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一直压制伊朗核计划,若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好事还是坏事
除了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烈敌意外,伊朗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很友好。根据历史事实,没有必要担心伊朗的愚蠢。此外,即使它拥有核武器,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造成严重伤害,而美国可以摧毁它。伊朗政府也不会如此莽撞,但总之,对于整个欧洲而言却是个坏事了,因为伊朗一旦研制出核武器会对欧洲造成许多难民。
俄罗斯当然也不希望看到伊朗拥有核武器,普京一再警告美国和欧洲,不要激化中东局势,不要过分刺激伊朗,言外之意,伊朗一旦突破限制,研制核武器,美国是罪魁祸首,欧洲是帮凶。现在来看,霍梅尼宗教思想武装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确实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本号张文平侃军事分析,很显然,哈梅内伊看到了特朗普的软肋。
㈡ “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伊朗门事件”系指里根政府于1985年至1986年间违反国会规定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作人质交易,并将一部分所得款项秘密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事件。因人们将其与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相提并论,故被称为“伊朗门事件”。1985年以来,贝鲁特不断发生美国人被绑架事件。
伊朗为了对付伊拉克的装甲车和空中优势,非常需要美国的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美国便通过一名伊朗商人和伊朗官方开始秘密接触,就以武器换人质的交易进行谈判。在1986年11月2日黎巴嫩《船桅》周刊登出一则报道,称美国一直在向伊朗运送战斗机零件和弹药,揭露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曾于1986年9月秘密访问德黑兰。
11月4日,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匆匆宣布,麦克法兰曾扮成一名机组人员,带有里根的信件和几件礼物。美伊秘密交易武器就此败露。美国舆论界和国会大为震动,纷纷要求里根政府澄清真相。据美国国会调查,里根在1985年7月口头同意通过以色列向伊朗运送第一批美制反坦克导弹。
同年11月,前中央情报局长凯西送给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一份备忘录,里根于同年12月5日签署了这份备忘录,授权向伊朗出售武器。此后美国向伊朗出售了价值1 200万美元的武器,又把获利的350万美元转给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里根本人最初否认出售武器是为了换人质,后又承认此事“演变成”了以武器换人质的交易。
1987年11月18日,国会联合特别调查委员会发表了长达690页的最后调查报告,认为里根对“伊朗门事件”负有根本责任。1989年7月8日,“伊朗门事件”核心人物、前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官员诺思被判处三年缓刑及15万美元的罚款。1990年6月11日,波因德克斯特被判6个月徒刑。
1990年2月16日至17日,里根就“伊朗门事件”作了为时两天的录像作证,回答了有关的154个问题,仍否认他知情。“伊朗门事件”的法庭审理以波因德克斯特的被判刑而告基本结束,历时三年四个月,耗资2 000万美元,9名被告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