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100元本钱,将如何让利用它来赚更多的钱。
第一阶段:解决温饱
第一天首先走到郊区农贸市场,进去逛逛,找找有没有卖葱的,只找那种批发的那种,花一元买下来,挑最大的一把。然后将买来的葱分成10小把,拿到菜市场免费水龙头那洗干净,走到市区大菜场门口找一麻袋摆个摊子,将10小把葱分别摆开,以每小把5毛的价格叫卖,到中午全部卖光,10*0.5=5元,OK,花1元买2个大馒头,先吃一个,留一晚上吃。
第二天如法炮制,4元本钱变成20元,中午接着买2大馒头,剩19元,走路到电脑城,进去以1块钱1张的价格买15张盗版色情光盘,在花1元做公交去郊区找农民以每张5元的价格大甩卖,15*5=75元,在加上身上的3元一共78元,返途1元,还剩77元。
第三天,找道上的人以10元每张的价格,买入5张100元假币,然后到各大学校门口找小店打电话,一定要找老头子或者老太太的那种,要不被识破无法脱身,成功后获得500元现金,减去电话费5元,纯利润495,加上身上27元,一共522元,OK,温饱解决,晚上请卖假钞给你的兄弟去下馆子,花去100元。从其口中得知盗板书进货渠道。
第四天,用200元到小商品批发市场购进学生用的笔,每支5毛,共计400支,马上到市区学校门口以每支2元的价格摆摊销售,卖出200支,下午马上带着存货去郊区小学,以每支1.5元的价格甩卖,晚上共计收入700元,除去成本200,在加上口袋里的322元所剩资金822元,晚上花12元吃顿,在花10元洗澡,剩余800元。
第二阶段:原始积累
第五天,带上800本金找到盗版书供应商,花600元购得盗版书600本,花50元租一仓库,留400本在仓库,然后带上200本去公园门口摆地摊,每本5元大甩卖,卖出100本后城管来抓,没收100本!今天收入500元,吃饭花去10元,顺便花90元买了一套换洗衣物。今日剩余400+200=600元。
第六天,在取出存货200本到文化宫门口摆地摊,继续5元1本,今天有了经验,在城管未到的时候全部卖完。今天剩余现金1600元。
第七天,将剩余书全部以每本3元的价格甩卖,全部抛空,迅速撤离,剩余资金2200元。晚上在找到那位道上的朋友,请他吃饭K歌桑拿找小姐,花去500元,从其口中得到摇头丸进货渠道。剩余资金1700。
第八天,让他这位道上的兄弟带你去进货,以5元每颗的价格购的摇头丸200颗,然后去娱乐场所收小弟,每人每天给100块,然后让他们帮你以每颗50元价格卖,卖完后除去给小弟的分红,纯收益8000元。
第九天,去KTV找小姐,她要200,你给她1000,保证她对你死心塌地,尊你为鸡头,并且还会把她的姐妹介绍给你。
第十天,你花1000元找到快倒闭的印刷厂,让他印5000份传单。然后让你那些小弟满城贴,然后让那些小姐去接客,20个小姐每人每天200,你赚100,一个月后赚得收入60000元。
第四十二天,马上找到做网站的技术人员,花500元让他做一个“大学生激情陪聊注册”网站。然后让那些小姐继续接客的同时也让她们发展下副业。继续一个月后至少赚20W,花5万元买通关系,交保护费。到此你的原始积累将达到20W
第三阶段:风险创业
第四十三天,带上你的20万到缅甸带货,成功的话回到内地就是几十倍的赚,此趟行程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除去行程中必要的开销大概20W(这些钱不能省)回到内地就有个几百万。干完这一票马上洗手,并且跟这些有瓜葛的人断绝所有关系。
第五十八天,马上注册房产公司,然后招聘技术人才,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然后花100W腐败那些当官的,从其手中得到大项目地皮,然后马上招民工(说不定还能招到当初买你黄碟的民工,哈哈哈)在花200W去挖地基盖房子,地基一打好,马上去银行贷款1000W,同时开始预售房,房子一完工,马上建二期工程。资金一回笼立即把银行贷款还上一半,然后在贷款1000W。此过程大概持续3个月。此时你个人资产绝对超过3000W。
第一百五十天,花100W每年的年薪聘请会8门外语的博士生去外国代理皮具,代理资格约1000W,然后拿到样品后去温州找造假最牛B的工厂纺制,三个月后你净赚5000W,与此同时被外国厂家发现你造假,打官司失败,赔偿1000W,这时你的个人资产将达到7000W左右,这时马上同国外大财团融资投资中国经济酒店开发,融到3-4个亿,然后在各个城市统一树立品牌,央视广告天天轰炸,此时你每年都可挣到1个亿。此过程大概半年左右。
第四阶段:名利双收
此时你已经是中国最牛B,最快速的青年企业家,这时在拿出2个亿建立4个慈善基金,1个帮助中国失学儿童,1个帮助残疾人,1个帮助失业人士,1个帮助非洲饥民。此时世界在关注你,人们在歌颂你,福布斯将你的照片当印在封面上,时代杂志称你为民族的灵魂,中国的骄傲。所有年轻人以你为目标,你的成就超过了所有你的同龄人,当代着名成功学大师陈安之以你的事迹来诠释成功,你的故事被拍成电影,你的事迹被编入教科书,你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
B.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印尼语谢谢了
tjoeng ridwan setiawan = 人名,应该是姓“钟” 名字:ridwan setiawan
pasar pagi = 雅加达一个地方名,那里很多批发店
C. 菜场里的爱马仕,上海最贵菜场什么样
这个号称全上海最贵的菜市场被香港置地(坐拥中环45万方商业面积的最大地主)买下,就在浦东内环,博山路乳山路交叉口,总面积3000多方,旁边是每平10多万的毫宅。
爆出的设计图很有艺术感,要做菜市场里的爱马仕。
T酱平常就爱极了菜市场,随意逛一逛,蔬果新鲜肉体热腾,瞬间就能体验到治愈,是那种去一个地方就要去当地菜市场体验一把的虔诚信徒。
对这个上海最贵菜市场的期待,自然一点也不少。
特别是异国肢氏的菜场,从来都不只是单纯卖菜的,你真的能买完菜带把花回家。
有时菜市场会有意外收获,而且都是孤品那种,和你们从商场买来的应该不一样。
好了,诚实如我,承认上面这些图片不是我拍的,有同样菜市场灵魂的旅行达人雷涛,曾经一个人走过40多个国家,每城必逛菜市场,出国必拍买菜人。
他甚至在哥伦比亚冰原上,都忘不了刚刚买来的西红柿,真是太接地气。
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想法是这样的:
当你看到当地人怀里抱着刚刚买的法棍,手里提了一捆卷心菜,在一个蔬菜摊认真挑选一颗番茄的时候,你会遇到最地道的当地生活,每一张集市照片的拍摄,都有一个当地的饥饥敏故事在发生。
T酱来翻译一遍就是:景点全是傻游客,菜市场才都是本地人。
而他拍下的菜市场,是我心目里上海最贵菜场应有的样子。
比如他拍过济州岛的东门市场,估计哪家鱼最贵哪家橘子最便宜都打听好了,然后混在本地阿祖妈中间挑好货。
能当场吃饱一天不饿的日本集市。
还有路边的手工咖啡摊儿,我好奇上海路边为什么没有这么可爱的地方。
他最想再去的地方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博盖利亚市场,因为新鲜的食材、超级棒的果汁,各种各样的小餐馆,集市和美食融合得特别完美。
当然上面这是他的原话,我再翻译一下就是:能同时满足吃货和拍货的需求。
比起这里,我更感兴趣的是他拍过的意大利罗马菜场,大概能让我在小酒馆一坐到天明。
据说,他爱上菜场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法国芒通镇时,发现坐上一辆公交车就能跨过边境,直接去到意大利小镇温蒂米利亚。
到了这儿以后,他发现地烂枝中海边山上的老城是彩色的,然后那天刚好是星期五,正好碰到着名的星期五集市。
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集市有多红,不少人从法国、瑞士、摩纳哥赶来买吃的玩的,所以他只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但是从此之后,从他回到德国上网查过之后,知道自己原来小看了一个很老(大概90多岁)也很红的菜场,从此就爱上了。
从此他拍过马达加斯加的穆龙达瓦菜市场,那个连当地司机都怀疑他为什么要去的地方。
其实他可能就是想看看当地不到一块钱人民币一只的大螃蟹,但各位请帮我找一找照片里螃蟹在哪里,估计是都被他买光了。
还有印度尼西亚日惹集市上这个老爷爷,摸电线杆的姿势真的很可爱。
这是印尼另一个城市苏腊巴亚的菜场,我只记住中间有一大堆吃的!
看起来他真的很爱鱼市场,去到迪拜可能是没钱买包买鞋,只能逛逛鱼市场。
他到了度假天堂毛里求斯,不去海滩,直接冲去鱼市场。
不过看看他的照片,发现也并不只全是吃,比如哥本哈根这家菜场里的花店,能让人愿意付费在里面拍照发好几轮朋友圈吧。
他在迪拜老城拍的黄金市场和香料市场,感觉进去逛一圈就能变身埃及艳后。
从爆出设计图到现在已经过了6个月,菜市场里的爱马仕没了动静。
T酱只是提醒各位春节打算出国玩的你们,在逛到上海最贵菜市场之前,也许能先到这些菜场解解馋,毕竟,那里才有最真实的鲜活。
*********
【我喜欢的,说不定你也喜欢】
D. 印尼虎鱼为什么这么贵
1是因为需求大,导致过度捕捞,产量减少;2是因为国内炒的比较热,原产地的渔民知道后提高批发价;3是国内鱼商趁机囤货炒作
E. 每月6000人民币够不够在越南装X
文 鳞鳍董桑
几年前,网上经常看到一些国内到越南的游客把人民币换成数百万越南盾在网上炫耀,其实那只有一两千块而已, 少见多怪又显得井底之蛙。人民币和越南盾换算最简单的方式 就是越南盾除以1万再乘以3即是人民币的金额。大部分没有去过越南的人可能会把越南想象的生活成本很低,想象越南人很穷,其实我想告诉大家, 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越南的胡志明和河内两大城市生活成本已经接近并超过国内部分二线城市,也许很多人怀疑这个结论,毕竟像越南这样的国家,大部分人的收入只有中国人的一半都不到,如何负担这么高昂的物价呢?
我旅居东南亚这么久,看过太多的穷人和富人, 也看过很多富人变穷人 ,在东南亚不要低估大部分普通人对痛苦和贫穷的忍受能力,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我仅以个人视点说明在越南大城市想过一个中上水平的生活成本。其实就像在中国,虽然已经号称全民小康,有些人可以把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15-25元以内, 精打细算靠几个馒头包子和水就可以度日,东南亚也一样,取决于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水平。
每月6000人民币基本上是我在东南亚见到的常住外国人(欧美日韩退休老人或者外国创业者等)最普遍的个人月花销水平, 这里的花销包含所有花费,比如签证费用、购物、食物、交通、 娱乐 等等, 可以说是东南亚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支出标准, 我说的是大城市,东南亚小城市或者农村则相对低的多。在中国,月收入6000人民币 按照全国平均水平看可以说是中等偏上收入,因为按照官方统计数据, 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就是中国收入较高的20%人口, 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还有2亿灵活用工人口(自谋生路),待业和失业的就更不用说,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足以超过80%的国人平均收入水平, 这个收入水平放在越南更是属于高收入。
以越南人收入水平最高的胡志明市为例, 类似国内一线北上广深, 胡志明目前最低工资水平在1300元-1500元人民币一个月,我这里说的是正式的公司职位, 那些几百块、1000块钱左右的大量临时工和非正规岗位不包含在内。胡志明这座拥有1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贫富差距巨大, 90%的市民月收入都集中在2000元人民币以下水平, 极少数教育水平较高的IT、金融服务业收入会在3000~6000元一个月的水平, 但是胡志明的物价并不便宜,这也是很多东南亚大城市都存在一样的问题。
6000人民币是否够在越南大城市装X?结论显然不是。6000元如何在胡志明这座东南亚城市生活,要取决与你的生活水准,我简单说下,这只代表个人经历,首先是房租,在越南最发达的胡志明市以一居室的房租为例, 大部分公寓月租从1000人民币到8000不等 ,1000元人民币的整租基本上就是最差的房间 ,没有风扇也没有空调,臭气熏天, 如果你想要在市中心居住,基本上最普通的套一房租在2500元一个月, 如果居住在离市中心30分钟摩托车车程左右的距离, 整租一居室房租在1800+左右一个月。越南最近几年房价飙升,大量人口涌入胡志明,导致居住成本越来越高,在越南第一大城市生活如果要达到国内一线城市同等生活水平,其成本压力并不比国内低。
吃饭的花销 方面,东南亚大部分公寓都是不提供中国一样的天然气灶或者煤气灶的, 因为安全的考虑, 大部分房间里都是用电磁炉等来做饭。如果你在越南生活,自己做饭的话其实一个月花销和国内差不太多, 大概在800-1500元左右, 如果你能找到当地人便宜的菜市场,这个成本还会更低一些。如果在外面吃饭,街边餐一般在8-15块一餐, 如果是去带空调的干净餐馆都是25块以上一餐。在胡志明市,比较好的地方在于 这里可以花60多块钱就可以吃到比较正宗的印度料理、100块上下吃到还行的日料,这个价格应该是国内一线便宜不少。基本算下来,如果你每个月大部分时间在外面吃饭, 一个月普通花销在1500-2500元左右 ,取决于你要吃的价位,对了,我这里没算上平时买水果零食和朋友聚餐的花销 。
交通费用的话,因为越南公共交通非常不发达,公交车基本不靠谱,如果租车,摩托车租金在300块左右一个月,油费在100左右一个月。如有正式工作,工资里的医保价格和国内差不太多,普通工作的话医疗保险平均算下来一个月在100人民币左右。旅行的费用差别比较大,看你去哪怎么玩,这个没有平均标准,但是一般一年一次旅行花费1000-2000块是至少的 ,如果还想干点不 健康 的事,那花费将会更多,找机会我单独说不 健康 的部分。签证方面,无论是常见商务签还是 旅游 签,一般是1个月,过期可以续签最长3个月,单次往返会比多次往返便宜点,如果是多次往返的,找代办30天签证一次费用在400-500人民币左右,三个月就是1500(根据签证条件收费不一,如果要周末办更贵)。在胡志明市平时 娱乐 喝酒喝咖啡,一个月至少300人民币起。
这样算下来,如果你住在越南大城市的中心区,一个月花销 至少在6000左右, 稍微有额外的支出基本上会超出6000。当然,如果你无所谓一定要住市中心,那费用就会低下来,就像在国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上班族,住市中心的也是少数,大多在通勤1小时范围内。我的几位在胡志明创业的朋友就住在离市中心摩托车距离1小时左右的地方,算上房租每月不浪费的话大概4000左右。
当然,我说的是外国人的标准,如果你按照胡志明本地人的生活,那6000人民币可以过得不错,但是越南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很多外国人是无法适应的。很多越南的“胡漂”,他们可以在郊区群租、吃最便宜的路边摊, 把每月全部生活费控制在几百人民币以内。这就是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的消费水平, 6000元人民币生活过得去,装X可能比较困难。当然,如果你去岘港或者越南其他小城市,费用明显少很多, 越南除了胡志明和河内两个大城市,其他小城市相对消费都不高,但生活水准也会相应降低。东南亚的其他大城市,如泰国曼谷、菲律宾马尼拉、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吉隆坡算是相对比较接近的水平, 6000元基本上是外国人在这些东南亚一线大城市生活的平均基准线,在内卷的今天,希望更多出海内容对大家走出国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