语和韩语,都是在创造了自己的书写规则后,从汉语中分离出来的。
法国殖民越南后,为了有效统治,1917年正式废除汉字,距今刚好一百多年。只能算是汉语方言的越南语,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完全是一门外语。不像我们来日本的时候,虽然不懂日语,但还是能从那些中文招牌上明白大概意思。幸运的是,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在外国自由行走,而不用问l
我很惊讶今天英语在越南这么受欢迎,感觉比中国还好。中国的大酒店和涉外机构的服务员自然都会说英语,但很难找到一个走进大街小巷咖啡馆而不担心沟通困难的新外国人。按理说,法国人正式殖民越南60年。从1885年中法战争后中国将越南的宗主权交给法国,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越南正式独立,已经过去了漫长的60年。时至今日,老一辈的越南人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而年轻人却很少学习在国际上并不流行的法语,自愿改学英语这种国际通用语言。这就是市场的力量,谁也不想逆势而为,谁也没有经营的问题。走在胡志明市的大街上,商店的招牌大部分是英文的,来往的汽车摩托车大部分是日本品牌,地铁周围的围栏上是日本和越南而不是中国修建的高铁。发生了什么事?越南人认为中国和中国在什么样的单位?关于这次越南之行,这些都是我需要知道的。
晚上,告别城市的喧嚣,回到酒店。当我打开电视时,我并不感到惊讶。几十个台居然没有一个中文频道。我能看到酒店的电视频道节目单,从CNN,BBC,VOA,HBO,NHK,Discovery,到法国,俄罗斯,甚至韩国,没有中文频道!看一眼豹子。中国和中国一定没有外交辞令上说的那么美好。一家做旅游业务的酒店,现在入住的客人比例不会低。他们疯了吗?结论只有一个:政府在背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普通的越南本土品牌的酒店无力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安静地看一会儿书,早点睡觉,尽快从长途旅行的疲劳中恢复过来。
‘叁’ 越南旅游购物黑幕 怎样预防旅游陷阱
谨防被出租车司机敲诈
越南机场有各种各样的出租车,不过为了不被敲诈,你最好从酒店直接预订一辆车。乘车时,你不必付通行费,所以如果你的司机要求你付通行费,你可以直接回绝。此外,越南的司机基本都极不注意交通规则,坐车时你要随时提醒司机开车时不要讲电话,因为开车讲电话很可能导致司机取错车道而多耗汽油,这就意味着你要多给车费,最重要的是,开车讲电话还存在安全隐患。
容易让人混淆的越南货币
价值不等的大量面额使得越南货币很容易被人们混淆,你只有清楚地记住了这些货币的面额才不会把100元当成10元花掉。越南的货币单位为盾,1元约合越南币3505盾。有个小小的建议:到达越南后,你可以根据货币的颜色来记货币的面额,比如蓝色货币相当于30元。
吃海鲜可要注意,有的餐馆的海鲜可“全身都是宝”,连绑在外面的绳子都值钱。越南《年轻人报》报道,日前,有越南国内游客在海滨城市芽庄的一个餐馆点了一只海蟹,烹饪前称重1.2公斤,但做熟后螃蟹小了好几圈,再称居然只有400多克。面对客人惊讶的表情,店家解释说,“螃蟹做熟后重量肯定会减少,另外,绑螃蟹的绳子重量也算在内了”。
这里的“黑三轮”却绝对不会让游客感受到一丝浪漫。这些没有经营执照的三轮车夫每天早晨开始在市场周边寻找零散的外国游客,一旦揽到活儿,就带客人在附近兜圈子,到目的地后以各种理由多收车费,甚至不找钱就扬长而去。由于“黑三轮”车夫把车牌号用布遮挡,使被骗乘客无法投诉。
越南街头向游客强买强卖椰子等水果的小贩。这些小贩主要在旅游景点周边活动,专以外国游客为售卖对象。他们主动和外国客用英语搭讪,而后不等客人同意就切开一个椰子送到客人面前,一问价格,10万越南盾(约合30元人民币)一个,是正常售价的5至10倍。如果客人不愿买,小贩就千方百计纠缠。大多数外国客为了不惹是非只好无奈地买下高价椰子,也有一些客人和小贩因此发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
再有就是购物时缺斤少两,当着客人面耍无赖,你要是不服马上周边小贩跟苍蝇一样叽叽歪歪与你争辩,仿佛是我们欺骗了小贩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