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期,为何意大利的军队一言不合就选择投降
意大利当时之所以会如此轻易的就投降,主要是意大利人也明白自己的国家在军事方面有着先天的弱势。当时意大利人自己就明白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非常弱根本就不用与其他国家作战,选择妥协之后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伤亡。除此之外,还有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曾经对意大利军队进行攻打,当时美国军队紧紧就炸死了意大利军队的40个人。要知道当时意大利军队总共有上万人之多,但是这些人在知道自己军队死了40个人之后就主动向美国投降了。其他国家的军队就是不到战争的最后一刻绝不投降,但是这条法则似乎并不属于意大利。而意大利之所以如此轻易的投降,其实是意大利人也知道自己在军队实力方面非常弱,根本就与其他国家无法比拼,所以为了能够降低伤亡人数才选择投降的。在他们看来反正也打不过,还不如提前投降。
❷ 阿拉曼战役详细情况
阿拉曼战役——将盟军带入反攻的坦克大战
性质:扭转北非战场的关键性战役,盟军从此开始反攻
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4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VS英国军队
武器对决:“谢尔曼”坦克
战果: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
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的同时, 北非战场上同样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拼杀。1942年10月23日,由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向德国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过12天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胜利地结束了整个战役
战役的胜利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在士气上对盟军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说:“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一代军事帅才蒙哥马利同样是绞尽脑汁,最终将计就计,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为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2年8月份,请伦敦监督处中东特派组的指挥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尔间谍“康多尔小组”的名义给隆美尔发了一封电报,称英军准备在阿拉曼防线南端的阿拉姆�6�1哈勒法山岭组织抵抗,但防御力量很薄弱,如发起进攻,很容易突破英军阵地。
几天后,克拉克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报告了英军的防御命令。隆美尔对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为进一步引诱隆美尔,蒙哥马利还命令绘图员绘制了一张假地图,上面标明拉吉尔地区是一片“硬地”,便于装甲部队行动,并让德甘冈设法送到德国人手里。
1942年8月30日夜,隆美尔根下达了进攻命令,想用突然袭击,一举突破英军防线。出发不久,就遇到了英军的一个新雷区。隆美尔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时空中突然出现了英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就是猛烈的轰炸。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扎着过了雷区。
31日凌晨,德军与英国装甲部队展开激烈的交火。战斗中,隆美尔吃惊地发现,原来设定的英军一个装甲师竟然变成了3个。隆美尔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此时,地图上的“硬地”,逐渐变成了沙漠。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在“硬地”上东倒西歪地挣扎着前进。英国空军的飞机从早到晚不停地轰炸,伤亡报告不停地送到隆美尔手上。
这时,他接到报告,说燃油即将耗尽,3艘油料供应船在离开意大利横渡地中海时,被英军击沉。9月4日凌晨,隆美尔终于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恐怖的阿拉姆�6�1哈勒法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夜,随着蒙哥马利的一声令下,英军手中的数千门美制“谢尔曼”坦克炮弹齐发,共歼灭敌军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冲击不果敢,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评论:正与邪的较量——蒙哥马利与隆美尔
假如战争的性质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蒙哥马利与隆美尔都可以作为罕见的军界帅才名垂青史。一个被成为“沙漠之鼠,一个被成为“沙漠之狐”,都为各自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而两人在战场上的斗智斗勇,更是为后人的研习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案例。
但是历史毕竟没有假如,蒙哥马利成为了历史上的大英雄,而隆美尔却成为了遭受唾弃的乱世枭雄,不为别的,仅仅因为他选择了一条走向黑暗的历史之路。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服毒自杀。历史的正与邪,也便在此得到了展现。
❸ 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为何不堪一击
二战中,中国人对意大利人的印象感觉就是德军的伪军,感觉意大利人战斗力极差。其实,这完全是极大地误解。因为在中国有大量的德粉,为了维护德粉心中高贵的雅利安德意志日耳曼人的勇猛形象,在网上误传了很多意大利军队搞笑的方面。这就是为何国内众多德粉编造出嘲笑意大利人的战斗力的网上笑话。
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斗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立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在斯大林格勒北翼,意大利军队防守正面达一,二百公里,而负责供应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施以援军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经常抽调意大利的卡车为自己运送物资(在斯大林格勒围城中就有一支意大利运输车队)。在苏联绝对优势的装甲部队进攻时,没有援兵,重武器不足的意军在侧翼(罗马尼亚军和匈牙利军)被突破遭包围的情况下,山地军和其他部队还是坚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个30000人的意军集团军经过包括白刃战的苦战,有4000人突围。试问没有这些所谓的意大利“包袱”,德军如何防守这一,二百公里的顿河阵地?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战场的古比井战斗中发起的"十字军"行动中,意大利的阿里埃特(“公羊座”)装甲师迎战英军第22装甲旅,英军兵力并不是劣势,而且阿里埃特在此战斗中也并不是满员参战的,此战阿里埃特师共有12名军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负伤和失踪,并损失了49辆坦克,4门75/27和8门47/32火炮。英国第22装甲旅有79辆坦克被击毁或重创。
意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轴心军队中的大部分兵力并不惜重大损失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没有意大利人,就隆美尔的几万人,能够与几十万英联邦军周旋?没有意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装备虽然不佳但作战勇敢的装甲部队,德国人能够取得胜利?没有意大利人掩护侧翼,并不时以自我牺牲精神地充当后卫,德军能够放心进攻,安全撤退?知道两次古比井吗?知道托布鲁克的圣马可海军步兵营吗?知道冲在最前面的战斗工兵吗?知道战至最后的“公羊”装甲师吗?知道“佛格雷尔”伞兵师史诗般的后卫战斗吗?知道一名意大利士兵在被打断一条胳膊后,捆着炸药包冲向冲上来的英国坦克吗?隆美尔说过“德国士兵震惊世界,而意大利士兵震惊了德国士兵。”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隆美尔传。所以意大利人经常给德军干脏活,却被德粉羞辱。
战前意大利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但从意大利人身上却看不到普鲁士人所拥有的那种强大的民族张力和进取精神。
最终完成了统一的意大利人,终于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但其实力和野心的落差给人一个“准强国”的形象。那时群雄并起,法国、德国、英国、俄国、日本甚至美国的扩张都没有意大利人这般艰难。
以后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人的表现实在不符合一个大国的形象:一战兵败波河,差点让奥匈揍趴下;打落后的埃塞俄比亚,付出了十余万人的伤亡;二战对已经被希特勒击溃的法国,损兵折将;优势海军避战地中海,被歼于托兰塔;东非十万大军被不足万余英国人全歼;北非以5敌1,却全线崩溃;远征弱小的希腊,却丧师辱国。希特勒这样评价意大利人:我用5个师就可以征服意大利。
近现代意大利人为何这么没有战斗力?难道这是一个被文明过度软化的民族?也许可以从意大利防守反击的足球风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
意大利是最早研究空降并组建伞兵部队的国家。比如185佛格尔伞兵师,他在非洲战场表现就很出色,只不过隆美尔的一系列胜利和托布鲁克落入轴心国之手使得决策的天平向进军埃及倾斜了。夺取马耳他岛的计划被放弃了,从而使该师丧失了进行师级规模伞降作战的机会。这怪也只能怪德军指挥官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战略上的眼光。1942年2-4月是德意军最好的机会,尤其是1942年底,德意军已经迫使英军从马耳他岛撤走了所有的舰船,岛上也仅仅只留驻8架战斗机,这等于该岛已经基本解除武装,但是,德意军无动于衷。
从1861年意大利统一到二战爆发,短短几十年一个国家军队的实力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再有意大利并没有被洗脑,意大利军人只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所以没有必要嘲笑意大利军队。还有就是作为友军的德军在东线是负责供应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施以援军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经常抽调意大利的卡车为自己运送物资。
在阿拉曼,意大利军队在此抵抗英国军队蒙哥马利集团军主力的猛攻,意大利彻底战败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200公里以外,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将军,将军知道意大利的淡水和油料补都被德国人抢走了,像这样只顾自己逃命而抛下盟友的友军还有什么必要和他一同作战呢?德国最终的失利也就只能归咎于自己了。
❹ 二战期间,数千意大利军队为何只因一个英军路障就缴械了
二战期间,数千意大利军队为何只因一个英军路障就缴械了?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确实有很多奇葩的事情发生,但是里面也有深层次的原因,下面给大家具体的分析一下:
三、意大利军队非常明显的判断错误,直接选择投降:
遇到英国军队设置的路障,其实意大利的将军判断失误,以为自己被军国军队包围,再加上他们无心恋战,所以直接选择投降。❺ 投降被拒绝,恼怒后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这是哪支军队
投降被拒绝,恼怒将对方打的落花流水这件事听起来非常的戏剧性,但是确是真实存在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就做到了。这样的反败为胜听起来十分的戏剧,实际上意大利军队是有强大的实力,只是对战争没有兴趣,所以不愿加入斗争。在英军开始挑衅之后果断做出反击,反败为胜。这场战争也成为二战历史上的精彩战役
❻ 二战时的意大利军队真的只是个笑话而已吗
胡说八道
那些个都是不良作家为了卖书胡编乱造、歪曲事实的
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斗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立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
举几个例子。
从1940年到1943年意大利的蛙人部队对地中海直布罗陀,亚历山大,马耳他,阿尔及尔等港口的英国海军进行了上百次袭击,单是对直布罗陀的反复袭击就击沉了14艘舰船,近十万吨。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刚勇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两艘三万吨级的战列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最不成比例的战果。
在1941年11月18日北非战场的"十字军"行动中,意大利的阿里埃特装甲师迎战英军第22装甲旅,此战阿里埃特师共有12名军官和193名士兵死亡/负伤和失踪,并损失了49辆坦克,4门75/27和8门47/32火炮。英国第22装甲旅也有79辆坦克被击毁或重创。
阿拉曼战役失利后,隆美尔撤退,并夺走意大利的淡水和油料补给,意大利人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步行在沙漠地区撤退,很多士兵要么被拥有机械化优势的英军追兵消灭,要么就是因为缺水被活活渴死,最后意大利人向英军投降。
❼ 二战意大利要不战而降,英国人自以为是拒绝了,结果为什么成了笑话
二战时期意大利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有网友戏称他们是猪队友,就是因为他们出来捣乱,德国最终才失败,虽然他们确实帮了不少倒忙,但是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弱。
意大利人很看重金钱,他们的爱国情操,都能被他们定一个价格,当初在阿富汗战争的时候,意大利也出兵帮忙了,人们都好奇意大利军队是如何在当地安然无恙,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给当地武装分子交了几千万保护费。
其实意大利人,很早就开始法西斯教育了,但这么多年以来,人民的性格还是如何,墨索里尼这样的极权主义狂人,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仍然没啥用,意大利人根本不想打仗,他们阅军的目的,也是穿上军服耍帅。
师长马里奥也不投降了,下令让部队准备战斗,要说这英国人也是自找麻烦,好好地接受投降就算了,结果一开战他们却打不过意大利军队,自己反倒被揍的鼻青脸肿,这也成了一个笑话。
由此可见意大利的战斗力是不差的, 只不过他们认为,战争属于是赔本买卖,花费大量金钱划不来,他们想要快点结束战斗,就开始到处投降。
❽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争中,英军第8集团军于在北非实施的进攻战役。
由于德军在苏德战场,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损失惨重,德意两国法西斯领导集团被迫于1942年秋季前大幅度缩减对在非洲作战军队的支援。德意军队已精疲力竭,武器、弹药和燃料奇缺。这对英军在非洲战区转入进攻,驱逐德意军队极为有利。
10月23日前,德意军“非洲”坦克集团军(司令为隆美尔元帅)在埃及阿拉曼以西占领宽为60公里的防御正面。该集团军下辖德军4个师和意军8个师,总兵力约8万人,坦克540辆,火炮1219门,飞机350架。采取纵深梯次配置,企图依托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与大面积布雷相结合的坚固防线,阻滞和粉碎英军进攻。在埃及作战的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为蒙哥马利将军)辖10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为23万人,坦克1440辆,火炮2311门,飞机1500架。战役企图规定;钳制左翼德军,由阿拉曼西南地域向西迪哈米德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将德意军队滨海集团压迫至沿海一带,并予以歼灭。英军巧妙进行战役伪装,使德军对英军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发起时间作了错误判断。
1942年10月23日21时40分,经过3天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和20分钟的炮火准备,英军于10月23日傍晚转入进攻。突破是在9公里宽的地段上实施的。英军炮兵密度较小(每公里正面50门火炮),未能压制敌人火力配系,虽经一整夜战斗,仅楔入敌人防御阵地。突破变成了速度异常缓慢的“蚕食”德军防御阵地的行动(至10月27日前英军仅推进7公里)。
在主攻方向上,第30军右翼澳大利亚第9师和英第51师、中路新西兰师和南非第1师,起初进展顺利,突破敌前沿后迅速在雷区为后续装甲部队开辟通路;左翼印度第4师在鲁韦萨特岭以北遭敌顽强抵抗,进攻受阻。24日凌晨2时,第10军第1、第10装甲师奉命从正在开辟通路的雷区进入战斗,由于雷区纵深超出预料,至日终前仅第1装甲师的个别部队通过雷区。25日凌晨,新西兰师在雷区开辟通路后,向西南方向迈泰尔亚岭逼进,遭德第15装甲师反击。26日,澳第9师在战线北端攻占德军部分阵地后向海岸推进,威胁德第164师侧后,并击退德第15装甲师的反击。在助攻方向上,第13军对德军防线南段发起进攻,但为德军的雷区和炮火所阻,进展甚微。24日晨,该军第7装甲师和第44、第50步兵师再次发起攻击,通过第一道雷区后为德军火力所阻。
此后,双方损失惨重。26日,隆美尔判明英军主攻方向,开始将第21装甲师调往北线。英军进攻受挫,27日暂停进攻;第7装甲师北调,加强主攻方向实力;第13军其他部队暂取守势,仅以小分队出击和炮火袭击牵制敌人。26日,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被英国海、空军击沉,致使德军油料奇缺,后勤补给陷入困境,装甲部队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29日,澳第9师和英第9装甲旅向海岸推进,被德军击退。由南线调来的德军主力第21装甲师向北部沿海机动,企图阻滞英军沿公路西进。蒙哥马利据此改变计划,决心对腰子岭以北德军防御薄弱部位实施纵深突破。31日,澳第9师进抵并控制沿海地区,切断德军第164师退路。德军第21装甲师、第90轻型装甲师组织反击,未果。至此,德意军坦克仅剩200余辆,而英军在战线北段尚有800余辆坦克没有投入战斗。
11月2日凌晨1时,英军按照"增压"计划发起新的进攻。经炮火准备后,第151、第152步兵旅和第9装甲旅发起冲击,遭德军顽强抵抗。第1装甲师随即投入战斗,次日夜从德军第15、第21装甲师防线接合部达成突破。4日晨,第10、第7装甲师和印度第4师从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进攻。德军第15、第21装甲师余部实施反击,但由于没有空中掩护,大部坦克被击毁。在沿海地区被切断退路的德第164师余部,亦被澳第9师歼灭。隆美尔命令德意军全线撤退。由于油料和车辆不足,部分重兵器由人力后送,道路拥挤不堪,撤退行动迟缓。英军乘势转入追击,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给退却中的德军以重大杀伤。6日,英军因雨停止追击,致使德意军装甲摩托化部队顺利撤退,仅意军第10军在退却途中大部被歼,战役至此结束。
此战是英军在非洲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战绩。这一胜利使北非战局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转折,盟军从此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阿拉曼战役中,德意军队伤亡和被俘5.5万人(俘获3万人、毙伤2.5万人),损失坦克320辆,火炮约1000门。英军亡4600余人、伤8900余人。此战的特点是,英军以巧妙的伪装达成了战役突然性,步、炮、坦密切协同突破对方防线。不足之处是,对敌人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速度极低。每昼夜超不过1.5公里,因而未能达到将德意军队压至沿海一带的目的。英军对退却之敌追击也不够坚决,这使德国法西斯军队集团得以有组织地撤至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
❾ 二战中意大利奇葩的六大投降理由,你知道几条
一:弹药箱没有撬棍。在北非战场,英军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群发起冲锋,刚开始遭到了意大利军猛烈的炮火反击,然而,过了几分钟之后,意大利军突然停火,并竖起了白起,原来是因为意大利军没有找到撬棍打开弹药箱,所以“光荣”的选择了投降。
二:遇到路障。有一次,意大利军率领5000人去支援德国的军队,但在路上,遇到了英军几十人设下的路障,意大利军果断的选择了就地缴械投降。
三:遭受轰炸。意大利在撒丁岛南部的两个小岛上驻扎了10000多的军队,被同盟军派遣飞行员前往轰炸,在被轰炸死了40多个意大利军人之后,意大利军果断的接受了同盟军飞行员的劝降。
四:获得“投降证”。在西西里岛的战役中,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可以获得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和安全,于是,第二天一大批意大利人就过来投降了,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五:打仗很无聊,我们想回去泡妞。意大利人在连续打了两场败仗之后,便会说:“打仗多无聊,我们回去泡妞吧”!然后,10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25人的英军作战不久就被英军俘虏了8000人以上。奥金莱克曾经自豪地跟丘吉尔汇报说:“我们俘获的意大利人数不清,大约有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六:为了吃PASTA(意大利面)。某战俘营的意大利士兵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却并没有逃跑,却是选择了一个有PASTA吃的战俘营。
❿ “意大利:我投降。敌方:不同意!然后意大利打败敌方请求投降。敌方被迫接受意大利投降。”历史上真有这
半真半假。
【古比井战役】。
北非第三阶段的战役,是1941年3月31日,隆美尔指挥的一次进攻性战役,当时隆美尔军团高歌猛进,对英军发起全面进攻,在隆美尔的北非军团南翼,是由意大利的【公羊座】装甲师为主的意大利军队防守,防守地点【古比井】防线战略要地。主要任务是防止英军突破形成对隆美尔军团的反包围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防线。
意大利的【公羊座】装甲师,全称,意大利第132“阿里埃特”装甲师,是意大利在北非的三个陆军装甲师之一该师师长为马里奥·巴罗塔少将。该师拥有2个坦克团,一个为轻型坦克L3为主的轻型坦克团,另一个则由意大利M13中型坦克为主的坦克团。反坦克炮团拥有,2个炮兵营,该炮兵营武备的是75毫米27L野炮,这种火炮的改装版本就是,M42da75/34意大利突击炮的主炮。M42自行突击炮类似于德军的三号F型突击炮,其主炮威力,跟德军的3号F型突击炮几乎火力相当。
当时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拥有M42,12辆和14辆自行M40(M41) 75/18突击炮组成反坦克炮团,当时还有3辆M43,105毫米突击炮,和M43,2辆,102毫米突击炮,组成重炮火力。以上的型号都是意大利M型坦克的变型车组成。
毫无疑问当时这个装甲师的配置代表着意大利装甲师的最高水平,是当时意大利仅有的三支装甲师精锐之一。当时英军第22装甲旅,正向【古比井】意大利防线压了过过来,当时拥有装备的精良的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顿时心里也没底,打怕打不过,不打德国人那边也不好交代,等于把伟大的隆美尔将军给卖了。
于是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命令手下的卫兵,前去找英军指挥官商量,看看能不能让他们绕道,或者停止推进。想不到他的卫兵刚走出去阵地,英军就开始全面火炮压制,一阵炮击后卫兵被炮火轰成了沙土,连渣渣都看不到。意大利【公羊座】装甲师的师长马里奥·巴罗塔少将,也被英军炮火熏成满脸土灰,心里一气心一横一跺脚,下令全面还击,同时不知道谁下命令,意大利的坦克群冲出了阵线,在意大利重炮的掩护下,跟英军第22装甲旅来了个坦克大决战。结果意大利装甲师居然在短短2个小时击毁英军坦克【79辆坦克,击伤英军53辆】英军第22装甲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意大利只损失了43辆M43,M13各型坦克。
在意大利南翼防线的对英军的打击下,德军在第三阶段的北非战役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三次咸鱼翻身,在北非战场,就有2次,其余一次发生在东线。其实热爱和平的意大利人,本来在【古比井】战役发生前就怂了,如果英国人不逼得那么急,孤军深入还开炮打人的话结果就不同了,活该被揍。意大利军队始终都抱着一颗万事可以商量的心去对待战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