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但丁为什么要用意大利歌

但丁为什么要用意大利歌

发布时间:2022-06-27 00:44:02

⑴ 但丁的神曲到底说了什么

《神曲》是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神曲”是汉语翻译过来的名字,原书名是《喜剧》(Commidia)。这个喜剧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现代意义上的喜剧,而是结局非常圆满的故事。1555年开始,《神曲》的一个版本开始在 “Commedia”前加上“Divine”(神圣的)。但至今仍有不少意大利文的《神曲》以Commedia 为书名《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篇,每篇33曲,加上序曲,正好100曲。
全诗但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述自己在幽暗的森林中醒来之后,迷失了道路,开始了幻游。在遇到豺、狮、狼三头猛兽之后,惊恐万分,这时,但丁最崇拜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搭救。在维吉尔的帮助下,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一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凡是生前做过坏事的人,不管是教皇还是普通人,都会在地狱中受到惩罚。有关地域的描述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描述非常相似。炼狱中灵魂的罪孽较轻,它漂浮在海上,共分为七层。历经炼狱之后,维吉尔退去,但丁心中的恋人贝缇丽彩前来迎接他,他进入了天堂乐园。天堂也分为九层,九层之上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境界,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
《神曲》虽然描写的是但丁的梦幻景象,但却是对现实的反映。优美的诗词中有蕴涵着诗人强烈的爱恨感。地狱其实指的就是被披着宗教外衣的教皇、教士统治着的社会,他们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人们的生活悲凉而凄惨。炼狱是人们步入天堂的必经之路。天堂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1321年,《神曲》的《天堂》篇刚刚完稿,但丁就染病而亡,于这年的9月14日在拉韦纳逝世。几百年后,佛罗伦萨想起了自己国家的诗人,想从拉韦纳迁回伟大诗人的遗骨。拉韦纳岂能答应这样的无理要求?毅然回绝道:“活着的时候拒之门外,死后却要保留他的遗骨!”但丁的遗骨至今仍在拉韦纳。
但丁认为,一个社会最终的目的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们充分地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而这一目的的完成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这个环境在皇帝的统治之下才能形成,所以他坚决地反对将教皇放在皇帝之上。从这方面说,但丁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他美化皇帝,并宣称皇权是直接受命于上帝的思想,这又说明他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又有落后的一面。
与其思想的正反两面相同,《神曲》也是一样,它既反映了人民意志和现实的人民性,又存在中世纪封建色彩和宣传宗教世界观的方面,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矛盾的方面。但其中居主导地位的还是积极的部分,所以我们说《神曲》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尽管没有明确地提出人为主义,但我们仍将其视为人为主义的萌芽。
但丁在《神曲》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强烈地反对分裂,渴望祖国意大利能得到统一,建立一个继承古罗马传统的意大利帝国。诗中坚定地表示,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就要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但丁在诗中将贪官污吏打入第七层地狱,将教皇打入第八层地狱,由此可见,但丁对教皇和分裂国家的人痛恨至极。《神曲》之所以没有用拉丁文写,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母语,对自己的母语有信心。
《神曲》中,诗人还提出了自由的精神,他对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爱情作了歌颂。但丁借维吉尔之口说,自由是一件宝物,值得用生命去换取;人有了自由的意志,才能创造和享受生活;而自由的爱情则是要达到的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但丁携自己的作品《神曲》对当时至高无上的教皇制度作出一次艰难但却沉重的打击。但丁、《神曲》一直都在意大利、欧洲,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永远散发着光辉。

⑵ 简述但丁 神曲

神曲》(1307—1321)是但丁于流放期间历时十四年完成的长篇诗作,原名为“喜剧”。中世纪时,人们对“喜剧”的解释与今人不同,其意为结局令人喜悦的故事。1555年后,人们在原书名前加上修饰语“神圣的”,既表示对诗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诗主题之庄严深奥,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国,则将书名译为“神曲”。

《神曲》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构成,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诗人自叙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天,正当自己35岁的人生中途。是年4月8日,诗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正当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时,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的母豹、雄狮和母狼拦住去路。诗人惊慌不已,进退维谷。值此危急关头,罗马大诗人维吉尔突然出现,他受已成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恋人贝阿特丽齐之托,救但丁脱离险境,并游历地狱和炼狱。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但见阴风怒号,恶浪翻涌,其情可怖,其景惊心。地狱分九层,状如漏斗,越往下越小。居住于此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们的灵魂依罪孽之轻重,被安排在不同层面中受永罚。这里有贪官污吏、伪君子、邪恶的教皇、买卖圣职者、盗贼、淫媒、诬告犯、高利贷者,也有贪色、贪吃、易怒的邪教徒。诗人最痛恨卖国贼和背主之人,把他们放在第九层,冻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

从冰湖之底穿过地球中心,就来到了炼狱。炼狱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九层。这里是有罪的灵魂洗涤罪孽之地,待罪恶炼净后,仍有望进入天堂。悔悟晚了的罪人不得入内,只能在山门外长期苦等。炼狱各层中分别住着儿以骄、妒、怒、惰、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过较轻者的灵魂。但丁一层层游历,最后来到顶层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随即离去。原来他尚夫资格进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此时天空彩霞万道,祥云缭绕。在缤纷的花雨中,头戴橄榄叶桂冠、身着狸红长裙,披着洁白轻纱的贝阿特丽齐缓缓降临。贝阿特丽齐一边温柔地责备诗人不该迷误于象征罪恶的森林,一边指引他饱览各处胜境。在她指点下,但丁进入“忘川”,顿觉身心一爽,忘却了往昔的痛苦,随后贝阿特丽齐带他进入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水晶天,天使们就住在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义人,英明的君主、学;界的圣徒和虔诚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天堂气象宏伟庄严,流光溢彩,充满仁爱和欢乐。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圣人关于“信、望、爱”神学三美德的询问,顿感神魂超拔,跟随圣人培纳多进入神秘明丽的苍穹,欲一窥“三位一体”的深刻意义,但见金光一闪,幻想和全诗在极乐的气氛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读者看《神曲》,常觉其内容庞杂、情节离奇,意义晦暗不明,这是因为不熟悉此书的中世纪文化背景所致。实际上,《神曲》结构严谨,情节服从于全诗的主题,其中的人物、场景均有所指。这里我们仅从大的方面来谈谈有关问题。但丁对当时的罗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恶滔天的教皇切齿痛恨,对宗教蒙昧主认也持鲜明的否定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写于1309年的《帝制论》第三卷最后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钥匙。但丁认为,人生有两种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个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永生的幸福则须在启示的指导下,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的实践而达到”。这其实是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间天国”与“天上王国”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两个人物作为自己的导师,一为象征理性、知识的维吉尔,一为象征信仰、虔敬的贝阿特丽齐。我们在前面曾讲过,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是罪人,因此,地狱、炼狱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灵魂,区别只在罪的性质不同,罪的轻重不一,他们都是现实社会中各色人等的体现。天堂中的人是经过炼狱活尽罪恶后的灵魂,可以与神同享荣耀。但丁在进入炼狱之前,天使用利刃在其额头刻下七个象征罪恶的“P”字(意大利语中“罪过”一词的首字母),诗人在炼狱中每登上一层,既有一位天使将“P”字抹去一个,及至走出炼狱山,七个“P”字全被抹去,表明罪恶已清,可上天堂上。地狱、炼狱和天堂分别对位应着“人间天国”和“天上王国”。象征理性的维吉尔只能“人间天国”里充当诗人的引路者,象征信仰的贝阿特丽齐才有资格带领诗人进入“天上王国”。这清楚地说明,但丁是将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神曲》的主题,意在探索诗人自身、意大利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命运,但丁的结论是,意大利民族和整个人类必须在信仰的启示下,以理性规范行为,实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断超越,才能与最高真理合一,获得光明的前途。但丁笔下天堂的九重天结构,则是以被教会接受的托勒密天体论为依据的,诗中所谓的“永久的轮盘”,正是托勒密关于宇宙是由同一轴心上的九重天构成的球面体理论的写照。

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纪文化的洗礼,但《神曲》中表现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则使诗人成为文艺复兴新时期既将到来的预言者。但丁结古希腊、罗马的先贤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维吉尔等人由衷地赞佩,肯定这些异教时期灿烂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识和理性精神,客观上就批判了中世纪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尽管作为一个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将他们直接安排进天堂,但却把这些"高贵的"异教徒放进地狱中一个毫不受苦的美丽幽静之处。但丁还同情为爱情而遭惨杀在地狱中受苦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加,批判了教会的禁欲主义。长诗多处流露出期待结束党派纷争,实现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对祖国的挚爱,常使诗人情不自禁。在《地狱》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引发了但丁无限的痛惜之情:

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你的活疾的人民住在你里面,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为一座城墙和一条城壕围住的人却自相残杀。你这可怜虫啊!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国土的滨岸,然后再望你的腹地,有没有一块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对民族家园现实的哀叹,旅即转变为对祸国殃民者的愤怒。但丁揭露一些教皇干预世俗政治和对权利的贪欲,是民族不和城邦纷争的罪魁祸首。在地狱中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灵魂,诗人痛斥:“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入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当时尚在人间,诗人却在狱中为他找好了位置,倒栽于石穴中受火刑的惩罚。但丁还抨击腐败的教会势力,借使徒彼得之品将贪财败德的主教们比喻为“穿着牧人衣服的贪狼”。诗人鄙视那些丧失原则,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见风使舵的政客,为此在地狱第一层外为他们的灵魂专设一个长廊。这些人连地狱都不肯收容,在长廊里被无数大黄峰蛰刺,被狂风吹得飘来荡去。实际上,尽管《神曲》采用了梦幻的形式,它的具体描绘--特别是在《地狱》篇中--都是当时意大利社会现实的缩影。

《神曲》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世纪文学哺育出的瑰宝。诗人借助基督教救赎观念和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神学教义结构全诗,将纷繁复杂的素材纳入严谨的构架之中。长诗自然地分为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序诗一篇,共100篇。每3行分节,各部诗行也大致相符等,不仅工整、匀称,结构本身也富有象征含义。诗中的许多人物虽然是但丁笔下的鬼魂,但由于均有现实依据,因此写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令读者难以忘怀。诗人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诗人惊人的想象力,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高峰

⑶ 为什么大多歌剧都是意大利文

意大利歌剧(OPERA)的起源,并不是一种突然而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正如人们所说:意大利歌剧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文艺意大利歌剧《乡村骑士》复兴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波及整个欧洲,自十四世纪末至整个十六世纪。这一运动是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封建神权统治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它表现在科学、文化艺术的普遍振兴与繁荣,在自然科学方面,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上的新发现,伽利略对数学物理的新发明,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文学创作方面,使中世纪曾遭到摧残和遗忘的古代文化复活了,文学家们纷纷学习古希腊文、拉丁文,努力发掘、整理古典作品,学习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就是为了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和宗教神学,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为自身的发展制造舆论。这时期的几大文豪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文学家的作品,都对神权政治、教会至上作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并大力宣扬了人的聪明、智慧和力量,使人们重新评价自然和人类。在同一时期,意大利语从拉丁语、托斯卡那方言逐步发展为意大利官方语言和文学语言。正由于意大利语十分易于歌唱,这为意大利后来成为歌剧的摇篮、美声的故乡创造了条件。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家、建筑师,他们的艺术之精湛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峰,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贝尔尼尼等人及他们的门徒,给罗马、佛罗伦萨增添了数百个宫殿和教堂,给城市胜景缀满了新颖壮观的屋顶、钟楼,建筑了圣彼得大教堂及前面的廊柱,给罗马、佛罗伦萨勾画出了今天所具有的面貌,还有很多艺术家云游四海,尤其是在欧洲一带建筑皇宫、教堂;规划城市、街道、园林、游廊和喷泉。他们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喜爱戏剧性的迷人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而越来越引人入胜,成为人间见所未见的最古艺术效果。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音乐艺术领域也同样十分活跃,充满了生气。十五、十六世纪,尤其是十六世纪,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无伴奏的多声部声乐作品,特别是三、四个声部或五个声部的作品。这时期在宗教的经文歌和世俗的歌曲中,复调音乐家们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挥,创造了他们自己的主题,并竭力使这些主题与他们配以音乐的诗文相交融。虽然它们并无戏剧的特点,仅适合于叙事或抒情的需要,但就这方面而言,以此推进了声乐艺术的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有伴奏的单声部音乐和戏剧音乐的创造者们开拓了道路。而且,音乐家们不仅在音乐美学、节奏、调式、对位组合以及乐器等各个领域的建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还创作了许多配入音乐的田园剧、牧歌剧、狂欢节的演唱、幕间表演剧,还有悲剧、喜剧等戏剧表演形式.来自网络词条《意大利歌剧》

⑷ 但丁对世界的主要贡献及影响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位伟大的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Alighieri Dante(1265—1321)。但丁从37岁被宣告永久放逐,后来客死异乡。九岁邂逅心灵上永恒的恋人佩雅丽琪,这位后来24岁香消玉陨的少女,成为但丁日后创作的源泉。《神曲》为但丁不朽的巨着。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按意大利语正确发音应译做“翡冷翠”)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但丁的生平记录很少,但写作的人很多,有许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也有人说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书),从许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师那里学习不少东西,包括拉丁语、普罗旺斯语和音乐,年轻时可能做过骑士,参加过几次战争,12岁时就已经结婚,他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只有4个(3男1 女)存活。

佛罗伦斯但丁博物馆门外的但丁雕像当时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势力强盛,盖尔非派取得胜利,将齐伯林派放逐。盖尔非派掌权后1294年当选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罗伦萨,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独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党”,另一部分没落户,希望借助教皇的势力翻身,成为“黑党”。两派重新争斗,但丁的家族原来属于盖尔非派,但丁热烈主张独立自由,因此成为白党的中坚,并被选为最高权利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国国王的兄弟瓦鲁瓦的卡罗(Carlo di Valois)去佛罗伦萨“调节和平”,白党怀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说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没有结果,果然卡罗到佛罗伦萨后立即组织黑党屠杀反对派,控制佛罗伦萨,并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罗伦萨士兵都可以处决烧死他,从此但丁再也没有能回到家乡。

1308年卢森堡的亨利七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预备入侵佛罗伦萨,但丁给他写信,指点需要进攻的地点,因此白党也开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罗伦萨被军人掌权,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罚金,并于头上撒灰,颈下挂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国。但丁回信说:“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的名誉,那麽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向佛罗伦萨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触宝贵的真理吗?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愁没有面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时,曾在几个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记载他曾去过巴黎,他以着作排遣其乡愁,并将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写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对教皇揶揄嘲笑,他将自己一生单相思的恋人,一个叫贝亚德的,25岁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乡,在意大利东北部腊万纳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意大利托斯卡纳方言写作的,对形成现代意大利语言以托斯卡纳方言为基础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除了拉丁语作品外,古代意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语言写作,他的作品对意大利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相当大作用,所以也是对文艺复兴运动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但丁为什么要用意大利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8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6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7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3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0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1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5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5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