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这本书怎么样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这本书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6-10 03:25:11

‘壹’ 想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表现该买哪本书好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作者:克里斯特勒(Kristeller),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他的着作《文艺复兴时期的八个哲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译成中文,成为中国学者研究文艺复兴的经典参考读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涵盖了作者在这个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论着,收录了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潮: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等的诠释,以及对艺术近代体系形成的深入考察。此书不但改写了文艺复兴思想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欧美文艺复兴研究的方向,被西方学者誉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范本”。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克里斯特勒(Kristeller)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以来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他的着作《文艺复兴时期的八个哲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译成中文,成为中国学者研究文艺复兴的经典参考读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涵盖了作者在这个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论着,收录了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潮——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等的诠释,以及对艺术近代体系形成的深入考察。此书不但改写了文艺复兴思想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欧美文艺复兴研究的方向,被西方学者誉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范本”。

媒体评论

艺术
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音乐与学术
尽管与视觉艺术中的潮流相比较,近来音乐中的潮流更有益于保存某种思想和文学的内涵,但是现代对天才的迷信导致将作曲家——如果不是演奏家的话,与他的社会环境和他时代的学术分离开来。这种形势在越来越要求学术专门化的进一步鼓舞下,也理所当然地影响到音乐历史的研究。其结果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史常常被描述成毫不相关的发展史,只是由于最近的一些努力,音乐史才被置于一个更为普遍的文化和思想框架中去研究。2本文所为绝非要在音乐或者音乐史领域争得专业的地位,只是想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一般“背景”提供意见,也许会鼓励更有资格的学者去更详尽地考察相关的事实和问题。
如同在文化史的其他许多分支中一样,中世纪的意大利在音乐史中占据有某些特殊的位置。当然,无数理由使人相信,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传统是在更重要的隐修院、主教堂和其他教会中心得到保存和培育,意大利显然在复调音乐的早期发展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那时复调音乐的中心在法国。在13世纪末之前,源于意大利的音乐作品和论文极为稀有,有关音乐活动和教学的记载也少得难以置信。11世纪阿雷佐的圭多(Guido of Arezzo)这一人物非常例外,因为有关他法国渊源的猜测值得认真的考虑。……

目录

中译者序
1990版序言
1980版序言
人文主义
第一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术
第二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道德思想
第三章意大利人文主义在欧洲的传播
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四章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园
第五章菲奇诺和蓬波纳齐论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六章对帕多瓦的阿威罗伊主义和亚历山大主义的新研究
艺术
第七章意大利散文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音乐与学术
第九章艺术的近代体系
第十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化中的修辞学
后记:“创造性”与“传统”
索引

书摘

艺术
第八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音乐与学术
尽管与视觉艺术中的潮流相比较,近来音乐中的潮流更有益于保存某种思想和文学的内涵,但是现代对天才的迷信导致将作曲家——如果不是演奏家的话,与他的社会环境和他时代的学术分离开来。这种形势在越来越要求学术专门化的进一步鼓舞下,也理所当然地影响到音乐历史的研究。其结果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史常常被描述成毫不相关的发展史,只是由于最近的一些努力,音乐史才被置于一个更为普遍的文化和思想框架中去研究。2本文所为绝非要在音乐或者音乐史领域争得专业的地位,只是想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一般“背景”提供意见,也许会鼓励更有资格的学者去更详尽地考察相关的事实和问题。
如同在文化史的其他许多分支中一样,中世纪的意大利在音乐史中占据有某些特殊的位置。当然,无数理由使人相信,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传统是在更重要的隐修院、主教堂和其他教会中心得到保存和培育,意大利显然在复调音乐的早期发展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那时复调音乐的中心在法国。在13世纪末之前,源于意大利的音乐作品和论文极为稀有,有关音乐活动和教学的记载也少得难以置信。11世纪阿雷佐的圭多(Guido of Arezzo)这一人物非常例外,因为有关他法国渊源的猜测值得认真的考虑。

http://www.wl.cn/3740380

‘贰’ 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书

这种东西网上找不到的...
建议去图书馆(市级、市以上的图书馆),他们那都有图书数据检索(免费且自助的)。

《周末读完意大利史》瓦莱里奥·林特纳着
《文艺复兴 中世纪的觉醒 》[全彩图本]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编委会编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王昌建主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艺术》艾里森·科尔着
《欧洲文艺复兴史》刘明翰主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彼得·伯克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中意文本]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博物馆中心局,意大利乌斐济美术馆编着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编着
《12世纪文艺复兴》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约翰·T.帕雷提,加里·M.拉德克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短篇小说》萨凯蒂等着
《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 美术的创新》理乍得·特纳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朱龙华着
《文艺复兴在威尼斯 另一个世界》帕特丽夏·弗蒂尼·布朗着
《文艺复兴在罗马 1400~1600》洛伦·帕特里奇着
《天才复生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与现实性》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张世华编着
《文艺复兴 》苏阿托妮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哈伊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克利斯特勒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朱龙华着
《文艺复兴时期的佛伦萨》坚尼·布鲁克尔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布克哈特着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美术》江丰编着

我敢保证这是这类问题的最全答案。有些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书和世界历史我都没列。就这样。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叁’ 求:请问有没有专门讲意大利历史(或其他)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书

西蒙兹 《意大利文艺复兴》
关于意大利的专题研究在国内比较难找.下面推荐几种与之相关且比较容易找到的书籍:

Jonathan Zophy, A short history of 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 Europe : dances over fire and water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本教科书.虽没有多少研究性质,但对于了解史实,查找书目还是很有帮助的.

John Rigby Hale,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
Denys Hay, Italy in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1380-1530
两书的作者都是学界权威,这两本书是文艺复兴研究近年最重要的书籍,全面,翔实,且透露出浓厚的研究气息.

Christopher Duggan, A concise history of Ital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2006
这本书原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现由上海外语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非常有利于学习西方的中国读者.这本书比较好找,故一并列出.

您关注的主要是政治史和军事史,一些思想史的研究着作我就不列了,如果您感兴趣可以查阅 Paul Oskar Kristeller和Hans Baron的着作.

但愿上述几种书能对您有所助益,您还可以从上述着作的书目中查找更为专门的研究着作.但限于目前国内的条件,多数书籍很可能找不到.
使用一些有名的数据库,比如JSTOR,Proquest等来搜索文章,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肆’ 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特点是技法的科学化,内容的世俗化和审美的理想化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的重要待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技法上的表现

在研究自然过程中,从古代艺术里吸取营养,探索造型艺术规律。逐步确立起来透视法、明暗法、解剖学等科学法则,至16 世纪大师辈出的时代,这些理论和实践发展成为一整套科学的绘画体系。

题材上的表现

新时代的艺术家不满足继承前人的模式,开始对现实生活发生兴趣,以新的、求实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描绘有血有肉的人。

艺术家们起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给作品注入世俗的因素,以后逐步扩大到描绘希腊罗马神话和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作品中歌颂人性,赞美自然,表现人文主义思想。

审美追求上的表现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力图创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大量尝试和探索,再经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总结,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有和谐的姿态,匀称的比例,优美的面容,成为西方古典艺术的楷模。

(4)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这本书怎么样扩展阅读: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本书作者写道,“观赏者不仅仅期望艺术作品具有美感,同时还要求其具有深长的意味、目的以及功用性。”

作者采用全新的方法和宽广的视角,将艺术品还原到它所处的历史语镜当中,探寻创作它们的初衷,研究那些委托艺术家们创造宫殿教堂、绘画雕像的人们。

与其他同题材的专着不同,本书不只涉及佛罗伦萨和罗马,还涵盖了威尼斯、锡耶纳、米兰、帕维亚、热那亚、帕多瓦、曼图亚、维罗纳、费拉拉和那不勒斯等城市。这些城市独特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对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在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时场景”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有趣的生活,“当时声音”则直接引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作家们的原话,告诉我们艺术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精心选取的约600幅插图,成为人们立体了解个辉煌时代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们的眼神虽然各异,但似乎流露出一种自信,一种先前的时代未曾有过的自信。他们之前的中世纪艺术家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叫“中世纪”的时代,而哥特式艺术家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艺术是一种哥特式风格。

从14世纪开始,意大利人率先自觉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他们自称为古典文化“再生”的时代。19世纪的历史学家把这个时代命名为“文艺复兴时代”。

参考资料:网络——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网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怎么样

博爱自由平等!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我想对于上过高中的孩纸们来说,并不难.然而:一位历史老师布克哈特说了,作为一种艺术的国家.这个声音来自于大概135年以前吧! 这是一本奠基性的着作,它对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和作为近代文化源头的性质都做了突出的论述.有人评价说,布克哈特的作品有一个积极的特点 ,即坚持对一个历史进程进行分析,抓住和阐明其内部情况,而许多人对此以过于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把他们变成单一的模式.作者不仅描写了意大利,同时还描写了欧洲其他城市.他们怎样放射光芒、扩展和衰落的情况等等. 在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本书出版后100年的时候,学术界召开了讨论会,回顾和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文艺复兴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现状.从这点上,我们就能得知本书在学术界的地位. 作为一个初学政治学的学生,经过老师指导阅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好书是经得起时间的考研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出版.据说,该书是布克哈特的封山之作.其中我最大的受益就是:对于错综复杂的文献的评价和综述能力,哈伊的写作堪为理论着作的经典.初读罢,就有了:把阅读当做一种生活的艺术的想法!就像我的老师说的,经典的好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是啊,该书,值得学习政治或者文化相关专业的学子们时时温习! 还有人评论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中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恩格斯给予它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②但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出于阶级偏见,加之受形而上学思想体系的支配,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未能(也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说明.原来欧洲的传统历史学,从希腊时代的修昔底德直到十九世纪的兰克,都认为历史学的范围应该限于政治和军事.文艺复兴是属于学术、思想、文学和艺术领域之内的,在传统的历史学中根本没有地位.尽管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以来,人文主义历史家在扫除中世纪欧洲史学中的荒诞迷信,和推翻以犹太史、教会史为中心的体系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因而使得历史学的面貌有所改变;但是它的范围仍然是局限于政治、军事的框子,而未能赋予这个重大文化运动以应有的地位. 无论怎样,把阅读当做一种生活的艺术!亦或是本书给我在初入学术之门后的最大收获!感谢布克哈特!

‘陆’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美术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什么

当中世纪的余辉即将褪尽之际,在意大利这块蕴涵着伟大而又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的土地上开始涌动着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在这一思潮中孕育而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绵延了一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信念有着根本的区别,“上帝主宰一切”的教会信条在人文主义者的怀疑和诘问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绝对权威,人们开始把目光从上帝的身上移开并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他们更注重的是世俗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虚幻的来世。人文主义思想的真正核心就是要提倡“一切以人为本,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的观点在一切以神喻为准则的中世纪则是大逆不道的,那时侯的理想人生就是贫穷、独身和遁世,甚至认为寺院里的一间斗室和从不洗濯的双脚是心灵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在历史中扮演的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不能听天由命地去等待死亡或基督的重现。他们赞扬家庭生活和明智地运用财富,认为适度的物质享受有利于对知识的追求。他们强调智慧和技巧,认为它们都是可以用来操纵人生命运的积极品质。文艺复兴时代最着名的出版商亚丹出版社的徽章是一只海豚和一柄铁锚,它最能概括那个时代的理想:有活力,也有节制——海豚的速度和铁锚的定力。那些人文主义学者们还崇尚科学,热爱自然,对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怀有崇高的敬意,把它们视为光辉的典范并力图使之在新的时代获得再生。因此,这一时代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源出意大利语rinastica, 意为再生或复兴。最先正式把它作为意大利新文化运动名称的是生活在15世纪的着名画家瓦萨利,他在他的不朽之作——《艺苑名人传》中曾自豪地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美术复兴时代,并把那些当时活跃着的许多画家的辉煌业绩记录下来传给了后人。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曾对文艺复兴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这是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需要而且产生了在思考力上,热情上和性格上,在多才多艺上和学识广博上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之所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并在那儿发展得最为典型和完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意大利三面临海,北抵阿尔卑斯山脉。但这种背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似乎并未养成意大利人那种类似海岛居民应有的团结精神,19世纪以前这个国度在政治上始终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个狭长的半岛上就有许多的城邦国家同时并存,各占着一方天地,如那不勒斯王朝、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米兰公国等。这种割据的状态虽不时地会发生一些局部的摩擦,但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它们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环抱的地中海作为海上通道也把希腊、阿拉伯、西班牙以及北非等地的各种文化传播到了意大利,而意大利人则通过海洋把贸易做到了世界各地。到14世纪末15世纪初,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已经成为西欧和东方贸易的枢纽,也是区域性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当时,在威尼斯十吨以上的各类船只就有三千多艘,水手有三万六千余人。而佛罗伦萨出产的织有金丝的锦缎畅销西欧和中东各地,声誉仅次于中国的丝绸。据史料记载,1338年,仅在佛罗伦萨大小银行就有七十多家,意大利的高利贷者的活动遍布了欧洲各地。贸易的发展带来的经济的繁荣为后来的艺术复兴作了必要的准备,艺术赞助人不再是教会的专利,新兴的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也开始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从文化传统上来看,意大利是古希腊、罗马伟大文化遗产最直接的继承者。在意大利各地遍布着古希腊、罗马壮丽精美的建筑和美术遗迹。面对这些废墟和遗迹,许多人文主义者在惋惜与感慨中认识到了他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的辉煌,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考古挖掘工作之中,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着名画家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就曾在1519年被教皇利奥十世任命为罗马城古代文物考古总监。当然,人文主义学者并非只关心遗迹的挖掘和古籍的整理,他们所希望的是从古代的思想中寻找出那些能够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加充实丰富更加富有意义的因素,以期把那些曾使古代帝国彪炳史册的生机再度贯注到他们的思想、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中去。因此,他们把目光锁定在古代,并把那些废墟、遗迹和古籍当作知识和灵感的源泉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对古典文化的崇敬之情在他们的作品中到处都有表现,即便是作为人物陪衬的风景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画有古典样式的建筑或废墟。另外,1453年,拜占庭的陷落在客观上也加快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进程。那些逃亡到意大利的拜占庭学者带来了大量的希腊手抄本,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也是他们急需学习和了解的世界——希腊的古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虽以古典文化为学习的典范,并将之奉若神明,但它的终极追求决非是古代美术的一种简单再现,实质上它是把学习古典文化作为途径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文化,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意识形态在艺术中的反映,它的精髓所在就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复杂的现实场景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当时的艺术家创造的许多个性鲜明、感情细腻、形象逼真的各类人物以及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场景,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们对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予以充分肯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的作品中虽然含有大量的宗教题材,但古代异教的神话以及世俗生活中的人物和场景也不断地出现,如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约1445~1510)的《维纳斯的诞生》,裸体的女神虽然还面带中世纪式的忧郁,但画家对她美丽身躯的充分展示不仅代表着美神在新时代复活,也代表着一种新的艺术观念的诞生。

人文主义画家们即便在处理宗教题材时,也尽量地淡化或减弱宗教的意义,把一些宗教事件和宗教人物当作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和个性鲜活的普通人来刻画,充分肯定人性的真善美和崇高。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不仅形象美丽,而且充满了母性的关爱。可以这样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在人物形象的高度个性化与心理状态的深刻描绘以及表现日常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古希腊、罗马的美术。无论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笔下的基督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还是乔尔乔纳(Giorgione da Castefranco,1478~1510)笔下的女神和提香(Titian,1488/90~1576)笔下的天使,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是对人的生命、身体和智慧的歌颂。

文艺复兴美术的人文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宗教、神话题材的表现中,同时也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情上。由此,以更具现实性题材为内容的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和装饰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晚期,作为独立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也开始出现。随着绘画题材的日益丰富,绘画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蛋彩画在湿壁画的基础上技术日臻完善,15、16世纪产生发展起来的油画技术使架上绘画得以迅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美术服务对象逐渐由封建教会与王公贵族向新兴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转移,使美术“消费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了北欧诸国的版画艺术空前繁荣并取得极高的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也就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其影响极其深远,即便在现代风格的艺术甚嚣尘上的今天,这种传统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甚至主导着人们的审美判断。文艺复兴美术以人体解剖和透视理论为艺术创作的两大支点,把写实传神作为艺术表现的首要任务,这在当时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时尚。这种探索和追求使得西方的艺术溶进了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尤其在绘画领域中,许多艺术家孜孜不倦地把绘画技法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等画家都作过尸体解剖,热衷于人体结构与比例的研究;兼画家和建筑师于一身的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则发明了透视法,使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空间成为可能,实现了古希腊人追求的那种幻觉效果,从而引起了造型艺术的革命。威尼斯的提香潜心于色彩与笔法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技巧。这种科学与艺术的联系,还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为改进表现技巧而运用科学实验原理和手段的层面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出艺术家自觉将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的世界观。也正因为如此,当时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和科学家。更值一提的是这些大师们在锲而不舍地从事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勤于着书立说,学术理论思潮的蓬勃发展也成为文艺复兴美术高度繁荣的标志之一。布鲁内莱斯基等建筑师留下了大量的建筑理论着作,达·芬奇等画家则从美学、绘画原理和绘画技法等方面深入地探讨绘画的奥秘;米开朗基罗也留下了许多有关雕塑艺术的文章,还为自己的作品写了不少优美的诗歌,而瓦萨利的《艺苑名人传》则成为最早的艺术史着作。这些杰出的艺术大师们以自己的智慧、才能以及人格的力量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尊重,当年查理五世为提香拾起掉在地上的画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仅是提香的胜利,也是艺术的胜利。

一、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早在13世纪,意大利的一些画家就开始着手实验一种新的绘画风格了,他们试图在绘画的领域里能够更真实地描写自然,并创造出像哥特式雕刻那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早进行这种新风格实验的画家是佛罗伦萨的契马布埃(Cimabue,1272~1302)和锡耶纳的杜乔(Duccio,1225~1318)。契马布埃受拜占庭艺术中希腊因素的影响,在作品《宝座上的圣母》中已经表现出了古典艺术的特征——天使和圣母的头部带有明暗,衣纹则显得较为柔和,画面底部的四位先知的形象采用了雕刻的手法赋以高度的明暗对比。无论是人物面部的表情,还是作品透出的气息都要比拜占庭的艺术更具有世俗性。杜乔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他于1308~1311年为锡耶纳大教堂创作的大型祭坛画《荣耀圣母》(图68)体现出了更多的新因素。画家运用混合明暗的熟练技巧,把圣母的长袍画得像真实的布料一样,显得更加柔和舒展;同时也生动地表现出了衣服下面的人体形态。画中的圣母不是漂浮在宝座前面而是切实地坐在宝座上,四周的天使依然是对称地排列围绕着圣母,但姿态更加自然。这种在平面上营造出的一种三维空间的错觉是自古典时期以后欧洲绘画中极为罕见的。杜乔对在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兴趣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基督进入耶路撒冷》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尽管画中的人物和建筑的透视变化还不完全正确,没有统一到一个完整的空间中来,但他在这方面已经走得够远的了。这幅作品也表现出了在透视法最终确立以前画家们所进行的实验轨迹。
对这种新风格起决定性影响的画家要数被称为“文艺复兴绘画之父”的佛罗伦萨的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据说他是契马布埃的学生,在绘画中继承了老师的作品所表现出的一种重量感。乔托之所以被视为近代西方绘画的开创性大师,是因为他在将哥特式雕刻的写实风格和拜占庭绘画中的明暗造型法结合起来的实验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在绘画中通过将富有体积感的人物置于秩序井然的构图之中,使画面具有了一种自然的空间感。同时他还把优美的叙事与忠实的观察结合起来,注重人物表情和心理因素的刻画,使绘画不再是文字简单的图解,具有了独立的意义。在意大利北部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尼小教堂留下的壁画可以说是乔托最成功的作品,如《哀悼基督》(图69)。在这幅作品中,乔托不像杜乔那样利用建筑来构造空间,而是利用人体的体积感和真实感以及他们有序的排列组合。画中的人物与真人一样大小,最前面的两个人物背向观众,和其他正面侧面的人物之间似乎保持着一段距离,从而使画面产生一种深度感。这种深度感就是通过塑造结实的人体在一个简约的风景中的纵向叠加得以实现的,画家这种匠心独运的构图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空间假象。乔托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注意到了观众与绘画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观众与画中的人物同处一个水平面上,他可能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建立这种关系的画家。面对乔托的作品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不仅是因为观众受到画中人物情绪和场景氛围的影响,更重要的在空间上他们也是浑然一体的。乔托的成就很快使他成为佛罗伦萨人的骄傲。从他生活的时代起,画家们也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姓名。从此,美术史不仅是作品的历史,也是美术家的历史。

15世纪初,佛罗伦萨出现了三位艺术大师,他们是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雕塑家多纳太罗(Donatello,1386~1466)和画家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开始。

布鲁内莱斯基最初从事雕塑创作,后与多纳太罗同赴罗马研究古代艺术,最后在建筑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约在1420年,布鲁内莱斯基受雇从事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设计工作。这是一个哥特式大教堂,佛罗伦萨人希望有自己的冠以巨大圆屋顶的大教堂,但直到布鲁内莱斯基完成这项任务之前,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做到。当布鲁内莱斯基被召唤设计新的教堂时,他决心全部放弃传统式样,而采用了渴望恢复古罗马的壮观的那些人的计划。布鲁内莱斯基游历了罗马,测量神殿和宫殿的废墟,并画出了这些建筑形式的草图。但他的意图决不是原样不动地模仿这些古代建筑,因为这样做,已经不能适应15世纪佛罗伦萨的需要。他意图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灵活地运用古典建筑的形式,来创造一种新的和谐美丽的形式。这一成果,既非古典的,也非哥特式的,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设计。布鲁内莱斯基使自己的计划取得了成功,佛罗伦萨大教堂被誉为佛罗伦萨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大教堂穹顶呈八角形,跨度42.2米,总高度107米,整座建筑非常雄伟。

布鲁内莱斯基不仅是文艺复兴建筑的首创者,在透视学和数学领域里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远近透视法”的发现应该归功于他,布鲁内莱斯基赋予了解决远近透视法的数学手段。

布鲁内莱斯基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欧洲和美洲的建筑家们在此后将近五百年的时间里,都追随他的足迹。

佛罗伦萨雕塑家多纳太罗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雕塑家。他与同时代的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持一样的观点,即摆脱哥特式的痕迹,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1425年,他给锡耶纳洗礼堂制作青铜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为把平面变成那种同绘画效果相似的三度空间的错觉,多纳太罗利用了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理论。故事取自《圣经》中的新约全书,浮雕画面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在前景和背景的关系上,层次分明。正是因为运用了透视原理,在有限的构图中,造成了丰富的空间感。与多纳太罗几乎同一时代的还有另一名着名的雕塑家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约1381~1455),吉贝尔蒂出生于首饰工匠家庭,掌握熟练的青铜制造技巧。从1403年起,他花了21年的时间完成了佛罗伦萨洗礼堂第二道门的制作。从1425年起,他又花了27年的时间完成第三道门的制作。在第三道门上,他用线性透视统一每一个构图,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景深。米开朗基罗对此钦佩万分,称之为“天堂之门”(图70 )。
如果说雕塑家多纳太罗和吉贝尔蒂利用画家的技巧获得了浮雕中的空间感的话,那么,画家马萨乔就是汲取了建筑和雕塑里的营养来创造了绘画中的空间景深。马萨乔继承和发展了乔托的艺术传统,他以科学的探究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中。他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天才,虽然仅仅二十八岁就去世了,然而那时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绘画中的革新。他的名作《出乐园》(图71)、《纳税钱》(图72)是在1427年为佛罗伦萨卡尔米内的圣玛利亚教堂而画的画。马萨乔画出了准确的解剖结构,用远近透视法来安排画面中的人物,让我们感觉到,他所画的人物几乎可以触摸到。16世纪佛罗伦萨的美术家兼美术史家瓦萨利曾这样评价马萨乔的写实主义绘画:“……我们能把开创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的荣名授予马萨乔;确实,在他以前人们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能被描述为是虚假的,而他所创造的作品是活生生的、真实的、自然的。”马萨乔的艺术原则,不仅成为15世纪意大利艺术家遵循的典范,也对欧洲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柒’ 关于意大利历史的书籍

1、一本书读懂意大利历史

《一本书读懂意大利历史》作者王贵水,该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意大利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意大利这个古老文明国家悠久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让读者对意大利这个国家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客观的认识,感受这个文明古国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概貌。

2、意大利史

《意大利史》又称《意大利全史》,是圭恰迪尼晚年的作品,其写作的政治目的在于通过将意大利多城市史熔于一炉,用这种方式唤起意大利人的民族觉醒。本书共二十卷,从1494~1534年,在意大利史学上第一次打破了地域界限。

把意大利所有城邦都纳入整体的叙述。同时具有许多内容涉及了西欧许多国家,完全可称为通史。《意大利史》是了解文艺复兴的重要历史。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创作的历史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860年。

全书分为6篇,主要论述了从1350—1550年间意大利政治、文化思想和日常生活的发展变动。布克哈特运用当时已经出版、随手可得的编年史和故事集,从新的视点切入,构建了有关文艺复兴研究的新体系。

4、意大利美术史话

《意大利美术史话》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人岛,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刻画出意大利美术的脉络,让读者能轻松地了解和领悟意大利美术个中的精华和古雅之荚。

1964年生于湖南新宁,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社副社长,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编了大型画册《名画观止》,《现代传世名画鉴赏》。

编着有《裸体的艺术与艺术的裸体》,《名画的对话》,《中国当代受欢迎的画家》等,总计发表专着及论文200余万字。1997年6月策划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救亡漫画宣传队成立六十周年》暨《纪念漫画工学团成立六十周年》的展览,研讨及纪念活动。

5、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

本书分两部分,主要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第一部分为作品研究,分别介绍、赏析文艺复兴盛期大师们和这些大师前辈们的作品;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描述了文艺复兴古典风格所具有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绘画形式的特征。

沃尔夫林研究艺术的方法的特点在于技术、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字里行间充满灵感的火花。他的语言极具洞察力,从形式上解释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与雕塑,而基本不涉及题材的意义或决定创作过程的其他因素。

其风格分析把文化史和心理学糅合到创作过程中,自成一套完善的审美体系。这种形式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批评的发展。

‘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是什么

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诞生的摇篮,也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许多城市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业和银行业都发展迅速。例如威尼斯的商船队就定期在欧洲、亚洲、非洲一些大城市航行,佛罗伦萨的银行也在欧洲许多城市设有分行。新兴资产阶级的实力一天天强大。他们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取得胜利,便积极提倡文艺,网罗大批人才。这就使意大利文坛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但丁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新旧交替时代的伟大诗人,在这过渡时期的着名作家还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们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到了15、16世纪,又涌现了一批人文主义作家,比较着名的有安琪罗·波利齐亚诺、路易其·浦尔契、马德奥·博亚尔多、雅科波·桑纳扎罗、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托夸多·塔索。后两位作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杰出的人文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贵族之家。父亲是公证人,与但丁一同被流放。彼特拉克早年学过法律,曾到欧洲许多地方旅游,搜集古代希腊罗马文物,认真研究古罗马名家作品。他热爱古典文学,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教会的禁欲主义。他最先提出“人学”来与中世纪神学相对抗。这位诗人用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写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曾被元老院推举为桂冠诗人。他所独创的十四行诗对欧洲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

彼特拉克用意大利文写的《歌集》是他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出色的抒情诗集。它分上下两册。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写诗人对女友劳娜深挚的爱情。上册写1327年诗人初次见到骑士之妻劳娜时的内心汹涌的热情。劳娜有花朵一样的娇美的容貌,也有高尚的道德。诗人对她一见倾心,终生爱慕。当时劳娜20岁,已婚3年,诗人23岁。下册写于20年之后,当时劳挪已死于瘟疫。诗人抒发了劳娜死后自己深深的痛苦与哀伤,诗句悲切感人。在劳娜身上寄托了诗人的美好理想,但诗人对她的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生活中个人幸福的热烈追求。

《歌集》是彼特拉克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诗人世界观中的矛盾。他一方面热烈追求现世生活中的爱请和幸福,一方面仍受中世纪宗教观念的束缚;一方面用火一样的诗句表达他炽烈的爱国热情,一方面又轻视和脱离人民。在他身上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积极的一面和时代的阶级的局限。

安琪罗·波利齐亚诺(1454~1494)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他认真学习了维吉尔、莫维德、但丁、彼特拉克等人的作品,从前人的创作中吸收艺术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八行体叙事诗和圣剧《俄耳甫斯》。

作品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写的是歌手俄耳甫斯的历险故事。这本是个世俗异教寓言故事,作者却将它涂上梦幻神秘色彩,在艺术手法上有所创新。

马德奥·博亚尔多(1441~1494)也是意大利着名的人文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热恋中的奥兰多》,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奥兰多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贴身卫士。

作品描写他和东方公主安杰丽嘉的爱情故事,富有传奇色彩。

雅科波·桑纳扎罗(1455~1530)也是意大利有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自传体散文作品《阿卡狄亚》。

小说主人公辛契洛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少女,但又没有勇气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他远离故乡,到风景清幽的阿卡狄亚去生活。作品主人公离开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的情节对后世欧洲作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卢乡维科·阿里奥斯托(1474~1588)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作家。他在戏剧和诗歌方面都有较大成就。他写了5部喜剧,是意大利风俗喜剧的奠基人。着名的喜剧有《列娜》和《妖术》,在欧洲许多国家流传很广。他的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叙事长诗《疯狂的奥兰多》。从情节看这是博亚尔多《热恋中的奥兰多》的续篇。由于博亚尔多没有写完作品就已阵亡,阿里奥斯托便继续写下去。以原有的3条情节线索作为框架,突出奥兰多对东方公主安杰丽嘉热烈的坚贞的爱情。他为寻找这个美人,走遍天涯海角,历尽了艰难困苦。后来安杰丽嘉爱上了伊斯兰教徒梅多洛,并和他结了婚。奥兰多在这沉重的打击下疯狂了。这部作品取材于民间文学,在艺术方面表现了精湛的技巧,结构严密,情节生动,心理描写细腻而有分寸,诗句清丽而有韵味。

长诗写的虽是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但却贯穿了时代精神,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作品既有对爱情和大自然的歌颂,也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割据、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它在意大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托夸多·塔索(1544~1595)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诗人。他出生于宫廷诗人家庭,攻读过法律,但他的兴趣是在文学方面。曾认真研究过古希腊诗人的赋诗法。他一生道路坎坷,曾因精神抑郁得了癫狂症,被关入疯人院7年。一生写了叙事诗《利那尔多》(1561)、田园剧《阿明达》(1573)和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等。由于他诗歌方面有较大成就,1595年罗马教皇曾授予他“桂冠诗人”称号。

塔索的代表作是《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作品的内容是描写1096到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事件。十字军首领弗莱多·底·布留尼在最后几个月中带领十字军攻克了圣城耶路撒冷。作者选择这个题材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因为在写作长诗的年代,欧洲正面临土耳其的威胁。

长诗中既描写了十字军英勇搏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穿插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情节有张有弛,疏密相间,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语言高雅而有文采,抒情色彩浓厚。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反映在长诗中,他想要歌颂基督教,但实际上他所写的世俗爱情故事和非基督教精神的人物给读者的印象更深,艺术感染力也更强。

‘玖’ 谈谈你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理解 艺术评论800字

如果是谈个人理解的话,我想说的很多。首先声明,我是美术类毕业生。而自己的兴趣爱好又是历史,尤其是欧洲史。
中世纪是一个人类觉醒的缓慢过程,人们通过战争,和宗教来控制和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人被分三六九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从13世纪到16世纪之间,艺术的影响从意大利开始逐渐扩散欧洲各个国家。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决定了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的到人们的推崇。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文的才是发展的。也就是说。以为人性的觉醒。人文的重要性被逐步扩大。从最初的黑暗时代开始人类的思维变飞速的转变着。最后漫长的中世纪的没落走向衰亡,文艺复兴功不可没。正式因为艺术给了人们自由的空间(思维上的)所以社会才进步到逐渐放大人权的作用。

‘拾’ 推荐几本关于意大利艺术史的书籍。

关于意大利的艺术史研究,基本而言,重点集中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列举几本:
1、刘人岛《意大利美术史话》
2、徐庆平《意大利美术史》,徐庆平为徐悲鸿的儿子,对意大利美术史研究尤多,可参看其着作
3、傅雷《西方美术名作二十讲》
4、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5、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
6、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题》、《文艺复兴与其他文艺复兴》
7、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
其他还有通史,如《剑桥艺术史》等。如果你能把这些书都看好,你基本就对意大利的东西都能掌握了。

阅读全文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这本书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恒河祭祀多少年了 浏览:535
伊朗人怎么看孟晚舟 浏览:882
通过什么物流把东西送到越南 浏览:856
越南当兵最怕什么 浏览:960
洪森为什么能亲越南 浏览:949
中国人如何饮印度茶饮 浏览:840
印尼巴士怎么改天气 浏览:678
越南币一千元是多少元 浏览:253
中国风俗习惯和哪些国相似 浏览:164
意大利丰添洗发水怎么样 浏览:787
印尼怎么发工资 浏览:767
印尼产的二胡多少钱 浏览:688
郑州哪个超市卖意大利面 浏览:178
中国联通您拨打电话正忙什么意思 浏览:449
印尼护照上出生地址在哪里 浏览:573
十月份去越南旅游穿什么衣服好 浏览:382
印度邮政编码是什么 浏览:95
印尼飞上海的飞机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453
印尼椰子怎么出口 浏览:126
罗马帝国对应中国哪个朝代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