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第一城:西贡市,为什么改名胡志明市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端,国土狭长像一个哑铃,南北方向跨越1600多公里,东西方向最窄处仅50公里。红河与湄公河两个三角洲构成了哑铃的两端,孕育出两个核心城市——河内与胡志明市。北方,红河三角洲的河内是越南首都;南方,湄公河三角洲的胡志明市则是越南第一大城市,用9.3%的人口(917万)创造了15.6%的GDP(565亿美元),在越南独占鳌头。
越南的扩张
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是百越族后人。从秦汉开始,越南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仅限于越南北部,即以河内为核心的红河流域,因而这一带两千年来始终是越南的政治中心。胡志明市所在的湄公河三角洲,当时属于柬埔寨的前身之一真腊王国,居民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高棉人。从公元初到10世纪,高棉人称霸东南亚半岛东部上千年,在湄公河口建有一座港口叫“普利安哥”。
越南经过一千年的扩张才有了今天版图。13世纪中期,素可泰王朝在泰国崛起,开始入侵柬埔寨。受到越南与泰国夹击的柬埔寨越来越衰落,被迫在14世纪中期臣服于泰国,对湄公河流域的控制大为减弱。16至17世纪,越南内战打了两百多年,大批京族难民逃入湄公河三角洲,柬埔寨无力阻止,只好把他们就地安置,使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
1698年,越南内战的一方后黎王朝出兵占领湄公河三角洲,使今天越南的版图基本成型。而柬埔寨的宗主国泰国正陷入与缅甸之间的长期战争,再加上湄公河三角洲已有大量京族人定居,使越南有机会把对此地的统治稳固下来。可以说,华人对越南开拓湄公河流域贡献良多。
法国殖民时期
1831年,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将全国划分为30个省,西贡是其中嘉定省的省会。越南的阮朝内部的封建势力较强,湄公河三角洲的实际统治权力掌握在地方封建领主手中,越南朝廷的控制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而越南南部港口众多,海上贸易又不够发达,因此西贡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并不突出。
19世纪初期,越南的阮氏王朝出兵攻占柬埔寨,与泰国不断争夺老挝,疆域达到鼎盛。从10世纪建国以来,河内始终是越南的核心。西贡只是越南版图上一座毫不起眼的年轻城市,法国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东亚以清朝为核心的宗藩体制,西方列强开始大举向中国周边地区进军。1858年,法国殖民者首先在岘港登陆,越南的阮朝完全无力抵御法军,很快丢掉了南方各省。在西方殖民者的武力逼迫下,越南分别在1862年和1874年签订两次《西贡条约》,1883年又签订《顺化条约》,使越南一步步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皇帝变成了地道的傀儡。
越南独立
1941年,胡志明出任由越共改组而来的“越盟”主席,始终领导着越南民族解放运动,是当之无愧的“越南国父”。经过数十年与法国殖民者、日本法西斯的残酷斗争,越南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被唤醒,渴望迎来国家独立和解放。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投降前夕,在越盟的领导下,越南爆发“八月革命”。日本一宣布投降,起义者从南到北席卷全国,推翻了阮朝皇帝傀儡政权。9月2日,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意味着长达80年的殖民统治和上千年的封建专制已经结束,越南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一个独立国家。
然而,法国人没有忘记昔日在越南的荣光,尽管本土被纳粹占领,也签了正式的投降书,但法国人认为自己是战胜国,打算恢复二战前的殖民帝国,不允许越南、阿尔及利亚这些殖民地走向独立。法国人的失败,让美国人看到了机会。由于朝鲜战争已经停战,美国人决定插手越南事务,防止胡志明领导的越共统一越南。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阮朝皇帝,自任总统,将“越南国”改为“越南共和国”,也被称为“南越”。
艰难革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胡志明闻讯后步行穿越原始密林,前往中国求援。有了中国的援助,胡志明及越盟在短短四年内便取得一系列战役胜利,尤其1954年的奠边府大捷,歼灭一万多法军精锐部队,迫使法国人回到了谈判桌前。1954年7月,法国与由越盟恢复而来的越共签订《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分界线,北方属于越南民主共和国,通常被称为“北越”;南方属于阮朝皇帝的“越南国”,法国为其提供保护,并享有特殊地位。
越南统一
1969年9月2日,即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日的24周年庆那天,胡志明病逝于河内。对于越共来说,“胡志明市”这个名称变得更有纪念意义。二战以后,又经过近30年持之以恒的斗争,胡志明一手创立的越共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73年1月,北越与美国签订《巴黎协定》,美国停止了这场看不到希望和尽头的战争。
美国人撤走了,战争却没有结束。南越自恃有全副美制武器的百万大军,想与北越分庭抗礼。没想到,从1974年底北越军队开始进攻,到坦克开进南越首都西贡,这一切仅仅用了五个月。4月30日,南越总统杨文明宣布投降,越南统一的速度快得出乎所有人意料。就在这一天,北越的报纸统一称“西贡”为“胡志明”。不过,接收城市的北越军政部门仍然在使用“西贡”,越共总部也没有下达正式改名的命令。
西贡解放的12天后,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将这座城市标注为“胡志明市”,代表着美国人对越南统一的看法,不再纠结于过去,承认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1976年7月,越南国会正式决定将“西贡市”改名为“胡志明市”。最早提议改名的就是西贡革命者,为了让这座城市告别作为越南近百年屈辱史的象征。所以,这个光荣的名字落到了西贡头上,而不是首都河内。比起北方的首都河内,这里的政治气氛淡薄,民众的商业化意识和开放程度较高,能够很快接受新思想和新制度。1987年越南开始学习中国搞“革新开放”,胡志明市得到了重新崛起的机会,30多年后又一次遥遥领先,成为越南的经济中心。现在的越南人对“西贡”改名没有太多的看法,官方层面当然叫“胡志明市”,当地人经常两者混用,官方也没有禁止使用“西贡”这个词本身。胡志明市最繁华的老城区被私下称为西贡区,西贡牌啤酒占据着当地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高档酒店也喜欢冠以“西贡”之名,比如西贡飞天大酒店、西贡河滨万丽酒店等。
❷ 世界华侨人口到底有多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考虑移民,希望能去世界上其他国家体验生活。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民已超过3500万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
海外华侨华人到底有多少
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人走向海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以前,当时有我国商人“住蕃”他国,有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而中国人真正移居海外,主要还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从那时起到解放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超过1000万,平均每年在10万人以上。
海外到底有多少华侨华人?由于缺乏权威的统计数字,比较公认的说法是3500多万人,这里面既包括华侨,也包括外籍华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曾少聪教授说,解放前,分布在海外的华人主要来自三大地区。其中,东南亚的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包括闽南人、客家人;美国发现金矿以后,主要是广府人去了那里,这些人主来自广州市及附近地区;欧洲的华人主要是民国时期移居的浙江人。现在的华侨华人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其中80%分布在东南亚。
改革开放造就新华侨
“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有一批人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这些人一般称为新华侨,他们的人数大约为500万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梁英明教授说。
梁教授还表示,也有人说这个数字为500万到800万。与老华侨出国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出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个人经济状况,能多挣一点钱。与老华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新华侨中很多人受过教育,不少人还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外也容易立住足。这些人不仅来自沿海地区,也有来自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他们有的去东南亚、欧洲和美国,有的去了日本,还有的去了非洲。有人甚至说,现在凡是世界上有水源的地方,就会有华人。
中国人的移民经历了一个从技术移民为主,投资移民增多的过程。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中国移民进入第二个阶段———投资移民增多,打下了基础。
现在无论是技术移民还是投资移民,他们的目标都比以前更明确。比如,在投资移民中,90%以上都是为了子女教育。在技术移民者中,更多的则是为了开阔眼界、读书充电和开拓事业。
华人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专家们估计,好几千万海外华人中,大约98%的人都已经加入了当地国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但是这些人却往往都会为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梁英明在国外调查时就发现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真是太强了。他说,中国过去实力比较弱,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文明和历史的自豪感,往往都深藏在心里。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强大了,这种自豪感在不自觉之中就流露了出来。
曾少聪在东南亚就有不少华侨华人朋友。他说,这些人有时候的确会流露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感。这些人认为中华文明比当地原生文明要先进。做生意的时候很多华侨华人都赚了不少钱。
但是到了欧美,华侨华人文化上的自豪感就不像在东南亚那么强了。
海外华侨华人为中华文化而自豪,其中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专家们都表示,这些人到大陆来投资,只要一说是华人,往往会得到很多照顾,生意也都比较好做。同样是外国国籍,但你是华人,你就容易受到照顾,但认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而骄傲,会让大陆的中国人觉得都是一家人,跟海外华人华侨打交道时没有必要那么计较得失。
美国华人华侨问题专家令狐萍介绍了美国华人华侨的情况。早年中国人漂洋过海去美国,由于这些人大都没什么文化,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美国社会只能做苦力。她说,现在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形象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她说,早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基本上是负面的。二战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了180度大转变,认为中国人勤劳、勇敢、诚实。现在,华裔学生的成绩大多数都非常好,美国人又认为中国人聪明、好学。如果一个华裔的数学不好,美国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把他当成一个另类。
❸ 历史上的庚子年都发生过哪些灾难
鸦片战争(184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1、鸦片战争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6月,英军舰队到达广州海面,因为广州军民在林则徐领导下防守严密,英军无机可乘;转攻厦门,也被击退。后来英军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并沿海北上攻占天津海口大沽。
清政府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把林则徐革职并派主降派直隶总督琦善代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
1841年2月,英军乘琦善撤除战备,攻陷了广州的虎门,5月又占领了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8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攻陷厦门。
第二年,英军沿长江向下游进攻,6月攻陷吴淞,7月攻陷镇江,进犯南京。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夺,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大清帝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着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3)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影响:
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
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后来美国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退款主要用于中国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清华大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
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其中英、日、荷三国将庚款余额修改偿付办法。
这一方面间接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另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也在1920年宣布放弃 。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❹ 越南汉族人口有多少
越南汉族人口有越南总人口的3%。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是越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人口9847万(2022年),越南汉族人口约占越南总人口的3%。
越南的华人主要分布在河内、胡志明市、岘港、海防等城市,以及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区。与此同时,越南境内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高棉族、卡松族、瑶族等。
在越南的华人社区中,很多人会说中文。这些人中,有些是越南的汉族,他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从中国迁移至越南。还有一些人是在中国留学或工作后回到越南的。此外,越南的华人还包括一些华侨,他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移居了越南。
越南的华人民族
1、华族
越南将1840年以后,迁徙到越南的中国人后裔,称为华族。现在越南华族人口约80万,是越南第六大民族。
2、山由族
在1840年之前迁入越南的中国人后裔,越南按照民系划分成了两个,其中一支是山由族。越南的山由族自称山瑶人,他们主要是从我国广东地区迁徙到越南的中国人后裔,使用粤语,但带有口音。他们讲的山瑶和山由发音相近,越南按照越南语音译,正式命名为山由族。现在越南的山由族人口约15万。
3、艾族
越南的艾族又被称为涯族,他们是越南的客家人,但只是1840年之前迁徙到越南的客家人后裔,而1840年之后迁入越南的客家人后裔被划入了华族。越南客家人的祖先主要来自我国广西,他们讲话时,把第一人称的“我”称为“艾”,因此越南人将他们称为艾人,后来正式命名为艾族。越南的艾族人口比较少,大约为五万。
❺ 华人华侨 海外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世界上居住华侨华人100万以上的有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秘鲁、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10国;居住华侨华人10-100万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巴西、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
居住华侨华人1-10万人的有文莱、老挝、朝鲜、韩国、尼泊尔、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比利时、意大利、毛里求斯、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马、危地马拉、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鲁、阿根廷、厄爪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拉圭、圭亚那、苏里南、塔希提、西萨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
(5)1840年越南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
第一个时期,从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为海外华侨逐渐出现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相当发达,而东南亚各地仍然比较落后,于是有不少中国商人到东南亚各地从事贸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当地定居下来,成为第一代的华侨。这个时期的华侨大多居住在今天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人数大约为10万多人。
第二个时期,从元代至清代中叶(1271-1840年).为华侨出国大量增加和华侨在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渐确立的时期。这个时期,明朝海禁开放,促进了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东南亚部分地区已变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贸易中继地,迫切需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手工业品。
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国商人和破产的农民、渔民和手工艺人出国,加之明朝太监郑和率两万多人的船队七下西洋,历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谊,也为中国人出国经商和移居国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个时期,东自日本、朝鲜,西至印度东部海岸,北起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亚群岛,几乎到处都可见到华侨、其人口已达100万以上。
❻ 废除汉字1800年的越南如今怎么样了
一个国家的文化,应当是柔软而又坚硬的。它应当似日月星辰,为国土上的人民撒去无限光辉,照亮前方坦途,它也应如磐石坚硬,不论岁月如何洗礼,时代如何冲击,都始终作为国家的脊柱,挺立不屈。文化是一个国家无论如何都不该舍弃,并且要一直被传承保留的珍贵财富,可就在一个国家,文化却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他们决定废除使用了一千八百多年的汉字,全民学习罗马拼音,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越南与中国的渊源
众所周知,越南是中国的邻国,但其实在千百年前,越南北部也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是无数王朝更迭中的一块封地。早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他就曾派兵来到广东、福建一带,征服了百越部族,将其领土划入了中国版图。
越南文化现状
在成为殖民地后,为了生存和发展,越南开始学习罗马拼音,在接下来几十年的殖民生涯中,汉字也渐渐被他们遗忘。然而在殖民结束后,越南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为了否定曾经是中国藩国的历史,在位者没有选择恢复汉字的地位,而是选择放弃学习汉字,依旧使用殖民时期学习的罗马拼音。
然而汉字在越南文化中存在了一千八百多年,想要放弃又谈何容易,这样草率的决定让日后的越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
在越南很多老年人都选择使用汉字,而且一些地方的祭祀为了正式也是选择使用汉语来祭祀,可是曾经长时间不使用汉字,导致他们在使用汉字时常常出现很多错字。然而在越南的很多年轻人却又不认识汉字,他们使用的都是国家规定的罗马拼音,这样就导致了越南文化的断层,越南的文化传承也面临危机。
❼ 越南阮氏王朝历代国王
阮朝君主列表(序号-庙号-简略谥号-姓名及在世-年号及在位,有些君主没有庙号)
⒈世祖 高皇帝阮福映( 1762年-1820年) 嘉隆(1802年-1820年)
⒉圣祖 仁皇帝阮福晈(阮福胆,1791年-1841年) 明命(1820年-1840年)
⒊宪祖 章皇帝阮福暶(阮福绵宗,1807年-1847年) 绍治(1841年-1847年)
⒋翼宗 英皇帝阮福莳(阮福洪任,1829年-1883年) 嗣德(1848年-1883年)
⒌恭宗 恵皇帝阮福膺禛(1852年-1883年) 育德(1883年)
⒍ 朗国公阮福升(阮福洪佚,1846年-1883年) 协和(1883年)
⒎简宗 毅皇帝阮福昊(阮福膺祜,1869年-1884年) 建福(1884年)
⒏ 出帝 阮福明(阮福膺𧰡,1871年-1943年) 咸宜(1885年)
⒐敬宗 纯皇帝 阮福昪(阮福膺祺,1864年-1889年) 同庆(1885年-1888年)
⒑ 怀泽公 阮福昭(阮福宝嶙,1879年-1954年) 成泰(1889年-1907年)
⒒ 继帝 阮福晃(阮福永珊,1900年-1945年) 维新(1907年-1916年)
⒓弘宗 宣皇帝 阮福昶(阮福宝嶹,1885年-1925年) 启定(1916年-1925年)
⒔ 末皇帝 阮福晪(阮福永瑞,1913年-1997年) 保大(1926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