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秀山的悠久历史
青秀山风景区兴建于隋唐,盛于明朝,湮没于清末民初。当时游览面积一万一千八百多亩,有青秀山八景之称的泰青远眺,餐秀观园,山房夜月,夕阳塔影,子夜松风,江帆破浪,凉阁听泉,沙浦渔灯。由于长期失修,八景已经荒废,被人们遗忘,只有各朝代留下的遗址和各种神话故事还流传民间。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风景区的建设,一九八六年,南宁市人民政府拨款开始重建青秀山风景区,首先重建了龙象塔,天池、董亭和望江亭游览区面积达五百余亩,其中龙象塔,高九层,六十多米。
在各游览区中,又新建了步云门、云天阁、塔影凌云、天外云香、花港晓岚、青秀山房、俩宜亭、盼鹊亭、锦鳞戏波、荷花池、浩浩亭、古道等二十三个风景点。
相关信息:
青秀山景区由青山岭、凤凰岭等18座大小岭组成。青秀山顶上耸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九层,高60米,塔基直径12米,有207级旋梯,为广西最高的塔。与满山青翠的树木相映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瑶池这两个巨大的人工湖。
天池面积达15000平方米,水深2—3米,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映水中瑶池位于供有壮族女神洛甲、聪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三尊石神像的佛堂“三宝堂”的东边,面积5000平方米,池中立有王母娘娘塑像59作,东沿岸的花岗岩青石上刻有八仙聚会瑶池的浮雕图。
② 历史上真有关羽这人吗
有的,但是正史人物和名着人物还是有很大不同。
③ 要去印尼拜访年轻朋友,准备一些什么礼品比较好,要物美价廉,印尼罕有的国产礼品!
送给外国人。可以考虑中文书法作品,国画,印章篆刻,剪纸,书画折扇、中国结等。都是物美价廉的物品。极具中国特色。优雅大方。
还有,可以送中国木梳、中国筷子。包装要漂亮点的。一样很有特色。
可以的话。还可以送中国的茶叶、茶具,印尼人不是喜欢喝咖啡嘛。送他们一些中国茶叶换换口味嘛。
还有中国京剧脸谱工艺品、兵马俑工艺品、关公工艺品。太多了。绝对是中国独有的。。
对了。送一个中国的财神爷怎么样?招财进宝,挺好。
④ 三国时期的哪位人物,在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三国文化热潮在印尼的兴起,以及各种现代化渠道的传播,关羽的形象已经在当地深入民心,关羽崇拜也成了当地的一种固有文化,越来越多的印尼人也加入到了关羽崇拜的行列。比如在印尼万隆市的灵光寺,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关公诞辰法会,该会历时三天,大小节目十多个。届时参与法会的人员,不仅有当地华裔,而且,还有来自印尼各地的不同阶层和不同领域的民众聚集于此,共同庆祝关公诞辰。
⑤ 印尼的东南亚最大关公像倒塌,它的背后还是文化冲突
1. 关公,作为三国时期的勇将,已被尊为圣贤,其形象在华人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2. 2020年4月16日,位于印尼爪哇岛图班市的东南亚最大关公像意外倒塌,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3. 这尊高约30米的关公像由当地华人群体和政府共同投资126万人民币建造,不仅是华人的精神象征,也是当地的旅游景点。
4. 自2017年7月建成以来,该像一直遭到部分印尼穆斯林群体的反对。他们认为关公对印尼的独立没有贡献,不应成为印尼文化的一部分。
5. 反对声音中,有激进人士甚至认为关公像是“政府被华人控制”的象征,要求拆除。
6. 矛盾升级,穆斯林群体声称雕像对伊斯兰教和爪哇岛“本土居民”的尊严构成了公然侮辱。
7. 为此,图班市当局不得不将关公像用布遮盖,以平息抗议,但僵局持续了数年。
8. 2020年4月16日,这座关公像意外倒塌,仅剩支架。幸运的是,由于疫情,庙宇当时关闭,未造成人员伤亡。
9. 当局解释事故可能是由于天气或质量问题,但具体原因未明。
10. 关公像的倒塌反映了文化冲突的问题。印尼部分伊斯兰保守势力的抬头和对其他文化的不容忍,以及印尼种族问题和政治因素,都可能是导致事件升级的原因。
11. 尽管对当地华人社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这一事件对印尼的国际形象产生了更为显着的影响。
⑥ 去印尼美娜多旅游怎么样
印尼的美娜多也是一个海岛城市,因为电影前任3在美娜多取景,所以一下子爆红了网络。从国内去美娜多现在有直达航班,到万鸦老机场,时间上也非常节省。
行前准备:美娜多用的是卢比,在美娜多,兑换货币的点不多,但是当地很多银行支持银联取款,所以直接取款就好。美娜多是新的旅游城市,所以当地的旅游交通不是很普遍,可以在狮航假期预定行程,既涵盖了交通又能有不少的自由活动时间,出门无忧。印尼也有小费习惯,所以可以适当在每个服务过后给小费,费用也不高,又能入乡随俗。
旅游景点:
1.耶稣基督像。在citraland住宅区有一个世界第二大的耶稣像,这座耶稣像举起双臂呈飞翔状面向天空,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基督徒建造的。
4.唐人街。在国外旅游几乎都会碰到唐人街,美娜多的唐人街在市中心的位置,离海边也很近。在唐人街可以看到好多华人,基本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所以会听到闽南话粤语。除此之外还有关公庙宇,庙宇的风格和我们国内南方风格很接近。
⑦ 民间有什么关于关羽的风俗
关羽在当阳败走麦城后,在临沮被孙权部将俘诛,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念其为人忠义,为关羽头配了一个沉香木身躯厚葬于洛阳。人死了,自然如灯灭。可偏偏讲究“轮回报应”的佛教看中了他。隋代时,佛教的代表人物智顗,为弘扬佛法,从浙江的天台山云游到湖北当阳的玉泉山坐禅讲经,梦见关羽玉泉山显灵,便秦请晋王杨广,封了关羽为护法的伽蓝神,从此,关羽与诸神一起被人祭拜。此至唐朝,敬祀关羽还仅限于湖北荆州一带。到了宋朝,民间故事把关羽推到了一个极致,说他“英武善战,为万人敌”,对他的人品作了这样的概括“忠义大节”,“虽高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于是,为统治阶层需要,宋徽宗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此后,历代帝王都把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并为之御旨加封。关羽的地位也逐渐从君到侯到王到帝圣。明朝时关庙遍及城乡。清代达到顶峰,州县街巷乡里,无处不关庙,仅北京城,关庙和以祀关公为主的庙宇共有116座。有资料表明,台湾有关庙460多座。美国纽约、日本横滨、神户、大板等地以及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国也建有关庙。
民间尊崇关羽,与统治者不同,既有英雄崇拜的因素,也有禳灾祈福的心理需要。所以,在老百姓眼里,关羽是保护神、恩主公、财神爷。聚集海外的华人,兴建关庙,敬崇关羽,是寻找一个凝聚民族合力、弘扬中华文化的心理趋同。前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为马来西亚一关庙书写的对联是“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可见,关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原的再生性是延续民间崇拜的基础,它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创新和升华。
最早人们祭关羽,是手捧3支香,在关庙内对着关羽像,口念到求关老爷保佑平安等等祈福之类的话既可。后来,逐渐演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仪注”。据《解梁关帝志》载:“明嘉庆年间,定京师祀典,每岁五月十三日,遇关帝生辰,用牛一、羊一、果品五、帛一,遣太常官行礼。”《清史稿》也有“每岁春秋并五月十三日致祀”关羽的记载。可见,明朝时,已将关羽祭祀纳入了国家祀典的范畴。不过,当阳的关陵庙祭祀与之有所不同。明清时,当阳关陵施行的是春秋两祭。春祭为四月初八日(关公封爵日),秋祭为九月十三日(关公升天日)。民国年间,关陵祭祀改为五月十三日一次祭。祭祀的等级和形式很有讲究。清代当阳关陵春祭由宜昌总镇兵官主祭,秋祭由荆门直隶州守主祭。拜殿设坛,正殿前设三牲祭品,寝殿和陵墓神位前各设香盏果品,参祭官员斋戒沐浴,依品位由三元门中门和左右侧门进入。主祭官员率僚属于正殿神像前之拜殿内行叩拜礼,烧香化纸,由礼仪师行令和诵祝文。祭祀期间,各地商贾云集,官人游客,人物荟萃。经商的,卖艺的,开店的,唱戏的,七十二行各显神通。这与祭祀无关似乎又有关的活动,在一起形成了“会”,因而,《辞海》引《妙香室丛话》说:“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样,庙会在满足了达官贵人祈安求福的同时,也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当阳关陵庙会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后因种种原因,当阳关陵庙会一度中断。
现代关陵庙会始于1991年台湾桃园县统天宫潘阿来等人捐资制作的关羽铜像揭幕之际。现代庙会既有传统文化的形式,也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为了满足民众传统心理习惯,促进内地与台湾地区文化交流,祭祀关羽依然如旧。大殿走廊的正中,摆一张祭台,中间供奉一颗黑水牛头、一头全猪和一只全羊,香炉、蜡台、花瓶、五供齐备;天井中的铜香炉两侧,黄缎子墁铺两张条桌上,摆数十样时鲜水果、时令蔬菜;在大殿与拜殿之间,凌空拉起九条红线,线上挂数百个黄缨灯笼;主祭人与朝拜者在祭台前按照“仪注”进行诵祝文、叩拜、烧香。庙内钟鼓鞭炮齐鸣,民间乐队细吹细打。同时,在庙内也开展一些狮子、高跷、采莲船、腰鼓等民间艺术表演,有时也开展戏曲小品、歌舞比赛、卡拉ok赛活动。大型民俗剧当阳杀故事《关公过五关》是文化部门新近挖掘的民间艺术精品,在关陵庙会上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亮点。现代庙会是民间艺术展示的舞台,对传承文化来说是一个扬其精华、剔除糟粕、推陈出新的机会。所以,2001年,当阳将关陵庙会改为了“中国当阳武圣关公文化旅游节”,为关陵庙会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近来,“当阳关陵庙会”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