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萨斜塔是哪里的名胜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名胜,它是古罗马的钟楼塔,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比萨城内。比萨斜塔以塔身倾斜而名声大噪,但是即便不倾斜,它也该算是一个奇景。
‘贰’ 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
比萨斜塔坐落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的教堂广场上,是比萨主教堂综合建筑中的钟塔。比萨斜塔建于1174 年,1350年竣工,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均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故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倾斜原因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其地基土层极其复杂:不仅被不同材质的土壤分成了若干层,而且这些土层又由各种柔软的黏土质物质和砂质淤泥相间而成。更糟糕的是,地基下的地下水位也非常浅,深度只有大约1米。
最新的地质勘探发现,钟楼的选址位于古代的海岸线上,也就是说,在建造之时地基土壤就早已沙化。如此一来,比萨斜塔这个“大家伙”刚一建造就注定很快将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倾斜。
‘叁’ 比萨斜塔在哪里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塔之所以会呈现出倾斜造型是因为当时修建的时候基地不匀称还有土层松软而倾斜了,以这奇怪的倾斜造型引流旅游热潮,引得许多游客到此打卡
‘肆’ 比萨斜塔在哪里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名胜,它是古罗马的钟楼塔,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比萨城内。比萨斜塔以塔身倾斜而名声大噪,但是即便不倾斜,它也该算是一个奇景。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整座塔共分8层,高54.5米;最底层有石柱15根,以上6层每层都有30根,最顶层是12根;塔内有300级楼梯,由底层直达楼顶,可以眺望几千米外的海面。
比萨斜塔建造于1174年,因为是建在沙质土地上,地基又没打牢,所以第三层建成以后,发现已经倾斜,无法补救,只好停建。
94年以后,建造者继续兴建,并采取一些办法抑制倾斜,但于事无补,只好按计划于1350年完工,这时塔已经倾斜了两米多。从那时到现在640年过去了,奇怪的是它竟然没有倒塌,现在它正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倾斜,将来有一天它可能会倒塌,目前科学家正积极设法拯救它。
‘伍’ 斜塔在意大利哪个地方
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场上分布有一系列宗教建筑,分别是建造于11世纪至13世纪的大教堂,建造于1153年到14世纪的洗礼堂、比萨斜塔,还有建造于1174年的墓园,它们的外墙面都是由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
在1173年开始建造,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刚开始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向东南倾斜。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
‘陆’ 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
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1178年首次发现倾斜。
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
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柒’ 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因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而得名,建于1173年8月,建筑工程曾两次长时间间断,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为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在1178年第一次发现倾斜,倾斜角度3.99度,目前,倾角约5.5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
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它地基下面有特殊的土层。比萨斜塔的地基下面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由软质粉土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构成,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最新研究表明,钟楼建造在古代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已经沙化和下沉。
‘捌’ 最高的斜塔位于哪里
比萨斜塔是驰名全世界的奇景之一,座落于意大利的比萨城。斜塔是比萨城内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塔身全部用昂贵的大理石砌成,共八层,高约54米。底层有大石柱15根,上面的各层为30根,顶层12根,钟就挂在顶层。塔内有楼梯300阶,游客可登上各层眺望比萨城的全景。
比萨斜塔原来设计并不是一个斜塔,因为建基不慎,塔建至第三层时,就向南倾斜。建成后每年向南倾斜约一毫米。由于该塔“斜而不倒”,所以名声大噪,招引得世界各地游客蜂至。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飞机曾在塔的附近丢过30多枚炸弹,影响很大。1972年10月比萨发生了地震,又使塔的倾斜度增加了1.8毫米,几乎相当于两年的倾斜度。现在,塔顶部的中心点距它的中心垂直线已偏离了4.4米,向南倾斜5.3度,但斜塔仍岿然屹立。
比萨斜塔还是一座世界有名的“科学塔”。它的闻名要归功于大科学家伽里略。他在410年前的1589年,在比萨斜塔上作过有名的实验。他掷下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体后,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经过这一实验,一举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不同重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定律,从此比萨斜塔更加闻名。
人们估计,到公元2151年,比萨斜塔的重心将移到底面以外,那时塔将倒坍。现在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这座神奇的古塔,从十九世纪起就采取了许多措施,各国科学家、建筑师也都为比萨斜塔的永立绞尽了脑汁,但是塔还在继续以固有的速度向南倾斜。
‘玖’ 比萨斜塔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着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1178年首次发现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