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中国进印尼海域的船只叫什么

中国进印尼海域的船只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5 00:28:49

1. 印尼海底千年沉船捞出7万件中国文物,对方要价3亿,最后怎么样

在中国古代史中,不管是海上丝绸之路或是陆上丝绸之路都被看作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当今的实际情况,想要再现古代的丝绸之路似乎难度颇大,不过这样的优良历史传统自然是不会被历史淘汰,由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被认为是复兴丝绸之路的重要举措,如今备受世界瞩目。

距离“一带一路”的提出距今也有三年了,再回顾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时的内容,我们会注意到在这次开幕式演讲上专门提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千年沉船“黑石号”。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提到这艘沉船,它有什么样的故事?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这艘黑石号根据推算可能是在中国唐朝时期的沉船,在印度尼西亚海域被打捞之时船上载有的中国文物多达7万件,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物数量,中国相关博物馆也对这艘沉船曾经提出购买意愿,可惜由于对方开价高达3亿,经过综合考虑中国方面不得不放弃。

说到底是这一类人对于这艘沉船的认识不足,首先沉船并不是中国的,船上的中国货物也已被买走,只是归途遇到意外沉了,何来民族的悲哀?国内文物界也提出购买方案,然而对方要价不合理,非我们过错,何来国家耻辱一说?考古不分国界,对于黑石号来说它的最大历史使命就是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而不是被用作民族争斗的武器。

2. 马六甲海峡属于哪个国家

马六甲海峡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是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

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2)中国进印尼海域的船只叫什么扩展阅读:

一、海峡历史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着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二、沿岸国家

马六甲海峡的沿岸国家,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其中印马两国一直反对外部力量介入马六甲海峡,认为这将是对其主权的侵犯。

一直以来,沿海三国对处理马六甲海峡事务遵循三原则:

沿岸国家对附属海域拥有主权和维护安全的义务;承认相关大国在该区域有利益;一切行动必须尊重国家主权和依据国际法。

沿海三国于1971年11月签订了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公约,反对海峡‘国际化’,宣布三国共管海峡事务。

专家认为,沿海三国会有选择性的接受各大国的帮助,但只是提供装备、后援、训练之类的低度、间接帮助,只能间接地提供帮助来加强对海峡的巡逻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海盗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让大国国直接介入马六甲海峡事务。

3. 望加锡海峡详细资料大全

望加锡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段的海峡。位于加里曼丹与苏拉威西两岛之间(东经117度30分,南纬2度零分),北通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与弗洛勒斯海。既是中国南海、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美国军舰来往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长约800公里,一般宽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

望加锡海峡(Makassar Strait),印尼语作Selat Makasar。

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段的海峡。位于加里曼丹与苏拉威西两岛之间(东经117度30分,南纬2度零分),北通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与弗洛勒斯海。既是南中国海、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美国军舰来往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长约800公里,一般宽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峡中多珊瑚礁。东岸乌戎潘当是优良的商港和军港。沿岸渔业发达。海峡是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之间的重要通道,为东南亚区际间近海航线的捷径。是世界上有重要军事和经济意义的八大海峡之一。

东北-西南走向,长800公里(500哩),宽130~370公里(80~230哩)。为深水航道,多岛屿,其中最大岛屿有劳特(Laut)岛和返薯野塞布库(Sebuku)岛。海峡婆罗洲一边主要居住地为巴厘巴板(Balikpapan),西里伯斯一边最大居民点为乌戎潘当(旧称望加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荷联军于1942年1月在此与日本海军交战。

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经济作用,军事作用,爪哇之战,海峡两岸,周边国家,航运航线,海峡海盗,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

太平洋中西部连线西里伯斯海与爪哇海的狭窄水道。位于印度尼西亚西里伯斯岛(东)与婆罗洲(西)之间。东北-西南走向,长800公里(500哩),宽130-370公里(80-230哩)。海峡婆罗洲一边主要居住地为巴里把板(Balikpapan),西里伯斯一边最大居民点为乌戎潘当(旧称望加锡)。 望加锡海峡

战略地位

望加锡海峡是亚洲和欧洲间的重要洲际海上航道,是从中国南海、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重要航线,也是东南亚区际间航线的捷径,是世界上有重要军事和经济意义的八大海峡之一。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连结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舰艇常常经由望加锡海峡和龙目海峡往来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日本联合舰队与盟军曾在1942年1月在望加锡海峡进行过闻名于世的望加锡大海战。望加锡海峡对海上交通运输有重要作用,对海军利用该海峡进行南北机动和两洋兵力互相支援亦有重大价值。因此,它们始终是各国激烈争夺与控制的海上要道。

经济作用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90%的世界贸易手没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尽管陆地运输和空运也将快速增长,但是,据预测,到2010年国际海运货柜的吨数还将翻一番。横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1366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漏喊。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三条海峡是穿越印度尼西亚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望加锡海峡

军事作用

马六甲海峡、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朝鲜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波斯湾、荷姆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巴拿马运河、佛罗里达海峡、阿拉斯加湾、非洲以南和北美航道等16个海峡是因为这些海峡,分别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洲际海峡、沟通大洋的海峡、唯一通道的海峡和主要航线上的海峡,它们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在全球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望加锡海峡 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北连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和弗洛里斯海,长740公里,宽120—407公里,大部分水深 50—2458米,平均深度为967米。望加锡海峡是亚洲和欧洲间的重要洲际海上航道,也是东南亚区际间航线的捷径。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连结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舰艇常常经由望加锡海峡和龙目海峡往来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日本联合舰队与盟军曾在此进行过闻名于世的望加锡大海战。 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不仅在进行海上交通运输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海军利用该海峡进行南北机动和两洋兵力互相支援亦有重大价值。因此,它们始终是各国激烈争夺与控制的海上要道。

爪哇之战

1942年1月间,南下入侵的日军以东、北、西三面向荷属东印度进攻。1月10日,天刚破晓,荷属东印(印尼)这块被19世纪作家爱德华·杜韦斯·德克尔称之为“环状绿宝石”的风水宝地呈现不祥之兆。日本对荷属东印度早已垂涎三尺,因为此地位于亚澳两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是控制两大陆两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日本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他们进行战争所迫切需要的石油。 此役,日军俘虏荷印军和美澳军约8万人,缴获飞机177架,夺取了170万吨的石油,并得到了破坏不很严重的油田设施,为其战略进攻提供了急需的石油。在印尼登入作战期间,还发生过望加锡海战、巴塘海战和爪哇海战,同盟国损失巡洋舰5艘、驱逐舰7艘,日军仅有运输船4艘、扫雷舰1艘和巡逻艇1艘被击沉。

海峡两岸

东岸乌戎潘当港 乌戎潘当(UJUMG PANDENG)是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首府。旧名“望加锡”,华人简称“锡江”。人口70.9万(1980)。位于苏拉威西岛西南端,扼望加锡海峡、弗洛勒斯海和爪哇海的咽喉,当首都雅加达与东部各岛航线的中途,亚澳两大陆之间的交通枢纽。距马辰港328海里,至苏拉八亚港440海里,至三宝垄港596海里,至雅加达775海里。港区沿海岸南北伸展,外有小岛和防波堤保护。南部为哈塔码头,长475米,沿边低潮水深9.5米,码头上有5座仓库,每座3400平方米。北部为苏加诸码头,长1370米,沿边低潮水深8.5-9.5米。全港码头线总长1840多米,10多个深水泊位。除南北码头外有14个系泊浮筒,一字排开。内锚地低潮水深11米,可供锚抛。 乌戎潘当港也是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开放的四个海港之一。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的最大港口、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港外小岛罗列,并建有长堤;港内水深,设备优良,可泊万吨海轮,为优良的商港和军港,货物集散范围除苏拉威西本岛外,到达小巽他与马鲁古群岛。市内有食品、纺织、皮革、印刷、造船等工业。商品种类繁多,用藤、棕榈和马鬃等为原料编织的日用品精巧细致,闻名遐迩。有良好公路联系岛内,与雅加达、泗水、万鸦老、安汶及古邦等地有航空线。城里有现代化住宅和旅馆,还有17世纪荷兰式建筑,有哈桑努丁大学。附近马罗斯县的石灰岩洞穴,有5000年前的石器、壁画及生物化石,已辟为列昂列昂史前期公园。 西岸巴厘巴板港 巴厘巴板港(Balikpapan)位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东部沿海,濒临望加锡海峡的西侧,北踞打拉根港387海里,山打根港563海里,东南距乌戎潘当港302海里,西南距马辰港322海里,至丹戎不碌港764海里,至新加坡港1052海里。是加里曼丹岛东南部的石油输出港。附近有近海油田。港口距机场约8km。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北风,年平均气温为29~32℃。每年雾日有4天,雷暴雨日有32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约3000mm以上。本港为半日潮港,平均潮差1.5m。经纬度:01°16'S,116°48'E。 巴厘巴板是印度尼西亚城市。在加里曼丹岛东岸,西临巴厘巴板湾,东滨望加锡海峡。人口28万(1980)。东加里曼丹石油生产中心,兴起于十九世纪末,有炼油厂,出口石油及其制品。与南北两头的丹戎和贝卡萨油田有油管联系。 巴厘巴板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12个,岸线长2159m,最大水深12m,其中油泊位占10个,可靠3.5万载重吨的油船。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及拖船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为25吨,拖船功率为1765kW,还有直径为152.4~254毫米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仓库库容达8.5万吨。装卸效率:原油每小时1000吨,航空油每小时500吨,石脑油每小时为1200吨,煤油每小时800吨。主要出口货物除原油及油制品外,还有木材、粗石腊、藤条、废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大米、水泥、机械、布匹、铁、玻璃器皿及面粉等。

周边国家

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段。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面积1904443平方公里,人口2.15亿(2004年印尼国家统计局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民族语言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望加锡海峡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纽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海岸线长54716 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世界银行数据)。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5-27℃。首都是雅加达(JAKARTA),人口838.5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重要节日有伊斯兰教开斋节、宰牲节;5月20日民族觉醒日(纪念1908年印尼民族运动组织"至善社"成立);8月17日独立日。

航运航线

望加锡海峡涉及两条重要航线: 远东—澳大利亚航线 中国、日本至澳大利亚西海岸航线需要经民都洛海峡、望加锡海峡以及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 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 此条航线以石油运输线为主,此外有不少是大宗货物的过境运输。该航线东经马六甲海峡(20万吨载重吨以下船舶可行)或龙目,望加锡海峡(20万载重吨以上超级油轮可行)至日本。

海峡海盗

望加锡海峡是从亚洲前往澳大利亚的重要通道之一,地形复杂,近年来该海峡包括海峡前方的爪哇海海域已成为国际海盗活动猖獗的地区之一,过往商船遭遇抢劫、船员遭遇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多年海上航行经验、曾经数次经过这一带海域的船长说,望加锡海峡的海盗主要有两大类十多个帮派。其中一类是组织严密的职业海盗,已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团伙。他们一般持有高科技的犯罪工具,对海上航行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有关各方的协力打击下,势力已日见衰弱。第二类海盗通常是海峡附近岛屿上的渔民。他们平日为民,夜间成匪,每当有船只经过其机动小艇的“作战半径”时,他们就会驾驶摩托艇,趁夜色爬上大船甲板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一旦被人发现就跳海逃走,很多商船不堪其扰。

旅游资源

魅力之城--印度尼西亚望加锡。 地理:位于印度尼西亚(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苏拉威西(SULAWESI)岛西南沿海,濒临望加锡(MAKASSAR)海峡东侧南端的入口处,是印度尼西亚的主要港口之一。该港扼亚澳两洲间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它还是印尼东北地区内外贸易的集散中心。主要工业有纺织、香料、鱼罐头及农产品加工等,港口距机场约20km,每天有定期航班飞往雅加达及苏腊巴亚等地。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东风。年平均温度最高30℃,最低22℃。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mm。属日潮港,平均潮差0.7m。临近的地方有可以休闲地修养的岛屿与美丽的山坡,乌戎潘当的码头与机场渐渐发展成连线印度尼西亚东部和西部的重要纽带。大多数游客们为了到答纳托拉雅(Tana Toraja)而经过这里,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这里消磨时间。 望加锡海峡 历史:望加锡(Makassar)在1971年被改为乌戎潘当,据说是因为这里有很多一种叫潘当的椰子树。相传约在1000年前,望加锡人从印度尼西亚西部各岛和中南半岛陆续迁来。15世纪曾建早期封建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1607年后受荷兰殖民统治,曾不断进行反抗斗争,1945年与国内各族人民一起获得国家独立。望加锡人由20~40户组成一个村落。住房多为高脚茅屋。附近马罗斯县有石灰岩洞穴,有五千年前的石器、壁画及生物化石,已经被辟为列昂列昂史前期公园。

4. 半潜船的发展概况

中国半潜船发展概况
中国是继荷兰之后第二个建造自航式半潜运输船的国家。
1999年12月,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向广船国际订造了“泰安口”号18000吨级半潜船,和姊妹船“康盛口”号。同时,台湾高雄造船厂为挪威船东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半潜船BLUE MARLIN(蓝色马林鱼)号。(“口”字系列是中远集团对滚装船和半潜式船的命名方式)
“泰安口”号是中国大陆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自航式半潜运输船,由荷兰Vuyk Engineering Centre公司完成基本设计,然后由广船国际委托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完成详细设计。2001年9月18日在广州广船国际下水,2002年12月18日交付客户首航。该船总长156米,型宽32.26米,型深10米,干舷吃水7.50米,航速14节,续航力13000海里,造价2.75亿元,挂中国旗,入挪威船级社(DNV)。拥有一个32×126米的装货甲板,总面积4065平方米,总载重量17550吨,甲板负荷18t/m2。全船共有43个压载水舱和2个浮箱,借助4台大排量低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每小时可快速压排水4500立方米,压入及排出压载时间少于4小时,可让开放式载货甲板垂直下潜至9米深度。可在海上承运重10000吨以上的货物。主要用于海洋托运大型钢结构件、海上石油开采平台、潜艇、军舰等。该轮在设计上符合无限航区要求,能够满足各种气候的海区(如北冰洋海区)。
2004年投入营运一年多的泰安口轮进行加宽技术改造,以使适货范围更广。经过改造的泰安口轮,由32.2米加宽到36米,载重吨由1.8万吨增加到20620吨。以更适货的技术规范承运了多项大型海上钻井平台。
在海洋尤其是深海海域中,要精确固位船身位置有一定难度,普通船舶需要抛锚定位。而泰安口轮配备有国际最先进的DP动态定位系统和SSP-5吊舱式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机舱采用高自动化一人驾驶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按电脑设定的航线自动行驶。DP动态定位系统,通过卫星定位、高精度的位置传感器、风力风速仪、电罗经等各种参数的运算,可敏锐地进行动态定位,自动控制主推进器、侧推器,使船舶稳定定位在任何预先设定的位置。遥控整个压载水系统,使船舶保持合适的纵倾、稳性和摇摆周期。
泰安口安装有两套船艏侧推器,每套功率800KW。船尾两套SSP-5吊舱式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总功率达2×4700KW,由德国SIMENS公司和Schottel公司联合研制,采用双螺旋桨形式,分别装在一加长轴的两端,转向相同。采用三台中压3900KW发电机组为两台4700KW吊舱推进器和两台800KW侧推器供电。为防止谐波对低压系统的影响,电力系统中增加了两台交流机组向低压配电板供电,实现了中、低压系统的电、磁隔离。
由于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器替代了传统的大型主柴油机、巨型舵叶推进形式,使得轻巧的螺旋桨可以360度回转,配合DP动态定位系统,能够控制船舶在极小的回旋半径和范围内灵活操纵,实现船舶精确定位,即使是遭遇8级风浪仍能不受影响。
姊妹船“康盛口”号与泰安口技术参数一致,于2003年8月28日在广州交船,8月29日首航前往新加坡装载Transocean公司的Ron Tappmeyer钻井平台到印度KUTCH湾。该平台长74米,宽61米,高134.44米,重达12500吨,属于超重、超长、超宽、超高的“四超货物,下潜深度达到17米。10月17日运至印度,首航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8月,中远航运根据市场需要又对康盛口轮进行了加宽改造。
随后,在2007年,中远船运再次向广船国际订购2艘五万吨级半潜船“祥云口”和“祥瑞口”号,此2艘船50000载重吨,总长216.7米,装货甲板178米,型宽43米,总面积超过了1个标准的足球场,可承运世界上90 %以上(单件货物重量48000吨以内)的各种石油钻井平台及大型海洋工程产品,是目前世界上能够承运单件货物重量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船舶之一。该船型采用先进的双独立机舱、双螺旋桨电力推进系统,在一个机舱或推进系统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凭借另一个独立机舱和推进系统,可继续提供稳定的动力;配备了同类型船舶中最先进的压载系统,船舶从最大下潜吃水的26米起浮至正常状态比同类船要快,大大降低了货物装卸的时间和风险,这些先进的设计和配置可以最大限度确保船货安全,以满足大型海工产品对运输安全的特殊需求。首制船祥云口轮2011年1月20日投入经营,并首航圆满完成了在新加坡装载两艘118.8米、宽30.40米、共重31000多吨的大型海洋工程驳船往非洲任务。
中交集团下属的中交航运有限公司拥有2条自航式半潜船,其中一条名为“发展之路”(DEVELOPING ROAD)的半潜船子母船,该船1978年建造,长215米,宽38米,总吨位28592,挂马耳他船旗。“发展之路”是25000吨级的航行于无限航区的半潜船。是国内自行设计的第一艘( 也是世界首创的) 由LPG 船改装成的自航式半潜船。悬挂别国国旗从事营运,主要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航行地域航线少受限制,有利于航运企业的经营。另一台新建半潜船“希望之路”(WISH WAY)也已在2010年10月22日装载着单件重约4000吨的货物从山东蓬莱巨涛海工基地驶往澳大利亚丹皮尔港,开始首航。
“希望之路”型长156米,型宽36米,型深10米,最大潜深19米,举升甲板总面积4300平方米。该船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大吨位自航半潜船,将主要承载海洋石油开采平台、大型工程船舶、大型海洋工程构件、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等特种大型货物。“希望之路”通过变压、变频装置联合或独立控制2套推进电动机驱动螺旋桨,在首部设2个首侧推器,尾部设2个襟翼舵,具备DP-1级动力定位能力。在左右尾浮箱上各设一个钢丝绳锚绞车及辅助作业锚,具有浅水锚泊功能。同时,“希望之路”在国内创新采用24全脉冲交流—直流—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大量采用以总线通讯和光纤传输技术为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所有控制均可通过计算机可视界面遥控完成,实现全船数字化远程遥控;新研发的船用多媒体综合数据处理及通信系统(MDPCS),通过可视化智能化人机界面,远程监测观察各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和自动工况评估,实现了岸基部门对船舶远程调度、远程指挥、远程管理的可视实时监控。
广州打捞局拥有一艘3万吨级自航式半潜船“华海龙”号。华海龙”号总长182.2 米,型宽43.6米,型深11米,满载航行吃水7.5米,载重量3万吨,举力2万吨,主甲板面积6270平方米,航速12节,具有DP-1级动力定位功能,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承建,续航力10000海里,自持力60天,可在无限航区航行及进行半潜作业。该船已于2012年3月完成首航。
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拥有一艘5万吨级自航式半潜船“海洋石油278”。“海洋石油278”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承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708研究所担任设计方。2010年3月31日,海油工程公司与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建造合同,2010年7月19日,“海洋石油278”开工建造是招商局重工继“华海龙”之后建造的第二条半潜船。船东、船厂、708所和中国船级社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历时近两年,以同类船舶最短的建造周期建成了这艘世界上先进的半潜式自航工程船,并于2012年3月15日成功交船。该船船体总长221.6米,型宽42.0米,型深13.3米,半潜吃水26.8米,含压载水的装载量为50424吨,总载重量53500吨,是世界上第一艘带动力定位的5万吨级以上的自航式半潜船。该船具有DP-2级动力定位功能,全电力驱动,自动化程度是目前国际上同类船中最高的。
“海洋石油278”甲板面积75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可用于大型组块的浮托法安装、装卸,运输钻井平台以及其他大型钢结构物;“海洋石油278”亦可可作为浮船坞,承担特种工程船舶坞修;可以运输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还能兼做深水工程支持船,其先进强大的动力定位系统和自航能力,能与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同步航行,提供海管等大型工程物料供应,服务于无限航区。“海洋石油278”由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荷兰DOCKWISE运行。
此外,浙江夏之远船务也拥有一艘4万吨级自航式半潜船“夏之远6”轮。“夏之远6”轮是一艘采用先进电力推进技术的自航半潜船,该轮船长195.2米,船宽41.5米,总吨32793,载重吨38000,最大下潜深度23米,甲板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该船于2012年11月开始首航。
中远航运五万吨半潜船
除了泰安口和康盛口外,2008年8月28日,中远航运委托广船国际建造的两艘5万吨新型半潜船,首制船正式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船预计将在2010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亚洲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半潜船。
5万吨半潜船是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开建的第一艘海洋工程船,由广船国际和黄埔造船厂联手建造,两艘总造价约7亿元。该船采用数字化操控、双独立机舱、双螺旋桨、电力推进等先进技术,总长216.7米,型宽43米,型深13米,装货甲板长178米、宽43米,总面积超过1个标准足球场,载重量50000吨;上浮满载货物吃水9.68米,下潜吃水26.8米,配有DPZ级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航速14节,续航力达18000海里;全船压载舱容量达8万吨,压载水舱达90多个,借助大型空气压缩机压载时间仅需4小时;该船主电网为6600V,60HZ中压电网;全船结构设计上己考虑日后稍加改装,即可增大尺度和载重量。能以下潜方式装运重3万吨、重心高25米的钻井平台,还可通过船侧或艉部将重2万吨的成套设备装船。
该船船体为钢质全焊接结构,带球鼻艏,配双桨双舵和双艏侧推,四台主柴油机发电和电力推进,船型为重载甲板船,全船用板量两万余吨,主船体钢板厚35毫米,高强度钢用量大,在建造过程中对电站调试、船体焊接、密性试验等方面有较高要求。按照合同,首制船将于2010年9月30日前交付。另一艘姊妹船2009年3月30日在黄埔造船长洲厂区开工建造,预计2011年3月30日交付使用。至2009年8月31日,5万吨半潜船首制船船体首个分段(机舱后段底部分段)已经吊装进坞搭载。这标志着该船由分段制造转入实质性分段搭载总装阶段。 2011年6月28日,5万吨半潜船“祥瑞口”号在广州市南沙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举行建成命名仪式,并将在下月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我国华南地区在高端、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建造水平再上新台阶,并将提升我国远洋特种船舶运输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随着全球石油消费快速增长,油价屡创新高,深海油气工程投资方兴未艾,钻井平台、油气生产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运输需求快速增长。而全球适合海上大型平台运输的自航式半潜船仅有19艘,运力严重不足。而全球5万吨级别以上半潜船只有10条,除中远航运外暂无其他新船订单,这10艘半潜船中有6艘为平均船龄超过21年的单壳油轮改造而成,2艘为船龄19年的杂货船改造而成,剩余2艘也是预计2013-2014年将要退役的老旧船。中远航运这两艘5万吨新型半潜船投入使用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已签订68项大型海上工程设备运输合同,合同档期已排到2010年。继2011年初成功联手打造了华南地区首艘5万吨半潜船“祥云口”号之后,2011年7月23日,由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合作建造的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5万吨半潜船2号船——“祥瑞口”号也顺利交付船东,即日投入运营。
该型船是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为满足全球深海油田开发和建设运输需求而量身订造的特种船舶,共计两艘,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力推进、数字化操控等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极高、设计难度大、结构复杂、建造要求高、建造计划性强等特点,是中船龙穴造船基地海工区打造“华南最大的海洋工程建造基地”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华南地区船企首次详细设计与建造如此复杂和高难度的特种海洋工程船,开创了中船集团公司两家船企合作造船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华南地区高端、高附加值特种船的建造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5万吨半潜船的建造和核心建造关键技术的突破,黄埔造船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实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而随着两艘半潜船的相继投入运营,船东中远航运的特种专业船队能力也再次得到了提升,其在海洋工程运输技术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海军首艘半潜船加入战斗序列 排水量2万吨
2015年7月10日上午,首艘半潜船东海岛船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舷号868,长175.5米,宽32.4米,排水量20000余吨,装备潜浮压载系统,有较强的滚装能力,可对重型装备构件及小型舰艇进行拖带、运输,同时可作为临时船坞对受损舰艇实施海上抢修。
世界半潜船市场概况
世界上主要有四家公司经营半潜船业务,处于寡头垄断状态。除了中远航运外,另外三家是荷兰道克维斯(DOCKWISE)航运公司、挪威OCEAN HEAVYLIFT(OHT)公司和荷兰FAIRSTAR公司。
荷兰DOCKWISE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多用途海洋重型运输公司,有各类半潜船共计22艘,载重吨合计78.3万吨。其中5艘为运送游艇专用,6艘为改装油轮(T系列),9艘为开放式甲板,平均船龄为22年。其中船龄超过20年的有19艘,多数将在10年内退役。2006年12月23日,Heerema(76%)和WW(24%)把其持有的Dockwise股权全部出售给全球着名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3i,成交价格超过7亿美金。3i决定Dockwise当时的管理团队继续管理公司。
挪威OCEAN HEAVYLIFT(OHT)公司现有半潜船4艘,全部为油轮改造而来,载重共计1.73万吨,平均船龄23年。第一条由油轮改装而成的半潜船“Eagle”轮于2006年11月下水投入营运。第四条船“Hawk”轮于2008年10月下水投入营运。
荷兰FAIRSTAR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8日,总部位于鹿特丹。该公司将两条半潜驳船改造成带有自航能力的半潜船。其中“Fjord”号轮,船龄8年,载重24500吨,2008年初交付使用。“Fjell”号轮2008年底交付,船龄也是8年,载重19300吨。
其他潜在竞争对手主要是挪威SEAMETRIC、荷兰ROLLDOCK、COMBI-LIFT三家。其中挪威SEAMETRIC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建造全球首台起吊能力2万吨的双承重吊船,以及两艘35000吨级半潜运输船。荷兰ROLLDOCK订造了8艘8300DWT和4艘10000DWT的半潜式重件运输船,首条于2009年初交付使用。COMBI-LIFT订造了4艘11000DWT的半潜式重件运输船,已下水了2条。
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竞争对手是中国振华港机集团。1998年以前,荷兰DOCKWISE公司的半潜船,垄断了全球港口机械远洋运输。振华港机建造的港口机械均要花费巨额资金租用其船舶运至欧美。既贵又不准时,还屡屡加价。逼得振华港机一口气建设了22艘六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将荷兰DOCKWISE挤出了港口机械运输市场。面对传统市场萎缩,荷兰Dockwise抓住深海油田开发的机会,将半潜船逐步深度介入石油钻井平台市场。而振华集团在近两年也开始迅速进入半潜船运输市场,改建的半潜船有四艘。
2006年,墨西哥湾受到两场飓风毁坏的113个石油钻井平台多数需要移往韩国等亚洲地区修复,而且随着近海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开采远海石油的大型海上钻井平台需求迅速增长,因此半潜船业务也进入繁荣期。
世界最大半潜船
荷兰DOCKWISE公司旗下BLUE MARLIN(蓝色马林鱼)号半潜船,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半潜船。由台湾中船集团高雄小港造船厂建造(HNO.725),2000年4月交付,最初为挪威奥斯陆海上重型运输公司所有,2001年7月6日转卖给荷兰DOCKWISE公司。该船长217米,宽42米,吃水10米,无遮拦装货甲板长178.2米,面积7215平方米,主发动机功率12640千瓦,2台推进器功率各为2000千瓦,总吨位57000吨级,航速14.5节,航程25000海里,船员55人。该船还有条姊妹船,叫BLACK MARLIN号,也是57000吨级。
2004年,蓝色马林鱼号在韩国现代蔚山尾浦造船厂经过3个月改装,将船身加长7.5米,达到224.5米;船身加宽21米,达到63米;型深13.3米,总吨位提高到76410吨。正常吃水10米,最大下潜深度28.4米,船尾甲板最大淹没深度16米。无遮挡甲板面积增加到11227平方米,甲板负荷27.5t/m2,能运送73000吨以下的货物,航速13.3节。推进主机改为2台Azimuth吊舱式推进器,每台Azimuth功率为4500KW,可360度旋转,能提供运载重大件货物时极佳的操纵性和耐波性。
世界最危险的海运任务
半潜船建造复杂,而使用过程更是凶险异常,由于装载的都是成千上万吨重的超大型部件,重心高,稳性差,易受风浪打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船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此在每个航次前,都必须用专业软件计算船舶装载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以控制风险。1999年11月2日,荷兰Dockwise航运公司的“Mighty Servant 2”号半潜船在印尼海域触礁沉没,当时有5名船员遇难。2006年12月6日上午,装载着钻井平台“Aleutian Key”号的荷兰Dockwise航运公司的半潜船“Mighty Servant 3”号在安哥拉Luanda港水域作业时意外沉没。事故发生时海面风平浪静,但从事故发生到半潜船沉没仅30分钟。“Mighty Servant 3号”上21名船员都被救出。钻井平台“Aleutian Key”号也安然无恙,钻井平台上83名乘员无一伤亡。
在国外同行屡屡失手的时候,2003年2月,中远航运泰安口轮首航从印尼顺利承运重约3000多吨的新型船坞抵达韩国,标志着中远航运成功进入了市场。
2003年5月,泰安口轮第二航次,从新加坡成功运载Atlantia公司的Seastar收紧式海上钻井平台(长98 x宽98 x高36米,重5800吨) 到美国得克萨斯州Corpus Christi。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首次建造的超大型深海石油开采设备,也创下了中当时中远航运货物单件重量最大的记录。
2003年7月,泰安口轮在越南现代造船厂装载马来西亚Talisman公司的大型石油天然气钻井平台中央处理模块(TOPSIDE)到泰国湾,该模块长60米、宽32米、高64.2米、重心高度30.35米、重10900吨、造价近9亿元人民币。然而由于货主故意少报了货物重量,导致该钻井平台模块滚装过程中稳定性极差,严重影响船舶和货物的安全。技术人员经过测算后,认为原因是货物重量多出100多吨。船长几次与货主协商,要求采取减轻货重措施,但对方却说超重问题是由船舶水舱存水量不准所致。为了用事实说服货主和厂方,三方人员组成联合核查组,把水舱逐个打开,核查存水量,最后所得的数据充分证实了船员的计算是完全准确的。货主不得不接受了船长的建议,将平台高处120多吨淡水排出,减低了重心高度,最终顺利完成了海上定位安装。
2004年1月,泰安口轮第四次任务,采用潜装潜卸方式,从韩国三星船厂运载Conoco-Phillip公司的Magnolia收紧式钻井平台模块到美国Corpus Christi,该模块长85米,宽85米,高45米,重10900吨。泰安口轮不仅要将这一庞然大物顺利承运到目的地,而且还要在海上与钻井平台支柱进行以厘米计的高精度动态定位对接。在全体船员努力下,运用DP动态定位系统,创造了一次成功的纪录。
随后在第5航次中,泰安口轮要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航道内装载长64米、宽29.98米、高13.6米、重4678吨的海上天然气生产加工平台和长30米、宽28米、高10米、重量2771吨的控制平台。由于内河航道狭窄,过往船只频繁,潮水流速较大,下潜装载时又不准封航,还需进行2次下潜作业。可以说操作起来异常复杂。货主对此十分担心,专门请来10多位国际专家进行专题论证。为了消除货主的忧虑,时任船长主动向货主和专家介绍船舶的先进性能及泰安口轮的装载经验,在船员齐心协力下,克服了风大、流急、来往船只频繁等诸多不利因素,顺利将货物装上了船舶,赢得了货主和专家的称赞。
在泰安口轮投入营运前,世界超大型货物运输市场一直被欧洲国家所垄断。在中国海运商的努力下,成功打破了这个局面。2004年9月,在世界最大石油企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对泰安口轮审核过程中,2名特派随船国际资深审核员以苛刻方式对407项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核,最终以90.7高分通过,成为中远系统第一艘通过埃克森美孚高级客户第二方管理审核的船舶。
2006年8月14日,泰安口的姊妹船——康盛口轮,只用了约8小时,在韩国蔚山成功滚装海上重达6386吨的石油平台PUQC,创下了世界同类船、同类货物滚装新纪录。整个装载过程只用了7小时54分钟,比计划的装载时间缩短了3个半小时,同时也创造了滚装同类货物的新纪录。
2009年1月3日上午,中远航运新型半潜船泰安口轮在马来西亚,利用DP动态定位系统将高94米、宽102米、重约12900吨的BOA项目上层模块定点安装成功,再次刷新了半潜船DP安装作业单件货物重量的历史纪录。

5. 马六甲海峡地图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端口,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管辖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由于日本列岛缺乏以原油为代表的地下能源,而马六甲海峡正是日本国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因此马六甲海峡还被誉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注意: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

交通枢纽

马六甲海峡: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王国的南部,面积为65000㎞²。海峡长度为800千米,状似漏斗,


其南口宽只有65千米,向北渐宽,到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市和泰王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千米。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端口。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的着名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因此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北口宽,南口窄。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25-27米。航道最窄处在东岸波德申港附近的1.8米浅滩处,宽约5.4公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20米的巨轮。两岸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东西海岸线每年可伸展60-500米。西岸多大片沼泽与广大的泥质岛屿,大船不易靠岸;东岸有零散的岬角或岩岛,便于船只停泊。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年有五万多艘货轮、油轮及其他船只通过该海峡。


海峡历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着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自然环境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所属的苏门答腊岛之间。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为1185千米。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25-115米。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海峡西岸地势低平,多大片沼泽、泥质岛屿和红树林海滩,大船不易靠岸。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搁浅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龙目海峡,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00年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航道疏浚和综合治理是非常艰巨任务。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米,一般约为27米,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米。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苏门答腊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从地质上看,马六甲海峡是巽他陆棚的组成部分,在第四世纪开始阶段(大约160万年前)是一片延绵的低地,自第三世纪后期(大约700万年前)至今似未曾受到过地壳运动的影响,轮廓是因后冰期高纬地区的陆冰融化而上涨的海水浸泡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两岸常可看见海岸沼泽,沿苏门答腊东部的海岸便有一处面积很大、地势低洼的沼泽林。海峡两岸均泥沙淤积,大河口附近泥沙淤积外展程度不等,在马来亚沿海,每年泥沙淤积外展幅度约为9米,而到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则约为200米。


马六甲海峡地区气候湿热,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年平均降雨量由1941毫米到2565毫米不等。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海峡东部海水表面温度为30.5-31℃(87-88℉);西部海水表面温度则可比东部水温低4℉。由于紧接陆地又有几条大河注入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水含盐度低。

马六甲海峡,沿岸美丽富饶。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左右。热带丛林遍布两岸,高达60米的常绿树随处可见。各种藤萝攀缘植物,像天罗地网缠绕在巨树之间。两岸又是热带橡胶、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地。西北端的槟榔屿,风光秀丽,被誉为“东方明珠”。


战略地位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三个大国:中

马六甲海峡

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万m3)经过马六甲海峡。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在20世纪,苏门答腊东部沿海离巽他陆棚不远地区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开始在马六甲海峡勘探石油。除其他船只外,马六甲海峡还可供来往于中东油田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海港之间的大型油轮航行。

6. 现在印尼跟中国关系怎么样

近年来,印尼在南海的纳土纳岛上加强了军事设施建设,包括海军基地、陆军基地和机场等。这个岛屿曾是中国的领土,现在印尼与越南争夺其主权。纳土纳岛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附近,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印尼计划在该岛部署潜艇、护卫舰等海军兵力,以及陆军步兵、装甲兵、防空兵等力量,总兵力将达到4000人。此外,印度在马六甲海峡的西口也建立了军事基地,部署了大型护卫舰和反潜巡逻机。这些举动使得马六甲海峡的局势变得紧张,可能会被两端封锁。
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印尼和大马三国共管,为什么只繁荣了新加坡?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在殖民时代早期,英国在马六甲海峡抢建了3个港口,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合并称为海峡殖民地。而在这三个之中,地理位置最优的当属新加坡了。因为新加坡港位于海峡东侧,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新加坡更适宜建立港口。而在西岸(印尼一侧)则大多数是沼泽和浅滩,大船不易靠岸,从而造就了西岸没有大港口的现状。尽管印度尼西亚在马六甲海峡苦心经营,可惜其在这一带最大的棉兰港,货物吞吐量并不大。
新加坡的廉洁高效
1965年,新加坡被马来亚联邦踢出,被迫独立。独立后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的领导下,秉持着廉洁高效的原则,积极发展经济,吸引外国投资,建设了一系列的港口设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大型船只进入印度洋,为何不从印尼穿过去,而要走马六甲海峡?
印尼虽为东盟十国之一,但其是典型的伊斯兰国家,其国内时不时会有宗教、民族冲突,有很多人往往会沦为穷人。
印尼准备采购美国6000吨的军舰,用来针对马六甲海峡?
近日,据媒体报道,印尼准备从美国采购排水量6000吨左右的军舰,并威胁周边国家要扩大地盘,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该国买回军舰后是要用来针对马六甲海峡吗?难道南部海域又有一个国家想要走越南的老路?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海岸线总长54716千米,西南部是印度洋,东南与澳大利亚相望,而且还管辖着部分马六甲海峡,这个亚洲多国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另外该国众多海域内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经济发展对这些资源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但由于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与邻国越南在争夺海洋资源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于是便试图寻求大国的庇护,几经对比之下便选择了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希望得到更多的先进武器用来和越南相争。
而美国一直非常看好印尼的地理位置,除了想瓜分海洋资源外,更想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深入到亚太地区,让全球战略的部署计划更进一步,同时还可以遏制该国北部大国的发展,所以,当印尼抛出橄榄枝,美国当然不会拒绝,此前,已向其提供了大批F16战机,此次又曝出在未来5年里,印尼很可能会从美国进口一批排水量6000吨左右的大型护卫舰,有了这些装备,该国的海上军事力量无疑会得到大幅提升。
台媒:台渔船行经马六甲海峡时遭印尼军方登船检查,22人被扣押
台湾中时新闻网7月1日消息称,台湾渔船乔和号6月19日行经马六甲海峡时,印度尼西亚军方登船检查,共22人被扣押,目前留置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司马威海军基地中。
中时新闻网称,台外事部门在接到渔业署通报后,随即请台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了解情况。据了解,印度尼西亚军方是以乔和号行经印度尼西亚领海时捕鱼设备未放置在舱内等理由,登船检查并予以扣押。
台外事部门副发言人崔静麟称,6月28日已派人前往亚齐省,船上21名船员、1名观察员共22人生活状况无虞。台外事部门将持续与印度尼西亚方面保持密切联系,争取人船尽快释放。
报道称,屏东港渔船大鲔13号2018年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也被印度尼西亚军方登船检查,并被扣留,历经35小时才获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1971年11月16日马、新、印尼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经过磋商,于1971年11月16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共同管理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事务,并决定组成合作机构,负责海峡的航行安全问题。
据报道,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日本政府把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主张采取的。
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的战略要地,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尼苏门答腊之间,全长八百余公里,是连结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主要航道。据报道,日本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九十经由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马六甲海峡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锡矿等资源,美国、日本的垄断资本已先后在那里攫取了在广阔海域进行勘探和开采的权利。
日本反动派为了掠夺海外资源,进行侵略和扩张,一向对马六甲海峡抱有野心。近年来,它一直在策划控制马六甲海峡的阴谋,公然鼓吹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生命线、马六甲海峡和浦贺水道一样,同日本息息相关,声称应该派海军去确保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日本反动派于1968年打着保证巨轮航行安全”的幌子,悍然对马六甲海峡进行了广泛的勘测。
1969年,当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先后宣布把三海里的领海权扩大到十二海里后,日本反动政府竟拒绝承认。这年七月间,日本反动派在一个国际会议上提出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主张,公然对马来西亚和印尼将领海权扩大到十二海里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进印尼海域的船只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和以色列中国支持哪个 浏览:590
为什么国内进不了伊朗网站 浏览:880
印尼女性在中国有多少 浏览:846
越南女生在中国能干什么 浏览:749
伊朗铀浓缩多少 浏览:496
意大利壁挂炉哪个最好 浏览:595
印尼黄氏家族有多少钱 浏览:617
印度的奶昔是怎么做 浏览:297
中国厅级干部有多少人 浏览:521
印度尼西亚十万元合多少人民币 浏览:111
伊朗对石油有什么影响 浏览:876
中国进印尼海域的船只叫什么 浏览:640
英国签证不加急多久出签 浏览:976
中国有哪些变性的明星 浏览:48
意大利留学生有哪些 浏览:958
伊朗旅游哪个国家便宜 浏览:42
印度给我国疫情捐了多少 浏览:373
汕头哪里有意大利面 浏览:973
印度的别墅需要多少钱 浏览:686
中国森林有哪些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