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形成母神信仰文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在越南人的供奉信仰中,神像具有相当重要的角色。胡志明市美术博物馆摆设的神像系列多少反映了这一文化特色。
越南人在其信仰文化潜意识中,相信先祖虽已进入永恒境界但常在子孙旁边,随时保佑子孙逢凶化吉,一生平安,为子孙的幸福和成功而高兴。如果子孙做出有悖道义的行为或犯下罪过,先祖更会教训、嗔怪。这个观念在越南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特别的地位。
供奉信仰是越南人世代传承的“饮水思源”道义。通过供奉,子孙向先祖表示知恩,民众向赐予风调雨顺、温饱生活的神圣,向有功于驱逐敌寇,给民族带来和平独立的皇帝、英雄表示感恩。另外,在越南社区 ,还供奉民间信仰的神祇,如土地神、灶神、关圣帝君、灵山圣母等。在乡村,居民供奉保护百姓免遭天灾人祸的城隍爷。在信奉佛教的家庭,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等佛像都安放在供台上最庄重的位置。
民间神像陈列室。
越南是54个兄弟民族的大家庭,普遍遵循供奉信仰。供奉对象和空间丰富多样。在胡志明市美术博物馆摆设的神像系列有佛祖、菩萨、城隍、皇帝、英雄、野史人物等,还有土地神、灶神、水神(龙王)、阎王、木婆、火婆、关圣帝君、灵山圣母等民间神像。
从供奉信仰,民间艺人制作了富有艺术性和地域、民族色彩的雕塑。特别的是,南部高棉佛像系列反映释迦牟尼一生的重要事件,如佛诞、苦行修、禅定、救度众生、涅磐等。
可以说,在胡志明市美术博物馆的神像系列具有独特的价值,借此观众可以更加了解越南人的供奉信仰,观赏精致的雕塑艺术作品。
Ⅱ 越南独炫琴大师何绍是中国人吗
何绍,广西防城港那良镇大村人,十六岁时竹笛演奏出色被东兴各族自治县文工团招入,竹笛和板胡演奏水平相当好。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传承和发展我国京族民间乐器-独弦琴,文工团选派何绍到京族三岛去向民间艺人苏善辉习独弦琴。
人物经历
1975年,何绍从文工团回到那良中学从事音乐教学,他的独弦琴改革和演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80年,何绍代表防城县参加全区教师文艺汇演,演奏自已以1979年中越还击战为素材的独弦琴曲[激战边垂]取得特等奖,同年代表广西到北京参加全国汇演一曲[激战边垂]轰动北京乐坛。
何绍潜心研究独弦琴四十余年,根据京族民歌曲调创作了大量的独弦琴曲,如[拜月],[采珠谣],[京海琴韵]等。自行研制的{京族多功能独弦琴}1993年获得国家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活跃在国内外的独弦琴演奏者
Ⅲ 四大年画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端口年画、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乎森旦画在全国最为着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
1、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春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着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杨家端口年画
潍坊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岁扰是山东省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杨家端口年画体裁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木版年画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其田神、仓神、井神、神之格思等作品。
揭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对丰年的祈盼,对于研究汉族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