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意大利经济
200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2.7%,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4.5%,美国、日本经济直线上升,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形势下,欧元区的经济,尤其是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始终在谷底徘徊,持续低迷。一年来,从持续不断的能源危机到突然爆发的帕玛拉特财务丑闻,从居高不下的欧元汇率到困难重重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无一不对意大利的家庭消费信心、对企业的投资热情和对消费者投资金融市场的决心产生负面影响,使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意大利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使本来就不景气的国内市场需求就更加乏力,进出口更加萎缩,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使政府一再调低原来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3%,最终只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0.3%的增长率。
一、经济发展持续减缓,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下跌
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减缓。2002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意大利的经济已完全进入停滞期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因此,2002年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0.4%。到2003年,在第一和第二季度连续下跌,出现技术性经济衰退以后,第三季度才开始回升,达到0.4%,但到了第四季度,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的停滞期,增长率仅为0%。实际上,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最近出版的《2003年意大利年度经济报告》公布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经济在进一步恶化,加上当年实际工作日比2002年少两天的因素,经济发展最终仅实现了0.3%的增长,但值得安慰的是,比欧元区的另两个大国法国(0.2%)和德国(-0.1%)的经济增长率还略高一些,而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经济分别都增长了3.1%、2.7%和2.2%。
二、国内需求更加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
据该经济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意大利2003年的国内市场低迷,需求更加乏力,因此,意大利全年的国内需求仅增长了1.2%,比不景气的2002年(1.3%)和2001年(1.4%)都进一步下降。
此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项指标,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也不尽人意。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尽管国内的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了1.5%,其中家庭消费增长了1.3%,政府和公共行政机构的消费增长2.2%,但固定资产的投资在2002年增长1.2%以后,在2003年却直线下降了2.1%,货物与服务的出口甚至大幅下降了3.9%,进口下降了0.6%,双双都创下了十多年以来最糟的历史记录。由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对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基本为零,因此,意大利经济的微幅增长看来主要靠国内的最终消费需求拉动。
三、消费价格指数上升,通货膨胀率继续上扬
在一路攀升的石油价格、持续的热浪和干旱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坚挺的欧元汇率等负面因素干扰下,意大利2003年的通货膨胀率还是突破了政府当年制定的预期目标1.9%,最终上升到2.7%。据该报告提供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消费价格指数为122.0(1995=100),比2002年上升3.2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为2.7%,比2002年的2.5%增长0.2个百分点。
意大利过去3年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欧元区的平均标准,200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7%,2002年的为2.5%。
四、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持续下降
2003年欧元区就业处于停滞,而意大利的就业形势和失业率都有很大的改观,成为意大利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意大利的就业人数不但比前一年增加,而且长期困扰意大利经济发展的高失业率有了明显的改观。劳动力市场的回暖预示着意大利经济将有可能在新的一年迈出更大的步伐。据该报告公布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的就业人数增长了1.0%,增加了225,000人,其中中老年人的就业增长最快。据统计,50-64岁的就业人数在1999年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9.4%,到2002上升到20.2%,2003年的比例达到20.8%。特别是50-59岁的就业人数在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5.3万人,占当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总数的三分之二。尽管如此,2003年意大利的就业率仍远未达到欧盟2002年的平均就业率64.2%,也就是说,意大利的就业人数在全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56%。法国的平均就业率为60%,德国的为65%,英国的为70%,美国的为75%。
失业率在2003年已从2002年的9%降到了8.7%,降到欧元区平均失业率8.8%以下,为199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意大利在1998年的失业率曾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记录,为11.8%。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在加强社会保障的同时重点解决青年和南方失业问题之后,意大利的失业率才开始逐年下降。
五、财政赤字增加、公共债务略有下降
意大利的财政长期入不敷出,高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一直是意经济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2003年,意大利的公共财政赤字达到了318.32亿欧元,在其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为2.4%,比2002年增加了0.1个百分点。虽仍控制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以内,也控制在欧元区平均水平以下,但是,意大利去年的公共财政赤字状况比2002年(284.03亿欧元)恶化。
在公共债务方面,据意大利中央银行提供的数字,意大利2003年的公共债务达到13,815.74亿欧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2002年的108.0%降到106.2%。虽然这一比例近几年已连续下降,但意大利的公共债务仍然是欧盟最高的。2002年意大利的公共债务总额为13,606.84亿欧元,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08.0%,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最高。
此外,意大利2003年的税收压力略有增长,从2002年的41.9%增长到42.8%。
六、工业生产连续三年下滑
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信心指数下挫,因此,意大利2003年的工业生产已连续第三年下滑。2003年,意大利工业生产的指数为97.0(2000年=100),同比下降了0.8%。全年四个季度的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分别为-0.9%、-2.6%、-0.1%、0.3%。而在实际工作日相同的情况下,意大利去年的工业生产指数比2002年下降0.4%。从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些数字分析,意大利2003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工业生产有回升的趋势。
2003年,意大利工业生产增长最快的行业有水、电、煤气,达到4.8%,采矿业增长4%,石油精炼工业增长2.4%。降幅较大的是其它工业制造业,下降6%(其中家具制造业下降4.1%),制革与皮鞋制造业下降5.5%,电力设备和精密机械设备制造业下降4.9%、运输工具制造业下降3.8%、机械设备和服装纺织品行业均下降3.6%。
此外,据意大利经济研究及分析研究所(ISAE)进行的调查表明, 2003年意大利制造业的设备利用率不高,4个季度的情况分别是75.7%、76.7%、75.8%和76.8%。意大利2001年的工业生产下降0.8%,2002年下降1.4%。
在工业生产值方面,除建筑业的产值增长以外,其他各个主要行业的生产产值都在下降。
意大利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工业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工业生产的最明显特征是加工出口。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和汽车制造以及纺织、服装、制革、制鞋、家具等。
七、外贸进出口下降,顺差大幅减少
意大利2003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均比2002年下降,其中出口下降的幅度达到了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意大利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152.79亿欧元,其中出口为2,581.88亿欧元,同比下降4.0%;进口为2,570.91亿欧元,同比下降1.6%;贸易顺差为10.97亿欧元,比2002年顺差减少67.42亿欧元。意大利进出口贸易盈余虽然从1993年以来已连续十一年实现顺差,但2003年的顺差额为十一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八、国际收支逆差大幅增加,状况严重恶化
据意大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年初公布的数字显示,意大利2003年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高达200.35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了近3倍。经常项目逆差在2003年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据分析是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收益项目逆差增加和经常转移逆差增加所致。意大利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收支状况在2003年都是顺差。其中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为5.23亿欧元,比2002年的顺差额减少3.17亿欧元,减幅为37.74%。国际收支金融项目顺差为185.03亿欧元,比2002年增加99.65亿欧元,增长一倍多。此外,2003年意大利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为10.09亿欧元,2002年同期是-20.42亿欧元。
关于意大利的国际储备资产,据意大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字:截至2003年12月31日,根据当年12月底的价格和汇率计算,意大利的国际储备资产达到了500.89亿欧元,其中黄金储备为260.42亿欧元,特别提款权(SDR)1.23亿欧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为32.89亿欧元,外汇储备为206.34亿欧元。2004年7月10日(详见2004年期 《国际市场导刊》-- 专题报告栏)
② 西班牙和意大利哪个综合国力更强
意大利更强
意大利是南欧各方面老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意大利制造业产值可是世界第6,比英法都高,机床出口世界第三,仅次于德日,还有纺织机械制造、豪华跑车(兰博基尼、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法拉利、依维柯)时装、军工等都有很厉害的企业,菲亚特是世界产量第七的汽车厂商,还有医药产值欧洲仅次于英国德国,还是世界领先的抽油烟机和餐饮电器生产国,西班牙怎么比,好像就电信、太阳能、zara有点说头,不知怎么回事,意大利这么一个制造业基础坚实经济体总被国内低估,而且贸易还是连年顺差很多方面都比英法还表现好
③ 意大利的经济怎么样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截止到2011年意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际汇率标准)国内生产总值:2.036687万亿美元(世界第七);
(国际平价购买力)国内生产总值:1.177114万亿美元(世界第十);
(国际汇率)人均GDP:33828美元(世界第22);
(国际平价购买力)人均GDP:29418美元(世界第27)。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4%;
通货膨胀率(2011年12月):2.8%;
失业率(2011年12月):8.9%(欧盟平均失业率10%)。
意大利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第八贸易大国、第八出口大国。
意大利的人均GDP为36,130美元(2011年数据),2001年全国就业总人数2151.4万,新增就业岗位43.4万,同比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112.6万,同比增长0.6%;工业人口684.1万,同比增长1.1%;建筑业人口170.7万,同比增长5.5%;服务业人口1354.8万,同比增长2.7%;失业人数206.1万,占9.5%。
④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究竟有多强
绝非酱油选手
二战时期,意大利还有一支区域性海军,1940年拥有各类舰艇257艘,其中3.5万吨级战列舰就有4艘,万吨以上巡洋舰7艘,是一支比较有实力的区域性海军力量,海军总体实力排名世界第四,仅次于美英日三国,是英国在地中海最强劲的对手,给英国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⑤ 二战时的意大利好歹也算世界强国,为何战绩差到如此地步
二战时的意大利与德国、日本一起组成了轴心国,挑起了世界大战。而这个当时的世界强国,意大利的表现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两个盟友一个席卷欧洲、一个侵吞亚洲,意大利却谁都没打得过,这是为何?
当时的意大利虽然也是世界级的强国,但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匮乏,殖民地也没有其他国家多,虽然是强国,但也是强国中实力最差的。1939年的意大利工业产值仅占到世界的2.9%,比日本都要少,仅是美国的十几分之一,英国的三分之一不到。由于资源和经济方面的落后,开战前的意大利都还没组好准备,并在看展半年后就用光了
钢铁、煤炭、铁矿石等物资储备,最重要的石油储备更是被封锁一年后就枯竭了,海军和空军只能宅在家里,等德国救济。意大利突然参加二战,真的是有点勉强了。
意大利人是世界上最为文艺的民族,和祖先罗马人完全是两个极端,他们搞艺术可以,但打仗还是算了,就比印度强些。和当时的盟友德国人和日本人相比,意大利人既没有德国的报仇思想,也没有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洗脑,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和复兴罗马帝国的口号太没号召力了,老百姓根本不理他。
当时的意大利人民生活水准还是很不错的,百姓根本没有打仗的意愿。所以我们常能看到意大利士兵被各种俘虏的情况,不是他们战斗力差,而是实在不想打。那些被逼到战场上的意大利人恨不得赶紧被俘虏,这样就能赶紧回家了。还有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毕竟当时的欧洲随便一个国家都是大哥级的一流强国或者小强级的二流强国,意大利的准一流水准打谁都不容易。很多人把意大利打希腊当做笑谈,先不说希腊当时实力并不弱,更不谈希腊后面的英国人了。所以意大利入侵希腊时,主要是被希腊和英国的联军打满地跑。若把当时的意大利放非洲,绝对第一。
最重要的一点,二战那会的德国是主要进攻国家,意大利打打辅助就好。而且那时的意大利法西斯把资源、工业生产、运输补给都优先让给德国人,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倒是少有亮眼表现。而德国一路超神的辉煌战绩,也显得为打过胜仗的意大利太弱鸡了,甚至会给人拖了德国后腿的感觉。
⑥ 意大利的经济怎么样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
截止到2011年意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际汇率标准)国内生产总值:2.036687万亿美元(世界第七);
(国际平价购买力)国内生产总值:1.177114万亿美元(世界第十);
(国际汇率)人均GDP:33828美元(世界第22);
(国际平价购买力)人均GDP:29418美元(世界第27)。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4%;
通货膨胀率(2011年12月):2.8%;
失业率(2011年12月):8.9%(欧盟平均失业率10%)。
意大利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第八贸易大国、第八出口大国。20世纪先后有9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基础研究中的物理与天文、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高新技术领域如空间技术、信息通信、高性能并行计算机、核能、农业领域等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意大利的人均GDP为36,130美元(2011年数据),2001年全国就业总人数2151.4万,新增就业岗位43.4万,同比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112.6万,同比增长0.6%;工业人口684.1万,同比增长1.1%;建筑业人口170.7万,同比增长5.5%;服务业人口1354.8万,同比增长2.7%;失业人数206.1万,占9.5%。
意大利自然资源贫乏,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等能源和大理石、粘土、汞、硫磺以及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国内市场需求,75%的能源供给和主要工业原料依赖国外进口。意大利传统重要可再生能源为地热和水力,地热发电量为世界第2仅次美国,水力发电为世界第九。意大利一直重视发展太阳能,2011年意国是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国(占世界份额4分之一),意大利国内可再生能源供给比例已经达到能源总需求25%。
⑦ gdp世界排名
美国(20.51万亿美元)
2018年美国生产总值是20.51万亿美元,名义增速5.2%,实际增速2.9%,虽然不及预期,但也刷新了13年来的最高记录。成为全球首个GDP突破20万亿美元的国家,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已经超过了3.28亿,人均GDP也已接近6.25万美元,但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201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在2018年内美国共有将近2200家零售门店倒闭,比2017年同期激增23%。
中国(13.6万亿美元)
中国2018年GDP也有不俗表现。排名第二的中国,GDP达到1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6.3%(2017年为63.2%),如果把港澳台包括进来,那么中国2018年的GDP约为14.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71.2%,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GDP增量近1.4万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澳大利亚。
日本(4.96万亿美元)
2018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度增长0.6%。日本政府2019年1月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的经济预期为增长0.9%左右,实际GDP数据低于预期。同日还公布了日本2019年一季度(1月至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增长0.5%,换算成年率为增长2.1%,连续两个季度维持增长。一季度名义GDP环比增长0.8%,换算成年率为增长3.3%。
德国(3.99万亿美元)
德国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3882亿欧元,约合38707亿美元,这一数值较之前IMF预估的德国GDP总量为为4.03万亿美元,下降了1593亿美元,2018年全年的GDP增速1.5%,2018年12月,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正式公开表示,德国内阁讨论并通过了《德国对外贸易条例》修改草案,从2019年1月1日起,对涉及德国国防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在被非欧盟资本收购时,将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核。涉及的领域包括:电信、IT安全、发电站、供电网、饮用水和食品供应、金融交易、证券和衍生品交易、医院信息系统、航空、铁路交通以及软件工程等。
英国(2.82万亿美元)
英国2018年GDP总量折合约28234.79亿美元,同比增长6.9%; 人均GDP折合42480美元,同比增长6.2%,以2018年中人口数为基数,英国人均GDP约为31815英镑,同比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增长等因素,实际增长速度约0.8%。实际GDP分季度同比来看,一季度增长2.3%,二季度增长1.4%,三季度增长1.3%,四季度增长0.6%,增长呈逐季下降的趋势。
法国(2.77万亿美元)
2018年全年法国GDP总量达到了2.35万亿欧元(具体为23503.5亿欧元)。这样,按照全年欧元、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2018年法国GDP约为2.776万亿美元——略低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2.79万亿美元,从环比增速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是环比增长0.2%、二季度也是环比增长0.2%、三季度环比是0.4%、第四季度则为0.3%。
印度(2.72万亿美元)
印度经济总量GDP在2018年达到2.72万亿美元,其增速位居世界第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全年,印度经济总量GDP增速为7.3%,2019年将达到7.4%。而世界银行的预测则是,2018年印度经济总量GDP增速为7.3%,2018年印度的名义GDP达到了1857680.5亿卢比,按照全年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716万亿美元。按照接近13.4亿人口计算,印度人均GDP约为2050美元。
意大利(2.07万亿美元)
意大利2018年GDP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07万亿美元,增量为1239亿美元。同时,意大利GDP总量超过巴西,位居世界第8位,也成为了全球第八大经济体,排在印度之后。意大利在2018年全年实际增速只有0.9%,其中第一季度实际增速为1.4%,第二季度实际增速为1.2%,第三季度实际增速为0.7%,第四季度下滑严重,实际增速只有0.1%。所以,全年实际增速还没有达到1%,仅增长了0.9%。
巴西(1.87万亿美元)
2018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本币计算是实际增长1.1%。但由于货币大幅贬值,其GDP转换成美元后下滑到1.87万亿美元,比2017年的2.053万亿美元减少了1800多亿美元,下降幅度高达8.9%,人均GDP也下降到约8900美元。在全球42个经济体中只高于意大利(0.8%)和日本(0.7%)。
加拿大(1.71万亿美元)
加拿大GDP总量为1.7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0位,实际增速为1.8%,增量为613亿美元,由于人口仅约为3710万,所以人均GDP高达4.6万美元。但增速较20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家庭最终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1%,较2017年下降1.5个百分点;整体商业投资同比增长0.3%,较2017年下降2.0个百分点。
⑧ 欧洲有不少国家,意大利在其中的地位究竟如何
现在很多评论时事的报纸都喜欢把意大利排在欧洲强国之外,如果意大利真的像报纸说的那么弱,那意大利绝不会拥有今天的国际地位。
事实上意大利是被很多人都低估的一个国家,由于其在一战、二战中时常投降的表现,让人觉得意大利就是个没有实力的墙头草,其实不然,如果意大利没有一定实力又怎么会两次伙同的德国发起世界大战呢?意大利在战争时期的多次投降更像是保存自己实力,减少战损的一种策略。
意大利的基本农业经济还是欧洲第三,仅次于德、法两国,橄榄油出口量一直是世界第一,除了油红酒也是意大利的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甚至一度超过法国成为世界首席葡萄酒生产国。除了葡萄酒,意大利最出名的还有番茄酱、意大利面,年均产值超过20亿欧元。
除了农业,意大利还是全球第五大旅游国家,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欧洲游团队最喜欢去的地方。
综合以上所有方面,意大利的综合国力并不弱于其他国家,国际地位肯定也是仅次于英、德、法这些国家的。
⑨ 意大利目前经济状况如何
意大利目前经济状况已经有所好转,已经摆脱了前阵低糜状态,以下是有关意大利的经济情况,希望对你有用
经济方面: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俱、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公路四通入达,旅馆多为中小型。主要旅游城市是罗马、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旅游业营业额达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对外贸易是意大利经济的主要支柱,外贸连年顺差,是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贸易顺差国。进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为主,出口以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皮鞋、金银首饰等轻工产品为主。国外市场主要在欧洲,进出口主要对象为欧盟和美国。
⑩ 意大利是发达国家吗
意大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的创始会员国,还是申根公约、八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意大利共拥有5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第二多的国家,意大利在艺术和时尚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米兰是意大利的经济及工业中心,也是世界时尚之都。
(10)意大利产值怎么样扩展阅读
意大利主要城市发展情况
一、米兰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点,历史相当悠久,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足球、旅游、闻名于世。米兰都会区生产总值占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4.8%,是欧洲人口最密集与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二、都灵曾经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1563年,它成为了皮埃蒙特-萨伏依公国的首都,随后是萨伏依王朝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的第一个首都(1861-18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还是欧洲最为重要的工业、商业和贸易的集散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