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尼海啸中有中国人死亡吗
没有。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踪。已经确认死亡的人数达到111171人,失踪人数则为127774人。
泰国确认遇难者总人数约为5393人,其中超过1000人为外国人。
斯里兰卡是受袭严重程度仅次于印尼的国家,其遇难者总人数约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约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确认的死亡人数约10749人,失踪人数约为5640人。
缅甸共有61人在海啸中遇难,而联合国估计该国死亡人数约为90人。 马尔代夫至少有82人遇难。
马来西亚警方称,该国共有68人遇难,大部分为槟榔屿居民。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非洲东海岸也有人员在海啸中遇难,其中索马里死亡298人,坦桑尼亚死亡10人,肯尼亚死亡1人。
国际救援人员认为,索马里的遇难者人数可能被夸大了。
Ⅱ 李连杰如何逃过的印尼海啸
印尼海啸李连杰:手托女儿,游出生天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8.9级大地震,地震随即引发全球百年来最大的海啸。印尼大海啸发生时,功夫巨星李连杰正携全家在马尔代夫度假。据悉,当时李连杰一家一行八人都留在临近海边的酒店内休息,非常危急,海水汹涌而至,直接灌进酒店房间。李连杰一手举着4岁的女儿,一手划水,几经沉浮,几乎丧命,劫后余生的他号召成立“壹基金”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拓展:
印尼海啸一般指印度洋海啸。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
Ⅲ 印尼海啸对中国有没有影响
印尼海啸对中国其实是没有影响的。要知道印尼属于网状岛屿国家,地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而岛屿国家的特点,导致每次发生地震的区域都能波及到大海,地震最容易引发海啸。而且印尼有147座火山,其中76座被认为是活火山。火山喷发也容易引发海啸。近些年来,印尼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和海滩度假胜地的普及使更多的人面临海啸的风险,特别对于印尼来说,大量的活火山和地震,使得这一国家面临的海啸要频繁的多。
Ⅳ 印尼海啸中国捐了多少钱
1. 印尼海啸发生时,中国政府捐赠了5亿2500万元人民币,旨在支持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2. 除了中国政府的官方捐赠,还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内地的非政府组织的捐款。
3. 若将非政府组织的捐款计算在内,中国对印尼海啸灾区的捐款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4. 这些捐款被用于帮助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受强震和海啸影响的地区进行灾后重建。
Ⅳ 2004年印尼海啸的浪高是多少 记住:是2004年那场海啸!!
2004年印尼海啸的浪高是多少?
2004年12月26日,一场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了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的海岸。这场海啸的浪高在某些地区达到了10余米。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具体位置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的海底。震级最初由当地地震局报告为里氏6.8级,但随后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美国测定的震级分别为里氏8.5至8.7级。最终,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国家地震情报中心分别将震级修正为8.9和9.0,而矩震级则被确定为9.3级,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三大的地震。
这次海啸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波及了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海啸引发的巨浪高达10余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印尼的亚齐省,海啸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印度尼西亚国家减灾协调局发布的数据,死亡人数达到了234,271人,失踪者1,240人,数十万人受伤或失去家园。许多村庄被完全摧毁,而且由于叛军自由亚齐运动的存在,该地区的救援和统计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总的来说,2004年印尼海啸是一场灾难性的自然事件,其影响之深远和破坏之巨大,令人震惊。
Ⅵ 印尼海啸中国捐了多少钱
中国向印尼海啸灾区捐款2.4亿印尼盾。据公开资料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在了解到印尼中苏拉威西省遭遇强地震和海啸的灾难后,积极响应,共同捐款2.4亿印尼盾,旨在支持该地区的灾后重建和救助工作。
Ⅶ 印尼海啸伤亡
印尼海啸伤亡有中国人吗?
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9月30日印尼官方确认,海啸已经造成832人死亡。
9月30日傍晚,截至目前,中国大使馆没有收到印尼地震海啸中任何有关中国人伤亡或被困的信息,大使馆还会继续通过各方面渠道搜集相关情况,请留意关注大使馆网站信息。
为什么印尼海啸死那么多而日本却死那么少
1,海啸发生位置不同,印尼地图上是个三角形,由海水阴面扑来,且海啸位置是印尼海滨度假区域,人员多且密集。
2,海啸来临的前的政府作为不同,印尼的视频上你可以看见,人们根本不知道海啸即将来临,在海边依然嬉耍,知道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而日本在海啸来临前已经作好了预警,因此很多人得以逃生。
3,地形状况不同,印尼海滨基本是一片平原,而日本却拥有很多的山,在得到提前的预警后,有足够的时间和位置提供避险。
4,其他的不多说了。
印尼海啸中有中国人死亡吗
没有。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踪。已经确认死亡的人数达到111171人,失踪人数则为127774人。
泰国确认遇难者总人数约为5393人,其中超过1000人为外国人。
斯里兰卡是受袭严重程度仅次于印尼的国家,其遇难者总人数约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约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确认的死亡人数约10749人,失踪人数约为5640人。
缅甸共有61人在海啸中遇难,而联合国估计该国死亡人数约为90人。马尔代夫至少有82人遇难。
马来西亚警方称,该国共有68人遇难,大部分为槟榔屿居民。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非洲东海岸也有人员在海啸中遇难,其中索马里死亡298人,坦桑尼亚死亡10人,肯尼亚死亡1人。
国际救援人员认为,索马里的遇难者人数可能被夸大了。
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印尼海啸的原因是什么?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而印尼却偏偏是海啸的多发地,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尼频繁发生海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简单介绍
印尼海啸:印尼海啸-简介,印尼海啸-发生过程_印尼大海啸
印尼海啸过后印尼海啸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
印尼海啸4100人无家可归。
海啸是1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发生过程
印尼海啸使大量游客死亡2006年7月17日,印尼当地时间3时24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这次的地震触发了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以及澳大利亚圣诞岛和可可岛区域海啸预警。
截至7月17日傍晚,已造成当地至少80人死亡。
截至7月18日,印尼地震引发海啸已造成357人死亡,其中包括来自沙特、巴基斯坦、荷兰、日本和瑞士等国的7名外国人,另有数百人受伤,5400多人无家可归,3万余人被撤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此时记者证实,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截至7月19日,印尼政府部门称,海啸中本国遇难者人数升至531人,另有270多人失踪。
印尼缺乏预警系统导致悲剧重演,海啸死伤惨重。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优素福·卡拉18日晚间说,国家救灾统筹机构18日已向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西爪哇南部地区提供了约110万美元的紧急救济经费,以帮助地方政府迅速展开救灾工作。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原因分析
1、地震震级大,震源浅
本次地震震级达8.7级,属于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2大全球构造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区内,印度板块,相对缅甸板块,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在巽他海槽斜向俯冲收敛。印度板块向缅甸板块下,长期俯冲,积累了巨大的应力和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壳剧烈震动。又由于震源浅,对海水的扰动强烈,引发巨大的海啸。
2、受灾地区没有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
印度洋海域国家均未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当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没有任何防备和避难知识的情况下,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太平洋海域的许多国家,为了预防海啸,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海洋学委员会组成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对海啸警报系统业务开展协调工作,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海啸预警,使人员的伤亡大大减少。
3、受灾地区对遭受地震海啸的潜在危险性估计不足
尽管此次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历史上也有地震海啸记载,但对如此大的灾难估计不足,也没能与国际海啸研究机构和有预警能力的国家开展积极的合作。
4、受灾地区社会防灾准备不够
一些受灾地区经济不发达,沿岸建筑缺少相应的抗海啸措施,海边的一些旅游、度假等公共建筑,缺乏防浪、避险设施,事先没有很好的防灾准备。再加上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灾难发生后,受灾情况不能及时获得,延误了灾后救援工作,客观上加重了灾害程度。
5、受灾地区正值旅游旺季,防灾意识弱
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本年度的圣诞节,是受灾地区的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云集海边,宾馆的入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游客处于放松休闲状态,当地人们忙于接待,防灾意识极低。
海啸相关文章:
1.应对海啸的方法
2.接到海啸来临时应该如何做
3.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大的海啸
4.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5.海啸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