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在意大利付小费礼仪有哪些

在意大利付小费礼仪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7 07:46:32

① 欧洲吃饭大概如何付小费

看你去什么地方吃饭了。

如果是快餐,肯定不用给,包括了炸鸡,皮萨店等。

如果是中餐厅,一般来说,只有用现金付款的时候给一些,比如说38.50欧元的一餐,你给40欧元,那么给你找回来的1.5欧,你就不要拿了,这在中餐厅里面是个规矩,找回来的钱一般是不拿的,据说是有些迷信的说法。

如果是刷卡付费,那么当然你是可以写百分比来作为小费,或者固定的金额。在你刷完卡后签字时,上面的金额是留给你自己填写的,比如一餐总共是100欧,总额的地方是空的,留给顾客去写,你可以随意写,也可以不写,或者划一条横线,代表按照原本餐费付款,不给小费。这都是可以的。

基本上来说,中餐厅是不用给小费的,也就是留下零钱。

只有高档的餐厅才有必要付小费。每个国家和每个国家的标准不一,但是通常来说,10%的小费不管在哪里都足够了,除非是给那些大款吃饭的地方。不过反过来说,一顿晚饭一个人80-100欧的标准,绝对已经是高档餐厅了,这种价位的餐厅,往往都已经会收取服务费,10-15%,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无需再付小费。换言之,不管你去哪里吃饭,收取服务费的餐厅,都可以不给小费。

另外在欧洲,无论餐厅档次多高,多低,小费都不是必需的,有的时候你给,他们规定不让收的话(有些地方就是有明确规定不许收小费)反而会弄得很尴尬。你只需要记住,在欧洲游玩的时候,酒店大堂帮你拿行李的服务生(会送到你的房间,要4星级以上的酒店),以及高档的酒吧(对服装有要求)/夜总会/脱 衣 舞 店/或者那些有各式各样表演的场所(比如巴黎的红磨坊,丽都等),在这些地方小费,小费是必需的。如果在英国,5英镑/次足够了。如果在欧洲,5-10欧元就差不多。至于出租车司机,一般来说,找回来的零钱,1-2欧以内留给他就是了,没有特殊情况,不必给。如果零钱太多,他反而不会直接要。

② 意大利有哪些餐桌礼仪

曾有人这样评价意大利的饮食文化:没有法国的繁文缛节,也不像美国的快餐文化,意大利人从吃头盘到最后吃甜品就得花3~4个小时。上每一道菜中间间隔多久又是一门艺术,间隔的时间让您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来谈工作,谈恋爱,谈人生……

在意大利餐厅支付小费时,可以将钱压在桌上的杯、盘下,也可直接塞到服务员的手中,或采用收费时不找零的方式等。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linyidiwo

③ 欧洲各国小费要怎么给

欧洲各国小费:

1、德国:普遍习惯 & 不成文的规矩

相信很多旅游者已经听说过,在德国,给小费是非常普遍的习惯,甚至可以说已经演变成了社会中不成文的规矩。不过,在不同的场合到底应该给多少小费,还是个很让人困扰的问题。

对此,德媒曾经整理出一个 “通用标准”,不同的场合,适当的小费:

咖啡馆和酒吧——消费金额的10%

餐馆—— 餐费的5%到10%。一般说来。如果是50欧以下的消费,10%的小费较合适;如果高于50欧元,至少5%的小费应该有

理发店 ——消费金额的5%到10%

衣帽存放处——每件衣服50欧分

坐出租车——车费的10%

酒店服务——每件行李2到3欧元

快递送货——每件快递1到2欧元

搬家——每位搬家工人10到20欧元

2、奥地利:跟随德国脚步

跟德国一样,在奥地利的餐馆就餐时,一般给餐费5%~10%的小费是合适的。在宾馆里,提箱子的,每件行李要给2欧元左右;给打扫清洁的女工,每天1到2欧元,这些钱要在你离开旅馆时直接塞给宾馆员工。

给理发师和出租车司机的小费在5%~10%之间。奥地利说的是德语,但方言里小费不叫“Trinkgeld”,而叫“Schmattes”或者“Schmatt”。

3、意大利:半公开现象

一般在意大利饭店,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吧台上有专门给你放小费的小盆子。在旅店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

另外在意大利餐馆用餐时,很多餐馆都会给客人上面包等名为Coperto的小食,这些是不用额外付费的,但可以酌情付几欧小费——把钱放在餐桌上就行。

4、西班牙和葡萄牙:请给整钱

饭店餐馆同样是5%~10%的小费。一般是在跑堂的找了钱后,客人把所给的小费留在餐桌上。坐出租车,一般是将车费零头凑成整数欧元。此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2欧分、5欧分这样的零钱作为小费留在桌子上,这在当地人看来是最不礼貌的小费支付。

5、英国:小费意识没那么强

在英国就餐时,许多选择性的费用已经涵盖小费,不用重复支付。 如果发现帐单没有附加服务费,建议以餐费的10%-15%支付小费,更常见的是将找零的少许硬币全部留在盘子里。

6、爱尔兰:不超过10%

在爱尔兰不超过10%。假如帐单上已经开出了“服务费”,客人就可以适当少给一些。在酒吧里若坐在吧台旁,则不需要付小费。住宾馆,要给提箱子的员工1欧元。坐出租车要付整数车费。

7、法国:给小费要注意

在法国,付小费要格外注意,直接把零钱塞进服务生手中,会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只需把要支付的小费留在桌上即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是不需要向服务人员支付小费的,这些地方一般都会标出“Pourboire interdit” (不需要付小费)的字眼。

8、瑞典:小费不需要额外付了

在瑞典,小费一般都已经包括在餐馆、酒店和出租车费用中,不需要再额外付了。

(3)在意大利付小费礼仪有哪些扩展阅读:

给小费五大原则

1、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对服务生表达自己的特别感谢或期待得到更好的服务,可以多给小费。反之,少给点也无所谓。

2、一次性给10美元或20美元小费会使人印象深刻。这样,服务人员对你有些强人所难的要求也可能接收。

3、基本小费随饭店的等级升级。给一般饭店职员的小费底限是1美元,高级饭店则要调高到2美元。

4、男女同行,由男性出面付钱,即使是付小费也一样。这在某些国家是一种基本礼貌。

5、给服务人员的小费还是以纸钞为佳。不要把小面额硬币当小费处理掉。同样是1美元,如果拿一大把硬币给对方,则是“你的服务最差劲”的不满表示,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④ 关于意大利的基本常识

在意大利请遵守当地的礼仪习惯,风俗习惯,要知道在国外我们每个人都代表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言行举止要文明有节,落落大方。握手时应注视对方的眼睛,切不可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里。收到别人的礼物时,最好当面打开并致谢。

不允许抽烟的场所不要抽烟,抽烟时问一下在座的其他人是否允许;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妨碍他人;不可以随地吐痰或乱扔废弃物。

“尊老爱幼”在欧洲同样是大家的道德准则,“女士优先”则更为大家所认同。

早晨遇见任何人都可问早安(GOOD MORNING!)。不小心碰到别人身体或东西时应表示歉意(SORRY!)。

不可当众剔牙,摸皮带,拉裤子,脱鞋,不可用手指着别人说话,不要把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

用餐习惯--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团队用餐,早餐为西式自助餐,午、晚餐主要为中餐。欧洲酒店的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冷食为主,但都有热水、热茶和咖啡,请不要将餐厅食品或水果带出餐厅。欧洲中餐以南方口味为主,北方客人“口重”的可自带些咸菜。吃素者或穆斯林用餐有特别要求的,请在出发前通知我们。

用餐时请注意姿势端正,不宜东倒西歪,不宜翘二郎腿,不宜东张西望。不要仰靠在椅子上吃东西。

如用刀叉,不宜挥动刀叉说话,不可用餐刀将食物送入口内,而应使用叉子,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餐时尽可能少出声音。

如有骨头、鱼刺等,不可放置餐桌上,而应放在盘子里,总之要保持桌面的干净。

自助餐取食物如人多时要排队,不可插队夹塞。不知食物是否合自己口味时,各种食物可先少量取一些,喜欢吃再去多取,千万不要浪费。

餐厅内一般不允许自带酒水,如果确实要自带酒水请自行与酒店协调或请领队与酒店协调,但是一般要支付服务费。

欧洲国家值得购买的商品:法国香水和服装,荷兰钻石、奶酪,德国的不锈钢制品,意大利的皮货,瑞士的巧克力、军刀,比利时巧克力、抽纱制品等均是有代表性的商品,当然购物还应是各取所需。

外国人在欧洲国家标有“退税”(TAX FREE)字样的商店购买一定价值以上的商品都有退税,有的商店当时就退税,有的商店则先填写退税单,当客人离开欧洲时在机场海关查验盖章后,在机场办理退税,或以其它方式退税,并在机场把退税单寄回。

小费常识--新的消费领域

1. 在欧洲付小费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因事因时因人而宜。按照国际惯例,每人每天应付导游、司机每人各3欧元左右。以下情况也应酌情给予一定的小费:替叫计程车的酒店服务生,计程车司机,餐馆、酒吧的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酒店的行李员,导游,司机的额外服务等。

2. 为保证行车及游客的安全,欧洲司机有严格的工作时间限制,不得超时超速行驶,否则会被警察处以高额罚款。一般连续开车两个小时,司机必须停车休息。若要晚上请旅游大巴司机出车,一要征得同意,二要付给一定的小费才可以。车上第一排座位请留给导游或领队。
九、身边的小药箱--有备无患

请自备一些常用药,如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创可贴、晕车药、肠胃药等;年长者也请针对自己身体情况的需要,带好备用药品。欧洲的药品较贵,而且剂量有所不同,更不能随便购买。如前往国家或地区有疫情报告,请提前办好卫生检疫手续。

十、自费选择项目

1. 欧洲一些城市设有赌场,可以参观。进入赌场须持护照买门票,一般要着正装,男士穿西服,打领带,不可穿T恤、牛仔裤、拖鞋等。

2. 阿姆斯特丹的花街、巴黎的丽都或红磨坊夜总会等景点和活动,均属行程之外的项目,要自费观摩,但要注意财物、人身安全。

3. 巴黎的迪斯尼乐园,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KEUKENHOF)及各国行程之外的博物馆、旅游景点也是需要自费参观的。

十一、欧洲主要城市各月平均气温参考表(℃)
城 市名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慕尼黑 1 3 9 14 18 21 23 23 20 13 7 2
法兰克福 3 5 11 16 20 23 25 24 21 14 8 4
柏林 -0.5 0.2 3.9 9 14.3 17.7 19.4 18.8 15 9.6 4.7 1.2
阿姆斯特丹 4 5 8 11 16 18 21 20 18 13 8 5
布鲁塞尔 5 6 10 13 19 21 23 22 20 14 8 6
卢森堡 2 4 9 15 18 22 23 23 18 13 7 4
巴黎 3 4 8 11 14 18 19 19 16 11 7 4
日内瓦 4 6 11 14 19 23 25 24 21 18 9 4
维也纳 -1 0.4 5 10 15 18 19 19 16 10 8 1
赫尔辛基 -3 -3 0 6 14 18 21 19 14 3 1
斯德哥尔摩 -1 -1 3 7 14 18 21 19 14 9 3 1
奥斯陆 -1 0 4 10 17 21 23 21 16 9 3 -1
哥本哈根 0 0 2 6 11 16 17 16 13 9 5 2
伦敦 4 4 7 9 12 16 18 17 15 11 7 5
里斯本 11 12 14 16 17 20 22 23 21 18 14 12
马德里 8 11 14 18 22 27 31 30 25 19 12 9
罗马 7 8 12 14 18 23 26 26 22 18 13 9
雅典 12 13 16 19 25 29 32 32 28 23 18 14

★衣着建议:
春天(三、四、五月):风和日丽的日子却会寒风乍起,仍需准备薄毛衣,防水外套等。
夏天(六、七、八月):穿T恤最理想,但有乌云的日子也会有些寒意,备一件薄外衣。
秋天(九、十、十一月):旅游的好季节,但雨水较多,气温稍低,应备简单御寒外衣。
冬天(十二、一、二月):日短夜长,气温较低,毛衣、厚外套、皮大衣是必备的衣服。

⑤ 意大利吃饭礼仪是怎么样的

意大利人请客吃饭的礼仪
1. 意大利人喜欢请客吃饭,座次的安排上一般是男女交叉落座,一般夫妇还需要分开坐。男士应该让女士先入座。如果意大利朋友请吃饭,客人可酌情带些小礼物,如葡萄酒,甜食或巧克力,鲜花等,也可带些有民族特色的精致典雅的小工艺品或纪念品。一般都习惯现场打开礼品,并赞美一番。
2. 意大利人时间观念较差,一般不准时。出席宴会、招待会等活动也经常迟到。因此,去人家做客,不需要早到,可适当晚到5至10分钟。如果迟到时间过长,对人家说“对不起”,并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但是参加正式的公务会谈、商务活动等,则一定要准时。
3. 意大利人虽然讲究美食,喜爱本国传统餐饮,但日常生活并不奢华。对他们来说,早餐非常简单,常常只喝一杯espresso香浓咖啡或一杯
Cappuccino奶沫咖啡,就一个羊角面包。他们重视午餐和晚餐,并把正餐当作一种交际和联络感情的方法。意大利人用餐时往往边喝酒,边聊天,餐馆也有意拖延上菜时间,因此一顿饭要吃两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晚餐通常在晚上八点半才开始,如果全套吃下来,常常已经是午夜了。
4. 通常意大利餐的顺序是,先上香槟等开胃酒,然后是前餐(即冷盘),一般是香肠、生火腿片与甜瓜,或是橄榄、鱿鱼片等海鲜。接下来的两道正餐有面条、肉或鱼等。然后品尝甜点或蛋糕、水果、冰激凌等,最后是一杯咖啡和一小杯有助消化的烈性酒。
5. 用餐时,注意不要让刀叉等餐具碰出响声,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用刀叉。要小口进食或喝汤,以免发出声响。吃spaghetti面条时,要将面条卷在叉子上吃,这一点是有别于中餐面条的吃法的。
6. 吃鱼时,吃完上半部分后,不要将鱼身翻过来,而是用刀叉取下鱼骨放在盘边,然后再吃下面的一半
7. 吃肉时,不要一次将肉全部切开,而应当切一块,吃一块,边切边吃。
8. 吃面包,切忌直接咬面包,而是用手掰一小块下来,如果愿意可以用奶油餐刀加些奶油,再送入口中。
9. 意大利人喝酒的规则比较多。一般饭前要喝开胃酒。主菜是鱼、虾等海鲜时饮白葡萄酒。主菜是肉时,饮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在室温下饮用,白葡萄酒要经过冰镇。葡萄酒开瓶之前,服务员要向主人亮出商标,然后再开瓶。接着服务员向主人杯里斟少许,主人拿起酒杯轻轻摇晃,使酒味发散出来,闻一闻,抿上一口,品尝酒味是否纯正,如满意,则点头示意服务员向客人斟酒。意大利人喜欢饭后再喝少量的烈性酒。
10. 意大利的咖啡有三种:浓香咖啡espresso、奶沫咖啡cappuccino和加奶咖啡cafe latte。其中espresso和cappuccino是意大利餐桌上的精品,也是风靡全球的饮料。喝咖啡时,加糖后用小勺搅拌一下后,将勺放在碟上,然后直接用杯子喝,切不可用勺喝。
11. 在意大利的咖啡酒吧里,所买的食物或饮料,站着用和坐着用是两个价钱,而往往差价也很大。
12. 在意大利得到服务往往要付小费。一般住旅馆和到餐馆用餐,房费及餐费的帐单上已包括了10%的服务费,所以不必另付。但是如果饭店服务员帮助拿行李,停车处看护人帮助看车等,最好付小费,一般来说,支付一两个欧元就可以了。在餐厅付小费时,可以将钱压在桌上的杯、盘下,也可直接塞到服务员的手中,或用收费时不找零的方式等。

⑥ 世界各国“付小费”的习俗有哪些不同

巴西
账单上总是会收取10%的标准服务费,你就没必要再付小费了。如果你想表现得很大方,那么5-10%的额外小费会让服务人员格外开心。只要记住付小费时尽量低调——巴西人不喜欢对此炫耀。
以色列
小费明确规定为10-13%。你受到的服务可能没那么好,但这些是规定。特拉维夫市(Tel Aviv)一些旅游区的餐厅可能会增加高达18%的小费,所以要注意避免重复给小费。
迪拜
在迪拜,餐厅对所有账单及酒吧账单收取10%的小费是强制性的。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多付一些迪拉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法定货币)。在迪拜服务员的薪资并不多,所以多付小费令他们很感激。
德国
德国酒吧和餐厅会将小费包含在你的消费中,但这并不是你的实际消费。按照惯例是将消费总额取整数,而之后按欧元算。小费在5 - 10%之间。结账的时候,你不会收到账单:你的服务员会告诉你实际消费,然后你告诉他们你想付多少,其中包括小费,之后交钱。
捷克
捷克当地人不支付小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脱身。服务员肯定期望外国游客付一些小费——只要你在旅游聚集区,例如布拉格。标准小费是10%。记住不要把服务人员的直率误解成粗鲁无礼。
印度
如果你喜欢他们的服务,别犹豫,付5-10%的服务费。不过,你要根据你的用餐量调整小费。如果用餐比较少,并且总消费不到300卢比,那么小费付总额的10%。如果消费较高,那么小费就要调整到5%。
泰国
泰国没有非常严格的付小费习俗,但给服务员一些小费总是好的。在泰国,服务人员会因收到小费而心存感激,但他们不会主动要求。结账后留下零钱作为小费就足够了,或者用餐后在桌子上留下1美元。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在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在瑞士: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在墨西哥: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⑦ 各国小费文化是怎样的

台媒称,世界上很多国家有小费文化,特别是欧美,但也有某些国家,给小费反而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例如日本。

加勒比海地区:很多渡假村已经把服务费包含在里面,如果顾客不是很确定,可以询问前台当地是否接受小费。

埃及:大约是5%-10%左右,不要超过10%。

法国:“Service compris”指的就是服务费包含其中,但顾客若很满意服务,可以另外给小费。

德国:请注意不要把小费留在桌上,而是直接交给服务你的人的手上。

日本:小费在日本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千万不要给。

西班牙:一般餐厅大约是7%-13%左右。

泰国:一般地方是不收小费,不过旅客若想的话,可以给20泰铢左右。

⑧ 在国外如何给小费什么情况下给

出国旅行,小费是一项隐性又带有神秘感的消费。没有明文规定一定必须,也没有固定金额要求,但在很多国家这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果你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件事,也许会带来不必要的尴尬。小费,什么场合给,给谁,给多少?只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入乡随俗”,就不会出错!小费文化大不同全世界需要给小费的国家不少,但各地的小费文化却有很大不同。简单区分小费国家的两种文化,一类是北美国家,应该按当地约定俗成的数额给小费,否则引起不必要的尴尬,甚至对方的轻视;另一类是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小费被认为是对优质服务的嘉奖,而非必须的行为。而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很容易被误认为需要给小费,其实当地并没有这种文化。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埃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在小费这件事上比美国人给得更多更勤。对美国人、加拿大人来说,接受一对一的服务,比如去理发、美容、就餐、住酒店、打车,或有人帮你停车、加油、擦车窗,都要给小费。欧洲、中东、南美、南非、亚洲欧洲比较常给小费的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希腊、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不过服务员顶多提醒你有小费,但不强求。在德国、瑞士、荷兰、北欧等国家,当地人小费意识已经很淡。在亚洲给小费的情况更少,泰国、菲律宾是例外,如果接受了单独服务,比如搬运行李、打扫房间、做按摩,可给小额小费。不同场合小费怎么给餐厅和酒吧餐厅分很多种,判断用不用给小费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有没有人专门为你服务。餐厅小费的数额一般是按餐费总额(税前)乘以一定比例来计算。在美国,这个比例至少要达到15%,晚餐20%。简单计算小费的方法,是用消费税的金额乘以2再加一点儿凑整。如果就餐人数多于5个还应适当多给。酒店中高星级酒店的住宿费中一般已含服务费,小费只需要给那些特别为你提供帮助的人,比如帮忙把行李送到房间、叫出租车、离开酒店时搬运行李到车上等等,金额通常是1美元或一张当地最小面额的纸币,搬运行李要按件数给小费。交通在美国和加拿大打车,一般是给车资的10%~15%当小费,并且凑整账单。搭乘景点或酒店的穿梭巴士,只是上下车不用给小费,司机帮忙存放行李的话,每件行李付1美元。欧洲人通行的做法是,将车费的金额凑成一个整数。如果路程较长,或者司机帮你搬行李,可以酌情多付2欧元,最多不超过5欧元。邮轮邮轮接待各种国籍的游客,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小费习惯,大采取统一按行程天数向客人收取规定数额的服务费,不必再向邮轮上的服务人员单独支付小费。各邮轮公司不同航线小费不同,亚洲航线每人每日9美元左右。一价全包度假村房费已经包含所有费用,包括服务费,所以不用额外再给。旅行团需要向司机和导游支付小费。美国、墨西哥大概每天每人5~10美元,如果司机和导游专为你或你一家服务,还应酌情多给。SPA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做SPA按15%~20%给小费,在泰国按摩10%即可。小费技巧给小费是不能让对方找零的,提前准备好小额面钞在随身的口袋。在美国至少要有一张纸币,全是硬币会被认为很不礼貌;欧洲则不要给几欧分的硬币。碰上服务真的很差的情况,有权向餐厅经理投诉少付小费。小费是和服务相关的,如果你对饭菜很不满意,可以告诉经理,帮你撤换,而不是把这笔账算到服务生的头上。虽然餐厅接受信用卡付账单和小费,不过服务生更希望以现金的形式给他们小费。在一些旅游城市,有的咖啡馆、冰淇淋店,甚至零售商店的柜台上会摆一个“小费罐”。事实上这种小费对当地人来说也不是必要的,可以不予理会,如果支付,对方也会很开心。显示全部

⑨ 世界各国是如何给小费的呢

【世界各国怎么给小费】

【日本】

在日本,当进人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泰国】需要小费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新加坡】不用小费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而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瑞士】

在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法国】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意大利】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北非及中东地区】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美国】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 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墨西哥】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埃及】

埃及和北美一样,小费在服务行业十分盛行,饭店里的小费标准通常是10到15欧分,出租车小费一般是补齐车费的零头。提箱包的行李工、打扫房间的女服务生都会对额外的赏金感到非常高兴,这笔小钱一般不会超过1个欧元。


【希腊】

希腊:饭店里的小费额度通常是10%。在启程前,客人还应亲手交给女服务员一笔小费。出租车费也是补零为整。


【英国和爱尔兰】

英国和爱尔兰:饭店小费额度为10%到15%,爱尔兰最高不超过10%,如果账单里已单独列出一项“服务费”,小费可酌情减量。俱乐部的酒吧里无需小费,如果客人想对酒吧老板表示感谢,可以请他喝一杯。至于行李工,小费不会超过1个英镑,对于出租车司机也是免找零钱。


【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饭店小费是5%到10%的附加费。旅馆行李工按照每只箱子1个欧元的价格收取小费。女侍者的费用为每天1到2个欧元,在客人启程前当面交付。出租车司机则应得到5%到10%的额外报酬。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餐饮业的小费为10%到15%,用2欧分或者5欧分的零钱充当小费是不礼貌的行为。出租车免找零钱。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关于小费的惯例非常西化。饭店小费为10%,少于10个泰铢会被视为羞辱。

【土耳其】
土耳其:在餐饮服务行业,客人通常需支付10%的小费,一毛不拔是不礼貌的。对于一点小恩小惠,客人会递香烟表示感谢。旅馆里的规矩和德国一样。出租车也是凑整车费。


【加拿大】

加拿大:15%到20%的小费在餐馆、比萨外卖服务方面非常普遍,因为这也是侍者工资的一部分。旅馆行李工可以为搬运每只箱包得到1个加元,或者1到2个美元的费用。女服务员小费金额为每晚1到2个美元。出租车小费为车费的15%。

⑩ 异国习俗礼仪。急!知道者帮帮忙!

在涉外活动中,女性应保持适度礼节与礼貌,以防男女间某些误解或误会。对于一般相识的男性,在相见时不宜过于主动热情地行握手礼或拥抱礼,即使须握手,也不宜力握久握。与对方畅谈时,应适当问及其妻子、孩子,并应谈及自己的男友、丈夫或孩子。不宜以个人身份向男性赠送礼物,若非送礼不可时,应特别说明礼物是送与对方夫妇的,或是代表自己的单位送与他的。已结婚或结过婚的女性,应让对方称自己"XX太太"。在欧美的一些饭馆或旅馆里吃饭时,可以让服务员把饭送到自己客房里,也可邀请男朋友或女朋友一同进餐。到朋友家做客时,不要谈论公务,而应和对方的全家人聊天。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男子有时可能公开向女性调情,若遇此种情况,女子可不予以答理或顾及,适度的礼貌与礼节,可拒之于"千里之外"。

中东商人饮茶礼

在中东地区,商人们在办公或社交场合,总要喝茶或咖啡,但每人以不超过三杯为宜。当喝完之后,要将杯子转动一下再递与主人。这种礼节动作,意为"够了,谢谢!"

互跪礼与长跪礼

各国佛门男僧与女尼的跪礼有所不同。男僧行互跪礼,女尼行长跪礼。
互跪礼两腿轮换跪于地。《释门归敬仪》申:"言互跪者,左右两膝交互跪地","经中以行事经久,苦弊集身,左右两膝,交互而跪。此礼行于僧人。
长跪礼两膝同时久跪于地。《释门归敬仪》言:"两膝一 着地,两胫翘空,两足指拄地,挺身。"此礼行于女尼。僧、尼的跪礼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僧是丈夫,刚于事立,故制互跪;尼是文弱,翘苦易劳,故令长跪。"

交谊舞会礼节

参加交谊舞会时,男士的衣装宜庄重整洁,举止大方,女土的衣装宜明快典雅,不宜浓妆艳抹。
礼仪,进入舞厅时应彬彬有礼,熟人旧友要握手致意或点头问好,陌生人也应以礼相待。话音宜低,步态宜轻。
邀舞,舞曲响起时,男士应主动走到女士面前,可行半鞠躬礼,并轻声说:"请您跳舞"。女方要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由男方陪同并肩走入舞池。在正常情况下,女方不应谢绝男士的邀请,若不愿接受邀请,可婉言说"累了"或"身体不适"之类的托辞,并致"对不起"的歉意。被谢绝的男士,不要再向女方强求,更不要表示不满。
共舞,在共舞过程中,男方对女方应多关照、配合。双方不要互盯着对方的脸,要始终相待以礼,一曲音乐结束时,男方要点头致意或道谢,也可将女方送归原位。

名片礼

在许多社交场合,彼此初识时,往往将自己的名片毕恭毕敬地呈递与对方,以示礼遇。有些国家的人,如印度尼西亚的商人,就颇重视此礼。
在涉外活动中,人们也可在名片的左下角用铅笔写上具有一定含义的法文小写字母,如"p. f. "(敬贺)等,或上极简短的话语,如"谨呈示贺,深致谢忱"等,然后寄送予对方,以示恭贺、感谢、慰问、辞行或吊唁等礼。

合十礼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原是印度古代的一种礼节,后为各国佛教徒沿用为日常普通礼节。行礼时,两掌合于胸前,十指并拢,以示虔敬。此礼可分为下列几大类:
跪合十

各国佛徒拜佛祖或拜高僧时所行的礼节。行礼时,右腿跪地,双手合掌于两眉中间,头部微俯,以示恭敬虔诚。《法华经》载:"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

蹲合十

某些国家的人在拜见父母或师长时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必须蹲下,并将合十的掌尖举至两眉间,以表尊敬。

站合十

一些国家的平民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相拜,或公务人员拜见长官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要站立端正,将合十的掌尖置于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

正统的西餐礼仪

凡事由侍者代劳
在一流餐厅里,客人除了吃以外,诸如倒酒、整理食具、捡起掉在地上的刀叉等事,都应让侍者去做。在国外,进餐时侍者会来问:"How is everything?"如果没有问题,可用"Good"来表达满意。
聊天切忌大声喧哗
在餐厅吃饭时就要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沉默地各吃各的会很奇怪。但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也是极失礼的行为。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
中途离席时将餐巾放在椅子上
万不得已要中途离席时,最好在上菜的空档,向同桌的人打声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别打乱了整个吃饭的气氛。吃完饭后,只要将餐巾随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叠整 。
如何招呼侍者
侍者会经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务,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会马上过来。如果对服务满意,想付小费时,可用签帐卡支付,即在帐单上写下含小费在内的总额再签名。最后别忘记口头致谢。

花木交往礼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以赠花的方式示礼。
在欧洲许多国家,赠送恋人、情人、伴侣的,多为红色的鲜花。成束的白花多用于婚仪赠礼。近亲好友相互赠送的,多为色泽鲜艳的花束,如小苍兰、香石竹、月季等。白花也可作生日或命名日的礼花。送与中年人的,宜为大朵花;送与
年轻人或孩子的,宜为多色彩的小花。许多欧洲人赠花时,只送单数。复活节时,可送盆花。
日本人在探视病人时,往往选择红、紫、粉或绿色的鲜花为礼。向母亲献花时,日本人多用凌霄花、僧鞋菊、樱草、金钱花、冬青等5种花组成的花束。这种花束表达的特定含义是:慈母的爱,抚育着子女的青春、欢乐与幸福。

阿拉伯问候语

在阿拉伯各国,当友人相见时,双方除问候"你好"、"早安"或"晚安"之外,往往还要恭恭敬敬地说:"在你面前的,是你的亲人",或说:"在你面前摆着的是平坦大道"。

涉外礼节性称呼

对一般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或有地位的女士称"夫人";对未婚或不明婚姻情况的女子,称"小姐"。这些称呼亦可冠以姓名或职衔,如"XX先生"、"XX小姐"。对部长以上的男女官员,可酌情称"阁下"、"先生",并冠以职衔 。有些欧美国家,如德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往往不称"阁下"而称"先生"。在日本对身份高的日本女子也称"先生"。对国王、皇后,称"陛下";对王子、公主、亲王,称"殿下";对有爵位的人,称爵位,也可称"先生"或"阁下"。
对军官,称军衔,或冠以姓名加"先生"。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对知识分子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职衔,或同时冠以姓氏或加"先生",如"X X律师先生"、"X X博士先生"。
对神职人员,称职衔,也可同时冠以"先生",如"牧师先生"。对主教,可称"阁下"。
对男女服务员,分别称"先生"、"小姐"。 对以"同志"相称的外宾,可同时冠以姓名或职衔,如"服务员同志"。
在非洲许多国家,无论年长或年轻的男子,对女子均要敬称"妈妈",无论其结婚与否。

家庭舞会礼节

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家庭舞会都通行有一定的礼节。应邀参加舞会的人,宜穿西服和晚礼服。跳舞时,男子严忌不系衣扣,也不宜随便脱去外衣。第一轮舞必须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若夫人因故不能舞,可由其成年女儿代之。第二轮舞时,宾主众人要交换而舞,男主人及男宾必须注意陪同无舞伴的女子共舞,以示对女性的敬重。男子之间,女子之间,严忌共舞。男子请女子跳舞,应先向其丈夫、恋人或情人致意,然后再立正向女子点头致礼。在跳舞过程中、不要叼着烟,不能戴口罩,不宜吃零食(可含口香糖),不宜做过于亲昵的动作,舞姿要力求正确。一曲完毕后,男子要向女子致谢,并送其回到原位。在一般情况下,女子不应拒绝男子的邀请,否则亦属失礼。有些西化的家庭舞会,每一轮舞常以一吻作结束,但不可长吻狂吻。

军 礼

现代,许多国家的军人,都通用一种立正举右手于右鬓际的礼节,称"军礼"。此礼起源于英国。相传,在英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祝捷大会上,伊丽莎白一世女皇为立功将士颁发奖品。为了维护女皇尊严,大会特别规定将士受奖时,必须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不得平视女皇。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遮眼的动作就演化为军礼。按照传统习惯,当军人戴着军帽行礼时,必须首先行军礼。

海 礼

在海上,当遇到本国或有外交关系国家的商船或军舰时,各船必须在近距离内互致海礼,又称"旗礼"。行礼时,先将国旗降于旗杆的三分之一处,然后再升至杆顶。回礼船也要回敬此礼。商船抵达外国港口时,在升起本国国旗及本航运公司旗帜的同时,必须在前桅顶上升起所抵之国的国旗,以示友谊和敬礼,直至离港后才降下。如遇该国国丧,则必须将该国国旗降至主桅杆的三分之一处,以示哀礼。
当停泊于有外交关系国家的港口并遇该国的国庆时,商船要行"挂满旗礼"。其礼仪是:将船上所有的信号旗,按照方旗与尖旗一一间插的方式,从船头至船尾悬挂起来,以示同庆与敬礼。

涉外性受礼

在各种涉外交往中,当接受宾朋的礼品时,主人应极有礼貌地双手接过,并握手致谢。许多欧美人,当接受别人礼品时,往往要打开包装亲眼欣赏并赞美一番。此时,送礼人可酌情对礼品作几句介绍,以表"礼轻情意重"。若遇寄来的或派人送来的礼品,应及时复寄一张名片或简信,以示谢意。

涉外性送礼

在涉外性的各种友好交际中,为了向他人表示慰问、祝贺或感谢,往往需要赠送一些物美价廉的小礼物。在选择礼品时,应考虑到受礼人的爱好、习惯和忌讳,还要考虑到礼品的意义、特色和价值。
一般而言,应邀出席私人家宴时,应向女主人赠送小件土特产、小艺术品、小纪念品、小食品、干鲜果品或花束,也可向主人的小孩赠以糖果或玩具等。应邀参加他人的婚礼,应赠送小型艺术品、鲜花或其他日用实物。探视病人,可赠以营养食品、果品或鲜花。元旦、圣诞节时,可送日历、烟酒、名茶或糖果。出席各种宴会,可酌情赠送花束或花篮。
所送礼品,即使已有包装盒,也应再用花色或彩色礼品纸包扎,并用彩带系上梅花结或蝴蝶结。礼物宜当面呈送,但婚礼赠品可事先送去。节日礼品也可派人送或寄送。
在挪威,商人出席对方晚宴的第二天,应当给主人送上一份礼物。
在丹麦,商人被邀请做客时,应给同行的其他商人各送一束鲜花或精美礼品。

涉外活动日常礼

守时,按时赴约,忌早到和迟到。若已迟到,应向主人致歉。若不能赴约,必须尽早通知对方。
敬老,乘车、进电梯、上下楼梯、同行、开关门或用餐时,要主动礼让,照顾老人与妇女。
尊俗,要认真尊重各国的风俗、教俗、习惯等,其基本原则是"入境随俗"。
吸烟,在公共场合或重要活动中,不要吸烟。在私人住宅或办公室,应征询主人同意后再吸烟。
持重,举止端庄,情态诚恳;站立时,不歪身,不斜靠;坐下时,不摇身,不跷腿;走路时,不搭肩,不尾随;讲话时,不放纵,不比划。

涉外场合见面介绍受礼

在涉外交际场合,彼此若要结识,可相互自我介绍,也可由第三者介绍。自我介绍时,要主动自然地讲清自己的姓名、职务和国别。为他人介绍时,还应说明被介绍者与自己的关系。在具体介绍过程中,应将年纪轻、身份低者引导介绍给年纪大、身份高的人,把男子介绍给女子;要以手示意,忌讳以手指点。无论自我介绍还是为别人介绍,都应有礼貌地起立点头致意;但女子、长者及会谈桌、宴会上的人可不必起立,仅微笑点首即可。

涉外慰问礼

当某国遇到重大天灾或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外交关系的各国政府及其首脑,往往要致电或致函慰问,或责成有关使节向受灾国的外交部长致函,以示慰问之礼。各国政府或红十字会,还要酌情向受灾国赠款、赠药或赠其他物品。

脱帽礼

欧美国家以及受欧美影响的许多国家,广为流行着脱帽礼。此礼源于欧洲中世纪。据说,当时武士对女子讲话时,必须把头盔举起,以示对女性的敬重。当武士们友好相见时,为了相致友情,彼此都要把头盔掀起而露出面目。久而久之,便形成脱帽礼。
在公共场合行此礼时,男子摘下帽子向对方点头致意即可。若相识者侧身已过,双方亦可回身补问"您好",并将帽子略掀一下即可。若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先后每次相遇,双方不必反复脱帽,只点头致意即可。当进入主人房间时,客人必须脱帽,以示敬意。在庄重场合,人们应自觉脱帽。

眼神礼

世界各族民众,往往用特定眼神来表示一定的礼节或礼貌。
注视礼:阿拉伯人在倾听尊长或宾朋谈话时,两眼总要直直地注视着对方,以示敬重。日本人相谈时,往往恭恭敬敬地注视着对方的颈部,以示礼貌。
远视礼:南美洲的一些印第安人,当同亲友或贵客谈话时,目光总要向着远方,似东张西望状。如果对三位以上的亲朋讲话,则要背向听众,看着远方,以示尊敬之礼。
眯目礼:在波兰的亚斯沃等地区,当已婚女子同丈夫的兄长相谈时,女方总要始终眯着双眼,以示谦恭之礼。
眨眼礼:安哥拉的基母崩杜人,当贵宾光临时,总要不断地眨着左眼,以示欢迎之礼。来宾则要眨着右眼,以表答礼。
挤眼礼:澳大利亚人路遇熟人时,除说"哈罗"或"哈"以示礼遇之外,有时要行挤眼礼,即挤一下左眼,以示礼节性招呼。

南亚摇头礼

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人们相互交往时,往往彬彬有礼地摇头。他们的表敬礼俗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这恰恰与中国的"摇头不算点头算"相反。

电话礼节问候

在接电话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性问候习惯。
华人--"喂,您找谁?"
美国人--"哈罗!"
德国人--"我是X X(自报姓名)。"
俄罗斯人--"我在听着呢。"
法国人--"您是哪一位?"
意大利人--"准备好了,请您说吧!"
英国人--"我是X X X X X(自报电话号码)。"
香港地区人--"我是XXXX(单位名)的XXX(姓名)。

进外国人居所礼节

进外国人寓所或办公室,应事先约定,按时到达。若无迎候,应先敲门或按铃,经同意再进门。在主人休息时间或因急务而未经约定,不得不登门造访时,相见后应向主人致歉,并简要说明原因。入室后,未经礼让不应自行入座,洽谈时间尽量少而短。登门拜访外国友人,以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左右为宜。相见后,要主动向主人全家人问安。对主人的小孩要示以喜爱之情,若主人家养有狗、猫等,不要表现出厌恶情绪。欧美人有以饮料及小食品待客习惯,客人应随俗 受。在未经主人邀请情况下,不要自行参观主人的其他房间或庭院,严忌随意触动主人书籍、文稿、资料、花草及陈设品。

顶 礼

顶礼,是各国佛门的重要礼节。行礼时,两肘、两膝和头部均要着地,即"五体投地",然后用头部触尊者之脚。向佛像顶礼时,"则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释门归敬仪》道:"我所高者顶也,被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礼之极世。"

握手礼

握手礼是流行于许多国家的一种见面、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节。此礼源于原始社会,人们扔掉棍棒武器而相握结好的动作。
现代的握手礼,双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后相握致意。关系亲密的人,可各伸出双手久握力握;关系一般者,可各伸出一手轻握即止。男女相握时,男子宜轻握女子手指部位。晚辈与尊长相握,晚辈宜稍躬身迎握。握手礼的顺序,应是主人、尊长、女子先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男子再予以迎握。多人握手时,且忌交叉相握。男子相握时,要先脱帽,并示以微笑,忌戴手套相握,更忌边握边注视第三者。军人戴军帽时,必须先行军礼,然后再行握手礼。与男子握手,女子可不摘手套。
握手礼还可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致歉等。正确的握手方法是:时间宜短,要热情有力,要目视对方。女子同外国人握手时,手指与肩部要自然放松,以备男宾可能要行吻手礼。

陪车礼

在亚洲许多国家,人们把轿车的后排座视为礼宾的上座。迎接贵宾时,主人总是陪同客人坐于轿车的后座,以示敬客。相反,欧美的许多国家,人们却把轿车的前排座视为礼宾的上座。迎宾时,若让客人坐在后排座,会被视为"失礼"。

伤病慰问礼

当某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患病或负伤时,国内外各界人士通常要以不同方式致以慰问礼。有些国家,当元首病情恶化时,还要及时向国内外公布有关病况。各友好国家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往往发慰问电,有时还要指示驻当事国的使节赴医院作暂短探视。若因种种缘故,使节不能亲晤患者时,亦可致慰问函,或送上花篮并附上名片,以表慰问礼。

鸣炮礼

许多国家在举行大典或迎送国宾时,往往要行隆重的鸣炮礼。按照惯例,鸣炮21响为最高规格,每用于国家大典或迎送外国元首的仪式;19响为二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的仪式;17响是三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副职的仪式。有些国家的鸣炮礼不划分级别。

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见面礼节。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现代的上层社会中,亦行有此礼。
拥抱礼多行于官方或民间的迎送宾朋或祝贺致谢等场合。行礼时,通常是两人相对而立,各自左臂偏上,右臂偏下,右手环抚于对方的左后肩,左手环抚于对方的右后腰,彼此将胸部各向左倾而紧紧相抱,并头部相贴,然后再向右倾而相抱,接着再做一次左倾相抱。当代,许多国家的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

亲吻礼

亲吻,是源于古代的一种常见礼节。人们常用此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据说它产生于婴儿与母亲间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说它产生于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来吃盐的习俗。据文字记载,在公元前,罗马与印度已流行有公开的亲吻礼。有人认为,古罗马人爱嚼香料,行亲吻礼足以传口中芳香。也有人说,古人用亲吻时努唇的形状来表示爱情的心形。还有人考证,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行亲吻礼的国家。当代,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上流社会,此礼日盛。
行此礼时,往往与一定程度的拥抱相结合。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宜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宜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脸,男女之间可贴面,晚辈对尊长可吻额,男子对尊贵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常以亲吻酋长的脚或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在古罗马与古波斯等国,同阶级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阶级的人只能吻面。
西方现代的亲吻礼,在欧美许多国家广为盛行。美国人尤其受行此礼,法国人不仅在男女间,而且在男子间也多行此礼。法国男子亲吻时,常常行两次,即左右脸颊各吻一次。比利时人的亲吻比较热烈,往往反复多次。
在当代,许多国家的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面或贴面的连动性礼节,以示敬意。

点头礼

在亚洲许多国家,当熟人相见时,彼此往往一面微微点头,以象征鞠躬,一面举举右手,以示敬意。许多欧洲人也常行点头礼,但它仅行于不熟悉的人们之间,恰与亚洲相反。

礼 拜

各国穆斯林都把礼拜当做生活中的大事。按照伊斯兰教教规,每日礼拜要进行五次。
第一次为"晨礼",时为日出之前;
第二次为"响礼",时为午饭之后;
第三次为"晡礼",时为下午五点;
第四次为"昏礼",时为日落之后;
第五次为"宵礼",时为晚寝之前。
每星期五,穆斯林还要到清真寺举行"聚礼"。每到礼拜之时,穆斯林的一切活动都要停止,并朝着麦加城方向顶礼膜拜,虔诚祈祷。

礼节性小费

许多国家均流行有顾客向服务人员付小费的习俗。小费,含有一定的礼节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着顾客对服务人员的爱护与尊重。相传,"付小费"之风源于18世纪的伦敦,当时,有些酒店的餐桌上摆着写有"保证服务迅速"的碗。当顾客将零钱投入碗中后,必得到服务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久而久之,遂形成"小费"之风。
由于各国各地各行业小费的数额没有统一规定,所以顾客宜入境随俗,酌情而付。 在日本,当进人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 10%小费。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小费之风,日趋流行于越来越多的国家。但有些国家禁行小费,许多官方服务人员遂在私下进行收费或收礼,以免有损于"文明"。这种私下收费或收礼,其价值往往高于公开的小费。

阅读全文

与在意大利付小费礼仪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伊朗旅游买什么 浏览:821
和平精英国际服怎么永久玩天数 浏览:832
印度人如何增兵 浏览:337
伊朗身份证怎么写 浏览:502
秦朝没有统一中国之前怎么办 浏览:207
伊朗藏红花怎么找到 浏览:753
到印度货运多少钱 浏览:978
中国到北非需要多久 浏览:198
中国最厉害的是哪个军种 浏览:656
3月12号中国疫情多少例 浏览:496
印度国民用什么语言 浏览:908
印尼手机上网怎么样 浏览:953
为什么伊朗会爆发新冠 浏览:24
中国队和伊朗队什么时候比赛 浏览:254
南越和越南代工哪个口感好 浏览:523
中国人寿康悦怎么改版 浏览:869
伊朗大换币后什么保值 浏览:434
印度为什么吃高热量食物 浏览:930
意大利星巴克为什么这么多人开店 浏览:832
中国邮政在哪里举办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