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参有哪些品种
1、梅花参
梅花参别称凤梨参、红刺参等,为刺参科梅花参属棘皮动物,体长一般60~75厘米,最长可达1.2米,宽约10厘米,高约8厘米,背部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呈梅花状,故名梅花参,又因体形很象凤梨,故又称凤梨参。
生活时体色艳丽,背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散布黄色和褐色斑点,腹面带赤色,触手黄色,栖息于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的西沙群岛。
2、绿刺参
绿刺参别称方刺参、方参等,为刺参科刺参属棘皮动物,体呈四方柱形,一般体长30厘米,沿着身体的棱角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个纵带,中央一带较宽。
体浓绿色或黑绿色,肉刺顶端为橙黄或橙红色,触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带灰黑色,管足为灰黑色。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
3、花刺参
花刺参别称方参、黄肉、白刺参、猪虫参等,为刺参科刺参属棘皮动物,一般体30~40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
黄灰色带钱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分布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和雷州半岛。
4、刺参
灰刺参别称灰刺参、灰参等,为质量较高的一种海参,一般体长20厘米,呈圆筒状,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规则的大小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的纵带。
口周围具触手20个,背面为黄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为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的体表为绿色、紫褐色或灰白色,以辽宁、河北、山东沿海产量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产。
5、石参
石参别称白石参、黄瓜参等,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石灰质小齿。,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纵带,中间一带较稀,排得较宽,体色变化较大。
一般背面为黄褐色或紫褐色,并有许多灰白色不规则的横斑,肛门周围灰白色,腹面颜色较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产期多为春季和秋末冬初。
6、黑参
黑参别称玄台、黑阳参、太白阳参、太白参、煤参等,一般体长20~30厘米,圆筒状,两端较细。口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背面疣小,呈管足状,散生不规则。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规则。体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为白色。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南部出产很多,产季为春季和秋冬季。
7、白底靴参
白底靴参别称赤瓜参、白底靴参、靴海参等,一般体长35厘米,体后部常较粗壮。口大,偏于腹面,触手25~27个。背面隆起,散生许多小疣,围绕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环,体后部更为明显。腹面平坦,管足密集。
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广西北海沿海。产季多为春季和秋冬季。
8、香参
香参别称茄参、南参、花瓶参等,体呈圆柱形,略似番薯,一般长20厘米左右,粗10~15厘米,皮质细净,无颗粒和肉刺,后端有尾状物。香参鲜品体表呈黑灰透棕红色或肉红色,腹部为浅棕色,体壁很薄,半透明。
干品以参体完整壮实、肉质厚、体顺直、无缺损者为优。香参涨发率高,每500克干参可出水参3500克左右。我国沿海均产。
9、瓜参
瓜参又称赤白瓜参、赤参,为大型海参。赤白瓜鲜品参体粗大,呈长筒形或扁圆形,有的两侧有乳状突起,背部为棕褐色或灰黑色,腹部为黄白色或白色,肉厚皮薄者属上等品。
干品以体形完整、肉肥厚坚实、刀口整齐、腹内干净、腹部肉质厚、体无残缺或穿孔者为优,产于广西北海涠洲岛和广东、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等地。
10、黑乳参
黑乳参别称乌圆参、开乌参、乌参、大乌参等,为海参纲海参科棘皮动物,体宽而厚,两端钝圆,长一般为30厘米,肛门周围有五组小疣,体表有大型乳状突起,体壁厚,骨片多,全体黑色,常带白斑,栖息在热带珊瑚礁沙底,我国西沙群岛多产,为优良的食用海参。
B. 这是什么是海参吗别人送的。怎么吃
海参的一种,属于光参,要先发泡后再食用,因为光参营养低,口感差,建议红烧吃比较好
C. 葱爆澳洲小秃参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主料
水发澳洲小秃参400克 大葱1颗
姜片5片 蒜3瓣
生抽适量 糖少许
黄酒1勺
葱爆澳洲小秃参的做法步骤
7.葱软后盛盘。
D. 求高人指点海参中 澳洲沙参、秃参、刺参的区别谢谢!!
澳洲沙参是秃参一种,因此当做秃参来说。
秃参和刺参的区别如下:
秃参
确切的讲不是某一种海参,秃参分光秃参(又叫沙参),明秃参,沙秃参(有些人也叫黄秃参)几个品种,其中光秃参最好,营养高,口感好,发量也大,可以发到2.5倍长,其次是明秃参,最次沙秃参。秃参以澳洲出产的最好,其次菲律宾,印尼,越南产的依次次之。
刺参
海参的一种。是中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被列为“八珍”之一。在海参家族中,品质比较好的是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刺参。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辽东产之海参,体色黑褐,肉嫩多刺,称之辽参或海参,品质极佳,且药性甘温无毒,具有补肾阴,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因其药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4)印尼秃参怎么吃扩展阅读:
海参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色暗,多肉刺。
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历几次地球大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变迁。
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许多种有从口到肛门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
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触手,用于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肛门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可能是为逃避敌害。泄殖腔内常有潜鱼属(Carapus)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
E. 海参的发制方法及吃法
先讲一下海参的种类:
海参的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有刺和无刺两类,有刺的为刺参,无刺的为“光参”或“秃参”。我们北方人主要吃刺参。
再讲一下如何挑选海参:
(我也是偷的别人的经验呢,嘻嘻)
主要是看肉质和含盐量。海参的外表以刺排列均匀为好;海参的肉质和含盐量按档次等级不同来分,一般肉质肥厚,含盐量低的为上品。
然后讲一下海参的发制方法:我的经验(这个经验绝对是自己的,哈哈)是一次取七个(一天一个,正好吃一个星期),先冲洗一下,放到一个玻璃瓶中,倒入纯净水或矿泉水,浸泡一天,晚上烧一壶开水,倒入暖瓶,再把海参放入焖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发制好了。然后从暖瓶中倒出,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就可以吃了。多余的放入冰箱。(友情提示:发制海参时,千万不要用带油的杯子,海参遇油即化)
最后讲一下海参的做法:通常我们吃海参是一天一个,身体弱的一天吃两个。虽然量很少,但天天一个吃法就容易吃腻。所以吃法一定要变通。据说海参最好早上吃。
1、我们可以空腹把海参直接吃到肚子里。(嘻嘻,这适宜于胃口好、吃饭泼辣的勇敢的人)
2、先把海参切碎,打两个鸡蛋,放少许盐,放三分之二的水搅拌,然后盖好放入微波炉内,四分半钟就好了,取出后滴一点酱油和香油。如果想吃嫩点的就放入锅内在炉子上蒸即可。
3、吃混沌时,切碎放入汤中,然后再放入虾皮、紫菜等。
4、把海参切成四块,包水饺时单独包四个特别的。
5、炖菜时可以把海参整个放入,稍煮一会,时间不要太长。
6、海参还可以用葱烧,但我们一天只吃一个,感觉太麻烦,一般不这样做。用葱烧的海参一般就是市场上买的10元一斤的草参。
7、吃面条时,可以把海参切成三段(再小就找不到了),单独做一碗。
8、我们做各种汤时,可以把海参切段或切碎放到汤里。
F. 秃参的介绍
秃参,确切的讲不是某一种海参,秃参分光秃参(又叫沙参),明秃参,沙秃参(有些人也叫黄秃参)几个品种,其中光秃参最好,营养高,口感好,发量也大,可以发到2.5倍长,其次是明秃参,最次沙秃参。秃参以澳洲出产的最好,其次菲律宾,印尼,越南产的依次次之。
G. 有吃过海参的吗,或者要吃海参的吗,说说你对于海参的了解
海参在6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已经存在,直到三国时期才有正式文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海参才被正式命名。《五杂俎》:“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到了清代,人们已开始把海参作为高级宴席的美味佳 ...
海参在6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已经存在,直到三国时期才有正式文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海参才被正式命名。《五杂俎》:“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到了清代,人们已开始把海参作为高级宴席的美味佳肴了。
全世界有900种海参,多数不能食用,可食用的只有40种,刺参是中最具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参种,被称为"参中之冠"。
“海参”,菜单术语上称为“海龙”或“乌龙”;主要生活于沿海潮流缓慢和风浪不大的岩礁砂石海底海藻丛生处。在中国大多分布于渤海湾和南海的广东以及福建沿海一带,韩国、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和地区海域都出产。为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与海星、海胆等同门。
“海参”是中国古人率先给它起的名字,因“其性温补,足胜人参”而得名,又有“土肉”“海鼠”“沙噀”“海男子”“海瓜皮”“海黄瓜”等别称 ,为海产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总称 ,全世界种类大概有九百多种,可供食用只有四十多种(我国约有101种,供食用的仅有21种),根据海参背面是否有圆锥肉刺状的疣足分为“有刺参”和“光皮参”两大类。其中“有刺参”主要是“刺参科”的种类,“光皮参”主要是“海参科”“瓜参科”和“芋参科”的种类。通常只以的“海参科”“刺参科”“瓜参科”和“芋海参科”等部分海参用作加工食用。
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地层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保罗纪的标准化石;十几年前,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莹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二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掘到海参的骨片。
海参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独特的休眠期,它不象其它陆地动物,如:蛇类、蝙蝠、青蛙等动物有冬季休眠的习惯,而是在海水温达到摄氏20度以上时的夏季休眠,此时正值一般鱼类的活跃期 。研究结果表明,原来海参没有天生的利器和手段来保卫自己,而且行动缓慢笨拙,很难在弱肉强食的夏天与其它动物竞争,只好选择强敌们的冬眠期活动和觅食,以此来保存自己。
海参,由于营养丰富,自古就与“鲍鱼、鱼翅、瑶柱”等合称为“海上八珍”,中医对其药性效果更奉为补品,其中古时的《说铃》曰:“海参形似男阳,可以补肾兴阳”,《本草从新》又说它有“甘咸温,补肾益清,壮阳疗痿”,而《随息居饮食谱》说它有“滋阴补血,健阳润燥”;从中医角度看,造成阳痿、早泄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由于肝肾阴液不足,肾阳衰微造成的,因为海参壮阳治痿的关键在于它能“补益肝肾之阴,壮肾阳”的功效。亦因此被誉为“海中人参”,补益作用可同长白山人参相媲美。
鲜活的海参较少直接用作烹饪原料的,都必须经过加工晒干再重新涨发后才能食用;因为当渔民捕到海参后,若不及时用粗盐和白矾腌制,海参即会慢慢溶成一滩液体。其种类有:“刺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等,又誉以“刺参”为中国参中珍品。除了“刺参”“梅花参”和“方刺参”之外,其它海参的体面都是以无刺居多,又以南方出产的海参皮厚肉粗。
“刺参”产于我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明朝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有“(海参)产自辽东湾的,质地较好”,在清朝干隆赵学敏继编的《本草纲目拾遗》有“海参亦出登州海中,与辽东接壤,所产海参亦佳”,而且还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等论述。此种海参体壁肥厚,肉质细糯,刺多而挺,色泽有黄褐、黑褐、纯白和灰白等多种,有“淡水制”和“海水制”两种,又以淡水货为最佳。
“梅花参”又称“凤梨参”,英文称作:Thelenota ananas,因其体表刺多而尖,肉刺基部相连和呈“梅花”状而得名,体色纯黑或嫣红;为中国南海所产海参最好最大的一种;但因其略有一股苦涩味,而不太受欢迎;但中医则认为它最有清热去肝火的效果。
“方刺参”又称“绿刺参”“方柱参”“海棒槌”或“海老鼠”等,英文为:Paracaudina chilensis var,属芋海参科,主要产于中国的北海及海南岛一带;其体呈四棱形,而每个棱面都有一行圆头小刺,色泽土黄略发红,个体不大。与它同科的还有一种体形和体色都象地瓜,故名叫“海地瓜”的海参,英文称作:Acaudina molpadioides,体呈纺锤形,前端较钝,后端有一明显的尾。体呈肉红色;体壁很薄,半透明。穴居浅海泥沙中。分布于我国沿海一带以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浅海;食用价值很低。
“花刺参”又称“黄肉参”“白刺参”“方参”等,它们都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参,它体长20-40厘米,参体呈圆筒形,背面排列大小不一的肉刺(疣足),腹部平坦,管足密集,口位于前端,偏于腹面,有楣状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皮肤粘滑,肌肉发达,身体可延伸或卷曲。体形大小、颜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随生活环境而异,喜栖水流缓稳、无淡水注入、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昼伏夜出;属“刺参科”,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但过于软嫩。
“婆参”又称“白石参”“猪婆参”或“白瓜参”等,产于中国的南海中沙群岛一带;它体形肥胖,前后两端几乎一样宽,酷似冬瓜,生活时体色变化很大,底子为白色或浅黄色;背面略呈浅黄褐色,前后各有一块赤褐色横斑,故称“二斑参”。它是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肉质厚嫩,品质较好。其形状与“婆参”较为相似的海参还有:“港石参”“雁石参”“非洲石参”和“雪石参”等。
“蛇目白尼参”又称“虎鱼”“豹纹鱼”“斑鱼”等。它背面为深灰色,带黄色蛇目状斑纹,排列成不规则纵行,生活于热带珊瑚礁内有少数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处,肉质肥嫩,品质较好。
“黄瓜参”又称“石参”“辐肛参”等;“赤瓜参”又称“靴参”“白底辐肛参”等。“乌参”又称“乌皱辐肛参”,这三种海参都属“海参科”,是生活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域的一种大型食用海参,质量较好,但产量较低。同科还有“黑海参”“玉足海参”“黑乳参”“糙海参”,都是我国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参,但品质较次。
“秃参”又称“瓜参”或“光参”英文称作:Cucumaria japonica,在中国南海一带生长;它的体表色黑而无刺,外形偏圆,肉厚皮薄;缺点是沙粒多,在胀发时应多加注意。
H. 澳洲秃参怎么样泡发才会脆皮
干货秃参是海参的一种类,、需要经过发制后才可以享用。具体发至步骤如下:
一、发制干货秃参常规方法
第一步,将干秃参放入盛满纯净水的干净容器中,每天换一次水,浸泡1至2天。
第二步,将泡软的秃参放入干净的锅中用纯净水煮20—40分钟(个头大的时间稍长,个头小的时间稍短),冷却后捞出剖开肚子洗去海参肚内钙质牙,横向将海参筋切断,以利于秃参的涨大。
第三步,将处理完的净秃参继续放入盛满纯净水的干净容器中,每天换1—2次水,水温保持在2—10度左右,浸泡2—3天海参就完全发好。
二、简单方法
第一种:将秃参放入盛满纯净水的干净容器中,每天换1—2次水,浸泡3天后捞出秃参开肚去牙横向断筋,然后继续浸泡,直到感觉海参没有硬心,比较富有弹性,洗净即可烹制食用。大约需要5天左右。
第二种:将秃参放入盛有开水的暖壶中焖12小时,取出开肚去牙再浸泡一天即可食用。
三、发秃参时注意问题
1、整个泡发过程中秃参绝对不要沾到油,否则秃参会出现肉质溶化的现象,影响效果。
2、在秃参浸泡换水过程中不要对秃参进行搓洗,发好后等食用时一次性洗净就可以了。手要干净,特别是油性皮肤的人,要先洗净双手。
I. 光秃参的营养价值
一、光参营养价值
1、健脑、益智、长寿—光参含有18种氨基酸,牛磺酸、胶原蛋白、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皂苷、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份,是您的生命保鲜剂。
2、生血养血和促进钙质吸收—光参角蛋白具有促进红骨髓造血功能,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含有天然活性钙,其补钙效果是其他食品无法比拟。
3、预防心血管疾病—光参岩藻多糖-降血脂,抑制血液凝结,医学上也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肝炎患者及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食用光参,对缓解病症和治疗有良好效果。
4、增强人体免疫力--硒- 抗氧化剂是抗恶性流感,防止人体衰老,防治肿瘤的重要元素。 光参皂甙抑制肿瘤,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长期食用后明显不易感冒、不易得病。现已广泛应用于良性、恶性瘤等患者的食疗和治疗中。
5、手术患者的最佳补品--光参中含量很高的精氨酸,可促进机体细胞的再生和机体受损后的修复,对机体损伤后的修复有特效,明显缩短康复时间。
6、孕产妇的保健—为孕产妇供给全面的养分保证,增强体质,快速有用康复体能和膂力;并能为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供给丰厚的脑黄金物质,有用防止婴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
二、哪些人不能吃光参
1、肾功能欠好的人不能吃光参。光参养分丰厚,自古以来都被称为大补之物,它富含蛋白质,许多品种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如此高蛋白的食物,对肾功能欠好的人来说是晦气的,吃了光参会加剧肾脏担负,使肾功能更受影响。
2、儿童应当慎吃光参。虽然说光参营养丰富,但是它并不适合儿童食用。对于身体发育尚未定型的儿童来说,光参中富含的丰富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可能会引起儿童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家长们不要急于用光参等补品让孩子长身体,应当慎重考虑,并咨询医生意见。
3、脾虚痰多者不宜吃光参。因为光参还有大量的蛋白质,且以胶原蛋白的形式存在为主,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吃光参可能引起肠胃不适,消化能力降低。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先调理一下脾胃,待肠胃功能恢复后再食用光参。
4、肝火过旺的人不宜吃光参。光参属于大补之物,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如果本来就是肝火很旺的人,在吃了光参之后,无疑是火上浇油,会使上火症状更加严重。
5、对海鲜过敏的人最好是不要吃光参。这一点很好了解,光参也归于海产品、海鲜的一种,如果对虾蟹等海鲜过敏的人,最好也不要轻易测验光参,避免引起过敏症状发生。
6、关节炎及通风
J. 海参的发制方法及最简单的吃法
干海参泡发方法
泡发方法(一)
干成品刺参在食用前需经一个水放发制过程,通过水发回放将干成品变为水发参,刺参个体回放率的大小与刺参质量成正比。一般优质刺参加放率都在1:6以上,而且水参肉厚皮质有弹性,营养价值高。回放刺参具体操作工艺是:洗净→凉水浸泡→去脏壁内筋→冲洗→热开水回放→纯净水低温存放→食用。
操作与处理:
1.选择适量干成品刺参放容器内,洗净刺参体表的炭灰和盐份后,用凉水浸泡。(每天换水1~3遍,2~3天后品尝,感到水不咸了为止)
2.干成品刺参经浸泡达到湿软后,捞出用利刀顺刺参背部(原来开口处)切开,摘除刺参的口腔(俗称牙,即石灰质)和脏壁内筋.放到保温容器里用100℃热水浸泡6~8小时,然后逐渐降至自然温度。
3 将泡好的海参倒出,凉透换纯净水低温冰箱内存放,0-8℃涨发,24-36小时后即可食用,保存期限在—周以内为宜,最好每天换水一遍,以备食用。
备注:
1、盐分一定要泡除干净,否则海参发不透;
2、刺参腹中的内壁(五根筋)可食用,且营养丰富,千万不要扔掉,可剪开参体取出内筋做汤用;
3、发制海参容器用干净、无油污的专用不锈钢锅,水容量用直径32cm、深8cm的带盖盆也很好,或者用经济适用的砂锅;
4、用纯净水发海参不但个体大而且人体吸收最好;
5、海参煮好后,用0 ℃至8℃的纯净水浸泡24-36小时涨发最大,人体易吸收
6、用暖瓶发制要注意,因为其保温效果好,海参长时间高温易烂,所以高温时间以6-8小时左右为宜(具体时间根据海参规格,产地,体壁厚度适当调整)。
7.海参中的蛋白和营养成分不溶于水,海参水发过程中营养成份流失很少。
8.吃海参最佳时间为饭前半小时空腹食用。
9.发参量以保存期限在—周以内为宜,如果超出—周的量,可将发好的刺参放入低温冰箱中加水冷冻,可同样起到保鲜作用。
泡发海参时要注意下列事项:
1.泡发海参所用的器具和水质要洁净,不能沾油、碱和其它易污染的杂物,因海参遇油和碱易造成腐烂。
2.海参因品种和大小不一,泡发时间则不一样,必须勤检查,随时将发好的参拣出,未发好的继续发。
海参家常做法
做法一:肉末海参
肉要选三肥七瘦(即三分肥肉、
七分瘦肉),将肉切成末后氽水,待
肉末变色后,再加入酱油、水和少许
糖,随后将海参放入,用慢火煨至汤
汁入味。
做法二:香辣海参
如果觉得肉末海参吃着不过
瘾,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干辣椒
或辣椒油,拌以四川郫县豆瓣酱,即
可制成香辣海参。
做法三:海参小豆腐
将茼蒿切成末,拌以蛋清、淀粉
搅成糊状;将海参切成米粒状的小
块后氽水,在蛋青糊中搅匀。随后用
葱姜爆锅,与嫩汁豆腐一起炒熟即
可食用。这道菜尤其适合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