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地豆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地豆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2-06-21 18:57:21

① 洋芋、薯仔、马铃薯三者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都是同一种蔬菜。只是各地叫法不同。

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中国东北称薯仔、华北称山药蛋、中国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

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称为马铃薯(汉语、客语、台语)或荷兰薯(台语)。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荷兰薯等等。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薯仔)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薯仔”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1)地豆用意大利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历史——

薯仔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发起的研究,通过在350种不同的薯仔上使用遗传标记,最终确定全世界的薯仔都起源于今天的秘鲁南部所在区域种植的薯仔,从那里逐渐向南美的北部和南部传播出来。

随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薯仔在16世纪下半叶被西班牙人带回到欧洲传播开来。然后再被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带到全世界各地。在薯仔被传入欧洲的早期,它的消耗量并不是很大。薯仔引到英国爱尔兰时,甚至很长阶段都作为奇花异草观赏。

到了19世纪欧洲人口膨胀时期,薯仔已经成为重要的食物和农作物。根据保守估计,薯仔的引进在1700年至1900年间至少造成旧大陆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长以及促进了欧洲的城市化过程。

薯仔从何时、何地传入中国,目前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和1700年修的福建省松溪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至19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根据明朝的记载和着述,也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万历年间,薯仔就传入中国。薯仔在17世纪由荷兰人传入台湾,薯仔在台湾的专业栽培约于1914年开始。

② 桃子与薯仔比较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拉丁语学名:Prunus persica 英语名字: peach 别名:肺果
桃树结出的甜而多汁可食的果实,广泛用作新鲜水果或加工制成水果罐头或果脯。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桃子原产于我国,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的许多国家有种植。 我国除黑龙江省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桃树栽培,主要经济栽培地区在华北、华东各省,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北京海淀区、平谷区,天津蓟县,山东肥城、益都、青岛,河南商水、开封,河北抚宁、遵化、深县、临漳,陕西宝鸡、西安,四川成都,辽宁大连,浙江奉化,上海南汇,江苏无锡、徐州。据1994年资料统计全国栽培面积已超过360万亩,生产桃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 可入药。

拉丁语学名:Solanum tuberosum; 英文名字:potato 中文学名:马铃薯 别名:通称为薯仔,个别地方称洋芋、馍馍蛋、山药蛋等; 薯仔(粤港人士的惯称)。 意大利--地豆; 法国--地苹果; 德国--地梨; 美国--爱尔兰豆薯; 俄国--荷兰薯。

马铃薯-根状茎
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国: 山东鲁南地区(滕州)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安徽部分又叫地瓜,东北各省多称薯仔。马铃薯又称薯仔、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③ 薯仔有哪些名字

我国,山东鲁南地区( 兖州 曲阜 邹城 滕州等地)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其实广西大部还是叫马铃薯,有些地方把白皮的叫马铃薯、红皮的叫冬芋),山西叫山药蛋,安徽部分又叫地瓜,东北各省多称薯仔。河北地区叫山药蛋、山药。马铃薯又称薯仔、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虽然个别地区有叫薯仔为“山药蛋”的,其实有真正叫山药蛋的东西。因此需要分清楚,不要误会。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④ 马铃薯是什么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薯仔、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国外对它的称谓主要有,意大利:地豆;法国:地苹果;德国:地梨;美国:爱尔兰豆薯;俄国:荷兰薯。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 , 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世界各地马铃 薯 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薯仔。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马铃薯又叫薯仔,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⑤ 什么是丁薯仔



拉丁语学名:Solanum
tuberosum;
英文名字:potato
中文学名:马铃薯
别名:通称为薯仔,个别地方称洋芋、馍馍蛋等;
薯仔(粤港人士的惯称)。
意大利--地豆;
法国--地苹果;
德国--地梨;
美国--爱尔兰豆薯;
俄国--荷兰薯。
好像没有什么丁薯仔哦!

⑥ 薯仔各地方的叫法有什么不同

意大利:地豆
法国:地苹果
德国:地梨
美国:爱尔兰豆薯
俄国:荷兰薯

我国云贵:洋山芋
我国山西:山药蛋
欢洋女 福州话。
署仔
地菇或薯菇
地豆 山西晋城话
马岭服(音) 安徽临泉
广州话:番薯
薯姑子 广西桂平一小镇
闽南话,叫媚灵吉,薯仔指花生
呼和浩特晋语:山药(saeyak)
赶 蛋〔蛋字读第二声的〕
整个中国所有的方言一起看,超过200种说法

世界通用名:马铃薯

⑦ “薯仔”——马铃薯名字的由来

一、马铃薯名字的由来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薯仔,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薯仔”。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二、红薯名字的由来
话说当年王莽追击刘秀时,刘秀的军队缺乏粮食,偶然的机会,刘秀发现一种植物,心想可以用来充当粮食,可又怕有毒,便要找一个人来试尝,可自己身边的将士已经不多了,还要抵御王莽的追击。刘秀转念一想,自己的叔叔在自己身边,想累赘一样,可以让他来检验一下这种植物有没有毒,如果有毒的话,可以除掉这个累赘,没毒的话就可以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来吃......于是刘秀拿起一个这种的植物,走到自己的叔叔旁,对他说自己拿来美食来孝敬叔叔,骗他吃下。过了一会,刘秀的叔叔安然无恙,说明这种植物没毒,于是刘秀就把这种植物当作粮食,供自己和将士吃。因为这种植物是红色的,后人就把这种植物命名为红薯,谐音“哄叔”,讽刺刘秀欺骗自己的叔叔。

⑧ 薯仔有几个名字

薯仔在各地的“小名”
意大利:地豆
法国:地苹果
德国:地梨
美国:爱尔兰豆薯
俄国:荷兰薯
我国云贵:洋山芋
我国山西:山药蛋
世界通用名:马铃薯
英语:patato
陕西叫“洋芋”
还有叫地蛋子

理论上应该分好多类,但因为各地叫法不同,容易混淆。
1.马铃薯(北方概称) == 薯仔(南方概称) == 山药蛋(山西叫法) == 洋芋(上海叫法)
2.山芋也叫海芋,有毒,也可入药。不同俗称芋头。
3. 而俗称芋头, 芋头 == 红薯(南方叫法) == 白薯(北方叫法) == 地瓜(东北叫法), 红薯和白薯原来是一个东西(汗-_!,才知道),只不过里面的颜色不同有区别),它们学名叫番薯。又称蹲鸱和香芋。还有叫红番、红苕(似乎湖北叫法)

4.魔芋是食用的,是加入碱水搅拌后凝成块状的。

5. 而山药是中药。又叫薯芋、薯药、延章、玉延等。

由此, 山药和山药蛋并不是一个东西,芋头和山芋和洋芋和魔芋也都不是一个东西。

⑨ 全国各地的薯仔叫法读法

薯仔在全国各地的叫法有洋芋、洋山芋、马铃薯、薯仔、山药蛋、馍馍蛋、番人芋、山药、地蛋、洋蕃芋、地豆、洋芋艿等。


【价值】

丰富的萝卜素

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薯仔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蔬菜中最高的。

脂肪含量低

吃薯仔的时候不用担心脂肪过多,因为薯仔只含有0.1%的脂肪,这是所有饥饿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

丰富的蛋白质

除了蛋白质,薯仔还富含碳水化合物,每100克高达16.8克,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2、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6,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薯仔皮营养丰富

薯仔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钾,吃了去皮会失去部分营养。相关研究表明,薯仔皮的下部含有高达80%的维生素,远远高于薯仔内部的肉。



阅读全文

与地豆用意大利语怎么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7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9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2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6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6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