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信仰什么祭品

印尼信仰什么祭品

发布时间:2025-09-05 10:17:41

① 巴厘岛在那里

巴厘岛是印尼三大旅游景区之一,以典型的海滨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而闻名。巴厘岛有“花之岛”、“诗之岛”、“天堂岛”等美称,这里沙滩细洁、绿树成荫,岛上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有如人间仙境。

岛上居民大多信仰阿加玛印度教,它是十一世纪时由苏门达腊与爪哇两岛上的印度教徒传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十五世纪时,许多艺术家从爪哇来到巴厘岛,带来了一大批成熟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雕塑、绘画,现在岛上的庙宇、神龛、横梁、石基上,随处可见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

文化

岛上居民大多信仰阿加玛印度教(AgamaHin),它是十一世纪时由苏门达腊与爪哇两岛上的印度教徒传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十五世纪时,许多艺术家从爪哇来到巴厘岛,带来了一大批成熟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雕塑、绘画,现在岛上的庙宇、神龛、横梁、石基上,随处可见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巴厘岛中部的乌布(Ubud),是全岛最具艺术气息的地区,这里汇集了许多美术馆和木雕工作室,让艺术同好者流连忘返。奈卡美术馆(MuseumNeka)收藏了当地及世界各地定居巴厘岛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馆藏丰富。乌布以南的马斯(Mas)的木雕村、巴土布兰石雕村(Batubulan)等,都是相当着名的艺术家集中地,游客在此两地都有机会看到艺术家当场创作,如果根兴趣的话,也可以买回家当纪念品。

最佳旅游时间

巴厘岛地处赤道,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平均温度为28℃。每年的4——10月为干季,这时雨量相对较少,适合旅游。每年的7、8月以及9月初,有大量的欧洲人到巴厘岛来度假,这一段时间当地宾馆的价格较高,而且常常客满。到了圣诞节前后,来自澳洲和印尼其他地方的游人较多。由于地处热带,阳光威力颇强,来巴厘岛旅游的人要注意防晒。另外,还应备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药。

节日

加隆安(Galungan):2004年1月巴厘岛人有两种历法,一种是传统的“沙卡历”(Saka),一种是“乌库历”(Wuku)。在每一个乌库年里会举办十天的庆典,这就称为“加隆安”,每家每户会在门口摆放丰盛的祭品以及迎神驱邪的物品。加隆安的最后一天称为“Kuningan”,这一天也是十天庆典中最隆重的日子。涅琵(Nyepi):每年3、4月间按照“沙卡历”来算,涅琵就是巴厘岛的新年。涅琵前一天人们要举行祭祀活动,并上街游行、狂欢。涅琵当天,人们反而闭门不出,在家里禁食。巴厘岛艺术节:6月15日--7月14日在登巴萨的艺术中心举办,为期一个月。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云集于此,向游客们展示各自的作品。独立纪念日:8月17日印度尼西亚全国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印度尼西亚脱离荷兰殖民者统治宣布独立的日子。

小吃

印尼菜肴大量使用椰浆、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香料调味,餐桌上还常备辣椒酱,浓重的口味很容易令品尝过的人得出不同的看法,所以是不是好吃还要自己尝试。

巴厘岛人的主食是稻米,放在椰子壳中蒸熟的米饭(BuburInjin)清香四溢。烤乳猪(BabiGuling)、烤鸭(BebekBetutu)和美味的水果拼盘(Lawar)都是当地特有的。

库塔海滩是巴厘岛餐饮最集中的场所之一,这里各种档次、各种风味的餐厅都可以很轻松的被找到。

Made’sWarung位于库塔南部的JlRayaPantai,这家当地餐厅是一座临街的三层建筑,饭菜价格便宜又好吃,不止游客喜欢,当地人一样追捧。泰式咖哩鸡(NasiCampus)、印尼炒饭(NasiGoreng)和泰式酸辣海鲜(TomYam)汤是这里的特色菜,另外还有多种蛋糕、美味的自制椰子冰淇淋、鲜果汁、ArakMa(自产米酒,混合蜂蜜制成的饮料)。餐厅人很多,建议提前预定。

BambooConer是家非常便宜又好吃的餐馆,常常坐满需要等位。位于PoppiesLane中段,这里的鲜榨芒果汁、Avocado汁加巧克力酱才5000盾,但质量丝毫不差。海鲜篮(SeafoodSpecial)只要60000盾,居然还有几只龙虾幼仔,其他的象沙嗲饭也才10000盾左右。

CelsiusCafé是家海景景观超好的海边餐厅位于CenterShopping商场的2楼,是一个看落日绝好的地方,这样就不用和别人挤在金巴兰海滩上看了。并且餐厅有户外和户内的两个空间,可以选一个窗边的座位,吹着空调喝着果汁欣赏着落日,餐点每份的价格在30000-45000盾左右,果汁在10000-20000盾之间,价格合理,有意式餐点和印尼餐点的二种选择。

乌布在提供的美食的同时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因此一些餐厅的环境非常有特色。

脏鸭子(DirtyDuck)餐厅是乌布最有名的餐厅之一,食客们对环境的称赞甚至超过了菜肴本身。餐厅位于稻田中央,走过一段短短的田间小路才能到达。坐在开敞的餐厅里,清风吹来田野清香,即使只是坐着发发呆也是种享受。建议提前预订独立凉亭,感觉更加清幽。脆皮鸭(CrispyDuck,50000盾左右)是这里的特色菜。餐厅在PadangTegal路上。

IbuOkaBabiGuling就是着名的乌布王宫对面的烤乳猪饭,这是家平民化的小饭店,当地人和游客围着一张长桌混坐在地上。生意兴隆,从11点开市,常常一个中午烤乳猪就卖完了。25000盾包括一份米饭配两块香脆的猪皮、几块嫩嫩的猪肉、一点蔬菜,拌上辣椒酱,另外附送一杯饮料。莲花餐厅(CafeLotus)就在乌布王宫边上,朴素雅致的建筑,繁茂的花木,看似随意的点缀,莲花餐厅的庭院设计充分体现出巴厘人的审美情趣。在临水长廊中席地而坐,凭栏赏荷,难怪有人会从午饭一直吃到晚饭。主菜每道约80000盾左右,食物的份量很足,一份香蕉叶烧鸭(BebekBetutu)可以塞饱二个人的肚子。

努沙杜瓦度假酒店附设的餐厅多为高级餐厅,人均消费50-60美元,菜肴精致,环境幽雅。酒店免费提供的早餐可以选择在海滩或花园中享用,感觉非常奢华。也可以要求在客房中进餐,不过多数要付服务费。

BumbuBali是努沙杜瓦一家地道的印尼菜餐厅,且费用不贵(约80000盾/人)。一进餐厅店员会在你耳边插上一朵小花,很有趣。并有当地音乐陪伴晚餐,菜是套餐,一道道上来的让人惊喜不断,餐厅周围有一圈干净的水渠,里面还养了不少30公分大的海龟。如果在旺季的话建议要先订位,饭店还提供接送。特别推荐Rijsttafe套餐,基本上所有的特色菜都包括在内了,饭店内有中文菜单,可以索要。地址是JalanPratamaGangNusaNo5B。BluePoint是个喝下午茶的好地方,那里的起斯蛋糕十分美味,芒果汁也很侬稠,饮料加点心不过60000盾,餐厅的环境很不错。巴厘岛除了上述这些正规餐厅外还有不少路边摊,虽然卫生状况不尽人意,但非常实惠,几千盾就能吃饱喝足,而且能尝到真正当地人的口味。

小贴士:在餐厅吃饭需在菜价外另付11%的税,账单中会自动列入。大部分餐厅也会列入10%服务费,如果没有应该酌情付小费给服务生。

巴厘岛习惯禁忌

1、行走时要留意路上的祭祀用品,千万不可踩踏。当地人经常把祭品摆放在门口,街头有些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事物如树木也被当作神灵祭祀,所以街边也经常摆放着祭祀用品。

2、不要随便摸别人的头,即使是儿童。这会引起印度教徒的反感。

3、不要穿着短裤短裙进入寺庙。寺庙门口有供免费借用的沙龙和腰带,但应适当布施。

4、不要进入印度教寺庙内部。非印度教徒是被禁止进入的,不要被好奇心驱使,即使有人怂恿也应该拒绝。

5、本地人跪拜祈祷时,不要站在其前方。无论在哪里,这至少是非常不礼貌的。

6、到当地人家中做客,进入房间的时候要先脱鞋。

② 印尼松巴岛的存尸风俗是什么

在印度尼西亚松巴岛,居民有存尸的风俗。死者在埋葬前要用松巴岛的土布,层层包裹,一般都要包上几十层,甚至上百层。有一位王族将军的后裔,他的尸首被包上一百五十五层松巴布。尸体必须是坐着的姿势,坐在一块牛皮上。

如死者家属无力举行隆重葬礼,那就只好把层层包裹的尸首存放在屋内。在松巴岛的勃拉里岛和里第乌玛鲁等地,就有一些人家在屋里存放了好几具尸首,有的甚至存放了十几年、几十年,即使包上这么多层布,把它放置在屋内,让子孙们在两旁端上祭品供奉,其腐烂时的尸臭仍时而可闻,但子孙们不能作任何回避,直到举行葬礼为止。

松巴岛的居民大都信仰一种原始的“马拉波”,即把“祖宗”奉若神明。他们认为祖宗仅次上帝,因此对祖宗的葬礼,必须十分隆重。他们认为死者在阴间和活人在阳间一样,需要吃饭穿衣,使用钱钞,因此举行葬礼时,就要屠宰牲口,埋葬财宝,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这种裹尸存尸的风俗,虽然极不卫生,但也促进了松巴岛的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岛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手工织布机,勤劳智慧的松巴妇女,善于织出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各种松巴布。

③ 巴厘岛有哪些特殊的民俗风情

宗教信仰

巴厘岛海岛(3张)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特色风俗

巴厘岛
巴厘岛不但天然景色优美迷人,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也驰名于世。巴厘岛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其中,狮子与剑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业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在岛上处处可见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该岛又有“艺术之岛”之誉。玛斯是该岛着名的木雕中心。巴厘的绘画别具一格,大都是用胶和矿物颜料画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题取材于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岛素有“诗之岛”、“东方的希腊”的美称。位于岛中部的鸟穆是绘画中心,博物馆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巨幅绘画。
在鸟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内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着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龛分立于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总统行宫。
巴厘岛象洞庙的一个佛像。
巴厘岛居民每年举行的宗教节日近200个,每逢节日,歌舞杂陈。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等。在自然科学上,1869年生物学家华莱斯还发现巴厘岛是亚洲大陆的“末梢”,典型的亚洲动物分布至此为止,而在它东方仅隔宽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峡的龙目岛,动物即属大洋洲种。所以,巴厘岛是
巴厘岛
有名的旅游胜地。
由于深厚的宗教氛围,巴厘岛几乎所有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宗教有关,选有代表性的作一简介。
宗教:了解宗教有多种方式,最直观就是看庙,巴厘岛上庙很多,据说多达10000多座。许多人到巴厘岛看庙都去海神庙(TANAHOT),传说是巴厘岛因火山爆发(岛上有三座活火山,巴都尔、京打马尼、阿贡),为求镇住神龟,而建七座神庙之一,因其潮涨潮落而与陆地分合而出名。其实圣泉庙的历史更为悠久,有700多年,其旁边山上建有苏加诺的行宫。此外位于阿贡火山(巴厘岛印度教的圣山,也是宇宙的中心)旁的布基萨寺,被称为万寺之母,是巴厘岛上寺庙的代表。
音乐:在巴厘岛酒店中每天都能听到竹筒打击乐演奏,但这并不是完整的巴厘岛音乐。加麦兰音乐融合铜乐,鼓乐,弓弦乐,据说还有中国的古乐调!
皮影:皮哇扬,最具代表性的娱乐形式,故事题材均取自印度教两大史诗,以《罗摩衍那》(Ramayana)为多。观之也可对其宗教故事有更深的了解。
舞蹈:以勒贡和巴隆两种为代表,有点类似咱们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分,仍以《罗摩衍那》(Ramayana)为表演题材,舞蹈动作很单调,主要以手眼传神而表达。
巴厘岛景观(19张)

雕刻:石雕主要集中在巴都布兰(BATUBULAN),木雕在马斯(MAS),银器在哲鲁(CELU),其中以木雕最为出名,主要是村质珍贵(多为檀香木、黑檀木、和柚木)造型以神话人物居多。
绘画:主要在乌布(UBUD),阿马(ARMA)艺术馆很漂亮,值得一观,另外尼加艺术馆收藏有很多珍品。巴厘岛的绘画艺术对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比如印象大师高更,另外比利时的马尤尔,1932年来到岛上,留居下来并娶当地人,他的带有巴厘岛风格的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手工:巴厘岛的手工作品中编织和蜡染很有特色,也许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蜡染很多
蜡染(16张)

,不足为奇,可是巴厘岛的“仁辛科”是世界上仅有分经纬染色后编织而成,一件服装需耗时数年,不过也极少见到,那是有身份的人在重大祭祀时才穿着。

在岛中部的生宜有着名的猴子庙,猴子成群结队。其北有风景优美的比都库湖。着名的京打马尼,气候凉爽,由此可远望顶峰终年烟雾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风光优美着称。岛东南部的格龙宫是着名的古代巴厘王朝法庭所在地,宫殿气派雄伟,四面有护城河,屋顶绘满犯人受刑时的画像。岛西南海滨的丹那乐,岸边高地建有庙宇,因长年海浪冲蚀,使此地与本岛相离25米,形成孤岛,每当海潮上涨,宙宇在波涛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宫殿。

巴厘岛
巴厘岛人都是生活的哲学家,工作时认真工作,用餐时喜悦的吃,睡觉时安详的睡,与万物众神和平相处,心无旁骛的过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遥,一生当然快意。“金钱非万能”这句陈腔滥调,说穿了只是句口是心非的成语,以金钱价值衡量一切,是人类亘古不移的标准。
Banjar自治太平盛世
巴厘岛人不仅在宗教上有自己的一套认知,在生活管理上更有一套不同于官方的版本。
虽然政府明文订定了县市村里的行政系统,但真正推动运作的是“Banjar”。“Banjar”是比“村”还次一级的小单位,由百来户民家所构成,属于巴厘的自治组织,不在政府机关的档案上,从每户人家的婚丧喜庆到个人行为的赏罚,都经由每月月会决议处理方案。严谨的自治组织使得户户声息相通,鸡犬相闻,形成一股强悍的道德约束力,因此,巴厘岛虽美如世外桃源,却不可能让你拥有独善其身的隐士生活。
贵族平民平起平坐
源于宗教上的阶级制度,在巴厘岛是存在的,但如同巴厘岛人信仰宗教的态度,凡事圆融的巴厘岛人对于阶级制度也不似印度人那般严苛认真,在巴厘岛4种阶级不仅平起平坐,用词遣字也不局限是高阶语或低阶语,而随着经济力量的渗透,以往明列在名片上的阶级封号,也逐渐被傲人的学经历所取代。不过,入境随俗是基本常识,这4种阶级还是得谨记在心,以免在祭祀等注重身份的特殊场合里误蹈禁忌,百口莫辩。
阶级名I 男性封号 I 女性封号
Brahmana祭司I da Bagus I da Ayu
Ksatriya贵族I Cokorda I da Cokorda
Waisya 工匠商人I Dewa I Desah
Sudra(Jaba平民) I 无 I 无
沧海桑田不改颜色
巴厘人对自家人不问出身,对外来客不分来处,纯真的随和态度,使巴厘岛成为人们共同信赖寄放心灵的休憩站。可贵的是,巴厘一年接待百万访客来去,可依旧不改颜色,沧海仍是沧海,桑田犹然是桑田。
早晚供奉的规矩和沐浴的习惯百年不改,尽管观光客拿着V8群聚围观,巴厘人仍视若无睹过自己的日子,而你见过的梯田,今天仍在原处等你归返,其中改变的只有稻禾品种。巴厘的农作面积逾90%改种新品种,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是新品种攻占巴厘的本事,但过度使用杀虫剂是巴厘人付出的代价,随之改变的生态导致青蛙、鳗鱼数量锐减,蛙鸣是巴厘小夜曲的主调,有一天这熟悉的乐章会不会变调了?巴厘人已开始深思这个问题。
勤奋工作专心玩乐
逍遥度日是巴厘人的生活态度,但这可不表示懈怠,事实上,天才蒙蒙亮,巴厘的男人就荷锄下田勤力耕耘,女人家则洒扫备餐照顾牲口,待日头升高,大地变得炙热,男人们便暂停手边工作,返家看顾心爱的斗鸡,而此时睡眼惺忪的观光客才刚出门活动,见着了满街抱着斗鸡纳凉聊天的巴里男人,便认定他们是一群不事生产的懒人,久而久之,这项有欠公允的成见,竟成了巴厘男人通行全球的负面印象,仿佛那赏心悦目的梯田是自各儿长出来似的。
其实,巴厘男人是挺憨厚的,照顾了该做的活儿,就专心一意的守着宠物斗鸡。他们对斗鸡的期许,全寄托在祭祀庆典上,那是公认可搏技下注的场合。上场的斗鸡脚上加绑利刃,经过一阵尘土与鸡毛齐飞之后,胜负立判,赢家领取赌金及败死的鸡,赌金入了荷包,死鸡则上了餐桌。
巴厘岛的火葬仪式
巴厘岛的火葬仪式:牛型的棺木代表地位和身份,只有贵族和僧侣才能享用。
烈焰将祭品和棺木一起化成灰烬,人们祝愿死者的灵魂在这一刻升华。
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巴厘岛人对死亡有自己的理解,他们的习俗是要庆祝死亡。巴厘岛人死后,按习俗都要举行火葬,未经火葬的死者灵魂污秽不堪,将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为死者举行火葬,死者的灵魂就无法升天,成为终夜徘徊人间的厉鬼。因此这里的火葬葬仪非常隆重,也是巴厘岛上的奇观之一。火葬在人死后第42天举行,因为巴厘岛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经过42天才能离开躯体。在火葬前,要将尸体进行处理,首先用各种香料制作的液体将尸体浸泡,然后用布包扎起来,放在一个竹筐里,火葬前的一天,死者的亲属都穿上最华美的盛装,男子还要佩戴宝剑,聚集到一起进行游行,晚上还要举行盛大的文娱晚会,表演傀儡戏,跳各种欢乐的舞蹈,人们载歌载舞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巴厘岛
火葬的日子,在音乐的伴奏下,附近的男人都争先恐后地赶来抬尸体,妇女们每人带来一瓶从邻近寺庙中拿来的圣水,还有一群给死者灵魂带路的活小鸡摆放在葬礼列队前。祭司祈祷完毕,发放弓矢,葬礼列队出发,祭司手执红法冠,在尸体面前引导,队伍必须走弯弯曲曲的路线,为的是避开凶神恶煞,并使死者灵魂失去方向,找不到归路。进入火葬场,先由死者近亲割开裹尸布,祭司登上竹塔的平台,大声念祈祷词,把许多古钱撒在上面,算是贿赂给死神的赎金,妇女们将带来的圣水洒在尸体上,再把盛圣水的瓶子打得粉碎。接着,就将尸体移入兽形木棺,待到夜幕降临,就开始放火焚烧。在火光的照耀下,庆祝仪式开始,乐队奏乐,观众开始狂欢。其中一项主要活动是拔河赛,双方争夺装有尸体的棺木,一边代表天使,另一边是恶魔,双方争夺死者的灵魂,要有多次反复,最后总是天使胜利。全部活动都贯穿着豪饮和歌唱。整个葬礼中死者的家属并不悲伤。巴厘岛人认为,如果过分悲伤,将会妨碍死者灵魂升天。尸体逐渐成为灰烬,观看的群众才渐渐散去。亲属们将骨灰收拾起来,装入椰子壳内。在祭司祈祷下,把骨灰抛进大海。整个葬礼宣告结束。
隆重的火葬仪式费用非常昂贵,有时可高达人民币几万甚至几百万元,12年前吉安雅区的国王去逝,葬礼花费高达500万元美金。大规模的火葬往往有上千人来抬笨重的竹塔和棺材。竹塔的高低视死者身份而定,有的高达二十多米,有十一二级,低的也有三四级。棺材是动物形状的,僧侣、富人的棺材雕成牛形,勇士为飞狮形,普通人则为半象半鱼形。塔型竹架的大小及仪式的隆重程度,全仰仗丧宾的身份、地位及财力。但是葬礼的高昂费用很多人不能负担,因此经济拮据的当地人就先将去世的家人土葬,等有了足够的钱及遇到好日子时再将尸体挖出,举行火葬。这段等待时间有可能是两到三年或十年以上。
在巴厘岛,每隔十年左右,还将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体火葬,由大家分担费用。每逢此时,巴厘岛人便清理岛上的所有坟墓,把所有的尸体、骸骨集中火化,让那些不安的灵魂得到安息。
巴厘岛语言
印尼话(Bahasa Indonesia)为印尼及巴厘岛的官方语言,而巴里岛话(Bahasa Bali)为当地人民之方言。英文也非常广泛的被使用,尤其在热闹的观光区,英文是最常被使用的语言。此外,荷兰语、德语、法语、日文及中文,也在某些地方被使用着。尤其这几年台湾人观光巴里岛的数字呈现极快速的增加,也因此有许多脑筋动得快的商家。餐厅或是观光地区的小贩也开始学习着我们熟悉的国语(Mandarin)和闽南语(Ho-Chan),因为印尼有许多早期从闽南地区移民的老华侨,故他们所说的闽南语和我们所说的国语总是有一点点差距,不过沟通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常常在观光区你更是会听到说着:“圈部乙万……扁依啦(全部一万)!”“多少?”的小贩,不禁让人觉得倍感亲切,进而停下脚步,与之对话……不过,当你一停下来,事实上就代表一大群小贩即将过来围绕着你与你进行“交易”喔!哈哈……这时候要脱身可就要用些方法啰。

④ 其他国家也有其独特的“清明节”,他们是怎么过自己的清明节的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为先人扫墓的节日。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祭祀先人的传统,因此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清明节’,并有着世代传承的相应的专门习俗。

盂兰盆节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它有着与我们相近的文化和习俗,自然它也有自己的清明节,也就是盂兰盆节。该节日在每年8月13日至15日举行,就是从中国的中元节传承而来的。

而马达加斯加则是1-3年必须给逝去的亲人换一次裹尸布,过程中任何人禁止哭泣,因为认为哭泣会令逝者不悦。当将尸体重新放回坟墓后,就会开始一场狂欢。不过这节日中最令外人反胃的环节,还是对换下来的旧裹尸布的处理方式,妇女会将裹尸布放置在床下甚至是裁成小块吃掉,当地传说这样能让妇女成功地怀孕。

烈士节

由于伊斯兰教义,所以信仰伊斯兰教义的国家普遍不会设立清明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中东国家叙利亚就设有类似清明节的烈士节。叙利亚政府规定每年5月6日为烈士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当晚政府要员会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这一点倒是跟我国颇为相似。

外国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清明节’,举行仪式怀念亲人祭祀祖先是世界各民族通行的做法。

阅读全文

与印尼信仰什么祭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粮食能够吃多久 浏览:946
印度手爪饭怎么做的 浏览:926
越南会安有什么特点 浏览:21
越南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浏览:943
伊朗为什么收到中国的试剂盒 浏览:883
印尼菠萝格地板龙骨用什么材料 浏览:887
英国的牛肉怎么了 浏览:162
印度素菜怎么做好吃 浏览:221
印尼家具为什么便宜 浏览:990
印尼雅加达按摩店叫什么 浏览:445
伊朗教士叫什么 浏览:894
印度为什么一直增兵 浏览:197
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英国国籍 浏览:825
去伊朗的餐厅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587
在印尼哪里有卖海天蚝油 浏览:829
中国文化寺在哪里 浏览:713
如何彰显中国人的文明自信 浏览:860
美国援助英国多少武器 浏览:136
中国水龙怎么吃 浏览:319
印度尼西亚的海岸线约多少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