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大利军队为什么弱
1,工业基础在列强中相对薄弱,尽管意大利的设计师设计了一些列的飞机,又有杜黑这样的理论家(制空权理论和战略轰炸理论)
但是其制造业过于薄弱,武器设计很多无法真正生产出来
2,意大利的资源一向依赖国外----尤其是石油,煤炭和稀有金属
所以战前意大利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在资源采购上
而且意大利的外交人员不像德国那么灵活---德国在战前通过大量的物物交易获得了许多资源( 拿制成品换资源)
德国至少有一定的煤矿,意大利资源上的短板进一步限制了他的工业----对英国宣战后,地中海的制海权在英国手中,意大利的资源补给就更困难了
3,意大利人是伪民粹主义
意大利人的思想和德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你问一个意大利人他是哪里的人,他会先告诉你他是哪个村子的,然后哪个省的,最后才提及自己是意大利人(甚至干脆就省了),而是说自己是伦巴第人,或者是威尼斯人等等
所以,军民的斗志很低,没有什么为国家战斗的信念.而且,意大利南部和北部的经济差异很大
早在19世纪意大利统一的时候,北方的许多富人就不打算和南部合并
所以南部普遍对代表中产阶级的墨索里尼不感兴趣,西西里的黑手党为美军登陆提供了许多帮助
后来盟军也大量让南方人担任地方要职
4.是军事科学落后
意大利在军事科学探索和研究方面非常落后,他们的总参谋部和动员体制、训练体制落后于时代
5.是瞎指挥
墨索里尼当时为了壮大军威,把每个师由3个团改为2个团,看上去兵力增加了1半,但在指挥过程中除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而且墨索里尼喜欢指手画脚
6.民族精神
意大利人并不好战,而且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打起来自然掉链子
2. 捷克和奥地利还有意大利相比,工业实力谁强谁弱这几个国家有什么优势工业
意大利强一些
捷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酿造均闻名于世。工业基础雄厚,二战后,改变了原来的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钢铁、重型机械工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0%(1999年)。
奥地利主要工业部门是采矿、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造纸、食品等,采矿业规模相对较小。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奥地利化学工业原料丰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等,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化工产品有纤维素,氮肥和石化产品。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工业机械成套设备,如水轮发电机、多钻头采煤机、铁路筑路机、木材加工机和钻探设备等。汽车工业是奥地利机械制造业的又一主要部门。主要生产载重汽车、越野车、拖拉机、牵引车、装甲运输车及散件等。采矿业是奥地利的传统工业,主要开采铁矿、褐煤、钨、膏、菱镁矿、大理石、滑石、高岭士、石英。矿产主要有石墨和镁,另有褐煤、铁、石油和天然气等
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意大利存在着资源贫乏、工业起步较晚的劣势。但意大利注意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和引进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仅有水力、地热、天然气、大理石、汞、硫磺等资源,还有少量铅、铝、锌和铝矾土等。工业主要以加工工业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赖外国进口,工业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国家参与制企业比较发达,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亿吨左右,有“欧洲炼油厂”之称;钢产量居欧洲第二;塑料工业、拖拉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国营财团掌握着经济命脉,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约占1/3,经营范围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石油、化工、军火等部门。中小企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这些企业创造,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小企业王国”。在制革、制鞋、纺织、家具、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电子工业等部门均占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劳动力安排富于伸缩性和产品出口的比例大等优点。以家庭式微型企业为主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3. 意大利经济现状如何
在2019年全球经济指数中,意大利的经济自由度为62.2,排名第80位。其总体得分下降0.3个百分点,司法效率也急剧下降,货币自由得分降低,但政府支出和财政健康状况大幅改善。在欧洲地区的44个国家中,意大利排名第36位,其总分虽低于区域平均水平,但高于世界水平。
尽管全球政治和经济波动大,但意大利仍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因为政治干预而受阻,不仅公共财政管理不善,劳动力市场效率低下,银行业薄弱等增长的结构性障碍,都阻碍着欧元区的经济发展。意大利的多元化经济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北方(由私营公司主导)和欠发达,高度补贴的农业南方(失业率较高)之间分叉。
4. 中国.德国.意大利纺织业的优点和缺点
07纺织业:六大有利因素与三大不利因素交锋
国内经济的走强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
据专家预测,2007年我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增速会有小幅下降,有望对纺织三大领域(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继续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同时,伴随政府减轻农民税负政策的彻底落实,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及国家采取稳健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有力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促进国内纺织品市场较快增长。
内需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国家已经明确,扩大内需成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突出任务,随之,国内消费品市场必将稳步增长,衣着类、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水平势必随之提升。这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全球经济的延续繁荣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更多机会
国际组织普遍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将延续繁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9月中旬指出,考虑到通货膨胀压力将被遏制、发达国家内需增长将趋平衡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将趋稳定等因素,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看好。该组织将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上调了0.25个百分点,调高至4.9%。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动消费和贸易的增长,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国内棉花价格将基本稳定
从基本面分析,2006/2007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在国内棉花缺口基本可通过进口外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国内棉花供需基本平衡,棉价可在13000—14000元/吨的幅度内小幅波动。从政策面看,国家政策取向以稳为主,对国内棉花价格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一定会继续通过信贷政策、储备政策、进口配额政策、税收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手段进行调控,以稳定棉花价格。为了尽量缩小外棉与国棉的价格差距,2007年的棉花进口配额滑准税税率调整为6%—40%。棉价的稳定为棉纺行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口环境相对稳定
2005年,中欧、中美分别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为纺织品出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外贸。受此影响,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仍会比较稳定。预计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长幅度将放缓到10%—20%。
2006年9月份纺织出口的退税又下降了2个百分点,绝大多数企业在2007年会得到比较多的体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指出:棉纺业影响一般贸易占70%,可能要影响到17.9亿的效益。
纺织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明确
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在经过多年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快速发展以后,“十一五”将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重要的转型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适应国际大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我国纺织行业要想继续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产品优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受“纲要”的指导作用,国内纺织企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大产品的研发和附加值,并降低能耗等成本支出。
5. 为什么二战时意大利很弱
第一,意大利工业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当时的意大利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的经济中的封建成分很重,工业落后。(也比中国好,中国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是,别说工业了)
第二,墨索里尼在20年代就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20S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战后难得的和平时期,资本主义发展较平稳。大部分资本主义政府执政较为平稳。这种时候意大利的资产阶级都控制不住局面,让墨建立了专政,意大利会很强吗?(如果你不懂历史可能你会看不懂)
6. 同样作为当年的发达强国,为何意大利如今发展已经不如英法德
因为意大利工业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政府也不给力,选出来的领导人只是想着怎么从国家口袋里面捞钱,压根就没有想着让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还有意大利人民都是比较安于现状。
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一边工作,一边休息,他们觉得钱是挣不完的,够用就好,没有必要把自己全部时间花在挣钱上,要做其他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旅游、陪伴父母等等,在这样社会风气下,自然整个国家都是比较安逸,日子也是比较幸福的。
7. 意大利旅游业存在的不足
主要应该是固步自封吧,说白了就是吃老本,后期宣传不足,也没有推出新的特色游,如果喜欢旅游的人去过一次,基本N年之内不用再去第二次了,再加上经济危机的打击,使旅游业下滑,被法国西班牙等反超。目前意大利旅游业已经开始逐步复苏,意政府于2009年投资16亿欧元巨资采取多种措施力图重振旅游业。目前已有显着效果。2011年意大利旅游收入达到2700亿美元左右位居世界第四,接待外国游客达4400万。其中去年意大利外国游客中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环比暴涨一倍以上。
8. 意大利北部11个市镇封城隔离,究竟会影响到意大利的哪些行业
影响的行业有很多,比如出租车行业餐饮行业,在就是卖服装的服装行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