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尼国庆节是几月几日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庆日为8月17日。
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独立的日子,每年这一天都要在总统府前广场上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各地也要举行以升国旗为内容的庆祝活动。
印度尼西亚又称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3至7世纪,岛上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纪末14世纪初爪哇形成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
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历史沿革
约在150万至3.5万年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称之为爪哇猿人。智人约于4.5万年前进入该地区。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有记载的朝代包括信奉佛教的室利佛逝(7世纪中叶—1293年),后被麻喏巴歇征服。
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柯沙里王国(1222—1292年),引发了元爪战争,之后王室借助元朝军队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293—1478年)。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印度尼西亚
❷ 2024年印度尼西亚法定节假日 印尼主要节日有哪些 公众假期达27天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其主要节日多与宗教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宗教节日包括开斋节和宰牲节。此外,还有纪念民族运动的“至善社”成立日(5月20日)和独立日(8月17日)等纪念日。
2024年,印度尼西亚全国共有27天法定节假日。其中,包括17天的全国假期和10天的集体假期。具体放假时间如下表所示。
印尼人也庆祝元旦节。在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举行宴会或歌舞会,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农历新年,通常在1月至2月之间,是印尼华人社区的重要节日。
静居日(Hari Nyepi)是巴厘印度教的新年,通常在印尼巴厘历的10月1日。这一天没有庆祝活动,人们在家静坐冥思,遵循四禁:不开灯、不工作、不出门、无娱乐活动。所有商铺和机构暂时关闭,行人车辆不得在室外活动。
圣纪节,又称圣忌节,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节日活动由当地清真寺伊玛目主持,穆斯林沐浴、更衣,到清真寺礼拜,听阿訇念诵《古兰》启示。
升天日,又称登宵节,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夜游七重天。登霄节是伊斯兰教节日,通常在教历7月27日。
耶稣受难日,又称耶稣受难瞻礼,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节日。受难节定于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
劳动节是一个庆祝劳动者的节日,印尼政府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假期。
1908年5月20日,“至善社”在雅加达成立,标志着印尼民族的觉醒。印尼政府将这一天定为民族节。
10月9日,印尼将尊重文化多样性日定为法定假日。
卫塞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用于纪念佛陀的出生、觉悟和涅槃。
耶稣升天日,又称升天节,纪念耶稣复活后的第四十天升天。升天日为复活节四十天后的星期四。
潘查希拉日是印尼法定假日,纪念印尼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的诞生。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斋月结束后的第一天,即开斋节,是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
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纪念先知伊卜拉欣对真主的献祭。
圣母升天节,又称圣母安息节,纪念玛丽亚的升天。
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独立日是印尼的国庆日。
伊斯兰新年标志着新的伊斯兰历年开始。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鼓励人民重视身体健康。
1945年10月5日,印尼成立了人民治安军,定为建军节,每年这一天陆、海、空三军举行阅兵。
圣诞节在印尼被称为耶诞节,虽然与古罗马农神节有关,但并非耶稣的生辰。
❸ 印尼的节假日
印度由于宗教多,民族多,加上地方大,所以节日多达上千个。全国性的较大的节日有(印度节日多充满宗教色彩,但日期多以印历计算,有别于公历,故无法确定其公历日期,以下月份均以公历计算):
元旦:1月1日。
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即国庆日,个邦首府均有庆祝省会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循行最壮观。
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有诵经文、祈福活动。
湿婆神节:湿婆神节也叫湿婆神之夜节,在印度教寺庙庆祝,时间在公历2-3月(印历12月黑半月第四天)举行。节日时期,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都要斋戒。
洒红节:洒红节就是波水节,是印度教纪念黑天的节日,源于古时的丰收祭仪,在每年的2-3月(印历为12月望日)举行。节日期间,成群结队的印度教徒,载歌载舞,在篝火旁尽情地跳跃,庆祝春天来临,并互相波水,向路人撒红粉或红水。
拉玛节:3-4月,印度教徒庆祝毗湿奴的化身拉玛的生辰。
马哈维那节:耆那教徒庆祝其祖师马哈维那(大雄)寿辰之日(3-4月)。过节时,数以方针的教徒聚集在当地耆那教圣人的大石像前举行祭典和参拜活动。
复活节:4月,纪念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后第三日的复活。
佛诞节: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公历在5-6月。每年的此日,各国的佛寺及僧众都要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用香水洒洗佛身。同时,崇佛之家还要以花献佛,,祭拜佛祖,施舍僧人。
独立节:8月15日,是印度的全国性节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节这一天,印度总理要在德里的红堡上升起山色国旗,发表讲话,总统要向全国人民支辞祝贺独立节。
十胜节:是印度教最盛大的节目,又叫凯旋节。仪式共举行10天,庆祝拉玛战胜邪魔。时间在9-10月。
灯节:灯节是印度教徒四大节日之一,在公历10-11月举行。灯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印度教神庙显得格外热闹,人山人海。妇女们虔诚地手棒摆满祭品的盘子,缓步朝庙堂走去。祭祀仪式开始时,人们双手合十,闭合双眼,对着神灵,默默祷告。祈祷结束之后,祭司在教徒的前额上点白灰、朱砂等,然后给教徒一点神赐的圣水和祭物。庆祝灯节汇使人的身心得到净化,逢凶化吉,同时表示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