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战代表什么
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
‘贰’ 美国越战始末
美国越战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在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美国越战就是越南战争。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1. 第一阶段,从1955年—1960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中国与苏联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由此引发越南的南北战争。
2. 第二阶段,从1961年——1964年美国的介入,1961年4月底,肯尼迪在决定增加驻越军事顾问和派遣首批美国特种部队的同时,下令进行强化的秘密战。事件的导火索为北部湾事件,美国开始正面在越南投入士兵。同时中苏的介入,962年夏天,应越方要求,中国领导人决定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营的武器装备。
3. 第三阶段,从1965年—1968年美国直接参战,1965年3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岘港登陆,越南战争正式爆发。
4. 第四阶段,从1969年—1973年美军在越南的行动,美国政府的战争越南化政策包括逐步撤出美国部队、扩充并重新装备南越军队以及加大对北越的轰炸力度,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出于人道主义,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
5. 第五阶段,从1973年—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1975年4月30日,北越坦克轰鸣着冲入了南越总统府。杨文明随即宣布投降。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越南为自己的 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叁’ 越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至于说越南当地人对于咱们国家整体的印象是一个地大物博而且中国人都比较热情好客的国家。
另外越南人还推荐给中国人很多可以去越南旅游的地方,像是比较着名的巴拿山、美溪沙滩、亚洲公园以及岘港龙桥等等。
而且越南人还非常希望能够跟中国建立长久的友谊,希望两国能够互通有无,也希望中国人能够多多去越南旅游。
‘肆’ 胡志明在越南的地位
越南街头随处可见到胡志明的形像
http://gb.cri.cn/14404/2007/04/29/[email protected]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安晓宇):胡志明的形象总是一缕长髯,仙风道骨,在我的心目中,那是一位清癯的长者,但在越南人看来,那是一个神!
以我的想象,胡志明已经是上世纪的英雄,仅存在于纪念馆中,革新开放后的越南,胡志明的印记只会作为理论,体现在作为越南共产党思想基础的“胡志明思想”中,而胡志明这个人的形象,会在生活中越来越淡的。但是几天的行程走下来,我发现我低估了一位伟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力。
“中国东盟合作之旅”采访车队进入越南以来,每天都能看到胡志明主席的影像,既有庄严的塑像,也有各种风格的宣传画。即使在现实政治中的宣传品中,也能看到胡爷爷的笑容。越南的街头有很多宣传画,其中大部分在宣传着5月20日将开始的国会代表选举活动,在这些画中,就经常出现胡志明的那缕长髯。
按照行程,4月26日上午是参观胡志明纪念堂,采访团原计划在参观时拍摄一组团员们瞻仰胡志明遗容的镜头。但到了巴亭广场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越南人把胡志明纪念堂视作圣地,别说摄像机,连手机也别想带进去。我们采访团在仪仗兵的带领下,缓缓地走进安放着胡志明遗体的纪念堂,向胡志明遗体鞠躬致敬,再缓缓地走出纪念堂,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与拜祭神坛无异。当天正逢越南雄王先祖祭日,参观胡志明纪念堂的人排起了长队。我们采访团的记者随机在广场上采访一些群众,发现即使是系着红领巾的少年,也对胡爷爷充满了景仰之情。
4月28日下午,车队抵达越南中部的荣市。离荣市25公里处的义安省南坛县就是胡志明出生地,那里也有胡志明故居。对于这类故居,我可以事先想象出它的简陋模样,而事实上,胡志明故居的简陋程度仍让我感叹了一番,仅两所茅草屋而已,屋内的陈设,已经不能再简化了。天气非常热,站在低矮的茅草屋里听讲解,就像是被关在蒸笼里。但是,奇怪的是,据我的观察,那位穿着越南民族服装的漂亮女讲解员居然没出汗。姑娘在讲解完后接受了国际台越南语广播部记者罗继成的采访,中心意思就是,能在这里工作,为参观者介绍胡志明主席,感到无比充实。
来这里参观的人以年轻人居多,接受我们采访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把胡志明视为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影响着今日越南,并将继续影响着明日越南的人。
听了胡志明的事迹,觉得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一者是“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一者是谦谦君子的道德风范。因此,在越南人的心目中,胡志明几乎是个完人。而对于胡志明思想的理解,现代越南人正赋予其越来越现实的因素。当记者问金莲村胡志明纪念馆馆长对胡志明思想核心的理解时,他引用了胡志明的语录,大意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表述让我有些茫然。我不知道他越南语的原话是怎样的,但想必他是为了说明越南在胡志明思想指导下的外交政策,因为他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引向了中越友谊以及越南融入国际社会的努力。在胡志明故居前,记者请一位参观者介绍几段胡志明语录,他随口而出的除了家喻户晓的“独立和自由最可贵”外,还有类似“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人生格言。
按照官方的定义,胡志明思想是马列主义在越南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的产物,内容丰富,覆盖诸多领域。其地位可类比于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地位。正因如此,我理解,胡志明思想是现实主义的理论,是在现实中不断丰富,并不断被现实的人群所运用的活的理论。
在胡志明的塑像前,忽然获得了一种意象:胡志明的那缕长髯,明显地不同于列宁的胡须,是飘然的,灵动的,可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