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经济:中国为何才发现印度不知不觉间悄然崛起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经济发展势头依然良好。原因何在?我们邀请专家就此作答。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 孙士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峰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荣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马加力 问: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印度近年的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尤显突出。 陈峰君:金融危机对印度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金融、金融外包、航空与旅游等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但总体说,其受影响程度有限,原因:一是印度对外贸易比重相对较小,其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印度大部分企业均是服务于内需。二是印度政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保证劳动力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加强银行金融监管;扩大税收减免,增加财政支出;积极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小型企业发展。 马加力: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在“金砖四国”中仅次于中国,远高于巴西和俄罗斯,其增长势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少有的。原因很多:一是政府采取了较为大胆的改革开放政策,放松管制,大力吸引外资,有力地提升经济活力和公私企业的创造力。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加强软件开发和外包等独具特色的服务业。其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荣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形成了一个符合印度实际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由内需和消费拉动、服务业为先、高新技术先导。二是有相对完善的体制和软件环境。印度金融业成熟,资源配置较合理;国民储蓄率低,但投资效益高。私企唱主角,政府干预相对较少。三是同西方的联系较密切。印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量侨民,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桥梁。 孙士海:印度独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员存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在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印度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印度认为,现代科技已经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印度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国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未来发展从资本驱动型转向科技驱动型。 荣鹰:印度高科技立国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印度具有人才优势,工程师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其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科技体系。印度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应用已开始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制药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成本低廉、产出高,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印度IT产业,特别是软件开发,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三,创新能力较强。印度人数理基础好,思辨能力强。 马加力: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科技更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军力提升的力量倍增器。因此,印度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国一样,明确提出科技立国和科技强军的方针。这既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其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分页---]问: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的大国,您认为印度的发展会给该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荣鹰:印度的崛起,是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的重要标志,其影响不仅将超越南亚和周边地区,对亚洲力量平衡乃至国际格局的走向都有深远影响。从周边国家看,他们一方面希望印度的发展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实惠,但对印度的政策仍有不少疑虑,希望印度能不断调整政策,适当照顾其关切。印度这些年来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多次举行联合海上军演,显示了印度要做海洋大国,力图主导印度洋的战略意图。这可能会给地区地缘战略格局带来新的复杂因素。 孙士海: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稳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如果印度也能像中国一样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那么就会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中印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巨人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那么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陈峰君:首先是正面的,它会大大促进与带动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与文化交流,特别将会促进南亚区域合作以及印度与东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地区的区域合作。此外,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中的龙头老大,其发展经验与模式,将无疑对其它国家有重要借鉴意义。印度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们会担心其安全受到挑战甚至威胁,特别在领土、资源、宗教、民族等方面有争端的国家。 马加力:近年来,中印关系总体上的发展是良好的。但是双方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印度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推动印中关系的发展。而随着一些对华有较多了解的人士担任负责对华事务或国家安全事务,双方将可以进行更坦率和更真诚的沟通,进一步加强交流,增加信任,减少误判,避免双方关系的大起大落,使中印关系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共同造福于中印两国人民。 陈峰君: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而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则是局部的,次要的,暂时的。中印完全有理由构建成文明和谐的友好关系,并能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典范。增进中印政治上的互信,树立相互学习的心态与理念。当前中印友好关系无疑是主流,“中印必有一战”之说乃无稽之谈。但当前特别要防止中印民间与媒体非理性的斗气情绪。 孙士海:在过去的20年中,中印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虽然两国之间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与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Ⅱ 甘地、尼赫鲁和莫迪,是咋带偏印度崛起之路的
妇女的地位极低。比阶级固化更可怕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强奸事件层出不穷。在印度表面繁荣的背后,是至今仍遗留下来的封建文化的不良习俗。经过74年的发展,它显然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民主国家。事实上,印度仍然是一块挡不住墙的泥巴。用英国着名学者马丁·雅克的话说,印度没有希望成为下一个中国。说到印度,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充斥着肮脏、混乱和恶劣的环境、美妙的交通条件、有趣的阅兵仪式和其他图片。这里的恶劣环境当然并不意味着整个印度都是一样的,而是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印象。
作为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印度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在西方国家眼中,它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有名字的朋友可以一起绕地球三圈。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拥有一群朋友,或者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毕竟面对强大的实力,其他沉默的国家没有勇气说“不”。
一些不相信邪恶的人跑过去亲眼看看。没有“惊喜”。只要你离开,你就不会只呆在印度的富裕地区。当你回来向亲朋好友提起这件事时,你一定会感慨万千地看着“印度名不虚传”。当你走在印度的街道上,回顾过去,牛马车、出租车和公共汽车拥挤在一起。路边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牛羊粪、鸟粪随处可见;在离街道较远的空地上,有不少露天厕所,公众视野中的“方便”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你偶尔经过巷子的交叉口,风就会刮起来,过道的墙壁会有尿味。
Ⅲ 印度是靠着什么一步步崛起
印度,拥有13亿多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之中位数为27.3岁,反观着人口高龄化的日本,年龄中位数到达47岁,印度的人口结构可以说是相当的年轻,有着年轻的人口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又拥有着巨型的市场以及英语系国家的优势,因此大部分的外资都会优先考虑印度。在外资进入投资下,印度在2018年人均所得为2100美元,估计在2030年能达到3200美元,人均所得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这匹沈睡的象在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在软件开发和IT产业的人才输出大国,由于软件开发跟一般实业不同,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土地厂房,软件开发只要有电脑鼠标就能开始设计产品,即使软件出了问题,只要能改写程式,损失都不大,印度年轻人摆脱贫穷的方式成功率大了许多。
印度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却包含着29个邦,互相既独立又能协作,印度人之间不仅仅要互相理解,更具备有搏倒对手的能力,不仅仅如此,在硅谷印度人更是仅次于美国的CEO输出大国,印度人靠着习惯竞争并且又能适应文化的不同,在国际中占有一席的地位。鲜为人知的是,印度其实是全球第三大制药国,更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药品第二大上市国,占全球药品生产8%,预计2020年成为全球五大市场之一,曾经接受过英国殖民地统治的印度人,拥有将“复制”变成“可能”的强大学习能量。
借鉴于中国的开放政策,目前印度学习于其他国家的开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资来投资设厂,增加就业率来带动整体经济,就像中国的90年代制造业带动了接下来的中国发展,当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政策及困难点,所以导致印度的发展速度不比中国,但是靠着人口红利、教育、以及产业类型,印度成长速度将会飞快的成长。
Ⅳ 印度会像中国一样崛起吗
印度不会像中国一样崛起。
一、政治制度。
印度是被英属印度殖民统治创造出来的,它曾被大英帝国统治了长达300年,因此印度在独立之后自然而然地效仿了西方国家的议会制。
这种制度并不完全适合印度,因为在印度境内存在着28个土邦,每一个土邦都有自己的民选政府,他们各自为政,并不完全听命于印度联邦政府。
对于发展大国来说,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很显然,印度无法在短期内做到这一点。
二、落后的基础设施。
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基础设施要远远落后于中国,就拿出行来说,我国拥有全世界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飞驰的高铁可以载你穿梭于各个城市之间,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也极大地为出行与货物运输带来便利。
反观印度的超快列车时速仅为55公里/小时,并且车站和列车也都破旧不堪,还经常是一票难求。
同时印度还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甚至还有很多地区没有通电,如果连发展工业最基本的用电都无法保证,那么谁还会来投资呢。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以上两点就已经给印度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但最为致命的却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印度国内普遍存在着种姓制度,这是一种十分落后的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它使得印度的社会阶层几乎长期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无法发挥利用人口红利这个巨大优势。
严重的种姓制度现象,让印度很难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如果印度无法解决这种落后的种姓制度,那么在发展的路上必将困难重重。
不过,虽然目前印度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但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对印度的未来保持乐观态度,并且都对它寄予厚望,他们希望印度能够同中国一样快速崛起,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火车头。
古印度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甚至早于中华文明: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度那个地方就诞生了哈拉帕文明,其标志就是这个文明里有城市的存在,城市里有作坊、居民区、政府办事处、神庙以及澡堂子,另一个文明的标志就是铜器上出现了文字,以及精美的珠宝首饰说明了印度人的冶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