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印度奉为的“圣果”,跟农村常见的野果有什么不同
在印度被奉为“圣果”的食物不止一种,因为印度比较干旱并且温度较高,一些作物的种植非常的难存活,而余甘果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且余甘果在印度当地的产量非常的高,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食物需求,所以被称为圣果。跟一般农村野果不同的就是产量比较稳定,并且比较有营养。
余甘果之所以被叫做圣果是因为在印度当地产量非常的大,而使当地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特有的赏赐。并且余甘果还可以在干旱的地方也可以生长,所以在印度古代的时期也被认为是神的赐予后来就称为圣果。一般在印度当地人们会直接把这些果子蒸熟,蒸过后用刀子切开搭配当地特有的辣椒进行食用。而在我国一般就被作为保健食物或者制作罐头,余甘果的口感还是不错的并且非常的有营养。
⑵ 如何吃印尼的sirsak果(红毛留恋)才好吃
sirsak在印尼语里面还有一个名字叫Durian Belanda
捏起来软软的时候才能吃,这样子说明它熟了
不要放冰箱,放冰箱之后,直到它烂了,它还是硬硬的
吃的时候去皮,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插着吃
⑶ 圣果是什么树的果实
你好,圣果也叫沙棘,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更多资料:ttp://blog.sina.com.cn/u/2267051670
⑷ 为何在中国没人吃的水果,10倍价格出口印度被抢购,还被称为“圣果”
我国物产丰富,所处位置优异,风景秀丽,土壤层富饶,合适多种多样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在我国出产瓜果蔬菜,类型丰富多彩,而且新鲜水果产销量总出入口占比也很大,虽然我国生产瓜果蔬菜,但并不意味着全部的新鲜水果都受大家钟爱,在其中就有一种新鲜水果,在我国市场上不太火爆,却备受老外的热烈欢迎。
众孰知周,全世界有200好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每一个地域全是单独的,也铸就了每一个地域都是有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这也造成了,每一个地域的在各种各样文化艺术上的差别。在食材上也是这般,即便 是我国中国,南北方地域,不一样省区中间,在食材的爱好上也的美食文化不同点,在其中有一些“地方特色小吃”,也是本地人十分钟爱,外省人却不可以接纳的。不一样我国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食材,在有的我国十分火爆,但换了一个国家却没有人想要吃,如同我国的油炸臭豆腐、松花蛋等。
在我们中国人来看它便是特色美食也仅有我们中国人能接纳,老外能接纳的却非常少。而今日要详细介绍的这一新鲜水果恰好相反,在我国没有什么人吃,在国外却很火爆,尤其是在印尼,今日要给大伙儿详细介绍的这一新鲜水果,称为“余甘果”,别名牛甘果,油甘果,有的地域将其称之为“金油子”,很多人很有可能没有听过这类新鲜水果,我还在南方地区都没有听闻过,尽管它是我国一种当地生产制造的新鲜水果,但在我国市场上,这类新鲜水果并不太火爆。
余甘果在销售市场上出售的较为少,如今京东商城有新鲜现摘的余甘果,不但味儿新鲜,对人的身体也是有益处,如果有必须,能够选购,如今价钱也较为划算。
⑸ 这是什么果
莲雾! 确定的
在食疗上有解热、利尿、宁心安神的作用。 小孩有消化不良时,用莲雾伴食盐食用,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大人吃也很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莲雾的底部张开越大表示越成熟。粉红色种以果实大、饱满端正、果色暗红为佳,而以红得发黑的黑珍珠最甜,暗清红色次之。 清洗:莲雾底部比较容易藏有脏东西,要用水冲洗干净,略泡些盐水后再吃更好,吃的时候可以将果实底部的果脐切掉。
⑹ 请问这种在越南,印尼能买到的红色的,酸酸的像梅子或李子的果子,叫什么
这应该是用未成熟的梅子或毛桃加工成的果脯,味道是用甜蜜素等调制的,颜色是用色素染的,所以整个果子颜色很均匀。因为是未成熟的果子,所以几乎看不到核,国内也有卖的,绿色、红色和黄色的都有,最好不要吃这样的果子。
⑺ 这是什么水果啊
蛇皮果,东南亚水果拉丁名:SalaccaReinw,印尼(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名:Salak。棕榈科,蛇皮果属,非乔木。其植株与东南亚草本油棕榈类似,叶自根部丛生,高3~4米,果实丛生于根部叶腋处。叶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
蛇皮果树
植株丛生,短茎或几无茎,有刺;雌雄异株。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字形或镰刀状渐尖。花序生于叶间。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1—3,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带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蛇皮果上尖下圆,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径5厘米左右。果皮极像蛇皮,红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鳞片。在印尼市场上销售的蛇皮果,其外壳上的毛刺已被除去,显得光滑。有人形容为鸡蛋大小,有的形状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头。呈褐色,由小鳞片构成。每一个小鳞片的上部似乎能与果皮分离,但其下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果皮很薄,较硬,能将手指皮肤划破,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多人看了都会害怕而不敢吃这种果实。把皮剥开,那剥皮的声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样,然后把一层薄薄的皮撕掉,就会见到果肉了。
剥开果皮后,也类似大蒜头,呈瓣状。一般3~4瓣,其中有一两瓣较小。果肉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肉质板实,似椰肉,咬起来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剥开后大小和形状极像剥了皮的板栗,有两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圆面,深棕色。气味微带酸臭,入口以甜味为主,略带酸味。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产的品种略有差异,有些较差的会有臭的气味,而肉质很干硬,非常的酸涩。印尼峇里岛产的蛇皮果是最好,肉质甜中带酸,不会苦涩,也不会很干硬的感觉,果肉饱满像苹果一样的爽脆,果核也比较小,带有点点淡淡的香气。据说蛇皮果还有美容的效果,所以最近也有用蛇皮果做的保养品。在印尼,以巴厘岛和爪哇岛的日惹、万隆等地出产的蛇皮果品质较优。在互联网上有介绍说有的蛇皮果果肉较涩,当属较差品质。
还有一种是泰国的蛇皮果,是比较长身一点,果肉外表有点像榴连,核比较大一点,但味道也很不错,偶然可以在生果店看到,但价钱并不便宜。
注意:蛇皮果外壳很坚硬但是很薄,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划破手指头的噢!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较甜,果肉黄色和榴莲类似,没有成熟的果肉比较白,酸甜适口。具体的味道买家要自己尝试了,可以说难以形容比较特别!一斤数量在8个左右!
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榈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属(Sa-lacca)植物,英文名为“salak”或“snakefruit”,拉丁学名为"Salacca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elisReinw",是东南亚着名水果。据文献资料,每100g蛇皮果含热量321.86J、蛋白质0.5g、碳水化合物20.9g、钙28mg、脂肪18mg、铁4.2mg、维生素(B1)0.04mg和维生素(C2)mgL。
蛇皮果-分布
全球约14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等亚洲热带地区。我国1种,分布于云南西部。
附录
1.《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3期刊登了胡建湘、郑玲丽的文章《西双版纳引种栽培蛇皮果初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蛇皮果在引种地的生长状况及繁殖、栽培技术。
2.《林业实用技术》2008年第6期刊登了李荣生、尹光天等的文章《尼西亚蛇皮果的开发利用》,报道了热带林科所在印尼的考察及资源
3.《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第4期刊登了孙程旭、曹红星等的文章《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试蛇皮果抗寒性研究》
第一次介绍了4种蛇皮果的抗寒性,文章报道了4个蛇皮果品种Bali、Pondoh、Galing和M9进行了不同低温胁迫处理,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抗寒性依次为Pondoh〉Gading〉M9〉Bali。
4.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第6期刊登了曹红星、孙程旭等的文章《蛇皮果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的初步研究》报道了在海南试种及全面的研究了蛇皮果的抗寒性问题。主要是以蛇皮果Bali、Pondoh、Galing和马来西亚(M)4个品种的盆栽幼苗为材料,通过低温胁迫,测定叶片伤害率、叶片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研究其抗寒性。
⑻ 请问印尼这个红色的水果叫什么名字,有点酸
芭乐:也叫番石榴,果形有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及洋梨形,果皮普通为绿色、红色、黄色,果肉有白色、红色、黄色等,是养颜美容的最佳水果。
⑼ 印尼这个是什么果
印度尼西亚特产热带水果。
榴莲,山竹,椰子,芒果、红毛丹、杜古、蛇皮果、木瓜、人心果、牛心果、西番莲、香蕉、菠萝、番荔枝、鳄梨、柚、橙,西瓜、白兰瓜等。
⑽ 什么是神秘果
神秘果是典型热带常绿灌木,原产地在西非、加纳、刚果一带。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西非访问时,加纳共和国把神秘果作为国礼送给周总理。此后,神秘果开始在我国栽培。神秘果是一种国宝级的珍贵植物,不管是在西非各国还是我国,都受到保护,禁止出口。
英文名:Miraclefruit
别名:梦幻果、奇迹果、西非山榄、蜜拉圣果
科:山榄科
神秘果属山榄科神秘属,常绿灌木,原产西非,自然分布在西非至刚果一带,印度尼西亚的丛林中也有发现。60年代引入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种植。神秘果树高2~4米,枝、茎灰褐色,且枝上有不规则的网线状灰白色条纹,叶面青绿,叶背草绿,琵琶形或倒卵形,花小、腋生、白色;单果,椭圆形,成熟果皮鲜红色,肉薄,乳白色,味微甜,汁少,种子1枚、褐色。果实7~8月成熟。神秘果肉中含神秘素,能改变人的味觉,吃神秘果后几小时内吃酸的食物,味觉显着变甜。神秘果可鲜食,也可制成酸性食品的助食剂,制成糖尿病人需要的甜味的变味剂。神秘果还是有趣的观赏植物,宜在中国高温、高湿的亚热带、热带地区种植。神秘果
神秘果是一种小乔木,高约3—4米,它一年四季结果不断。它的果实并不大,长约2厘米,直径约8毫米。剥去红皮,露出白瓤,中间只有—颗大种子。神秘果树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当地居民常常用它来调节食物的味道,它能使酸面包变得甜而可口,使酸味的棕榈酒和啤酒变甜。吃、过酸、辣、苦、咸的食物之后,嚼上几口神秘果,立刻变成甜的味道。奇异的神秘果不愧为是一种通用性变味觉的果实。神秘果实为什么能改变味觉呢?为了揭开神秘果的奥秘,科学家对这种果实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并分离出了一种能改变食物味道的糖蛋白。这种物质本身并不甜,可是,它的溶液能对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发生作用。原来,我们的舌头上有很多味蕾,能分别感觉酸、甜、苦、辣、咸等味。吃了神秘果以后,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器的功能暂时被那种糖蛋白扰乱了,对酸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暂时被麻痹、抑制了,而对甜味敏感的味蕾感受器却兴奋、活跃起来了。我们知道,不论哪种酸味的水果,总是含有一些果糖,只是因为酸性成分大于甜性成分,所以,我们感觉到的只是酸味,而无甜味。可是,吃了神秘果以后情况就变了,只能使你感觉出甜味而感觉不出酸味来。但是,这种糖蛋白的作用并不神秘果
是永久性的,少则半小时,多至两小时,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就会失效。糖蛋白的作用并不能改变食物本身的酸味,只能改变舌头上味觉的作用。神秘果的“魔法”终于被揭穿了。近来,西非的一家公司开始用神秘果制成的丸剂出售。这种丸剂的味道,跟新鲜果实的味道没有什么两样,它可以专门用来调节人们的味觉,供人们享用。神秘果丸剂的问世,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研究者们正设法从神秘果树的果实中提取一种制剂,供糖尿病患者使用,使患者既能吃上甜食,又不致因为糖分过多而影响健康。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树形:神秘果为终年常绿灌木,鲜少落叶,树高可达2~5公尺,生长缓慢,以盆栽植四年生之树高可达60神秘果
~80公分,树形略呈尖塔型。叶:初叶为浅绿色,老叶呈深绿或墨绿色,叶形略似细叶榄仁,呈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多数丛生枝端或主干互生,叶脉明显,侧脉互生,叶缘微有波浪形。叶脉约八对。花:花开叶腋,白色小花,径仅0.65~0.75公分,全年开花,花期4~6周,花有淡淡椰奶香味。果:花后结果,为绿色椭圆体浆果,长约2~3公分,径约1公分,成熟后呈鲜红色。种子:由果肉包覆,种子约占果实的二分之一,头尾略尖,如小橄榄状,果肉可供食用,果肉去除后之种子一半为深褐色之光滑表面有如释迦果种子,另一半为由果肉留下的一层薄膜包覆,难以去除,遂有(阴阳子)之称。
编辑本段奇特之处
神秘果是一种椭圆形的红色果实,长不过2厘米,表面上看去没什么神秘的地方。你只要吃一点点神秘果,大约4小时之后,味觉就变了:酸的、苦的、辣的都变甜了。神秘果可鲜食,也可制成酸性食品的助食剂,制成糖尿病人需要的甜味的变味剂。如消费者为摄取柠檬中含有丰富之维生素C,然因柠檬酸味强烈,需添加多量糖水经淡化、稀释柠檬酸,唯恐摄食过量之糖分,致令却步,不敢食用。如食用一粒神秘果,就可把酸柠檬变为甜柠檬,且芳香无比,食后甜度味觉留存口腔内可达三十分钟之久。惧吃苦药的人,可先尝一粒神秘果,然后服药,这就不会出现什么难受的味神秘果
道了。所以,被称之为“果园里的魔术师”。这种具有魔力般的植物就是原产热带非洲的神秘果,它含有一种变味蛋白酶(又称神秘果素),虽然并不能真正地改变食物的味道,但可以改变人的味觉,所以人们吃过神秘果后再吃任何酸的食物都觉得是甜的。当食用神秘果后,其中的神秘果素会分布在舌头的味蕾细胞膜(tastecellmemlbranes)上,在中性pH的环境下时,在神秘果素上的甜味接受蛋白(sweetreceptorprotein),不会与甜味按受部位(sweetreceptorsite)结合,因此神秘果素不具甜味。在食用酸性食物后,因为有(酸)的存在,舌头上的味细胞膜结构会改变,此时甜味接受蛋白会结合在甜味接受部位上,所以就感觉到甜味,神秘果素会紧紧的结合在舌头表面,持续2小时以上,在食用神秘果后的1~2小时之内,所吃的酸性食物皆会感觉甜美无比。因此,对于神秘果改变味觉的功能,是一种天然、物理性而安全的变化,适合作为日常食品食用。在食品工业上,人们常用神秘果来作调味剂。神秘果属山榄科常绿小灌木,树形美观,枝叶繁茂,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引种,现已在许多地区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每年9月份开白色小花,10月份结果,11月份果实由绿色变成红色而成熟。
编辑本段功效
食用方法
熟果可生食、制果汁、制成浓缩锭剂、果汁组合无糖柠檬冰棒(神秘果冰棒)种子可生食及制成浓缩锭神秘果
剂。
营养成份
果肉含有丰富奇特的醣蛋白、维生素C、KI、柠檬酸、琥珀酸、草酸等,种子含有天然固醇等,菜子含有钠、钾、钙、镁等微量矿物元素。
主要功能
因果实含有特殊的醣蛋白,可将酸度高的水果转化成琼浆玉露般的甘甜。常生吃熟果或浓缩锭剂具有调整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痛风、尿酸、头痛等,达正常值稳定作用之功效。果汁涂抹于蚊虫叮咬处能消炎消肿。种子可解心绞痛、喉咙痛、痔疮等。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
神秘果还是有趣的观赏植物,宜在我国高温、高湿的亚热带、热带地区种植。神秘果原产地是在非神秘果
洲,在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西非访问时,加纳共和国曾将神秘果作为国礼送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交给了国家热带作物研究所栽培繁殖。现在神秘果不仅在植物园中有栽种,扩大栽种后,也逐步走向了普通人民的生活中。神秘果属山榄科热带常绿灌木又称变味果,原产于西非、加纳、刚果一带,性喜高温多湿,生长适温为20~30℃,田间种植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4.5~5.8之酸性砂质土壤。神秘果株高1.5~4.5m,枝条较多,叶子稠密,树呈馒头形,属低位荫发,侧枝萌发力强,茎枝褐色,枝绿梢红独具特色,叶子较小、互生、分枝矮、丛生,每缝有叶5~7片,色有光泽花小、白色、腑生,花期2~5月,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盛果期为3、6、10月,果小椭圆形,长2cm、宽1.2cm,成熟时果实鲜红,果肉白色多汁,种子一枚橄榄形,深褐色,以蚂蚁等昆虫传授花粉。神秘果以种子、插条发,空中压条等方法繁殖,以插种为主,可采用点播、撒播或条播,种子随采、随播,不可曝晒或久存,种子入土2cm左右,发芽率可达100%,当小苗长到5cm左右,有4~5片真叶时,神秘果
可进行移植,在苗期要加强肥水管理和适当荫蔽,神秘果生长缓慢,一般植后3~4年才开花结果,采用无性繁殖可提前1~2年结果,并可矮化树型提高观赏价值。神秘果适于密植,植距1.5~3m,宜选择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低洼地或平缓坡地种植,神秘果要求温湿条件较高,适宜于热带亚热带海拔潮湿地区生长,但仍还有一定耐旱、耐寒能力,在冬季最低气温3~5℃时,会对幼枝和叶产生冷害,但不致死,8~10℃可安全过冬。神秘果的主要虫害有圆形盾蚧、吹绵蚧、绿蝽象等,较集中在花期,应在花蕾形成时及时防治。
编辑本段开发利用
神秘果属山榄科神秘属,常绿灌木,原产西非,自然分布在西非至刚果一带,印度尼西亚的丛林中也有发现。60年代引入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种植。神秘果
神秘果树高2~4米,枝、茎灰褐色,且枝上有不规则的网线状灰白色条纹,叶面青绿,叶背草绿,琵琶形或倒卵形,花小、腋生、白色;单果,椭圆形,成熟果皮鲜红色,肉薄,乳白色,味微甜,汁少,种子1枚、褐色。果实7~8月成熟。神秘果肉中含神秘素,能改变人的味觉,吃神秘果后吃酸性食物、无味食物均可感觉到很高的甜度,但是持续效果只有半小时左右。神秘果可鲜食,也可制成酸性食品的助食剂,制成糖尿病人需要的甜味的变味剂。神秘果还是有趣的观赏植物,宜在我国高温、高湿的亚热带、热带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