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么生产国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么生产国

发布时间:2022-04-16 03:09:17

Ⅰ 印尼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耕地面积约8000万公顷,从事农业人口约4200万人。印尼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2012年,印尼棕榈油产量达到28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印尼采矿业为印尼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它是出口创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为保持经济活力、创造就业和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具有辐射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间接作用以及对边远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印尼最大的国有矿业公司为安塔公司,另外还有印尼国有锡业集团公司。

印尼的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制造业有30多个不同种类的部门,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印尼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国有克拉卡陶钢铁公司,年产量约300万吨。

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仅次于电子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创汇行业,政府长期重视开发旅游景点,兴建饭店,培训人员和简化入境手续。1997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政局动荡、自然灾害、禽流感等不利影响,旅游业发展缓慢。2007年起增速加快,2012年到印尼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804万人。

Ⅱ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尼,可是椰子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为什么是菲律宾呢,急求!!!

主要还是怪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吃货,去印尼旅游的中国人多,去菲律宾的人非常少,都是去投资多!然后菲律宾没有工业基础,椰子很少深加工,大部分椰子都烧成活性炭,浪费!到处是椰子林,一棵树可以结果几十上百颗,所以产量大,但是加工和利用少

Ⅲ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 稻米)出口国。

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 谢谢合作!

Ⅳ 印度尼西亚的物产有哪些

粮食作物是印尼种植业的基础部门。稻米是主粮。杂粮有玉米、木薯、豆类等。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豆类生产国,但单产较低。印尼是世界上种植面积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热带作物生产国。经济
作物大多在种植园种植,不但品种多
,
而且有的作物产量在世界上名
列前茅。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天然
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产量居世界前列的还有棕榈油、咖啡、香料等。印尼是水果王国
,
盛产香蕉、芒果、菠萝、木瓜、榴莲、山竹等各种热带水果。
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亿公顷,其中永久林区1.12亿公顷,可转换林区810万公顷。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石油储量约为1200亿桶、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西兰岛和伊里安查雅等地。印尼还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
锡的储量为80万吨,主要分布于邦加和勿里洞、林加群岛的新格岛
等地。煤炭已探明储量为388亿吨,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地区。煤矿多数为露天矿,开采条件很好,煤炭质量也好,每千克热量在4000-7000大卡,含硫很低,但水分略高。镰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

Ⅳ 东南亚国家中那个国家综合国力最强 越南呢

印度尼西亚最强。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邻国。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
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依国际汇率,印尼为世界第15大经济体。
而越南的军事力量比较强。

Ⅵ 印尼属于哪个国家

印尼,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南亚国家。

印尼人口近2.64亿(2017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6)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么生产国扩展阅读:

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发动了三次独立战争。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

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一年印尼成为联合国第60个成员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二级行政区有396个县,93个市(2014年统计)。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和巨港等。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共分为大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特区、亚齐特区,和30省,共计33个一级地方行政区。二级行政区有396个县,93个市(2014年统计)。其他的主要经济城市包括泗水、万隆、棉兰、三宝垄和巨港等。

Ⅶ 亚洲四小虎的各国状况

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通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和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突飞猛进,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泰国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2]泰国是佛教之国,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九成以上。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限制。
1991年,开始减少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
1992年又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立刻就吊起了人们肆意借贷低息资金的胃口,一发而不可收。
1994年又进一步放松了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
但是,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不经意间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引“狼”入室,门洞大开,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在14世纪前后,建立了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美国占领菲律宾。1942年,日本占领菲律宾。二战后,菲律宾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它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特点,富于异国风情。菲律宾群岛的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随后南岛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 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独立至今,菲律宾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一大因素。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21个成员国之一。 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马来西亚,别名祃涞坹(马来文:Malaysia、爪夷文:مليسيا),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前身马来亚),简称大马。是马来西亚联邦被南中国海分为两个部分。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东马来西亚,位于婆罗洲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文莱国则夹于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间。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16世纪起先后遭到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首都为吉隆坡,联邦政府则位于布城。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主要参与的军事行动有五国联合防卫和联合国维和行动。马来西亚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种族国家。经济在19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现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也在同步扩张。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Jakarta)。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邻国。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依国际汇率,印尼为世界第15大经济体。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三佛齐及之后的满者伯夷曾与中国及印度进行贸易。印尼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但仍面临贪污、分离主义、天灾、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宗教极端思想等挑战。[

Ⅷ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1)亚洲东南部;位于低纬或热带(赤道穿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6分)
(2)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夏季(11月—次年2月)降水多;受赤道低压控制;冬季(6月—10月)降水少;受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背风坡。(10分)
(3)此时降水多(多降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4分)
(4)爪哇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6分)
(5)水稻种植业,城市用地增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增加,农业用水短缺。(8分)

Ⅸ 佳美兰音乐的基本信息

佳美兰音乐:印尼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是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集中表现。佳美兰音乐受到印尼人民的普遍喜爱。它是以金属敲击乐器为主体的合奏音乐,以各种锣为中心,再加上其他金属敲击乐器和少量的管弦乐器而构成的大乐队。除了乐器研究室外,通常还加上一个女声或男声齐唱声部与乐队相配合。
印尼民歌,是传统器乐合奏形式。
补充: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邻国。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依国际汇率,印尼为世界第15大经济体。
印尼群岛自公元七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三佛齐及之后的满者伯夷曾与中国及印度进行贸易。印尼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但仍面临贪污、分离主义、天灾、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等挑战。
中文名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简称
印度尼西亚,印尼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雅加达
主要城市
泗水,万隆,勿加泗
国庆日
1945年(乙酉年)8月17日
国歌
《伟大的印度尼西亚》
国家代码
INA
官方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货币
印尼盾
时区
UTC+7至UTC+9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
人口数量
248,508,700(2013年)
人口密度
124.88人/平方公里(2013年)
主要民族
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等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
1,904,569平方公里
水域率
4.85%
GDP总计
8697.56亿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3,500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62
国际域名缩写
.id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鸟
雄鹰
国花
毛茉莉
人类发展指数
0.629(并列第121,中等,2013年)
基尼系数
0.368
最大城市
雅加达
国家格言
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

Ⅹ 有谁知道印尼国家的历史

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岛),意为印度各岛。印度古籍称之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为大洋之间的岛屿。至今仍有人称印尼为“努珊塔拉”。印度人、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古代文献中,有时也泛称印度尼西亚群岛为爪哇;欧洲 旅行家和探险家则称群岛为大爪哇和小爪哇;当地人称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居民为爪哇人,称东边的小群岛为小爪哇。荷兰人入侵群岛后,印尼被称为荷属东印度或东印度。19世纪中叶,西欧学者最先将“印尼”用为地理名称。20世纪初,随着民族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开始考虑政治用语。初期使用“东印度”,1922年印尼留荷学生在荷兰成立“印尼协会”,“印尼”首次成为政治用语。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为民族和国家的名称之后,“印尼”便被广泛使用。1945年正式定为国名。
印尼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接马来西亚,南与澳大利亚毗邻,东西两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印尼是由1.3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之国”称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于这些岛屿星罗棋布,分散在海洋上,故又有“海洋之国”称号。面积 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亿(1985)。有100多个民族。爪哇人占47%,巽他人占14%,马都拉人占 7%。通用印尼语。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原始公社时期(公元前4万年~前2世纪) 印尼是原始人类发源地之一,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在爪哇岛先后发现“爪哇人”、“瓦甲克人”和“梭罗人”等原始人类化石。公元前4万年起,印尼原始居民进入氏族社会。构成印尼现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亚人(或称澳斯特尼西亚人),是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前2世纪陆续从亚洲大陆东南部迁来的。由于迁移时间的先后和在印尼定居地点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但其共同点是种植稻谷,信仰万物有灵说,崇拜祖先灵魂,实行土地公社的共同耕作,居民通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
古代社会(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南海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印度人来往群岛的增多以及印度文化的传入,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3~7世纪,出现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奴隶制王国,如西爪哇的达鲁曼、中爪哇的诃陵和东加里曼丹的古泰。印度种姓制度被移植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社会制度。5世纪佛教开始传入。新兴地主阶级以佛教为武器反对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的婆罗门教。经过长达3个世纪左右的斗争,佛教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
7世纪中期,苏门答腊和爪哇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以苏门答腊巴邻旁(巨港)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迅速发展为海上商业帝国。室利佛逝是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7世纪之后,爪哇各独立王国之间、特别是印度教的珊阇耶王国与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争夺中爪哇的霸权。856年夏连特拉最后失败,王子逃往苏门答腊,继承室利佛逝王位。到10世纪,爪哇政治中心从中爪哇转移到东爪哇的布兰塔斯河流域。11世纪起,室利佛逝国势日衰,到13世纪未终于灭亡。
1222年爪哇建立新柯沙里王国。在格尔塔纳加拉统治时期(1268~1292),王朝发展为印尼第二个跨岛的强国。1292年新柯沙里王朝亡。1293年2月,格尔塔纳加拉之婿罗登·韦查耶与中国元军合力,击败复辟势力,次年又赶走元军,建立麻喏巴歇王国,版图包括今印尼国土和马来半岛。13世纪末,伊斯兰教进入印尼后广泛传播,属领王公和爪哇海岸地区长官先后皈依伊斯兰教,建立穆斯林政权,脱离王国。1478年东爪哇封建领主军队攻陷麻喏巴歇首都,王国遂亡。
16世纪末,印尼各主要岛屿兴起较为强大的穆斯林王国。爪哇有马打蓝和万丹,苏门答腊有亚齐,其中以农业为基础的马打蓝最为强盛。17世纪初,马打蓝苏丹阿贡(马斯·朗桑)致力于统一爪哇,征服内陆印度教王国。
荷兰殖民统治时期(16世纪末~1942年) 16世纪西方殖民者纷纷来到东南亚地区。1511年7月1日A.de阿尔布凯克率领葡萄牙舰队侵入印尼。1596年荷兰商人组织第1支殖民先遣队闯入印尼。1602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619年公司占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后,就以它为基地,开始了长达350多年的对印尼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掠夺。在公司统治时期(1602~1799),印尼各族人民展开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反抗有杜鲁诺佐约的抗荷武装斗争(1674~1679)、苏拉巴蒂起义、基·托坡领导的万丹人民起义(1750~1755)。印尼人民持续不断的武装斗争延缓了印尼殖民化的进程,加速了公司跨台。1800年荷兰“巴达维亚共和国”接管印尼殖民地。(见彩图)
1806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占领荷兰,继而派H.W.丹德尔斯任印尼总督(1808~1811)。1811年英军攻占印尼,建立短期统治(1811~1816),T.S.莱佛士为副督,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实行货币地租制,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816年荷兰收回印尼的统治权,恢复公司某些剥削制度,从而侵犯封建主和伊斯兰教阿訇的权益。日惹土邦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导人民起义(见蒂博·尼哥罗起义)。在苏门答腊也爆发伊玛目·朋佐尔领导的斗争(称比达里运动)。荷兰财政日绌,为搜刮印尼资源,总督J.C.van den博施于1830年实行强迫种植制,规定农民必须把大部分土地和时间用于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并按规定价格卖给殖民政府。强迫种植制给荷兰带来神话般的利润,大大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荷兰本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和印尼农民不断起义,荷兰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从1870年开始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全面占领印尼的新殖民政策。土地法颁布后,以荷兰为首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印尼,争租土地,经营大种植园,兴办各种近代企业。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村社瓦解和农民分化过程。印尼逐步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爪哇农民运动也出现新特点,19世纪90年代,爪哇爆发规模较大的农民运动──“萨敏运动”。运动的领导人萨敏主张恢复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1907年,萨敏等人被流放。荷兰所发动的大规模殖民战争遭到印尼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特别是亚齐人民坚持长达30多年的武装斗争(见亚齐战争)。直到1910年荷兰才征服整个印尼。
20世纪初由于印尼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荷兰在印尼实行所谓“伦理政策”,推广欧式教育,在印尼开始出现一批新知识分子。印尼妇女运动的先驱者R.A.卡蒂尼(1879~1904)在唤起民族觉醒运动中作出重要贡献。1908年在爪哇成立至善社(又译崇知社)。此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出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伊斯兰联盟(1912)和“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14)在领导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中的激进派参加伊联工作,使“伊斯兰联盟”发展为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20年,“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1年宗教民族主义者禁止成员跨党,共产党人被迫退出伊联中央。此后,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工人运动有所发展,农民也纷纷加入党的群众性组织──“人民同盟”。殖民当局采取残酷镇压措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被流放国外。1926年共产党人领导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但遭血腥镇压。
共产党起义的失败和伊斯兰联盟的衰落,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夺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创造了条件。1926年苏加诺在万隆创立研究俱乐部,1927年7月成立印尼民族主义联盟,苏加诺任主席。1928年10月28日,印尼各地青年代表在雅加达召开大会,通过“青年誓言”,强调印尼儿女承认一个民族、一个祖国、一种语言,有力地推动印尼民族的形成。1929年殖民当局逮捕苏加诺等领导人,宣布民族党为非法组织。民族党后分裂为印度尼西亚党和印尼国民教育党(又称新民族党),从事合法活动。地主资产阶级各政党只提出温和的改革要求,脱离群众,致使工农运动失去革命领导,1933年“七省”号军舰起义也很快遭到镇压。苏加诺第2次被捕。30年代后半期,印尼民族主义者的有识之士决定与荷兰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由于荷兰政府顽固地拒绝在印尼实行任何政治改革,多数民族主义者轻信日本的宣传,幻想依靠日本人求得民族独立。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 1942年3月日本军队侵占印尼,荷兰殖民当局投降。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对印尼进行疯狂掠夺和搜刮;同时,为了拉拢有影响的民族主义者作为政治工具,就把苏加诺和哈达从流放地接回。在日本占领期间,多数印尼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基本上采取与日本占领当局合作的立场,同时利用合法身份进行大量民族主义宣传工作。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一些民族主义抗日派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从1943年起,艾地等人领导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党,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举行起义。随着战局的失利,日本侵略者又玩弄政治阴谋,1945年春,准许印尼筹备独立。6月1日,苏加诺在独立筹备调查会(后改为独立筹备会)上发表有关“建国五项原则”的演说。
印尼独立与印尼共和国(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印尼人民发动八月革命(见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8月18日,独立筹备会通过宪法,苏加诺、M.哈达当选为正、副总统。9月确立总统内阁制,11月改行议会内阁制,地主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同年9月英军在印尼登陆,荷兰也企图卷土重来。荷兰殖民者在1947年和1948年先后发动两次殖民战争。印尼人民展开英勇的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在帝国主义压力下,印尼资产阶级政府先后被迫签订《林芽椰蒂协定》(1947)和《伦维尔休战协定》(1948),1949年11月,哈达政府与荷兰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印尼各族人民反对和抵制保留荷兰特权的联邦制,强烈要求统一。1950年8月15日,苏加诺正式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后,印尼政党林立,主要政党有马斯友美党、伊斯兰教师联合会(1952年退出马斯友美党)、民族党、共产党、平民党、伊斯兰联盟党和社会党。它们基本上组成 3种政治势力。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使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内阁更换频繁。50年代中期,在共产党支持下,先后两次组阁的民族党奉行进步的和反帝反殖的不结盟的内外政策。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召开会议,发表着名的万隆十项原则(见万隆会议)。1956年印尼宣布废除圆桌会议协定。在帝国主义策动下,1956~1958年在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地先后发生军事叛乱。苏加诺为了平衡左右政治势力,掌握政局最高控制权,于1959年宣布恢复1945年宪法,倡导“纳沙贡体系”(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对外继续奉行反帝反殖政策。
60年代在国内外基本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拥有实力的军人集团势力迅速发展。1965年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之后,军人集团控制政局,大规模镇压印尼共产党和清洗异己势力,并逐步剥夺苏加诺总统的职权。1968年苏哈托正式就任总统。此后苏哈托多次连选连任总统。

印度尼西亚历史苏哈托执政期间,对外政策基本上执行亲西方国家路线,但致力于加强区域性合作。对内执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替代工业”和“面向出口”工业,从1965年至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左右,国民经济有所发展,但外国资本和新生的官僚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1976年印尼军队侵入东帝汶,同年7月印尼国会宣布把东帝汶“并入”印尼版图。

与印尼是世界最大的什么生产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有几个国家叫什么国 浏览:384
意大利圣殿是什么 浏览:188
印尼怎么下载模板 浏览:772
留英国小学生多少人 浏览:467
英国研究生什么专业好 浏览:521
越南标签有什么东西 浏览:418
伊朗考试满分多少 浏览:436
中国历朝有哪些兵书 浏览:125
伊朗矿便宜多少 浏览:427
伊朗和土耳其国土哪个大 浏览:911
15万印尼有多少人民币 浏览:885
怎么看伊朗电视台 浏览:264
发动机中国研究多少年 浏览:864
印尼肺炎有多少例 浏览:806
中国特种兵是怎么炼成的 浏览:591
叫一下用越南语怎么写 浏览:891
中国地图上的飞机有多少 浏览:597
伊朗为什么会经常遭到制裁 浏览:500
中国民航为什么每周一班 浏览:32
意大利内衣有什么品牌 浏览:238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