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奇奇怪怪的乐队名字都有哪些
1、Animals As Leaders 畜生当领导
美国前卫金属班霸,一首CAFO掀起金属圈地震,油管播放量上千万,无数吉他手疯狂临摹炫技。复合节拍玩得贼溜。吉他手鼓手疯狂代言,钱赚饱了名气有了音乐倒是停滞领导们的大型业配现场。不前了,如今纯靠吃老本。
⑵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简介
There are Cigars and there are Cuban Cohibas,
there are red wines and there are Chateau Laffite Rotschilds,
there are performanc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there is I MUSICI'S FOUR SEASON
—— THE PALM BEACH POST
“选雪茄,就选古巴雪茄王;
选红酒,就选拿费狄·鲁斯切尔兹城堡酒;
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就听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的演奏”
——《棕榈海岸邮报》
I Musici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
1952年,12个年轻而又前途光明的意大利音乐家聚在一起,他们主要来自罗马而且大多数取得了意大利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硕士学位,萌发了创立一个独特的室内乐团的想法。这个乐团将包括6名小提琴手,2名中提琴手,2名大提琴手,1名低音提琴手和1名大键琴手,创立的初衷是复兴弦乐曲库,特别是意大利艺术史上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他们精心挑选了一个简单而又好听的名字“IMUSICI”(意大利语,意为“音乐家”)。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还决定这个乐团将没有指挥,以便在排练和音乐会上这12名成员和朋友可以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在乐谱的技术处理和诠释方法上达成一致,最终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却出人意料和谐的程序。极具纪念意义的是,1952年4月当他们在意大利广播电台排练时,指挥家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对记者和音乐界的名人进行了一次热情的赞美,并且在他自己的画像上签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室内乐团”,送给了这个新乐团。
1953年3月30日那天,他们在国立圣塞西利亚学院的首场公开演奏即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这次首演也是一场令人惊异的事业的开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他们跻身于国际着名演奏团体的行列。
在某些欧洲国家,音乐家合奏团以另一个名字闻名:I MUSICI DIROMA。这个耐人寻味的不平常的名字是一位慕尼黑舞台经理的主意,他们曾经邀请他担任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建议他们在这些国家出现时,应在I MUSICI的名字后面加上DIROMA的后缀,因为中欧的观众一直热衷于地中海古典风格,所以他们可以从这个名字立即判断出乐团的来历,可以说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于这个当时还不知名的意大利乐团的很好的宣传。经过最初的一些困惑之后,乐团成员还是接受了这个名字,结果显而易见,为了要求极为苛刻的中欧观众,他们的新名字IMUSICI DI ROMA将在中欧永远被采用。
现在,在任何常去各地听音乐会的人不仅可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莫扎特音乐厅或巴塞罗纳音乐宫听到I MUSICI的演奏,也可以在维也纳的爱乐厅听到,并且知道这个乐团不会是别的,只可能是同一个着名的意大利合奏团。
音乐家合奏团自始至终保持着优秀的品质,是因为汲取了乐团中所有独奏家的精髓——每一个个人和不同乐器风格的结合——因此他们的演出总能达到形式和音色上的完美平衡。其室内乐演奏和恒久不变的乐声是半个世纪以来乐团成员全身心奉献后的专利,是对每一位作曲家风格和品位的充分尊重,与此同时,不同于学院派教条主义的是对于乐曲的一种自由的诠释。他们发展和演绎了众多传统和教条时代下的作曲家的热情和情感,并且将他们高尚卓越的艺术传播成一种全球性的不灭的信息。
⑶ 意大利音乐家乐团
酷狗里面可以下载出来
⑷ 现在世界上比较着名的交响乐团有哪些
据说有个世界交响乐团排行来的,
1、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德国)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成立于1548年。开始时只是室内乐队的小编制,后逐步扩大。该团在18世纪前以演奏意大利歌剧为主。从1817年开始,由着名作曲家韦伯担任指挥,进一步充实了乐队人员的编制。后又经着名音乐家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排演,这样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最擅长歌剧演奏;在交响作品方面,拥有跟西欧乐团所不同的独特音响,而且声部平衡很好。该团所演奏的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音响丰满,具有美妙的德国古老传统色彩。
2、维也纳爱乐乐团(奥地利)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42年,该团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而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着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挥该团演出。这个乐团不设常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姆、卡拉扬、穆蒂、伯恩斯坦、马泽尔等当代着名指挥家都经常被邀为客串指挥。据统计,指挥这个乐团灌制过唱片的指挥家竟达36位之多。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典雅而庄重,弦乐音色华丽优美。该团演奏的曲目比较保守,以传统的德奥作品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团对于任何类型的指挥家都能作出灵敏的反应。有时,他们在严格的指挥家手下,白天举行定期演奏会,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作品,晚上却在意大利歌剧指挥家的手下,演奏意大利歌剧,足见该团的适应能力之强。
3、纽约爱乐乐团(美国)
这是美国最早的交响乐团,由希尔创立于1842年。1922年,门格尔贝格接任首席指挥后,该团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1928年,该团跟纽约交响乐协会合并,形成今天的规模。曾在该团任职的指挥家的名单中,可以看到马勒和达姆罗许等人的名字。从1928年到1936年间,托斯卡尼尼就任音乐监督,该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58年,当代着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开始指挥该团,使该团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从1978年起,印度着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就任该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共有团员106名,每年要演奏52周,其中有23周举办定期演奏会,演出场次大约为190次。该团是美国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具有非凡的演奏水平,而且在历代着名指挥家统率下灌录了数量众多的唱片,其演奏成员中着名的演奏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4、波士顿交响乐团(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创立于1881年,由亨谢尔任指挥。该团从创立至1918年的历任指挥都是清一色的德国指挥家。1919年,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指挥。从1924年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就任音乐监督后,波士顿交响乐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72年,乐团又进入小泽征尔时代,再度重振威风。
波士顿交响乐团是现今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贵族气息的乐团。在美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和英国指挥家戴维斯这两位着名人物的轮流指挥下,这个乐团灌录了无数张令人爱不释手的唱片杰作。该团的弦乐合奏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他们演奏的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改编为弦乐合奏)深受中国观众的称赞。
5、柏林爱乐乐团(德国)
柏林爱乐乐团成立于1882年,着名指挥家尼基什曾任该团指挥达27年之久,他在任期间为乐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之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之一。1954年,福尔特文格勒担任该团指挥,此后乐团声誉更盛。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该团终身常任指挥,由此进入卡拉扬时代,此间该团的演奏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频繁。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该团曾参与歌剧公演活动。
同欧洲许多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乐团的历史较短,但担任该团指挥职务的大多是最伟大的指挥家,这就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合奏技能精彩绝伦,并具备了优异的反应能力,无论哪个指挥家统率该团,都能发挥其实力。可以这样说,柏林爱乐乐团是当今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各交响乐团之冠。
6、捷克爱乐乐团(捷克)
该团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为中心组建的,两年后在捷克着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挥下第一次举行演奏会。该团起初隶属于布拉格国民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出来。1918年,着名指挥家陶利希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该团才成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乐团。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该团终于拥有了世界性的实力与声誉。
捷克爱乐乐团的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优秀,有古雅的情调和捷克式的独特音响,尤其在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时情韵特别优美,其中以德沃夏克的音乐为其最高成就。
7、费城管弦乐团(美国)
费城管弦乐团创立于1900年,首任指挥是谢尔。1921年,斯托科夫斯基就任该团的第三任音乐监督,在他的训练下,这个年轻的乐团很快成为全美的“三大乐团”之一。该团在广播与唱片录音方面也极为活跃。此外,该团还积极介绍与首演现代音乐,为美国乐坛带了来欣欣向荣的象。1938年后,奥曼蒂接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他担任此职竟达41年之久。该团现由当代着名指挥家穆蒂担任常任指挥。
费城管弦乐团共有105名团员,每年工作52周,大约举行190多场音乐会。该团以辉煌的音响和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誉为“费城音响”;其各个乐器组内都有着名的演奏家。该团在美国冠盖群雄,堪称为20世纪世界性的“超级交响乐团”。
8、多伦多交响乐团(加拿大)
多伦多交响乐团创建于1908年。1923年,克尼兹担任该团的首席指挥。1931年,马克米兰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乐团有了长足的进展。马克米兰功劳卓着,曾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1936年,着名指挥家朱斯金特接棒,使这个乐团产生了辉煌的演奏效果。1965年,小泽征尔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使该团终于确立了世界第一流的地位,在这段时间内,该团曾灌录了不少唱片。
多伦多交响乐团共有团员95名,近年来由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该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演奏富有朝气,音色明亮、华丽。
9、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前苏联)
这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圣彼得堡宫廷乐团,但是他们举行公开演出却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17年,在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曾以“国立爱乐乐团”之名开始活动。1938年,前苏联着名指挥家穆拉文斯基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此后的40多年,该团声誉渐高,成为"穆氏的亲兵"而进入黄金时代。
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奏风格充满激情、富有力度感,充分反映出彼得堡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特性,在合奏上显示了俄国式洗练的特色。该团最擅长演奏本民族音乐家如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其解释令人信服而表现生动。该团还特意配置了两套水平同样高超的人马,当乐团旅行演出时,必有一套人马留守在"大本营"中。
10、日本广播(NHK)交响乐团(日本)
这是1926年以近卫秀为中心而组建的乐团,当时称作“新交响乐团”,次年开始举办定期演奏会。1935年,近卫担任常任指挥,该团从此活跃于日本乐坛。后改称日本交响乐团后,由尾高尚忠和山田雄一任指挥。1951年隶属于日本广播协会(NHK),由此改称为目前的团名。
日本广播协会(NHK)交响乐团,是全日本最杰出的乐团,四管编制,全团人员共128名,每年平均演出140场左右(其中定期音乐会60场),听众达30万人次。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突出,合奏效果也十分完美,其充实的演奏能力,堪与欧美的乐团相媲美。特别是在演奏日本现代作品时,该团最能发挥他们的实力。
⑸ 意大利Rhapsody of Fire(火的狂想曲)乐队详细介绍
狂想曲乐队 1997年,Rhapsody首张专辑的出现,不仅袭卷全欧洲,更带给全世界所有金属乐迷们无比的震撼!此张融合了classical、symphonic、epic及speed的史诗巨作,优美顺畅的speed metal曲式加上管弦乐的大合奏,不仅气势磅礴,原Labyrinth意大利第一高音主唱Fabio Lione的加入,更将乐团所欲展现的优美与壮阔感发挥到极致,让人享受一场古典与金属乐交锋的华丽盛宴!
光是看这些古典乐的大师,如:莫扎特、巴哈、萧邦 (钢琴)、韦瓦尔第 (协奏曲)、帕格尼尼 (小提琴) 等,都在其感谢的名单当中,就知道这个乐团大有来头!成军于1993年的Rhapsody,由深受古典乐熏陶的吉他手Luca Turilli及keyboard手Alex Staropoli所领军,凭着希望能做出结合古典、power symphony与优美旋律之重金属乐的执着,经过4年的苦心创作,终于诞生了这张史诗作品。
Rhapsody初始的团名为Thundercross,成员包括了吉他手兼主唱Luca、键盘手Alex及鼓手Daniele Carbonera,而乐团的风格亦其来有自,核心人物Luca个人相当偏爱巴洛克音乐,并且热衷于弹奏melodic metal,他希望借由音乐来散播正面的讯息,并呈现出古典音乐充满生气的能量。而第二位重要人物Alex,则可说是Luca的最佳拍文件,学古典音乐出身的他,受过严格的钢琴训练,再加上他家庭的影响,使得Alex带给人一种艺术家的高雅气息,除了钢琴之外,管风琴(organ)是他最爱的乐器,其次是大键琴(harpsochord)。
Thundercross在成军5个月后,即由Luca与Alex创作出了10首曲子,并开始在意大利做演出,当时是由Luca兼任主唱,原本一切进行的相当顺利,不过就在此时Luca却生了一场大病,经过了多个月后Luca才又恢复过来,而新任主唱Cristiano Adacher也随后加入乐团。不久后Thundercross录制了一张名为的demo带,由于团员过于忙录,所以并没有时间向意大利的摇滚杂志和唱片公司推销他们的音乐,尽管如此,乐团却很快地收到来自德国Limb Music Procts & Publishing(LMP)的合约邀请,于是乐团加入了LMP,并将团名更为更贴近他们乐风的Rhapsody。
重新进入录音室的Rhapsody,又再录制了3首新曲,结合demo后就成为这卷tape,发行之后赢得来自各方的贺彩,然而众多的评论也迫使主唱Cristiano离开乐团,这个位子随后即由因Labyrinth而走红的高音主唱Fabio Lione所取代。97年由Heaven\'sGate的吉他手Sascha Peath担任bass手及制作人(他同时也是Angra的制作人),与乐团进入了德国Wolf**urg最着名的录音室Gate-studio,完成了首张正式专辑。98年Alessandro Lotta加入成为bass手,在10月第2张专辑发行前,乐团也先推出了一张包含3首乐曲的单曲,单曲中2首分别来自前后两张专辑,而另一首则是未发行的曲子。而当SOEL专辑发行后,再度狂扫全欧洲,在极短的时间之内,Rhapsody已俨然成为一个超级大团,相信Rhapsody的旋风在接下来的几年必然还会继续发酵!
意大利古典史诗交响金属乐队----狂想曲Rhapsody
Rhapsody这个意大利乐队在国际金属乐坛恐怕无人不晓,核心人物,主要的词曲作者兼主音吉他手意大利人Luca Turillil,1972年出生,从小就喜欢古典音乐,16岁开始弹吉他,其风格深受古典作曲家维瓦尔弟、帕格里尼、巴赫的影响,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1997年Luca Turillil推出了自己的首张SOLO专辑“King of the nordic twilight”,获得强烈的反响!作为Rhapsody的吉他手,Luca Turillil令人屏息的吉他演奏充满了赞美诗特征的精湛技艺和唯美的旋律。在他的领导下,Rhapsody乐队不断地创造出令人震撼的意大利史诗金属杰作。正是他,将古典音乐的内涵和力量金属的气派以自己独到的音乐编排手法巧妙的 融合,使Rhapsody(狂想曲)乐队的音乐史诗般宏大,散发着浓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气息!
RHAPSODY的故事要追溯到1993年,Luca Turillil当时想组建一支交响金属乐队,以融入更多的古典音乐来实现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很快键盘手Alex Staropoli和鼓手Daniele Carbonera加入进来,当时乐队起名叫“Thundercross”,由于没有找到没有合适的主唱,Luca Turillil自己就身兼数职,担任主唱,一年以后,乐队的第一张小样Land Of Immortals获得发行,此时的主唱Cristiano Adacher贝斯手Andrea加入到乐队。小样Land Of Immortals得到Limb Music Procts & Publishing 公司的注意,并和乐队签约,将乐队名字正式更名为Rhapsody。
1997年乐队的第一张正式专辑Legendary Tales,由着名的制作人Sascha Paeth (Heavens Gate)担纲制作,并客串贝斯手,录制于德国Wolf**urg的Gate-Studio录音室。这张专辑的发行正如预期的那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使Rhapsody名声大振,各种媒体好评如潮!
1998年的10月RHAPSODY带来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Symphony Of Enchanted Lands,这张专辑有着比上一张专辑更多的古典元素,并且大大加重了键盘在音乐中的份量。交响的成分进一步浓烈。2000年11月,RHAPSODY的第三张专辑Dawn Of Victory发行,2001年乐队发行了一张名为Rain Of A Thousand Flames的MCD。尽管这是一张MCD,但是40多分钟的长度足以让乐迷无超所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张MCD中首次使用了意大利语,Luca Turillil认为使用母语演唱更能准确直接地表达他们的音乐理念。
2002年,Rhapsody发行了 我认为最为出色的作品“Power of the Dragonflame”,各国金属杂志给予极高的评论和评价。2004年,Rhapsody发行了最新专辑“The Dark Secret”,还没听过,呵呵,不听也是必买的专辑。
RHAPSODY 乐队简介
RHAPSODY,这支意大利的Power Metal乐队现在已经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乐队的灵魂人物就是它的创始人,也是乐队主要的词曲作者--吉他手Luca Turilli,意大利人,72年出生,从16岁开始弹吉他,其风格深受古典作曲家Vivaldi,Paganini,Bach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RHAPSODY不断地演奏出一首首新生力量的金属狂想曲。
RHAPSODY的故事从1993年开始,Luca决定自己组建一支力量型的交响金属乐队。首先加入的两个人是键盘手Alex Staropoli和鼓手Daniele Carbonera,这三个人的乐队叫做THUNDERCROSS。Staropoli本身学的是古典乐,在钢琴上受过严格正规的训练,是Luca得力的左膀右臂,有了他的加盟,乐队的键盘表现力更趋完美,灵感也愈加层出不穷。但由于还没有合适的主唱,Luca有时候就自己作为乐队的主唱。一年以后,乐队的第一张小样Land Of Immortals发行,此时的主唱是请来了Cristiano Adacher担任 ,另外还有贝斯手Andrea。
这张小样马上就引起了Limb Music Procts & Publishing 公司的注意,一份合同摆在了乐队面前。这一切看起来还不错,于是乐队决定接受这份合同 ,并更名为RHAPSODY,这个名字更符合他们日后的音乐风格。在公司为乐队配备了更加精良的设备后,乐队马上投入到Eternal Glory这张小样的录制中,其中包括以前Land of Immortals小样中的歌曲以及三首新歌。这张小样的发表给RHAPSODY带来了极高的赞誉:美国Power Metal杂志Sentinel Steel这样评价RHAPSODY:"如此恢弘的交响速度金属超越了现存的几乎所有音乐,RHAPSODY绝对是天才!"希腊Singing Swords杂志这样写到:"语言无法描述这张伟大的作品,想象一支乐队把Helloween式的Power Metal,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氛围,以及史诗般宏伟的音乐旋律再加上华丽的歌词熔为一体,这是我所能想象的完美乐队!"而Artifact Metal 杂志则认为"这真是太让人惊奇了!如果是以CD发行的话,我想它应该是10分"。正是从这里开始,RHAPSODY的音乐天分逐步展现了出来,一步步走向后续的辉煌。当然也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歌手Cristiano和贝斯手Andrea在这张小样之后离开了乐队,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现在乐队又回到了最初的三人阵容,没有了主音歌手可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过很快问题就有了答案--Fabio Lione。这位在LABYRINTH时就以干净漂亮的嗓音而闻名的主唱加入了RHAPSODY。在此四人基础上,终于可以开始录制乐队的第一张正式专辑Legendary Tales,由着名的制作人Sascha Paeth (Heavens Gate)担纲制作,并客串贝斯手,录制于德国Wolf**urg的Gate-Studio录音室。1997年这张专辑的发行正如预期的那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那些忠实的Power Metal歌迷已经等的太久。这张专辑将RHAPSODY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以前所有艰苦的努力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RHAPSODY俨然已经成为新一代的Symphonic Power Metal的领导者--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注定将会成为一支伟大的乐队。
仅仅一年之后,98年的10月RHAPSODY带来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Symphony Of Enchanted Lands,在这里出现了一张新面孔,他就是乐队的新任贝斯手Alessandro Lotta。这张专辑有着比上一张专辑更多的古典元素,并且大大加重了键盘在音乐中的份量,这使得这张专辑对一些歌迷来说听起来偏软,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RHAPSODY的这种改变,并且认为这才是RHAPSODY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专辑。这张专辑在德国排行榜上达到了54名,在别的国家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了25万张。
1999年对RHAPSODY来说是相对比较平静的一年,但是Luca并没有在度假,他已经在酝酿一张以个人名义发行的唱片King Of The Nordic Twilight,制作人还是老搭档Sascha Paeth和Miro。这是一张完全Luca个人化的专辑,其音乐较之RHAPSODY更重,更丰满,我个人认为这张才是Luca最好的作品,以吉他为主导的交响力量金属。同年Fabio也发行了一张自己的个人专辑,而鼓手Daniele Carbonera则离开了RHAPSODY,取而代之的是Alex Holzwarth。随后RHAPSODY重新集结起来首次踏上征程,与STRATOVARIUS,SONATA ARCTICA一道进行巡回演出。
2000年11月,RHAPSODY的第三张专辑Dawn Of Victory发行。这张专辑在商业上比他们以前的专辑更为成功:在德国的排行榜上达到了32名,甚至在荷兰到了第4的位置。Dawn Of Victory的音乐显然比上一张专辑更具有进攻性,不过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他们以往的风格,出于对好莱坞电影音乐的喜爱,RHAPSODY经常将真实的管弦乐队编入他们本已豪华瑰丽的音乐中,这支意大利乐队称自己的这种独特风格为好莱坞金属(Hollywood Metal),估计是好莱坞的大片看多了。但无论叫他们什么,RHAPSODY的日益强大是显而易见的。
在RHAPSODY的下一张专辑到来之前,乐队当然不会冷落了如此爱戴他们的歌迷。2001年乐队发行了一张名为Rain Of A Thousand Flames的MCD。Luca解释道:"这个想法其实早就有了,不过我不想把它做成类似一首新歌加一堆歌迷早就知道的老歌的那种玩意儿,我要让歌迷觉得物有所值。"的确是物有所值,40多分钟的长度足以说明这一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张MCD中首次使用了意大利语,Luca对此的解释是此时用母语更能准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目前,乐队正在Gate-Studio录制他们的全新专辑,预计2002年2月底发行。至于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轰动,我相信RHAPSODY这个名字就是品质的保证。
⑹ 求古典音乐唱片公司
着名古典音乐唱片公司简介
据说,世界上的唱片品牌已有四百个之多。当然,有影响的品牌只是其中一部分,进入我国市场的,更只是一小部分。目前市场上有售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充其量不过二三十种而已。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唱片品牌在曲目、演奏家、侧重点、录音风格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乐迷来说,如果对这些唱片品牌毫无了解,在选购CD时就不免陷入盲目之中,容易走弯路。为了使乐迷朋友们在选择古典音乐CD时有的放矢,现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古典音乐唱片品牌做如下简介。
(一) EMI
EMI Classics:前身是唱片工业的鼻祖伯利纳创立的英国留声机公司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31年,为了在经济大萧条中求得生存,这两个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合为一家,并吞并了一些小唱片公司,形成了当时最大的唱片出版集团EMI。
EMI的前身英国留声机公司使用的品牌是“主人之声”(HMV),英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商标则是“哥伦比亚”,在合并成EMI后仍分别使用。在战后的日本和美国,EMI一直使用Angel(小天使)商标,直到90年代才统一为 EMI Classics。由于资格最老,EMI拥有最为庞大的历史录音资料库。在这里,各个时期最杰出的演奏家都留下了录音,小提琴家克莱斯勒、阿道夫·布什、雅克·蒂博、海飞兹、米尔斯坦、西盖蒂、梅纽因、吉奈特·内弗、奥伊斯特拉赫、帕尔曼、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费尔曼、杜普雷、托特里埃、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卡拉扬、切利比达凯、比彻姆、朱里尼、穆蒂、滕斯德特、扬松斯、钢琴家科尔托、鲁宾斯坦、施纳贝尔、里帕蒂、埃德文·费希尔、吉赛金、所罗门、科瓦赛维奇、歌唱家卡鲁索、吉利、夏里亚平、卡拉斯、比约林、施瓦兹柯普夫、卡娜娃等等。近年来推出的新人更是层出不穷,韩国女小提琴家张莎拉、女大提琴家张汉娜、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威尔舍-莫斯特……往日的无比辉煌在新一代演奏家的努力下得到了完美的延续。
在整理再版老唱片时,EMI使用的数码处理技术十分成熟,先进的CEDAR程序更能减少老录音中的杂声而对音质毫无损害。日本东芝的2088技术也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用20比特分析力、88 2千赫的采样频率处理母带,改善了老录音的音色和动态。在近期再版的老录音CD上,ART(意为“艾比路录音室技术”)是常见的标识,告诉我们这张CD上的录音经过了艾比路录音室工程师们的精心处理。目前EMI正陆续推出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是其世纪末的重头戏,曲目和版本均经过精挑细选,大师荟萃,很有收藏价值。
home page emiclassics.com/phpNewSite/home.html
(二)Sony/CBS
Sony/CBS:CBS的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末叶的美国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在唱片业的早期,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曾和RCA胜利公司的前身“维克多谈话机公司”一起,平分美国市场,并称为两大巨头。1924年,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和美国录音公司合并,成立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27年,它又买下了联合独立广播公司的无线电网,形成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缩写为CBS。由于历史悠久,它资料库中的经典录音也不少。钢琴大师霍罗维兹、塞尔金、卡萨德苏、昂特勒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罗斯、小提琴家斯特恩、弗朗西斯卡蒂、指挥大师瓦尔特、伯恩斯坦、赛尔、奥曼迪、阿巴多以及布达佩斯四重奏、朱利亚四重奏等举世知名的音乐家、音乐团体都为它灌录过大量经典唱片。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60年代录制的指挥他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CBS的看家宝贝。八十年代,索尼集团将CBS的唱片公司买下后,把品牌改为SonyClassical。前些年,由于低价倾销,Sony/CBS的唱片曾经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可惜近年来不断涨价,目前已无优势可言。它近来的精品层出不穷,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普拉希亚、布朗夫曼、小提琴家拉赫林等人的唱片便大获好评。它也是较早采用20比特录音的唱片公司,在音质上一直保持着较高而稳定的水准。
(三) DG
DG:德国留声机公司的品牌。1898年,该公司由唱片业的创始人伯利纳成立,由英国留声机公司控股。1917年它从英国留声机公司脱离出来,使用Polydor(宝丽多)商标。由于卡拉扬、伯姆等一批大师的加入,它从五十年代迅速崛起,在古典音乐界树立起权威地位。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伯恩斯坦、姆拉文斯基、阿巴多、约胡姆、弗利乔伊、布列兹、西诺坡利、加德纳、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米尔斯坦、克雷莫、穆特、帕尔曼、吉尔·沙汉姆、钢琴家霍罗维兹(晚期录音)、肯普夫、戈尔达、安达、米凯朗杰利、阿格里希、波里尼、齐莫尔曼、皮雷丝、大提琴家富尼埃、罗斯特洛波维奇、麦斯基、歌唱家多明戈、冯·奥特、奥菲欧室内乐队等新老演奏精英都在它的大旗下制作了大量经典唱片。去年,为纪念公司成立100周年,DG推出了一套宏篇巨制“DG百年特别专辑”,7大盒63张CD,搜罗了DG自创建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录音。今年,60张CD的“切利比达克专辑”是DG重点推出的一套唱片。Archiv也是DG的品牌,1947年创立,重点在于中世纪、巴罗克时期的古乐。1974年至1975年间,它曾推出规模浩大的巴赫专辑,共99张密纹唱片。现在,它旗下的着名艺术家有加德纳的英国巴罗克音乐独奏独唱团、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等。过去,不少人批评DG的录音质量参差不齐,音色较为严峻刚硬,不讨中国人的喜欢。近年来,DG坚持在新唱片的录制中使用它的4D专有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它的CD音质已稳定在很高的标准上。
(四) 飞利普(Philips)
飞利普(Philips):1950年在荷兰成立。1962年和DG合资,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唱片公司。1972年,飞利普和DG合并在宝丽金集团里,规模更加庞大,成为唱片业的巨头。它旗下的艺术家大都为欧洲的精英,如小提琴家格鲁米欧、谢林、阿卡多、慕洛娃、钢琴家哈斯基尔、阿劳、李赫特、布伦德尔、科奇什、内田光子、大提琴家让德隆、希夫、朱利安·韦伯、歌唱家卡雷拉斯、杰西·诺曼、指挥家赛尔、海丁克、马舒尔、小泽征尔、布鲁根、阿林·戴维斯、着名的美艺三重奏、意大利四重奏、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Musici)等等。中国交响乐团在陈佐湟的指挥下也已为它灌录了4张CD。
飞利普的总体录音质量极高,品味超卓,不论模拟还是数码,都很少败笔。尤其是它的室内乐唱片,音质之优、平衡之佳很少有谁能够媲美。近年来,日本飞利普公司运用24比特尖端技术制作了一批CD,音效特别出色,大受发烧友欢迎,不知这一技术是否会被飞利普普遍使用。飞利普也有两套历史录音系列,一套名为“传奇经典”(LegendaryClassics),采用电脑降噪技术处理,可惜该技术对音质略有损害,会使声音发干,不如EMI的CEDAR技术。另一套为TheEarlyYears,均为演奏名家五六十年代的录音。
(五)水星(Mercury)
水星(Mercury):1945年成立于芝加哥,两年后打入古典音乐市场。在制作人柯扎特、录音师法恩的努力下,这一品牌发展迅速。法恩大胆采用的三话筒立体声录音(使用特制的Ampex三轨录音机,35毫米电影胶片)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动态范围庞大,被誉为当时的天碟。芝加哥交响乐团、伊斯特曼管弦乐团、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等都为水星灌制了唱片。大提琴家斯塔克也在水星的目录上留下了许多经典录音。1961年,水星被飞利普收购。九十年代以来,飞利普一直在将水星当年的录音以“LivingPrsence”系列再版成CD,广受乐迷、发烧友欢迎。
(六)Decca
Decca:1929年在英国成立的Decca唱片公司的品牌。1940年,它开发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全频带录音,简称FFRR。这一技术本来是应海军部的要求开发的,目的是辨别英国潜水艇和德国潜水艇间的区别。1944年,Decca公司将此技术运用到唱片上,使音质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那以后,Decca公司的录音质量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它尤其精于大场面(如歌剧)的录音,音场宽广,空间感强烈,音色流畅,令他人望尘莫及。它旗下的艺术家阵容虽不如DG和菲利普强大,但也毫17不示弱:指挥家索尔蒂、卡拉扬、安塞梅、蒙特、克尔泰兹、梅塔、杜图瓦、小提琴家郑京和、里奇、阿莫亚尔、钢琴家巴克豪斯、柯曾、阿什肯纳奇、博莱特、鲁普、希夫、歌唱家德莫纳柯、帕瓦洛蒂、萨瑟兰、苔芭尔迪,均为公认的世界级名家。London(伦敦)和L′oiseau-Lyre(琴鸟)也是该公司的商标。后者专用于“原本主义”的演奏录音,也就是在古乐器上用复古的演奏手法表现作品原貌。霍格伍德是“琴鸟”旗下最为活跃的指挥家。随着宝丽金集团被“环球集团”收购,Decca、DG、Philips三大欧洲古典音乐品牌现在都已归入“环球唱片集团”
(七)RCAVictor
RCAVictor:唱片业元老之一,前身是唱片的发明者伯利纳创建的留声机公司。无数演奏大师曾为它制作过录音,包括演唱家卡鲁索、比约林、弗拉格斯塔德、小提琴家海菲茨、克莱斯勒、埃尔曼、朱克曼、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帕德列夫斯基、鲁宾斯坦、霍洛维兹、卡佩尔(WilliamKapell)、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库赛维茨基、斯托科夫斯基、明希、莱纳、旺德(GunterWand)、长笛演奏家高尔维、单簧管演奏家斯托兹曼、瓜纳利四重奏等。近年来,它除了仍不断将资料库的众多老录音以“金印鉴”、“银印鉴”系列再版CD外,还把一批批新星以“红印鉴”推向乐坛,引起乐迷的关注,如美国指挥家斯拉特金、加拿大女大提琴家哈诺伊、青年钢琴家基辛等。
(八)Hyperion
Hyperion:希腊神话中一位巨人的名字。成立于1980年的英国唱片品牌Hyperion堪称英国唱片界的骄傲。它的规模很小,目前仅12人,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古典音乐界的影响已丝毫不下于那些唱片巨头,有“英国最闪亮的唱片品牌”之称。Hyperion的录音曲目范围极广,虽然重点在于英国音乐和早期音乐,但并不局限于此。上至12世纪的早期音乐、下至本世纪的先锋派、从合唱到独唱、从室内到大乐队的演奏,无所不包。在开发新曲目方面,Hyperion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走在许多大公司前面。1996年1月,Hyperion取得了一项世人瞩目的成绩:在法国嘎纳国际音像博览会(MIDEM)上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荣获“年度最佳品牌”大奖。这标志着整个唱片界对Hyperion的肯定。现在,Hyperion的目录上共有超过一千种唱片,每年推出将近80张新片,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1994年,Hyperion的销量为90万张,占英国古典唱片市场3 9%的份额。在Hyperion的上千种唱片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要数钢琴家莱斯利·哈沃德的“李斯特钢琴作品全集”(49张CD)以及钢琴伴琴家格拉姆·约翰逊制作的“舒伯特艺术歌曲集”(共31张CD)。这两套唱片都被公认为录音史上的里程碑。从1991年开始录制的一套“浪漫派钢琴协奏曲集”(包括帕德列夫斯基、莫斯科夫斯基、索尔、沙文卡、梅特纳等人的作品)也广受佳评。Hyperion最热销的CD则是“哥特之声合唱团”表演的“上帝呼吸中的羽毛”,屡获大奖,售出25万张之多。和大多数独立唱片品牌一样,为了维护质量,Hyperion唱片的价格不低。面对“拿索斯”等廉价品牌的竞争,1996年,它效仿Philins、DG、Decca的做法,推出了一套廉价双片系列,名为dyad,只卖一张正版CD的价格,包装精美,尤其引人注目。
(九)Chandos
Chandos:1979年成立的小型英国唱片公司,致力于推广出版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八十年代,这个品牌发展迅速,以优异的数码录音、新鲜的曲目、高水准的演绎赢得广泛好评。罗杰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尔维、鲍罗丁三重奏等许多优秀音乐家为它灌过唱片。该品牌近来在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虽然价格不菲,但总体录音质量十分优良,音色清丽透明,独具一格,是对英国音乐有偏好的乐迷的首选。
(十)Nimbus
Nimbus:英国影响很大的古典音乐唱片公司,人数很少,但成就非凡,以“自动钢琴系列”、“声乐大师系列”、“世界音乐系列”等享誉唱片界,同时也是英国最早推出CD的唱片公司。“自动钢琴系列”收入了大量本世纪早期钢琴大师们制作的自动钢琴纸带。通过唱片我们能欣赏到霍夫曼、帕德雷夫斯基、布索尼、沙尔文卡、格兰杰、拉蒙德等传奇大师在近百年前的演奏。“声乐大师系列”更是Nimbus的绝活儿,至今已出版了100张,几乎囊括了本世纪初美声艺术黄金时代前辈歌唱大师们的经典录音,而且经过Nimbus的独家处理后音质大为改善,胜过其它公司的同类CD。在“世界音乐系列”中,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应有尽有,从中国、巴西、阿根廷、爱尔兰到东南亚、古巴、伊朗、中东……是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的最丰富宝藏。除了这三大系列外,老一辈钢琴家切卡尔斯基(ShuraCherkassky)、佩勒姆特(VladoPerlemuter)、小提琴家舒姆斯基(OscarShumsky)、维也纳三重奏、青年钢琴家马丁·琼斯、我国留学英国的青年小提琴胡昆等都为它留下了精彩的录音。英国作曲家蒂佩特亲自指27挥自己作品的唱片也是Nimbus的看家宝贝之一。
(十一)Teldec
Teldec:1929年由德律风根公司和Decca合资创建,现已并入华纳集团。它的资料库中有部分前辈演奏大师的录音,如指挥家门格尔柏格、老克莱伯、小提琴家库伦坎普夫等。马泽尔、马舒尔、梅塔、克莱莫、巴伦伯伊姆、丰特奈三重奏、鲍罗丁四重奏等当今名手都为它制作过唱片。现在,它旗下最出风头的演奏家无疑是小提琴新秀文格罗夫。这位青年演奏家在1994年被《留声机》杂志评为“年度新人”,备受乐坛瞩目。此后他推出的几张CD都大受好评,奠定他当今最优秀青年小提琴家之一的地位。此外,钢琴新秀贝列佐夫斯基、黄海伦(华裔)等也正备受乐坛关注。Telarc:这家以出版“发烧片”着称的唱片公司成立于1980年。一开始主要出版美国交响乐团,如克利夫兰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辛辛纳提交响乐团等的录音。八十年代中期起,Telarc进入欧洲音乐圈,成就卓着,被公认为美国最成功的唱片品牌。早在发烧热刚兴起时,它的一张真炮录音的“1812序曲”就震撼了我国的众多发烧友,“电子琴贝多芬”、“电子琴巴赫”、“西部牛仔”、“大峡谷”、“间谍音乐”等更是引来阵阵喝彩,使Telarc成为“发烧片”的代名词。虽然它的不少唱片有重音效、轻艺术之嫌,但它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是无人能及的,同时,它的一些真正的艺术精品(如罗伯特·肖指挥的合唱作品、麦克拉斯指挥的勃拉姆斯交响曲集等)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严肃乐迷认同。
(十二)Telarc
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代理的一家以录音效果新颖,具有震撼力而闻名于世的唱片公司,译为“泰拉克”公司。 在众多的唱片公司中, Telarc很特别的将每次录音所使用的录音器材,线材以及附属设备,录音地点,时间等都详细列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很有为音响迷度身定做之意。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1812年庄严序曲》中最后的大炮动用了弗吉尼亚州第十五军团的三种19世纪加侬巨炮,钟声也是在辛辛那提东部一座百年教堂钟楼前实地收录的。《大峡谷》中的雷鸣电闪,则是冒着生命危险花了一年时间在峡谷收集真实雷声所得。至于《阿波罗13号》中的火箭升空效果,更是不惜代价的在亚利桑纳洲的发射基地周围铺上数公里长的“麦克风阵”记录下来的,难怪由近至远的隆隆声贴地而行,绵延不绝。那嬷恐龙的音效呢?这是动物园中狮虎的咆哮加上建筑工地的压路机轰鸣,在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合成起来的。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真是数不胜数,令人难以置信。你不禁要慨叹:美国人要是发起烧来真是什嬷事都干的出来!这些录音资料还告诉我们, Telarc在录音时经常使用非常昂贵的Monster或MIT发烧线材,试想一下这些千金一尺的发烧线在偌大的录音现场要铺设多长?你不吓出一身冷汗才怪呢!至于周边的录音设备包括监听器材,也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录音内容精心搭配和选择的,几乎是什嬷好用什嬷。在录音控制室, Telarc一直使用RPG声波扩散器来调整空间,以求录音师像发烧友一样在第一时间听到最真实的效果。更为过分的是, Telarc所使用的Sony等现成录音设备,在采购之后均请专人进行打磨,以使其音质绝对符合自己的一贯要求。至于录音场地,与Decca拥有KingswayHall,RCA拥有芝加哥音乐厅,Mercury拥有罗彻斯特大学的伊斯曼剧院等靓声场地一样, Telarc拥有美国第二老的音乐厅辛辛那提音乐厅。这个至今未被改建的音乐厅有大约两秒的天然混响,为Telarc的大部分录音提供了优越无比的空间感。
(十三)Delos
Delos:已有25年历史的美国Delos唱片公司也是小型唱片公司中出类拔萃的一员,以音质优异的录音享誉发烧界。由录音总工程师约翰·厄戈尔(JohnEargle)开发的独特的VR2录音技术是它的王牌,吸引着大量音响发烧友。汇集在它旗下的许多演奏精英也令它实力大增。比如由丹尼斯·基恩(DennisKeene)领导的“基督耶酥升天之声”合唱团就是一例。在音乐界,人们对这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合唱指挥寄予厚望。女钢琴家洛尔·罗森伯格(CarolRosenberger)、达维多维奇(Davidovich)、洛杉矶吉它四重奏、指挥家利顿、舒瓦茨等也都是当今古典乐坛风头正劲的明星。水准不俗的西雅图交响乐团、洛杉矶交响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等也常为Delos制作唱片。在室内乐方面,由我国小提琴家胡乃元领衔的上海四重奏也是Delos的艺术家。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更是出手不凡,他们灌制的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赢得了极高评价。除了天碟级的唱片制作外,Delos最近还致力于整理过去的声乐历史录音,并已形成了一套Stanford档案系列。这些历史录音来自Stanford大学的档案馆,包括女中音大师舒曼-海因克、女高音法拉尔等人的珍稀录音。
(十四)harmoniamundi
harmoniamundi:法国最大的独立古典音乐唱片公司,成立于1958年,目前雇员多达250余人。曲目覆盖了古典音乐的各个历史时期,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歌曲直到现代音乐,包括很多冷门作曲家的作品和占相当地位的宗教音乐。没有历史录音,所有唱片均为新制作。梅洛斯四重奏、男歌唱家肖尔等是其名下较出名的音乐家。它还有一套名为“新演奏家”的系列,收有很多乐坛新秀的录音,其中不乏引人注目的精品,如获得“留声机”大奖的青年女小提琴家伊莎贝尔·弗斯特(IsabelleFaust)的CD“巴托克小提琴奏呜曲”。
(十五)Erato
Erato:法国极具代表性的唱片品牌,创建于1952年,现属于华纳集团。起先专门录制法兰西音乐家的作品,后来随着影响的扩大,曲目延伸到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和现代音乐等各种门类。旗下演奏家主要是法国人,但也有别国的演奏家,如罗斯特洛波维奇、巴伦伯伊姆等。在我国市场上,该品牌不很多见
(十六)拿索斯(NAXOS)
拿索斯(NAXOS):HNH国际有限公司的唱片品牌,成立于1987年。这个成立仅十年的唱片品牌被公认为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后起之秀。1997年,NAXOS在法国嘎纳举行的国际音像博览会(MIDEM)上击败众多着名的大牌唱片公司,被授予嘎纳古典音乐唱片大奖(CannesClassicalAwards)的“年度最佳品牌”(BestLabel)称号。它出品的唱片已达两千余种,曲目覆盖了古典音乐的所有标准曲目,演奏家大多为新秀中的佼佼者,也有少数业已成名的着名演奏家和音乐团体,更有不少本来鲜为人知的演奏家在NAXOS的宣传下渐渐成名,如钢琴家扬多、大提琴家克利盖尔、小提琴家卡勒尔、指挥家德拉霍斯等。NAXOS坚持以低廉的价格(40元)提供高质量的音乐享受,对大公司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大牌公司不得不竞相推出廉价系列CD以和它抗衡。最终的得益者当然是消费者!许多乐迷对拿索斯的音质抱有怀疑。其实,从八十年代末至今,它的录音质量逐年提高,精品不断,已稳定在较高的水准上,有近二百张“三星”级CD可证。1997年,原Decca的着名制作人保尔·迈尔斯跳槽到拿索斯,使拿索斯的录音水准更上一层楼。
(十七)BIS
37BIS:1973年成立于瑞典,是北欧最重要的唱片品牌,以出版北欧国家的音乐为主,演奏家也均为北欧人。在它的唱片中,有很多作品是世界首次录音的珍品
(十八)GZ
GZ:这是捷克唱片厂的品牌缩写,是自捷克唱片名牌Supraphon之后又一个有影响的品牌。它以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斯美塔纳、亚纳切克、马蒂奴、苏克等人的作品为主,演奏家多为捷克的新秀。虽然这些捷克演奏家由于消息闭塞不大为世人所知,但其中不乏水准高超的才子。论音质,它当然不及许多名牌,但要听正宗的捷克音乐,这是价廉物美的选择。捷克第一大唱片品牌Supraphon近来由一家台湾公司代理,也出现在我国市场。小提琴家苏克、已故指挥家纽曼、库贝利克等的录音是它的王牌。要听捷克曲目,Supraphon仍是首选品牌。
(十九)Proprius
瑞典的Proprius创立于1969年,以“黑教堂”、“当铺爵士乐”等名碟享誉发烧界,也生产特制胶片唱片。Klavier这一品牌原本无人知晓,前几年,忽然以一批优质CD打入我国市场,引起发烧友争购。如马泽尔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马斯奈的歌剧“熙德”、“竖琴名曲”等。此外,英国Linn出版CarolKidd的CD和美国Gecko出版的AmandaMcBroom等的CD都因其出类拔萃的音质被发烧友视为珍品。当然,这和音乐本身已没有多大关系了。
(二十)雨果
雨果制作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以制作出版中国音乐和西洋古典CD为主。其严谨的制作和精湛的录音,除获得广大乐迷一致赞誉外,亦被中港台新及海外众多首屈一指的音响专家、录音师及乐评家誉为发烧天碟。由于选曲选材出色,录音效果独特,加上包装设计格调高雅、文字编辑严谨,首次将中国音乐形象及音响制品提升至国际水平,数年间在世界上建立起中国音乐名牌的地位。
雨果CD多次获得权威机构奖项,中外多本音乐、音响杂志推荐上榜、国际上不少电台用作专题广播。其制作的“老易谈雨果”及与各电台合作制作的“雨果CD博览”在中国已成为深受欢迎的高雅节目,各大城市争相广播。其高定位的品质管理和路线,对中港台新音乐制作水平的提高也起了显着成效。其音乐推广效应更使民族音乐及新音乐在十年间起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如古琴、古筝在国际及中国的普及,民乐、民歌的系统性整理,突显具才华的华裔音乐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在新音乐的制作上为民族音乐带出更具生命力的国际路线形象。不少乐迷更是通过雨果精湛的录音制作和雨果CD欣赏会了解并喜爱中国音乐,提高了鉴赏水平。
雨果中国民族音乐分类编目包括古琴系列、古筝系列、民族管弦乐、地方民歌、弹拨乐、拉弦乐、吹管乐、敲击乐、民间音乐等。西洋管弦乐方面除重用国际上杰出的华裔指挥、演奏家、演唱家录制经典西洋古典作品外,还系统地录制中国管弦乐作品、优秀华人作品,目前已推出二百余张CD。为满足乐迷要求,抗衡经济不景气及反击盗版,雨果于1998年6月推出超值价的“音乐图书馆”系列,现已推出超过近七十款CD。
雨果花了两年时间精挑细选,从欧洲引进优秀的音乐。以最新科技24Bit192kHz数码技术处理,保持一贯高品质发烧要求,并以三十多元的超值零售价推出,让乐迷在经济条件许可之下丰富音乐范畴。“音乐图书馆”系列将包括世界民族音乐、新纪元音乐、爵士乐、西洋古典、舞曲轻音乐、历史性经典和中国民族音乐。
雨果在录音制作上的领先地位,已获得国际着名录音及高科技产品厂家重视,相约试用其新产品,提供专业信息反馈、改进制品规格。1990年雨果率先引进使用数码录音剪辑工作站。92年揭开、创出24K金CD制作潮流。96年首家采用24bBit录音技术,步入录音新纪元。
(二十一) 其它
Testament、Pearl、Music&Arts、BidlphLab、Marston、Tahra、Preiser、Symposium:这些公司都专业从事老录音的翻版加工。它们搜集早已绝版的老唱片,以先进的数码技术加工制作后推出CD,吸引那些怀旧的乐迷,在历史录音爱好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可惜,在我国市场上这些品牌仍很罕见。
⑺ 关于挑选古典音乐CD的问题 谢谢
如果你爱上了古典音乐,想较为系统地购买一批CD收藏及欣赏,如何入手才是捷径呢?如今是商品空前丰富、供大于求的时代,跑进唱片行,只见各种牌号、各种价格的古典音乐CD琳琅满目,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如果瞎买一气,很可能将来后悔。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向刚开始收集古典音乐的朋友们做如下建议:
第一步,着手建立基础曲目CD库
不要单凭杂志书刊的零碎推荐无系统地乱买一气。所谓基础曲目,也就是历来最受欢迎、音乐厅演出次数最多、灌录CD次数也最多的那些经典曲目,如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的交响曲、4大小提琴协奏曲、10大钢琴协奏曲、歌剧“茶花女”、“卡门”,等等等等。这些最经典的曲目还是喜欢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必备的,即使你现在觉得不喜欢某位作曲家,但他最伟大的作品还是应该收藏的。即使您觉得没必要收藏,很有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心智的成熟,你终究还是会爱上他!
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不要盲目的轻易购买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作品,尤其是在你并不熟悉这个作品的作者,指挥及演奏的情况下,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你买来就会发现其实它根本就不适合你,而且更惨的是它丝毫没有收藏的价值。
建立基础曲目库时,我的建议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买大牌唱片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或者拿索斯的CD,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覆盖面。曲目最好全面地覆盖巴洛克、文艺复兴,古典过渡时期、晚期浪漫派时期、民族乐派,经典歌剧等等古典音乐的各个发展时期的各种风格。
所谓“廉价双片系列”,是指大牌唱片公司推出的廉价系列CD,如德国唱片(DG)的双子星系列、荷兰菲利浦公司的DUO系列、小天使系列等。这些系列的CD都是一套两张,只卖一张正版CD的价钱,它们之所以便宜,一是因为里面的录音都是已出版过的老版本,版权费相对较低,所以厂商的利润比较容易满足;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家知道,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往往老是录音反而比新近的更精彩。特别是一些经过时间考验被证明是优秀的经典版本,出现在“廉价双片系列”中时,尤其值得购买收藏,比化大钱买新近的录音合算得多。
前面提到的各个大牌唱片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大致来说水准都是很高的,指挥家、演奏家和乐队也大多为名家,保险系数很高,说得再详细一些的话,DG的特色是德、奥作曲家的曲目,而且它的演绎几乎都是德、奥学派的演奏家、指挥家和乐队,但总的来说DG的录音素质不算超群。荷兰菲利浦的DUO系列录音水准超卓,音色精美、气氛亲密,最精彩的要算小编制的室内乐,几乎张张都够得上精品。室内乐爱好者应该多关注DUO系列。DECCA的特长是大场面的音乐以及歌剧,其60年代的录音有音效杰出而闻名,喜欢大型交响乐和歌剧的朋友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在Double Decca上。EMI的录音效果比较中庸,多半是温暖厚实的风格,Forte系列里宝贝很多,演绎、曲目都比较经典,虽然价格比其他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贵一些,但还是物有所值。
最廉价的拿索斯CD要专门说说
许多乐迷、特别是部分资深乐迷对拿索斯CD一向存在某种偏见,认为演奏家和乐团都没有什么名气,录音也参差不齐,还不如买大牌公司的廉价双片。我也同意这些顾虑不无道理,但总的来说,拿索斯近年来的录音地素质是越来越好了,凡是1992年后制作的较新的录音,水准许基本可以放心,很少败数,尤其是小编制的作品,精品不少,大编制的大型交响音乐相对来说稍差一些,但也有不少成功之作,可以参考英国权威性的《企鹅唱片指南》里的评价,凡被评为三星级的,一般都不会失望。
至于演奏家,大家要知道,拿索斯CD之所以便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依靠尚未出名,但水准优良的演奏家和乐团。他们的要价比大牌明星低得多,但很多时候艺术水准并不在大腕之下。很多崇拜大腕明星的乐迷只听大腕的表演,还没有听,明星效应已经先入为主地对他做了“大师的演奏一定精彩”的心理暗示,结果即使大师发挥得不好,他也会肓目叫好。如果撇开心理暗示,不带任何偏见地去听一些拿索斯CD的精彩演绎,我们应当承认,拿索斯里确实有不少好东西!
买拿索斯CD系列前一定要搞一本拿索斯的CD目录,因为里面很详细地注明了每张CD获得的评价和奖项。这些信息是选择购片的重要指南和参考。毕竟在精品为主的群体范围之内也会存在着一些不为人所爽之处。
建立基本曲目库时,还要特别当心那些包装很花哨历数万千精品于一身的所谓“精选集” (Best of XXXX)。不是说这种“精选集”不能买,而是要注意鉴别。很多精选集CD里的曲子确实很经典,但它是把每部作品里抽取一小段,如一个乐章,有的甚至一个乐章也不全,拼揍成一张曲目似乎很多、似乎内容很丰富的大杂烩。这种断章取义式的“精选集”我不建议买,因为几乎可以肯定你将来会后悔、会把它丢在一边。即使有自己很喜欢的曲子,为了那一俩首曲子来花一大笔资金也是投资过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得不偿失。
古典音乐的欣赏是讲究完整性的,把每部作品里抽出一段(往往是最好听的一段)拼凑在一起,初看好像很浓缩,很适合“初听者”,但初听者肯定是要成长的,肯定是要成熟起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对古典音乐不求甚解的初级阶段上。一旦初听者成熟起来,他就必然要知道作品的完整全貌,必然要听整部作品。那时,这些七拼八凑的“精选集”就失去了价值,只能被打入冷宫了,岂不浪费很得?倒不如一开始就买比较完整的“精选集”,这样,这张CD将来还是有价值,还是有欣赏的机会。
所以我推荐大家购买的,是那些收集完整曲目的“精选集”。菲利浦DUO系列这点做得很好,里面有很多Best of XXXX的CD收的都是完整的作品,而且选曲非常精密,反映出唱片制作人的水准,值得称许。
第二步,也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缩小范围。
在古典音乐的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大家知道,在建立基本曲目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接触到古典音乐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很多作曲家的东西,同时也会对很多一流的乐队、指挥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有所了解。只要做个有心人,听的同时作些心得记录,并参考一些介绍音乐家和音乐史的辅助书籍读物,不必是很艰深的专业读物,只要浅显的入门书籍即可,就会在建立基本曲目库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各位作曲家作品的特色,以及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奏特色,以便从中选择你所喜欢的作品及演绎,避免你所不喜爱的。一本笔者十分推荐的经典读物是已故的杨民望编着的《世界名曲欣赏》 (上海音乐出牌社)。
慢慢地,你就会把古典音乐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线条串起来:从洋溢着勃勃生机的复调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巴洛克时期(巴赫、亨德尔),到淳朴典雅的早期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到开辟出一个新天地的乐圣贝多芬,再到优美清新的早期浪漫派全盛时期(舒曼、李斯特),发展到19世纪末的铺张绚丽的晚期浪漫派(瓦格纳、布鲁克纳和马勒)与回复古典风格的勃拉姆斯之间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你不可能喜欢所有这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从中找到最合乎自己性格的那一部分。这样,以后的购片和欣赏就可以大大缩小范围。
慢慢地,你还会知道,乐团的风格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德国乐团的风格是厚重、沉稳、大气,善于表现德、奥经典曲目,法国乐团和意大利乐团风格比较散漫自由一些,或者说“浪漫”一些,美国乐团豪放粗犷,偏向热烈外向,不如欧洲顶尖乐团细腻、讲究音色(但也有例外如波士顿交响乐团)。慢慢地,你还会分辨海菲茨、斯特恩、格鲁米欧等小提琴大师音色和演绎差别,鱼宾斯担、里赫特、塞尔金、肯普夫、布伦德尔们的钢琴艺术的不同……。
虽说欣赏古典音乐是欣赏作品本身,从道理上讲演奏家应该是次要的,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演奏家的魅力历来一直是吸引乐迷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乐迷们、特别是有经验的资深乐迷们,不仅要听作品,还对演奏家特别地讲究。近年来,一些世界知名的演奏家纷纷来国内演出,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音乐厅,已留下了帕尔曼、朱克曼、斯特恩、穆特、郑京和、夏利、迪图瓦等指挥名家的足迹。当这些大牌演奏明星来访举办音乐会时,你说是冲着演奏曲目而去听的乐迷多,还是冲着演奏家而去的乐迷多呢?
随着对音乐演奏家熟悉程度的渐渐提高,你还会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一乐团、一个指挥家、一个小提琴家是全能的,能完善地表现所有的古典音乐。每个音乐家、每支乐团都有自己的特长——鲁宾斯担弹奏的肖邦远比他的贝多芬有魅力、海菲茨拉浪漫派时期的作品好于他拉古典乐派、欣赏傅聪的钢琴艺术基本上只能听莫扎特和肖邦、美国作曲家的作品最好还是听美国乐队演奏……等等。知道了这些,你在挑选同一曲目的不同演绎版本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找出演绎较好的版本。当然,诸如《企鹅CD指南》之类的读物在这个方面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第三步,也就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地选购“由你所喜爱的演奏家表演的你所喜爱的作曲家的作品”。
到了这时,购买CD应该已经成为一种方向性很明确的行为,不再像第一步“建立基本曲目库”时那么盲目。因为你对古典音乐作品、古典音乐演奏家都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合乎自己口味、什么不合自己胃口,也知道谁适合演奏谁的作品。就以我自己为例,小提琴家中,我特别喜欢海菲茨、米尔斯坦、格鲁米欧等几位早已作古的前辈大师,所以就有选择性地买他们各自最擅长的曲目——如海菲茨演绎的勃拉姆斯、维尼亚夫斯基、格拉祖诺夫、格鲁米欧拉的莫扎特、巴赫、贝多芬、米尔斯担表演的古典乐派作品等等。
注意一点,我不推荐买某位演奏家的“海菲茨全集”、菲利浦出品的“格鲁米欧全集”等,除非你钱多得用不掉,或者对某位演奏家的已达到狂热的程度。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位演奏家是全能的,全集录音中必然只有一部分精彩的演绎,必然包括一些“鸡肋”。
最后希望初入古典音乐殿堂大门的朋友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购买唱片的时候能够少走弯路,祝大家永浴在古典音乐的长河中!
⑻ 世界着名的交响乐团有哪些
1.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德国)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成立于1548年。开始时只是室内乐队的小编制,后逐步扩大。该团在18世纪前以演奏意大利歌剧为主。从1817年开始,由着名作曲家韦伯担任指挥,进一步充实了乐队人员的编制。后又经着名音乐家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排演,这样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最擅长歌剧演奏;在交响作品方面,拥有跟西欧乐团所不同的独特音响,而且声部平衡很好。该团所演奏的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音响丰满,具有美妙的德国古老传统色彩。
2.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奥地利)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42年,该团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而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着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挥该团演出。这个乐团不设常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姆、卡拉扬、慕蒂、伯恩斯坦、马泽尔等当代着名指挥家都经常被邀为客串指挥。据统计,指挥这个乐团灌制过唱片的指挥家竟达36位之多。
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典雅而庄重,弦乐音色华丽优美。该团演奏的曲目比较保守,以传统的德奥作品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团对于任何类型的指挥家都能作出灵敏的反应。有时,他们在严格的指挥家手下,白天举行定期演奏会,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作品,晚上却在意大利歌剧指挥家的手下,演奏意大利歌剧,足见该团的适应能力之强。
3.纽约爱乐管弦乐团(美国)
这是美国最早的交响乐团,由希尔创立于1842年。1922年,门格尔贝格接任首席指挥后,该团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1928年,该团跟纽约交响乐协会合并,形成今天的规模。曾在该团任职的指挥家的名单中,可以看到马勒和达姆罗许等人的名字。从1928年到1936年间,托斯卡尼尼就任音乐监督,该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58年,当代着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开始指挥该团,使该团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从1978年起,印度着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就任该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共有团员106名,每年要演奏52周,其中有23周举办定期演奏会,演出场次大约为190次。该团是美国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具有非凡的演奏水平,而且在历代着名指挥家统率下灌录了数量众多的唱片,其演奏成员中着名的演奏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4.波士顿交响乐团(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创立于1881年,由亨谢尔任指挥。该团从创立至1918年的历任指挥都是清一色的德国指挥家。1919年,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指挥。从1924年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兹基就任音乐监督后,波士顿交响乐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72年,乐团又进入小泽征尔时代,再度重振威风。
波士顿交响乐团是现今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贵族气息的乐团。在美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和英国指挥家戴维斯这两位着名人物的轮流指挥下,这个乐团灌录了无数张令人爱不释手的唱片杰作。该团的弦乐合奏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他们演奏的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改编为弦乐合奏)深受中国观众的称赞。
5.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德国)
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成立于1882年,着名指挥家尼基什曾任该团指挥达27年之久,他在任期间为乐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之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之一。1954年,福特万格勒担任该团指挥,此后乐团声誉更盛。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该团终身常任指挥,由此进入卡拉扬时代,此间该团的演奏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频繁。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该团曾参与歌剧公演活动。
同欧洲许多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历史较短,但担任该团指挥职务的大多是最伟大的指挥家,这就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合奏技能精彩绝伦,并具备了优异的反应能力,无论哪个指挥家统率该团,都能发挥其实力。可以这样说,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是当今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各交响乐团之冠。
6.捷克爱乐管弦乐团(捷克)
该团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为中心组建的,两年后在捷克着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挥下第一次举行演奏会。该团起初隶属于布拉格国民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出来。1918年,着名指挥家陶利希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该团才成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乐团。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该团终于拥有了世界性的实力与声誉。
捷克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优秀,有古雅的情调和捷克式的独特音响,尤其在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时情韵特别优美,其中以德沃夏克的音乐为其最高成就。
7.费城管弦乐团(美国)
费城管弦乐团创立于1900年,首任指挥是谢尔。1921年,斯托科夫斯基就任该团的第三任音乐监督,在他的训练下,这个年轻的乐团很快成为全美的“三大乐团”之一。该团在广播与唱片录音方面也极为活跃。此外,该团还积极介绍与首演现代音乐,为美国乐坛带了来欣欣向荣的景象。1938年后,奥曼蒂接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他担任此职竟达41年之久。该团现由当代着名指挥家穆蒂担任常任指挥。
费城管弦乐团共有105名团员,每年工作52周,大约举行190多场音乐会。该团以辉煌的音响和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誉为“费城音响”;其各个乐器组内都有着名的演奏家。该团在美国冠盖群雄,堪称为20世纪世界性的“超级交响乐团”。
8.多伦多交响乐团(加拿大)
多伦多交响乐团创建于1908年。1923年,克尼兹担任该团的首席指挥。1931年,马克米兰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乐团有了长足的进展。马克米兰功劳卓着,曾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1936年,着名指挥家朱斯金特接棒,使这个乐团产生了辉煌的演奏效果。1965年,小泽征尔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使该团终于确立了世界第一流的地位,在这段时间内,该团曾灌录了不少唱片。
多伦多交响乐团共有团员95名,近年来由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该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演奏富有朝气,音色明亮、华丽。
9.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前苏联)
这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圣彼得堡宫廷乐团,但是他们举行公开演出却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17年,在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曾以“国立爱乐管弦乐团”之名开始活动。1938年,前苏联着名指挥家姆拉文斯基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此后的40多年,该团声誉渐高,成为“姆氏的亲兵”而进入黄金时代。
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奏风格充满激情、富有力度感,充分反映出彼得堡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特性,在合奏上显示了俄国式洗练的特色。该团最擅长演奏本民族音乐家如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其解释令人信服而表现生动。该团还特意配置了两套水平同样高超的人马,当乐团旅行演出时,必有一套人马留守在“大本营”中。
10.日本广播(NHK)交响乐团(日本)
这是1926年以近卫秀为中心而组建的乐团,当时称作“新交响乐团”,次年开始举办定期演奏会。1935年,近卫担任常任指挥,该团从此活跃于日本乐坛。后改称日本交响乐团后,由尾高尚忠和山田雄一任指挥。1951年隶属于日本广播协会(NHK),由此改称为目前的团名。
日本广播协会(NHK)交响乐团,是全日本最杰出的乐团,四管编制,全团人员共128名,每年平均演出140场左右(其中定期音乐会60场),听众达30万人次。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突出,合奏效果也十分完美,其充实的演奏能力,堪与欧美的乐团相媲美。特别是在演奏日本现代作品时,该团最能发挥他们的实力。
⑼ 世界10大着名乐队是哪几个
1.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德国)
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成立于1548年。开始时只是室内乐队的小编制,后逐步扩大。该团在18世纪前以演奏意大利歌剧为主。从1817年开始,由着名作曲家韦伯担任指挥,进一步充实了乐队人员的编制。后又经着名音乐家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指挥排演,这样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最擅长歌剧演奏;在交响作品方面,拥有跟西欧乐团所不同的独特音响,而且声部平衡很好。该团所演奏的德奥古典音乐格调高雅、音响丰满,具有美妙的德国古老传统色彩。
2.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奥地利)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42年,该团是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而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着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挥该团演出。这个乐团不设常任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贝姆、卡拉扬、慕蒂、伯恩斯坦、马泽尔等当代着名指挥家都经常被邀为客串指挥。据统计,指挥这个乐团灌制过唱片的指挥家竟达36位之多。
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典雅而庄重,弦乐音色华丽优美。该团演奏的曲目比较保守,以传统的德奥作品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团对于任何类型的指挥家都能作出灵敏的反应。有时,他们在严格的指挥家手下,白天举行定期演奏会,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乐作品,晚上却在意大利歌剧指挥家的手下,演奏意大利歌剧,足见该团的适应能力之强。
3.纽约爱乐管弦乐团(美国)
这是美国最早的交响乐团,由希尔创立于1842年。1922年,门格尔贝格接任首席指挥后,该团的演奏水平飞速发展。1928年,该团跟纽约交响乐协会合并,形成今天的规模。曾在该团任职的指挥家的名单中,可以看到马勒和达姆罗许等人的名字。从1928年到1936年间,托斯卡尼尼就任音乐监督,该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58年,当代着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开始指挥该团,使该团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从1978年起,印度着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就任该团的音乐指导与指挥。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共有团员106名,每年要演奏52周,其中有23周举办定期演奏会,演出场次大约为190次。该团是美国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具有非凡的演奏水平,而且在历代着名指挥家统率下灌录了数量众多的唱片,其演奏成员中着名的演奏家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4.波士顿交响乐团(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创立于1881年,由亨谢尔任指挥。该团从创立至1918年的历任指挥都是清一色的德国指挥家。1919年,法国作曲家拉波接任指挥。从1924年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兹基就任音乐监督后,波士顿交响乐团进入了黄金时代。1972年,乐团又进入小泽征尔时代,再度重振威风。
波士顿交响乐团是现今所有美国乐团中最具贵族气息的乐团。在美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和英国指挥家戴维斯这两位着名人物的轮流指挥下,这个乐团灌录了无数张令人爱不释手的唱片杰作。该团的弦乐合奏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他们演奏的中国乐曲《二泉映月》(改编为弦乐合奏)深受中国观众的称赞。
5.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德国)
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成立于1882年,着名指挥家尼基什曾任该团指挥达27年之久,他在任期间为乐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之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之一。1954年,福特万格勒担任该团指挥,此后乐团声誉更盛。1955年后由卡拉扬接任该团终身常任指挥,由此进入卡拉扬时代,此间该团的演奏活动和唱片录音更为频繁。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该团曾参与歌剧公演活动。
同欧洲许多传统的乐团相比,柏林爱乐管弦乐团的历史较短,但担任该团指挥职务的大多是最伟大的指挥家,这就使他们的演奏曲目无限扩大,合奏技能精彩绝伦,并具备了优异的反应能力,无论哪个指挥家统率该团,都能发挥其实力。可以这样说,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是当今世界上名符其实的各交响乐团之冠。
6.捷克爱乐管弦乐团(捷克)
该团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国民剧院管弦乐团为中心组建的,两年后在捷克着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挥下第一次举行演奏会。该团起初隶属于布拉格国民剧院,到1901年才独立出来。1918年,着名指挥家陶利希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该团才成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乐团。到1950年后的安杰尔时代,该团终于拥有了世界性的实力与声誉。
捷克爱乐管弦乐团的演奏的曲目十分广泛。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优秀,有古雅的情调和捷克式的独特音响,尤其在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时情韵特别优美,其中以德沃夏克的音乐为其最高成就。
7.费城管弦乐团(美国)
费城管弦乐团创立于1900年,首任指挥是谢尔。1921年,斯托科夫斯基就任该团的第三任音乐监督,在他的训练下,这个年轻的乐团很快成为全美的“三大乐团”之一。该团在广播与唱片录音方面也极为活跃。此外,该团还积极介绍与首演现代音乐,为美国乐坛带了来欣欣向荣的景象。1938年后,奥曼蒂接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他担任此职竟达41年之久。该团现由当代着名指挥家穆蒂担任常任指挥。
费城管弦乐团共有105名团员,每年工作52周,大约举行190多场音乐会。该团以辉煌的音响和多彩的音色闻名于世,被誉为“费城音响”;其各个乐器组内都有着名的演奏家。该团在美国冠盖群雄,堪称为20世纪世界性的“超级交响乐团”。
8.多伦多交响乐团(加拿大)
多伦多交响乐团创建于1908年。1923年,克尼兹担任该团的首席指挥。1931年,马克米兰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后,乐团有了长足的进展。马克米兰功劳卓着,曾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1936年,着名指挥家朱斯金特接棒,使这个乐团产生了辉煌的演奏效果。1965年,小泽征尔担任该团的音乐监督,使该团终于确立了世界第一流的地位,在这段时间内,该团曾灌录了不少唱片。
多伦多交响乐团共有团员95名,近年来由戴维斯接任音乐监督后,该团似乎返老还童,变得格外精神抖擞,演奏富有朝气,音色明亮、华丽。
9.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前苏联)
这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圣彼得堡宫廷乐团,但是他们举行公开演出却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17年,在俄国着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曾以“国立爱乐管弦乐团”之名开始活动。1938年,前苏联着名指挥家姆拉文斯基就任该团的音乐监督,此后的40多年,该团声誉渐高,成为“姆氏的亲兵”而进入黄金时代。
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的演奏风格充满激情、富有力度感,充分反映出彼得堡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特性,在合奏上显示了俄国式洗练的特色。该团最擅长演奏本民族音乐家如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其解释令人信服而表现生动。该团还特意配置了两套水平同样高超的人马,当乐团旅行演出时,必有一套人马留守在“大本营”中。
10.日本广播(NHK)交响乐团(日本)
这是1926年以近卫秀为中心而组建的乐团,当时称作“新交响乐团”,次年开始举办定期演奏会。1935年,近卫担任常任指挥,该团从此活跃于日本乐坛。后改称日本交响乐团后,由尾高尚忠和山田雄一任指挥。1951年隶属于日本广播协会(NHK),由此改称为目前的团名。
日本广播协会(NHK)交响乐团,是全日本最杰出的乐团,四管编制,全团人员共128名,每年平均演出140场左右(其中定期音乐会60场),听众达30万人次。该团的弦乐部分特别突出,合奏效果也十分完美,其充实的演奏能力,堪与欧美的乐团相媲美。特别是在演奏日本现代作品时,该团最能发挥他们的实力。
⑽ 意大利都有哪些公立音乐学院
意大利十所公立音乐学院 :
⒈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Giuseppe Verdi di MILANO;
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即米兰音乐学院)是意大利米兰的最重要的音乐学府之一,
始建于1891年5月。由于当时意大利歌剧正处在威尔第的歌剧时代,带动了整个欧洲
的音乐界,于是年轻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们发起创立了这所音乐学校。
⒉ 意大利帕尔马皇家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Arrigo Boito di PARMA位于意大利
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帕尔马城,是一所正式成立于1877年的高等音乐学院。该校为
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的机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为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提供经济资助。
3.维琴察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Arrigo Pedrollo di VICENZA维琴察音乐学院始建于
1867年,最初的前身是音乐学院“Francesco Canneti”,于1969年被改建为国家音乐
学院,最初是作为威尼斯音乐学院的一个分支。该学院在早期音乐和印度音乐等开拓性
的实验领域中独树一帜。如今,该学院有大约700名注册的学生和100多名教师。其举办
的着名活动包括学校的音乐会、大师班、研讨会,它的交响乐团、唱诗班和合奏团,每年都有定期数百场的音乐会。
4. 威尼斯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Benedetto Marcello-Palazzo Pisani di VENEZIA
威尼斯音乐学院是以作曲家贝内代托·马塞洛命名的音乐学院,成立于1876年。
5. 博洛尼亚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 Giovan B. Martini di BOLOGNA意大利
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全称是博洛尼亚 乔瓦尼·巴尔蒂斯塔·马尔蒂尼音乐学院
(Conservatorio Di Musica Giovan B. Martini di BOLOGNA)。
6. 佩萨罗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statale di musica g.rossini Pesaro意大利佩萨罗
音乐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音乐学院,该校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1792-1868)十九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的卓阿基诺·罗西尼。学校专业齐全从声乐、作曲到乐器
样样都有。由大学本科部,研究部和音乐教育三部分组成。
7. 佛罗伦萨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Luigi Cherubini di Firenze佛罗伦萨音乐学院是
意大利重点院校之一。
8. 那不勒斯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S. Pietro a Majella di NAPOLI那不勒斯音乐学院
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的那不勒斯城,是一所成立于16世纪的高等音乐学院。
9. 罗马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Santa Cecilia di ROMA罗马音乐学院是全世界最古老
的音乐学院之一。建立于1585年。
10. 都灵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Giuseppe Verdi - Torino都灵音乐学院成立
于1936年2月13日,其前身为建立于1866年的朱塞佩威尔第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