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0年代“意大利文化”的设计风格是怎样的
战后独特的意大利设计的风貌在1951年和1954年的米兰“设计三年展”上得到了反映。1951年的展览采用各种悬浮的雕塑来装饰展出场地,具有戏剧化的效果。1954年展览则更加明确表现出意大利的产品设计不是要走简单的实用化的功能主义的道路,而是要将设计与艺术、功能与装饰结合起来,这一届展览的名称便是“艺术的生产”。这种融传统意大利设计和现代主义风格于一体、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在1957年吉奥·庞蒂的椅子设计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椅子采用白桦木和藤编制成,可以说是“传统意大利设计的现代样式”。传统手工艺在战后的意大利展现出新的光彩,威尼斯的玻璃器皿经过来自米兰的设计家保罗·威尼尼的努力而呈现时代的特色。器皿具有明亮的色彩、抽象的图案装饰和极强的非对称造型,表达出与现代艺术的联系。这种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设计使5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战后意大利出现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设计家,像建筑家、汽车设计家、家具设计家、时装设计家、首饰设计家等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并且形成了具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意大利的设计家在室内装饰、家具、陶瓷、玻璃和金属器具等方面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设计才能,优秀的设计产品成为促使战后意大利商品大量出口的重要原因,反过来又使意大利的装饰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5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为被称为“意大利文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㈡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
经济因素说
郭振择认为,14~16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内部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关系,新的资本主义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首先向教会神学统治和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冲击,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关系和人文主义倡导下产生的。〔3〕文艺复兴最早滥殇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此时佛罗伦萨的经济发展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基础。郑如霖分析,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和摆脱经院哲学的世界观,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向封建制度和教会展开了斗争〔4〕。
(1) 政治因素说
王小兰认为,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和某些城市政权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美第奇家族当政时期是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其中罗伦佐·美第奇不但是“文学家的保护人”,他本身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对建筑、音乐、诗歌都十分爱好,他统治期间,佛罗伦萨的文化达到最高峰。有些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重用人文主义者,到15世纪中叶,人文主义者已大量充斥于各地的政府机构中,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无疑起了积极作用。〔5〕
(2) 文化因素说
张尚仁认为文艺复兴之所以起源于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在承袭古代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若干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6〕孙锦泉认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意大利在对古希腊文化吸收方面在西欧各国独占鳌头,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文明还继续居于领导地位;〔7〕北意有丰富的古典藏书和完备的图书馆系统,南部文化北向流动的撞击,独步全欧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文化效应——文化的世俗化和非闭锁型倾向、注重文化教育投资的城市观念、物质归向于文化型的市民消费特征等,都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起源的原因。〔8〕随着研究视野的逐步拓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在历史研究中乐于运用各种方法,因而考察历史现象也变得多角度、多层次,越来越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历史阐释,在考察文艺复兴起源时,在以上各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基础上,又从更深的层面提出新的观点。王挺之认为,意大利佛罗伦萨那种“以公众庆典和仪式为特色的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文化空气在人们心理和社会实践上都对文艺复兴有一种潜在的、不可低估的影响。”〔9〕刘建军认为文艺复兴的原因,更直接来自于文化演变上的因素,概而言之,既是由于中世纪内部人学因子生成的结果,同时也在于历史给予当时文化发展的四大馈赠(中世纪社会产生了现代城市、大学的出现、神学导致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宗教内部发生了变革要求)和三大机遇(黑死病导致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发现在此时人们面前展示出了一个新世界、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人的视野)。〔10〕解光云认为意大利较早形成并迅速趋于强大的文化消费,使意大利的文化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从而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经改造创新后再生的文化产品,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必需的养料。〔11〕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45页。
〔2〕参见齐世荣、朱龙华等:《人民历史的进程》,人民教育出 版社,998年版,第69页。
〔3〕郭振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史学月 刊》1982年第5期。
〔4〕郑如霖:《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及原因》,《海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5〕王小兰:《论意大利何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6〕张尚仁:《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7〕孙锦泉:《君士坦丁堡陷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关系置辩》,《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8〕孙锦泉:《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9]王挺之:《佛罗伦萨的公众庆典仪式与文艺复兴》,《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10〕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11〕解光云:《试析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㈢ 意大利文化艺术的总体概括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简介如下: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一个显着的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许多评论说是借宗教作为盾牌。我反对这种说法,对西方世界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艺术。这一点要首先明确。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二、以美术为例解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征: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端(13世纪末-14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是艺术家们对新的艺术精神和元素的探索阶段。这时的艺术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规范,却能体现出艺术家们对新的艺术技法的追求。如何更真实地反映画面上的内容?成为当时意大利艺术家所关注的核心。于是他们开始着手研究古代雕刻,研究希腊罗马的绘画风格,形成了崭新的写实风格。对这种新风格起决定性影响的人,是佛罗伦萨画家乔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犹大之吻》等。乔托被视为西方绘画的开创性大师,他是第一个把写实风格和明暗远近法结合起来的艺术家,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一步。此外,他还把优美的叙事同忠实的观察结合起来,使绘画不再是文字的简单图解,具有了独立的意义。但无可否认,乔托作为文艺复兴初始期的探索者,其对构图的空间关系,对色彩的处理,甚至对明暗对比等等技法仍然是比较幼稚的,但作为开创历史的先河,乔托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受到世人的肯定的。
2、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美术(15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美术的进展构成了非常错综复杂的场景。这是一个许多地域性艺术流派诞生与繁荣的时期折射一个各种思潮积极地互相影响与展开斗争的时期。在这个百花争研的时代,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人物坚实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是他们共有的特色。其中最着名的三位大师是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雕塑家多纳太罗和画家马萨乔。这里主要介绍画家马萨乔。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其代表作《出乐园》和《纳税钱》等;马萨乔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繁荣期的到来。是文艺复兴时代绘画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马萨乔以科学探索的精神,将解剖学、透视学的知识运用于绘画。它的人物较之乔托的更加真实有力,同时他也是文艺复兴画家中第一个掌握透视法的人,第一个能在衣纹之下隐显人体结构的人和第一个广泛运用明暗对比手法的人。马萨乔还把风景放进他的构图,使风景具有壮丽的、概括的、真实的性质,他借助于风景来扩大画面范围,赋予画面以辽阔的空间感。他的贡献,其一在于以科学的态度对画面(人物)进行更真实的描写与刻画,其二在于把风景与人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这为文艺复兴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16世纪上半叶):盛期文艺复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这时由于种种的社会及政治原因,艺术家们已不再满足于个人技巧和手艺,竞争激励他们在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各领城中广泛探索,力争获取更大的成就。他们在前辈艺术家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使艺术在16世纪初达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题材从宗教内容扩大到现实生活,而且对自然景色也开始加以观注,他们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心理待点。如果说早期文艺复兴艺术家主要探索透视、解剖等科学法则,那么盛期大师在把握了这些法则后不再受其限制,而是更强调视觉效果,探索作品的戏剧性和新的艺术语言。可以说,盛期的美术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这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拉曼特、提香等等。他们不但把美术技法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对于美术理论的建设,也建下了不朽的功勋。这里选取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主要介绍的对象,其代表作有《蒙娜·丽萨》和《最后的晚餐》等等,达·芬奇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等方面也有所反映。在美术方面,达·芬奇总结了15世纪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他最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达·芬奇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他使用圆球体受光变化的原理,首创明暗转移法(亦称明暗渐进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而《最后的晚餐》的惊艳之处,更在于大师在画面中对人物表情的掌握,这是历史的创举,过去的美术作品,无论构图或画面的技巧如何,但对人物的表情刻画总显得僵硬呆板,大师作出这种历史性的创举,正是得益与大师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厚认识,对人体面部表情肌活动的掌握,以及对人体解剖及人体比例的深厚功底。此外,达·芬奇在美术理论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认为:绘画优于其他任何艺术,因为它包容了世间的一切,画家的心就象镜子一样能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把普遍的自然变为第二自然。可以说,达·芬奇不仅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美术史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㈣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怎样的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有着浓厚的学习风气,佛罗伦萨新成立了美术学校、雕刻园、画院以及研究古典文化的中心等。随着新文化迅速向西欧各国传播,欧洲人把意大利视为“欧洲的学校”,纷纷派遣留学生前往学习,从中汲取新文化的养分。
㈤ 是因为地理位置,意大利才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的吗
14世纪,西欧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让人感到比较疑惑的是,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没有发生在当时最强大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没有发生在中世纪欧洲文化中心的法国,而是发生在了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是什么原因使得意大利爆发这场影响整个欧洲的文化运动呢?
一,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源地翻开欧洲的地图,我们发现:意大利地处欧洲东南角,背靠欧洲大陆,半岛深入地中海。意大利这个有利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担任西欧和东方的贸易中转站。东方的丝绸、茶叶、香料等都必须经过意大利才能进入欧洲的市场,这大大推动了意大利的商品经济发展。
从13世纪到15世纪,意大利已经兴起了许多着名的商业城市。如威尼斯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港口,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沿岸各国的首都”,威尼斯的毛织品、丝织品、玻璃器皿和武器在地中海沿岸十分畅销。佛罗伦萨成为欧洲着名的制造业中心,这里的纺织品十分有名。在14世纪,佛罗伦萨拥有200家工场,雇佣工人到达了3万人。其他的商业中心还有米兰、热那亚等。
拜占庭
恩格斯曾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一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正是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意大利的资产阶级和人文主义者才能从中寻找出“人文主义”,以人学来对抗教会的神学。
结语:意大利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意大利的特殊之处。它不仅处于东西方经济交流的中心,还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甚至是天主教文化和东正教文化的交锋地带。这些特殊的地方使得意大利商业活跃,政治环境宽松,思想文化活跃而相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