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军售禁令什么时候到期

伊朗军售禁令什么时候到期

发布时间:2022-08-16 04:52:14

❶ 欧盟何时才能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个人观点,我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在2年之内也就是06或者07年解决。分析如下: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已经存在了15年,即使曾经起到过“遏制中国”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星半点的作用也早已风流云散了。事实证明,长达15年的禁令非但没有限制中国的发展,反而捆住了欧盟自己的手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中国并没有因为这道禁令而失去发展国防、发展经济的机会。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有欧盟,还有其他国家愿意和中国做军备生意以及更重要的其他贸易,这些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俄罗斯人对华的巨额贸易收入大概也馋坏了欧洲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高敬文指出,中国对欧盟的大门将开得更大,如果中国向欧盟提出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交易意向,欧盟很难做到对其视而不见。

再者,这禁令本身也颇成问题。禁令之下的中国人发展的脚步丝毫没受影响,相反却捆住了欧洲的手脚,这大概是当初禁令的炮制者们所没料到的。如今,敏感的军备贸易一旦实现通畅,中欧关系将就此进入快车道。欧盟是否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从根本上成为一个政治和原则问题,继续维持禁令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已成为中欧战略对话和合作深入发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欧洲分析家们认为,中国希望欧盟能够尽快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并不会对东亚地区造成任何的军事威胁,他们相信中国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所以在这一点上,欧盟三大巨头——英法德自然心中早已有数,根本不会因日本的游说所动容。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在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这是一个论点的话,那么英国“解禁”立场的大转弯便是一个最好的论据。虽然日本不惜借美国的力量来给英国施压,但遇到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事,英国当然会细细捉摸一下丘吉尔前辈的经典言论。斯特劳也承认,解除禁令很可能导致欧洲和美国的关系紧张。但既然英国决心已定,当然不会轻易为别国所左右。

另外,2005年是此禁令迅速解冻的一年,包括1月2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以及4月1日胡锦涛主席应邀与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通话,都预示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尽管有美国和日本的干扰,但无异于螳臂挡车,相信解禁时刻几经距离不远了。

❷ 我想知道关于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近期内有无解决的可能性。

一、追根溯源看“禁令”

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1957年《罗马条约》创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CC)。1967年,三大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EC);直到1993年1月1日,旨在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EU)正式成立。因此,追溯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历史,应从上个世纪50年代算起。

(一)巴统成立

二战结束后,随着东西方阵营的形成,冷战开始。为了限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美国于1949年11月组建了所谓“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 ,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有大约30个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

拟定禁运清单由各国执行是“巴统”禁运的主要手段。巴统的清单有三类,即国际原子能清单、国际军品清单和工业清单,所涉范围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上万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货物和技术。根据“巴统”规定,成员国准备向受限制的国家出口受控货物和技术时,必须向“巴统”提出申请,并且只有在“巴统”所有成员国政府一致同意后,该出口国政府才能签发本国的出口许可证。

(二)欧盟国家在巴统框架下的对华武器禁运

1950年7月,“巴统”的贸易管制范围扩大到中国。欧盟自己并没有专门的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其对华武器禁运一直是在“巴统” 的框架内进行的,而且与美国的对华政策密切相关。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放宽了对华出口控制政策,“巴统”也改变了中国的出口许可地位,欧盟国家也随之跟进。从1981年起,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出口较为先进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开始与法国等欧盟国家建立起军售关系。1989年下半年,“巴统”决定取消本已放宽的对华出口控制,欧盟国家也随之对华实施军事制裁,实行武器禁售。

但是,在“巴统”和欧盟决定对中国武器禁运的时候,正值国际格局发生激烈变化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科技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巴统”以东西方划界进行出口控制的制度已不合时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西方国家开始不断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作为冷战产物的“巴统”不得不调整其控制范围和禁运对象。1990年,“巴统”的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被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1994年3月,“巴统”宣布解散。

二、欧盟“禁令”禁什么

1989年6月26日~27日,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在马德里开会,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体成员国中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禁止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该理事会宣言成为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使刚刚起步的中欧军售往来又告停止。

但是,欧盟理事会的宣言并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它既没有指明武器禁售是否涵盖所有军事项目,包括武器平台、非致命项目或其部件,也没有说明执行禁售的措施和程序,而是将这些问题的解释权留给了各成员国,而各国对理事会宣言的解释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禁止对华出售任何军事项目,有的国家则是有选择地禁售。例如英国的解释是:不禁止非致命性军事项目;如航空电子和雷达等,将禁售范围仅限于“致命性武器,包括机枪、大口径武器、炸弹、鱼雷、火箭和导弹,以及专门用于上述武器的部件,弹药、军用飞机、直升机,战舰,装甲战车以及其他武器平台、任何易被用于国内镇压的设备”。就在欧盟宣布对华禁售后不久,马克罗尼(GEC-Marconi)公司获准向中国出售了价值3000万英镑的用于中国战机的“平视显示器”和雷达设备,理由是这些属于电子设备而非武器。

此外,法国和意大利也继续对华军事出口,其中甚至包括某些“致命性武器”。

详细资料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Jun/580274.htm

❸ 印度核试验发生之后为什么美国对印度军售禁令过几年为什么就取消了

美国对印度“慷慨”解禁,当然不是不计回报的。法新社27日分析称,美国将从印度的普通商业贸易和军火交易中获得“异常丰厚”的回报。

美国助理国务卿布莱克直言不讳地表示,对印度开放零售业的迹象“感到欣慰”。布莱克说:“印度的进一步开放,会给印度消费者和经济发展带来好处。当然,也会给美国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眼下,沃尔玛等美国超市巨头已开始对印度市场摩拳擦掌。

《印度斯坦时报》28日的报道称:“印度的市场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块等着被切开的大蛋糕,因为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太小太小了,而印度市场的潜力又是如此之大。”

解除对印度军事技术和航天技术出口禁令,带来的第二大收获则是军火贸易。

美国《时代周刊》曾发表评论说,印度正在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军火市场之一,巨额的国防开支让全球军火行业兴奋不已。此前,印度的武器装备几乎全部来自原苏联和俄罗斯。近年来,印度向一切可能的卖主求购先进的军舰、潜艇、战机、坦克和其他武器装备,其中仅是126驾新式战斗机一个订单就高达100亿美元。由于美国军工企业受对印度国防与航天技术出口禁令的限制,过去面对印度如此巨大的军火贸易蛋糕只有“眼馋”的份,如今终于可以“解馋”了。
除巨大的市场价值外,国际战略观察家认为,美国解除对印军售禁令更大的收益在于战略考量。

1998年,印度秘密进行的三场地下核试爆实验震惊世界,美国及其盟友随后对其实施贸易制裁。然而,近年来,出于地缘战略的需要,美国政府悄然改变了制裁的做法。虽然印度至今仍没有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但2008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仍与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如今奥巴马又完全解除对印度的禁令。

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解除对印军售禁令,主要是出于战略需要的考量。从战略位置讲,印度扼守印度洋,对于美军在印度洋的军事行动、反恐行动,对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扼制,都具有极大的战略价值。

印度前驻美国大使拉里特·曼辛曾表示,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崛起,美国未来在亚洲的力量必将受到削弱,而印度正是一个能够抵消中国势力的亚洲国家。

❹ 欧洲对华军售禁令有哪些内容

1989年6月26日~27日,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在马德里开会,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体成员国中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禁止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该理事会宣言成为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使刚刚起步的中欧军售往来又告停止。

❺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令,现在怎么样了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令,到现在也没解除,禁令还在,只不过略有松动而已。

❻ 中国对伊朗军售

对于美国国务院27日指责6家中国公司向伊朗提供武器和技术,并将受到美方制裁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昨天表示,美方的做法无助于双方在防止武器扩散方面的合作,并要求美方立刻纠正这一错误做法。
秦刚28日在答记者问时说,中方对美国政府根据所谓国内法制裁中方公司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秦刚说,中国政府在防扩散问题上一贯采取严肃、负责的态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出口管制。美方上述做法不利于双方防扩散合作,我们要求美方改变这种错误做法。
佐立克力推制裁决定
美国国务院27日宣布,6家中国公司,2家印度公司和1家奥地利公司因向伊朗出售武器和技术已经受到美国的制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雷利说,美方的做法基于“确切的信息”做出,他还指责中国公司已经不止一次违反美方禁令,向伊朗提供敏感武器和技术,尤其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
据悉,美国的制裁已于12月23日生效,期限为1年,到2007年12月为止。美国政府将不会继续与被制裁公司展开高新技术合作,并禁止美国公司在向这些公司出口敏感产品时获得许可证。
美国对中国公司进行制裁自2003年7月以来已是第三次,当时布什政府曾提出一份中国公司涉嫌向伊朗出口导弹和化学武器技术的名单。而自2001年至今,全世界已有40家公司和个人列入美国“黑名单”,并遭到美国制裁,“罪名”是向“无赖国家”出口敏感武器和技术。
美国《华盛顿时报》27日指出,此次中国公司遭制裁事件的幕后推动者为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他从今年4月起就开始考虑制裁事宜,并在过去数周里最终做出决定。其依据是美国2000年通过的《伊朗防扩散法案》,这部法案禁止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核生化武器和导弹技术。
中国公司:有自主贸易自由
对于美方的指责和制裁,中国公司予以了回击。中国北方工业公司28日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美方的指责毫无根据,该公司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应得到保护。
声明说,“自2003年5月23日以来,美国政府数次对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进行制裁,这是毫无根据并且极其错误的,我们对此强烈反对。”声明表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一直严格遵守中国政府在防止武器扩散方面的法律和规定,以及相关的国际条约。该公司对于美国经济也贡献良多,因此美国方面应停止制裁。
除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外,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航技)、山东淄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Ounion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和Limmt冶金矿产公司也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有媒体指出,此次中国公司遭制裁有更大的国际背景。美国和欧盟一直希望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多次寻求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中俄同美国和欧盟官员虽然进行了多次接触,但一直拒绝在核问题上对伊朗制裁。而要安理会通过对伊朗的制裁,中俄两国是美欧必须争取的选票。

❼ 联合国拒绝美要求恢复制裁伊朗,美方有何表示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凯丽·克拉夫特,声称安理会已经"迷失方向",并且已经"和极端分子站在一起"。同时,克拉夫特还不忘扯上中俄,称中俄一定在因为这样的结果而"狂欢"。

不过目前看来,尽管已经吃了两次大亏,但美国制裁伊朗的野心仍未停止。克拉夫特也在采访中表示,美国会继续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7)伊朗军售禁令什么时候到期扩展阅读

由于针对伊朗的武器禁令即将到期,美国反复要求联合国延长这一禁令。8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了第一次表决。

但令美国没想到的是,除了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外,没有国家支持美国的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还投出了反对票。

此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盟各国也没有支持美国,导致该决议并没有通过。这对于美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失败。

吃了这样一个大亏的美国并没有死心,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伊朗核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等六国拥有"回退"权,可以要求安理会重新表决。

重新表决后,安理会如果不能在30日内裁定同意伊朗制裁措施继续失效,那么该制裁措施就将重新恢复效力。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将美国孤立了起来,将美国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粉碎:投票结果显示,15个国家中有13个都认为由于早已退出伊朗核协议,美国完全没有权利发起此次投票,其动用"回退"条款的举动是违法的。

❽ 欧盟为什么对中国施行军售禁令

6月18日,欧盟各国的首脑们决定将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冻结至明年。对于这个决定,即将卸任的欧盟轮值主席卢森堡外交大臣阿塞尔博恩也只能用“不幸”来形容了。 “军售解禁”的背后,是多重的力量博弈。在美国打压下,欧盟最终没能突破自我。 持续到深夜的欧盟峰会不欢而散。在深刻危机中挣扎的欧盟面临着重重难题,曾一度被列在重要日程上的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现在已不再被欧盟的领导人提及了。 欧洲议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斯特里克斯6月20日在欧盟总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其实早在因宪法引发的欧盟内部危机之前,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就已不在欧盟的议事日程上了。 谁在背后反对? “这次未能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背后主要是美国的作用吗?”记者直截了当地向欧洲议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斯特里克斯提问。 “没错,”斯特里克斯的回答非常坦率,“在对华武器的禁运问题上,我们的确认真考虑美国的反对意见。美国向我们表达的反对立场非常明确而清楚。美国是我们最强大、最长久的盟友,我们当然不会置他们的意见于不顾。” 早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风声初起之时,美国就坐不住了。 欧洲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自2003年底欧盟积极表示考虑解除武器禁运以来,美国从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到两院议员到智库学者,不断公开就对华军售解禁表示不满和反对。 2004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格雷戈里·苏汉就在布鲁塞尔表示:“美国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欧盟将为自己的这一决策付出代价。”眼见欧盟无动于衷,美国甚至不惜以中止美欧军工合作相要挟。今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亲访欧洲,他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会晤后说:“美国深深担忧的是,向中国出口武器会带来技术转让,由此改变台海两岸的均衡关系。” 美国媒体也经常高调唱衰解禁对华军售问题。美国国务卿赖斯今年2月访欧期间,《纽约时报》分析说,解禁问题已成为美欧双方最主要的分歧之一,美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也在美国《华尔街时报》上撰文公开警告欧盟,声称欧盟对华政策将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逐渐受损”。 美国的“担心” 在美国看来,解禁会使中国更容易从欧盟得到先进武器技术,其中既包括欧洲本土研发的技术,也包括美国授权欧洲制造商使用的技术,进而增加在西太平洋周边海域和亚洲大陆的战略能力;这无疑会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欧盟先于美国开放对华军售,那么对华军事技术及军民两用技术出口的这块大面包就早早落到了欧洲口中。 美国在亚太地区有驻军,而欧洲在这一地区没有驻军,美国方面因此有意见认为,一旦发生冲突,美国军人可能会丧生于盟友生产的军火之下。美国的民主党议员兰托斯甚至要欧洲主张解除对华武器禁令的人“到美国军人公墓去回忆一下,我们为解放欧洲奉献了多少生命”。 美国人甚至搬出台湾问题以及人权问题为其反对解禁的理由背书———如果欧盟向中国出售武器,将加速破坏海峡两岸的军事平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大陆的常规军力将超越台湾。 6月18日,在布鲁塞尔城郊的中国餐馆,记者参加了比利时一位议员主办的一个慈善募捐午宴。“台湾驻欧盟代表处首席代表”程建人率部分工作人员参加,记者碰巧与一位负责欧盟事务的章姓先生邻座,闲谈间说及对华武器解禁的事,“这事我们肯定反对,”他开玩笑般地说,“说不定有些中国(大陆)购买的武器会被用来针对台湾呢。” 这位章先生的言语之后,是台湾方面对欧盟、美国等方面的大量游说。去年10月,台湾“外交部长”陈唐山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文中说,欧洲军售中国高性能武器将提升其军力,会迫使台湾“基于安全考量,须投入更多资源于国防军备上”,“中国当前并无外来威胁,对中国出售高性能武器将增加其对亚洲地区的威胁……此与欧洲的主要利益相违背。” 今年1月,台湾向欧盟发出一份“立场文件”,以“人权”、“地域稳定安全”等说辞促请欧盟坚持对中国军售禁令。 他们声称,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短期内不会对“台湾安全”造成威胁,就长期而言,“欧盟的军事科技将有助缩小美中间的军力差距,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将导致台海军力失衡。”“更甚者,中国远程攻击能力增加,影响美国未来介入台海能力。” 不过,台湾方面相信欧盟甚至美国都会迟早解除禁令,因此有学者建议,在对华军售解禁不可阻挡的趋势下,与其一味反对,不如向欧盟国家提出获得与中国大陆同等的购买欧洲武器机会。 欧洲的算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斯特里克斯再次强调,“对华武器禁运是一个政治议题,无关经济利益。我们所有的讨论都是在政治层面上的。”解禁并不意味着欧盟会毫无条件地向中国出售武器,欧盟成员国武器出口时仍然必须遵守武器不扩散机制及欧盟的武器出口管制政策。他认为,解禁会成为中、欧政治关系进步的一个台阶,但不是中欧关系的核心问题。 对华军售禁令解禁推迟也意味着欧洲的一些军火商还要在“栅栏”外徘徊更久,但在欧洲的媒体上几乎没看到他们就欧盟推迟解禁的反应。“他们(欧洲的军火商)都很平静,同以往一样,不做任何评论。”斯特里克斯说,“其实也有一些与军火生意无关的公司参与游说对华武器解禁,但是所有的讨论都是机密,是只存在于欧盟理事会和军火商之间的机密。” 美国方面非常清楚欧洲的算盘。美国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布鲁克斯今年3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安全论坛上就指出,中国的武器需求给欧洲军火商提供了“黄金市场”。欧洲的武器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以及监视和侦察等系统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企图藉武器禁运的解除,在中国获得广泛的好处,为欧洲公司争取更大的订单,比如得到民航、高速铁路、电信、卫星、能源等领域庞大的合同。 布鲁克斯更指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也是欧洲倡导的“多极世界”牵制美国的手段之一。 在欧洲的构想里,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盟是可以制衡美国的力量。使中国更强大,可以帮助欧盟对抗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强势。 “要么他们,要么我们” 除了向欧盟直接表明立场外,在外交上美国也不断施以压力。美国政府特别对英国及欧盟新成员波兰、捷克施加压力,使其在欧盟内部形成杯葛之势力,毕竟禁令的解除要2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通过。 同时美国也放话给欧盟,将不再为北约的军事现代化而出力。对于那些有可能向中国出售武器的军火商,美国发出的信息也非常强硬:已进行的合作将中止,也别想再从美国防部得到任何订单。 香港《文汇报》曾有分析介绍美国在阻止欧盟解禁对华军售上的“三管齐下”。一是施压:“要么他们(指中国),要么我们”,近半年以来几乎每个访问法国的美国高级官员,都要向其法国同仁如此最强硬表态。二是诱惑:美国从来是垄断自己的军火市场的。但这次却破天荒在空中加油飞机、舰载直升飞机等一系列军用品上发出要向欧洲进行招标的诱惑,而欧盟一旦“上钩”,美国将握上一张随时可以打出来的“中止合同”的王牌。三是分化:欧盟25国,一位法国外交人士透露,美国在过去几个月里多次暗示法国,美国已经从某个或某些欧洲国家那里得到了反对解禁的“保证”。

❾ 我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吗

是的,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

2014年,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1月11日报道,伊朗大部分的石油出口主要面向亚洲国家,而中国则是伊朗原油的最大买家,中国在2013年平均每日从伊朗进口约42万桶原油,而这一数字较2012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9)伊朗军售禁令什么时候到期扩展阅读:

2015年,伊朗位居对中国石油出口的第六位,与2013年相比,其石油销售提高了28%,平均每天达约55万桶。中国能源公司是伊朗石油业最大的投资者,中国一些国有石油公司同伊朗签订了一些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开发项目的原则协议。

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从2012年西方加大对伊朗制裁以来,中国购买了伊朗石油出口的约一半。

2018年,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中国仍然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布,美国的反伊朗禁令不会影响北京从德黑兰进口的石油。

❿ 美国将对伊朗叙利亚等8国实施旅行禁令吗

据报道,美国官员称将对伊朗、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索马里、委内瑞拉、朝鲜、乍得实施旅行禁令。新的旅行禁令将于10月18日起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文表示,保证美国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现行的针对6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的旅行禁令规定,除非与美国有“真实可信的关系”,否则美国在90天内禁止向来自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的公民发放签证,并在120天内暂停接收难民。周日(24日)就是该禁令生有效期的最后一天。

阅读全文

与伊朗军售禁令什么时候到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历史上的战歌有哪些 浏览:117
怎么看待美国与伊朗的制裁 浏览:910
意大利brama是什么意思 浏览:491
意大利塑身衣哪里可以买到 浏览:45
英国重量是什么单位 浏览:241
印尼刺参盐花什么意思 浏览:510
中国与印度有多少人口基数 浏览:562
伊朗叛军杀害多少军人 浏览:545
英国鬼片是怎么拍的 浏览:791
越南白粥怎么做好吃 浏览:985
英国未成年人是多少岁 浏览:83
中国什么时候有英雄联盟手游 浏览:534
越南北部边界是哪里 浏览:123
中国最大的乡镇有哪里 浏览:766
英国校外住宿哪里最好 浏览:431
伊朗去美元化是什么时间 浏览:931
重庆捐什么给意大利 浏览:189
印尼杂虎鱼怎么变明虎 浏览:996
印度人怎么打入硅谷的 浏览:481
印尼被骗应该在哪里报警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