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华人为中国做过什么贡献

印尼华人为中国做过什么贡献

发布时间:2022-06-29 14:36:08

‘壹’ 57岁男子成印尼首富,却给中国捐款3亿,放言自己的根就在中国,为什么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近些年来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大学生非常热爱的学习方式了,他们都希望能够接触到外国的教育,通过外国的教育机制来实现自己在研究方面的提升。但是出国留学一般是非常优秀的人,在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学校经常有学生出国留学,而且出国之后很多的清华北大的学生都会在国外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清华北大是为外国培养人才的。然而,虽然他们生存在海外,也有一些人他们始终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就像接下来我们故事的主角一样。57岁男子成印尼首富,却给中国捐款3亿,放言自己的根就在中国!

在中国现代的这个社会中有很多的青年人,他们都会忘记自己的祖国,有的时候甚至人都还在中国,就惦记着外国的一切,把中国的一切当做耻辱,可以说这种人是非常可悲的,我们都要引以为戒,而应该向本篇故事的陈江和学习,做一个爱国的人。

‘贰’ 曾经印尼对中国做了什么

对中国没做什么,对旅居印尼的华裔曾经大肆屠杀奸污。

‘叁’ 东南亚的华人华桥对我国做出的什么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侨胞情系故园,造福桑梓。
1、他们衣锦还乡,捐资兴办教育、交通、医疗、福利等公共事业,盖医院、修桥造路、办小学等等,造福一方百姓;
2、他们投资兴业,开办工厂企业,带动家乡劳动力就业、致富;
3、他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来新思想、新文化,丰富父老生活
4、他们积极关注国家建设,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呐喊,为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
他们阐释了中华儿女火热的赤子情怀!

‘肆’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印尼华人有怎样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是万岛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是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华侨迁居于此多发生于清朝末年。

三、华侨在印尼的生活状态

华侨在印尼凭借其智慧与刻苦的精神不断努力在印尼很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期间,荷兰殖民者就在印尼发动了大规模杀害华侨的红溪事件。但是华侨为印尼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受到了本地居民应有的尊重。

总之,印尼是一个人口种类多样的国家,文化有很强的多样性,华侨在印尼生活的都很好,权益也得到了保护。

‘伍’ 印尼对中国人做过了什么

1959总统苏加诺批准了PP 10/1959,这一文件命令强迫印尼华人关闭在农村的产业,搬迁到城市。这一命令的实施很野蛮。
1967,西加里曼丹的事件中,42000华人被指为分裂分子而被清洗。
在1965年所谓的“共产主义政变”后的七十年代,印尼华人被指控帮助共产主义,因此对华人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1998年,在苏哈托当了32年总统下台前,发生大规模针对印尼华人的暴乱和一系列的屠杀。华人家庭被抢劫并烧毁,许多华人被强奸或杀害。
哈比比在1998年颁布总统令重新允许教授中文,而且取消华人在入学登记和申请公职时要出示国籍证明的要求。2001年,取消中文不允许出现在公共场合的限制。

‘陆’ 印尼华人的历史

在15世纪前中国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很少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贸易掌握在印度尼西亚人手里。中国商船的标准名称,junk,来源于爪哇语,jong[有争议]。jong在爪哇语中用来描述那些从中国南部长途跋涉到东南亚的商船。中国的史料中有僧人法显在5世纪经过这一地区去印度的记载。唐朝时也一度与印度尼西亚王国有频繁的联系。
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是爪哇最早的伊斯兰传教士,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印尼华人却不是穆斯林。有一种理论认为,在15世纪的时候,是郑和等中国商船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尼。另外一种理论认为,是印度人将伊斯兰教带到了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 荷兰人的宠爱
最早的华人移民潮发生在荷兰殖民的早中期,大多数都是寻找商机的商贩。
华人与印尼原住民的关系直到今天都还是问题重重。一些评论者认为这可以追溯到荷兰殖民时期。当时荷兰人的殖民政策偏爱华人,因此华人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荷兰人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使得华人很难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因为华人和阿拉伯裔是社会的第二等级,土着是社会的最底层,欧洲人位于社会的最高等级。荷兰人是选择性的优待某个少数民族或宗教而达到其破坏原有社会体制策略的发明者。华人成为他们殖民统治的道具,成为缓冲其与原住民矛盾的缓冲器。(法国人和英国人后来采用了同样的策略,他们利用当地的天主教信徒和犹太人来统治阿拉伯世界)。
由于华人被荷兰人认为聪明,勤奋,有能力管理大农场而受优待,许多华人成了殖民统治的支持者。事实上,在荷兰殖民早期,华人积极支持荷兰人在这片地区建立其统治地位。例如,17世纪时万丹省的“中国船长”Souw Beng Kong(宋八公)在他管理雅加达的时期大量组织华人移民到印尼,这极大的动摇了这一地区的经济,使得荷兰人更容易征服伊斯兰万丹王国。
作为奖励,在1619年Souw Beng Kong(宋八公)成为第一个Kapitein der Chinezen。并奖励给他的继承人封地,授予世袭的Sia称号。这些贵族化的峇峇娘惹掌握了爪哇岛上从原住民贵族手中没收来的大量土地和财富。通过这种手法,他们统治了雅加达的峇峇娘惹和华人。这种体系后来延伸到了爪哇在内的其他的岛屿上。
那些被剥夺了土地的原住民贵族,由于缺乏建立领地的经济基础。于是寻求用武力方式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荷兰人和华人参与了上千爪哇奴隶的贸易活动。爪哇人被认为容易出问题,于是将他们运到了在苏门答腊的华人农场。 荷兰人常常并不友好的看待华人。在18世纪早期,由于华人从雅加达建成伊始就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这在某种方式上导致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大量华工建造雅加达城,并且耕作附近的土地,中国商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造成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对华人的依赖越来越大。
由于东印度公司的利润大多数来自于在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并不运回荷兰,雅加达的华人很自然的成了联系中国的最好方式。
荷兰人和华人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理论上应该有很好的关系,但是由于华人的社会地位实际上与荷兰人平等,而经济上又是对手。这一因素造成荷兰人对于华人与日俱增的憎恨。
引起这些憎恨最终爆发的不仅是华人的商帮,还有华人在爪哇各个经济领域的活动:富有的华人从中国引入穷人当苦力来开展农业生产。这些苦力成了最重要的经济领域----甘蔗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越来越多的苦力被引入,导致快到1740年的时候,华人人口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地区一半。1690年殖民当局严令禁止再从中国引入苦力。但这没能阻止从中国引入苦力的浪潮,雇主通过向官员行贿的方式继续引入。
1720年,欧洲市场逐渐饱和,蔗糖市场面临越来越深的危机。爪哇的甘蔗农场面临来自更便宜的巴西蔗糖的激烈竞争。许多农场主破产,殖民当局没有采取措施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一些绝望的失业者成为了暴民。
最后,殖民当局宣布将加里曼丹的苦力运到荷兰在锡兰南部加勒的种植园。无法知道是不是荷兰人的真正意图,谣言开始流传说荷兰人想把这些苦力运到海里扔掉。苦力拒绝登船,叛乱爆发。叛乱者不仅在农村地区抢劫,甚至要攻击雅加达。
虽然没有证据,雅加达的荷兰人怀疑城内的5000华人计划加入叛乱的苦力。1740年10月9日,荷兰人命令搜查所有在雅加达的华人居民的住处。这最终演变成三天全方位的大屠杀----所有的华人都被屠杀在自己家里,先前抓获的也在监狱和医院里立即处死。
一个传教士煽风点火说杀华人是“神的旨意”,殖民政府据说按人头悬赏。这次屠杀的受害者人数估计有5000至10000。红溪(Kali Angke)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那次屠杀造成的“血流成河”。
在这之后,殖民政府宣布“恢复持续”。在雅加达等其他荷兰统治的城市里华人被指定住在特定的区域。雅加达华人被指定住在Glodok区,现在还有许多华人生活在那里。
大屠杀后,荷兰总督Adriaan Valckenier被逮捕并要求向Heeren XVII (十七世殿下,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说明。他死在监狱里,但是对他的指控宣布“免于死刑”。
这件事在后来还常常被提起,特别是在形势紧张的时候。
继续移民并分化为三个分支
甚至这样的血腥事件都没能阻止华人继续向印度尼西亚群岛移民,在中国找不到的经济机会的吸引力超过歧视和被压迫的危险。
在这一时期的早期华人移民与中国大陆有更紧密的联系,这表现在他们强烈的回家意识而把这儿当成他们临时的处所。
由于18世纪中期,干隆皇帝认为这些流亡海外的人是变节者,会对中国造成威胁,移民对回家的态度开始有了改变。虽然干隆皇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海外流亡者被禁止回到他们的家乡。
然而许多流亡者发现印度尼西亚群岛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满清政府的敌意和压迫导致更多的人从中国迁出。被舒适的生活所引诱,一些人不再将自己与中国大陆联系起来,他们被称为峇峇娘惹。一些峇峇娘惹与当地原住民通婚,但一般来说都是苦力的女儿。
很多华人认为他们是荷兰人,信仰天主教,不仅通常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社会地位,而且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更优等。他们被叫做侨生。19世纪晚期,大多数享有Sia称号的贵族家庭都迅速西化。到了20世纪早期,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雅加达附近的----甚至“比荷兰人更荷兰人”。 这些Sia贵族结果成了殖民统治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这些与中国大陆仍然维持关系的华人,仍然维持华人信仰及风俗,认为峇峇娘惹和侨生是不孝子,因为峇峇娘惹和侨生尽量避开中国传统,这些仍然“纯”的华人被叫做新客。
这三个印尼华人群体有完全不同的民族观。
侨生更倾向荷兰,峇峇娘惹更倾向印度尼西亚群岛原住民,新客更倾向中国。
荷兰改变政策后Sia贵族开始衰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期把持经济的Sia贵族被他们支持的荷兰殖民政府系统性的摧毁。在Wilhelmina女皇在荷兰议会的演讲中强调自己对东印度群岛欠下“道德债”之后,殖民政府实行了所谓的“社会政策”。这个政策的目标就是要结束爪哇的封建制度和打破峇峇娘惹贵族。
结果是华人Sia贵族,而不是原住民贵族,在这个政策中遭受损失。原住民贵族的土地在殖民早期的时候就被荷兰人没收了,而且还把Majapahit王国分成了四块。荷兰人为了补救这不受欢迎的而且实际上是种族主义的政策,发起一个将这些中上层半贵族家族招募为公务员的计划,这些人被称为priyayi。
荷兰政府强迫获取峇峇娘惹贵族的封地,破坏了很多华人地主家族。虽然他们很多成功转入商界,但是大多数以前的Sia贵族(这个头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废除)被新客取代。后者现在仍然是印尼经济实力最强大的族群。
伴随封建Sia贵族的衰败,印尼华人经历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他们建立了西式社会和政治制度。他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泗水建立了爪哇第一个非西式的学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很多中文学校在大城市中建立了起来。第一个中文报纸和政党也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起来。这些政党有的认为他们是印尼民族运动的一部分,有的仍然认为印尼华人是中国国民。印尼华人是否是中国国民这个问题花了数十年都没能解决。

‘柒’ 海外华人为国做了哪些贡献

司徒美堂 致公党的创始人,着名侨领。
司徒美堂(1868—1955),出生于广东开平,1880年到美国谋生。曾当过厨夫,随美国军舰到过南北美洲及欧洲各地,后加入当地华侨组织的洪门致公堂。1894年,他在致公堂内组织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号召,被拥为“大佬”(即洪门大哥)。1905年继设安良总堂,任总理,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

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司徒美堂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七秩高龄之身,亲自发动美东地区侨社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为祖国筹措战费。为集中精力从事救国工作,他辞却它职,专司该会工作,一干就是5年之久。其间,他坚持每天早上10点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尽管自己并不太富有,他还是竭其所有,尽力捐输,名列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位华侨之一。

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美洲洪门侨众全力捐助祖国,贡献至巨;而他所在的筹饷总会在八年抗战期间,亦募集了约330万美元的巨款。1941年,司徒美堂受聘为中国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年冬回国活动。途经香港时,适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欲拉拢其出面组织香港帮会,他坚决不就,并成功地设法离港,辗转到达重庆。翌年,他又专程前往南美洲各国,向华侨宣传祖国抗战。抗战后期,他还鼎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在重庆等地设立华侨兴业银行;1945年春当选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全美总部主席后,还被推举为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备尽保护服务之责。

新中国成立前夕,司徒美堂应毛泽东之邀辗转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于会后居留北京。其间,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余生。

‘捌’ 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钱学森:

世界着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杨振宁: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

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8)印尼华人为中国做过什么贡献扩展阅读:

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教育及济水平快速提升。近年来,由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新移民的大量增加,加上海外传统华社人口的自然增长,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有较大增幅。

而相对于老移民,新移民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有较大的提高。新移民中,有近1/3为来自港台和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及其眷属,与老移民多为农民有根本差别。

二是世界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世界华侨华人高度集中于东南亚的格局已被大规模的新移民所改变。现今东南亚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比例降为73%左右。

北美华侨华人多达530万,2007年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近12%。欧洲华侨华人200余万,2007年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近5%。华侨华人聚居区几乎遍及全球各大洲的各个国家,尤其是À¬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各地,也出现多个华侨华人聚居区。

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移民通常被称为新移民。在中国新移民潮中,东南亚并非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是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标。

随着199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对外国移民日趋严厉的限制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关系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前往发展中国家寻求商机,并定居于当地。

这些新移民,其出国动机、教育程度、经济能力、职业结构和定居状况和老移民有较大不同,他们具有学历高、有一定经济能力、流动性大和来自全国各地等特点。大陆新移民中有相当大比例是高学历者,本身就是社会精英或潜在精英。

来自港台的新移民大部分也具有高学历。他们移民的动机并非谋生存,而是求发展。依出国目的、途径和职业结构,中国大陆新移民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留学生。二是非熟练劳动力,他们主要以亲属团聚理由申请定居身份,少部分人则选择非法途径前往海外定居。三是商务移民,包括投资移民、驻外商务人员和各类商贩。四是少部分留居当地的劳务输出人员。至2008年,中国新移民数量可能达958万。其中,来自港台的约160-170万,来自中国大陆的约800多万。

‘玖’ 海外华人有哪些人杰出了成就是什么成就

陈嘉庚:陈嘉庚,是着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前身为集美学村各校)两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后归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特别是在抗战时期:1937年10月,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任主席。1938年10月,在着名闽侨菲律宾的李清泉(他致函陈嘉庚,称南洋华侨应该在香港或新加坡,组一筹赈总机关,领导募)印尼的庄西言(他 晚年的陈嘉庚先生
亦致函陈嘉庚,嘱托他在新加坡组南侨总会,所言目的与李清泉同)倡导和劝说下,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庄西言致函陈嘉庚后,致电行政院建议陈嘉庚领导南侨组织筹赈总机关)致电要求,陈嘉庚出面联络南洋各地华侨代表在新加坡开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被推举为正主席(李清泉、庄西言为副主席)。他带头捐款购债献物,精心筹划组织,使南侨总会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便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此外,他组织各地筹赈会为前方将士捐献寒衣、药品、卡车等物资,以及在新加坡和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供应药品等。1939年,他应国内之请代为招募3200余位华侨机工(汽车司机及修理工)回国服务,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 陈嘉庚回国视察、慰劳抗日军民1940年,他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历访重庆、延安等地。特别是访问延安之后,陈嘉庚正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据实发表关于延安观感的演讲,盛赞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通过对国共两党辖区的访问,陈嘉庚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与印尼华人为中国做过什么贡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1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8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5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6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7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79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3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8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3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0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0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1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5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5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5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