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7印度尼西亚客机坠毁事故背景资料
2006年5月10日,新舟60飞机成功通过审查,获得了印尼颁发的适航证,这是中国国产运输类飞机首次获得海外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新舟60飞机进入了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新阶段。同年6月7日,西飞与印尼鸽航签署了历史上我国民机出口的最大单笔合同,即15架新舟60飞机的购销协议。
关于5月7日的印尼坠机事故,印尼救援机构初步推测,低能见度可能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恶劣天气可能是罪魁祸首。然而,当地官员强调,过早下定论事故原因尚不妥当。
西飞方面正在密切关注事故动态,并已派遣专门的工作组前往事故现场,以便更深入地调查事故原因。周济生,一位ARJ21项目的前副总设计师,分析指出,尽管天气条件恶劣可能是个客观因素,但飞行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降落或转移,如果确实在恶劣天气下强行着陆导致事故,可能涉及塔台指挥失误、飞行员判断失误或是飞机自身的机械故障等问题。
据波音等国际飞机制造商长期统计,空难的大部分原因,大约66%,源于机组操作不当或处理错误,而飞机本身的问题,如系统故障或结构损坏,占大约12%。其他因素包括天气条件、塔台指挥等,这些都可能影响飞行安全。
2011年5月7日,印尼鸽记航空公司一架中国制造的新舟60支线飞机,在执行从西巴布亚省索龙市飞往凯马纳县航班准备降落时坠毁,飞机在距离跑道500米处坠入海中,机上21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