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尼必看10部动作电影推荐
印尼必看10部动作电影推荐:
1、《突袭》
《突袭》是由加雷斯·埃文斯执导,由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制作,于2012年3月23日在印尼上映。
❷ 为什么突袭二是年度最牛逼的动作片
在这样一个动作电影前途充满各种可能的时候,2014年的印尼电影《突袭2》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所有动作电影的拥趸吃惊地掉了下巴。《突袭2》全片以一种几乎是“动作片原教旨主义”的创作态度,在电影工业过度剪辑、到处替身、滥用特效、CGI泛滥的今天,固执到惊人地保持了对拳拳到肉打斗方式的执着和热爱:从不吝啬于每一个打斗的细节和任何能够喷溅的鲜血(口味远远重过昆汀);摒弃了任何可能影响观众肾上腺素爆棚的花样繁多的技术手段。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同理,对目前很多动作片的观众来说,他们真的已经将标准降低到“故事只要能将就着把几段打斗戏串起来不出现太多的穿帮”就可以了,而遗憾的是,现(ji)在(hu)很(suo)多(you)国产类型电影都达不到这个起码的要求。而在《突袭2》中,众多令人惊掉下巴的动作戏总能不断让观众感到新意。
比如开篇不久的鉴于厕所里的打斗片段,气氛渲染(螺丝钉松动到掉落)和动作设计(空间窄小)都精妙无比;同时摄影机位置的运用由内到外,在由外到内,然后镜头侧过身子从里向外,直到最后标准俯视镜头。剪辑流畅自然,身临其境的观众仿佛就像挤在厕所的的小格子里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打斗;又如监狱暴雨过后泥沼里的一场群殴场景,先从大雨落下的环境和双方人物镜头的描述讲起,随着配乐紧张,反派拿起家伙走向主角方向,主角则开始卸下拖把杆。而当冲突升级时,先后进来两拨防暴警察,直到最后狙击手开枪。令人叹为观止的镜头运用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超级广角的长镜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角被一辆SUV押送的雅加达街头追逐场景。两条动作线,一条是主角在狭窄的SUV前排后排空间里搏斗,另一条是同伙在后面开始和追杀的敌人搏斗。两条线剪辑得并行不悖而不时交联,镜头从SUV车里绕道窗外再接上后面的车再绕回SUV。最后当主角爬进飞奔的轿车时,在座的现场内USC电影学院学生全场欢呼起来(不知道这一段导演到底拍了多少遍)。诸如这样优秀的打斗场景片中接连不断。导演加雷斯·埃文斯对镜头令人发指地尽可能接近主角,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加上拳拳到肉的质感,流畅的剪辑和自然的镜头运用。电影《突袭2》的确无可争议地树立了动作电影的全新标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突袭2》一改前作相对单薄的故事,在较短的时间里(因为动作戏占了很多时间)完整扎实地讲述了一个黑帮之间复仇火并的故事。男配角(或者主角?)努力试图摆脱父亲的阴影开创自己的事业,最终反目的情节连贯自然有说服力;相较之下,即便主角打遍所有角色无敌手而演技不够突出,本身那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已经很契合角色的设定了。
在动作电影日益模式化,创新越来越难的时候,2014年来自印尼的影片《突袭2:暴徒》无可争议地以诚恳的态度,炫目的打斗,严谨的故事,流畅的节奏,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为类型电影的新创作树立了标杆。无愧于本年度(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最优秀的动作电影,没有之一。
❸ 如何评价2018年印尼动作电影《嗜人之夜》
2018年印尼动作电影《嗜人之夜》:暴力美学的极限挑战
尽管《嗜人之夜》的剧情似乎并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其动作设计却堪称今年的一大亮点。尽管打斗场面的亮点不多,但导演的匠心独运在于采用了一镜到底的跟拍手法,这使得每一场战斗都显得流畅而震撼,与那些依赖快速剪辑的同行形成了鲜明对比,其逼真度和视觉冲击力远超常规。
真正让《嗜人之夜》脱颖而出的是其极度的血腥与残暴程度,几乎达到了恐怖片的极致。导演毫不留情地展现了一个个残忍无比的画面,从人体各部位的暴力蹂躏,到镜头的极致暴虐,频率之高、花样之繁,令人咋舌,足以让观者感受到岩衡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若与《杀破狼》扰枣郑和《贪狼》相比较,其残酷程度就好比是两个世界之间的较量,后者显得过于稚嫩。
片尾的boss对决堪称电影的高潮部分,长达九分钟的连续战斗缓颂,从最初的空手对决到满身伤痕的肉搏战,其间使用了无数五金工具,双方为了致对方于死地的疯狂与拼命,令人难以用言语描述。这是一场罕见的,对人性极限的考验。
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电影的故事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情节的期待可能需要观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尽管如此,如果观众能够抵挡住《嗜人之夜》所带来的震撼视觉,那么这部影片无疑会成为他们对暴力美学探索的一次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