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埃及为什么买米格29,不买苏30/35,其他国家不是都买苏30/35吗,基本上没有买米格29的
埃及买的是米格-29的改进型米格-35
之所以买这个,主要是价格优势(46架才20亿美元,合4300万美元一架),而几年前印度购买的苏-30单价接近1亿美元。
另一个就是埃及的狭小国土用不上大航程飞机,米格就够了,其“短腿病”也就不嫌弃。
㈡ 中国引进苏27花了多少钱比印度来说省了多少
中国引进苏27包括生产线,以及后来的苏30MKK和苏30MK2,估计花了300亿美金,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目,谁也说不清楚的;印度买的是苏30MKI也引进了生产线可能也有数百亿美金吧,估计都差不太多,但是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看谁花的钱多钱少,,引进苏27 让中国第一次全面了解了第三代战斗机对当时中国军工业的一次重大推动,,相比当时国产的战斗机至少先进15年,,有一种说法,中国花200亿换来了10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中国完全消化了苏27的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歼11B 除了外壳跟苏27已是完全两样了,,而且战斗力不是初期组装的歼11能比的,,这个意义重大,再看看印度的苏30MKI 的确很先进比中国的苏30好,,但是只是武器好而已 ,到目前为止印度还不能完全自行生产苏30MKI ,以印度那种悲催的军工业也不知到何年马月
㈢ 关于印度海空军的问题(回答一定要客观)
1、印度海军向英国购买的“海鹞”FRS.Mk1战斗机,订购数为 23 架、“鹞”Mk60教练机(印度用于 FRS.Mk51 教练的型号)订购数为 4 架,采用“鹞”T.4 的布局和 FRS.Mk1 除雷达外的机载设备。最近印度计划采购英国海军过剩的“海鹞”FA2型以代替老型号。“海鹞”战斗机是一种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比较老型号的战斗机,从飞机设备和空战能力来看,“海鹞”FRS.Mk1 及其出口型属于西方标准第 2 代战斗机、FA.2 则属于第 3 代。虽然飞机型号比较老,但由于独特的飞行性能和作为世界上唯一在服役的成熟垂直/短距离起降战斗机,在中小国家海军中拥有比较吸引人的前景,在美国的F35没有广泛服役前,“海鹞”仍旧是一些中小国家特别是希望拥有航空母舰但又不能维持美国那样重型航空母舰的国家的首选。
2、“戈尔什科夫”号尚未服役,但改装计划已经在进行中,准备2008年8月移交,2009年服役,舰名也相应改为了“维克拉玛蒂亚”号。将装备俄罗斯的米格29K战斗机和印度自行研制的LCA战斗机,总搭载数约28架。“海鹞”作为印度海军信赖的装备和成熟战斗机仍旧有可能上舰,因为“海鹞”作为舰载飞机实在是适应能力太强。
3、印度空军的米格29(海军尚未装备)是前苏联在 1986-1987 年总计运交的,共计 46 架 米格29A 和 4 架 米格29UB,在 1989 年出售 18 架 米格29A 和 2 架 米格29UB,1995/1996 年再出售 8 架 米格29SD 和 2 架 米格29UB。印度空军将 米格29 编成第 47、第 28、第 223 三个作战中队,印度空军称 MiG-29 为鹰(Baaz)式战机,共计80架,但交付以来印度空军的事故“传统”使它们至少已经坠毁了6架,因此印度现在有米格29大约74-76架左右。
印度空军装备幻影2000H/TH为35架。
1996年11 月 30 日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价值 15 亿美元的苏-30MKI 采购合同(I代表“印度”),根据合同俄罗斯将向印度提供 40 架苏-30MKI,同时2000 年 12 月 28 日双方签署了在印度本土生产 140 架苏-30MKI 多功能战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合同,这样包括之前交付的早期型号苏30K(已升级为MKI),印度将可以拥有190架苏30MKI。
楼上的朋友说到一个数据就是10架苏30K、8架苏30MK(I),这是1999年的数字,这里面的那10架苏30K,机号为 SB009 至 SB018,其实是第二批交付的,原定卖给印尼,但后因订货被取消而被转给印度;而那8架苏30MK实际上就是安装了空中加油装置的 Su-27UB,严格来说并不算是合同中约定的苏30MK型号,机号为 SB001 至 SB008。2002年,10架真正的苏30MKI交付印度并装备部队,之前的那些苏30K(或苏27UB)也可以被改装为MKI的水平。2003年装备了12架,2004年首架印度自行装配的苏30MKI出厂,按照合同中10年完成140架的生产进度和装备部队的情况,印度现在大约有10+8+10+12+20=60架的苏30K/MK/MKI在服役。
4、印度空军的米格29型号有米格29A、米格29UB、米格29SD 三种,其中米格29A是标准战斗型,米格29UB是标准型的双座教练型,米格29SD则是以前出口的米格29标准型升级到米格29S型的编号;幻影2000型号有幻影2000H和幻影2000TH两种,其中后一种是前一种的双座教练型。
5、印度自行研制的LCA的性能参数如下:
机型:单座、单发全天候多功能战斗机。
机种:通用型;海军型;双座教练机。
几何尺寸:翼展:8.2米;长:13.2米;高:4.4米。
飞机空重:55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8500公斤;最大外挂重量:4000公斤。
最大飞行速度:1.7 马赫。最大航程:不详。
武器装备:23 MM双管机炮(220 发炮弹);七个外挂发射点,可发射空空、空地、空舰导弹、无制导火箭、反坦克炸弹、常规炸弹等,还可外挂电子战吊舱和侦察吊舱、副油箱。
对于LCA的性能评价,航空史学研究者韩亚梓评论到:“早在 1969 年航空委员会就建议 HAL 在某种可靠的发动机基础上再设计发展一种先进技术战斗机。这个建议很有争议,因为很多人认为印度应该走渐进的道路:在发展一线飞机之前先制造一种高级教练机。尽管印度空军根据其战术空中支援飞机(TASA)计划已经引进了 MiG-23BN、MiG-27“鞭打者”飞机,HAL 还是于 1975 年按该计划要求进行了飞机设计研究。尽管失去了 TASA 计划的机会,印度工业界还是致力于一种轻型作战飞机(LCA)的发展,目标是替代印度空军庞大的 MiG-21 机群。LCA 计划无论对军方、还是对印度航空工业甚至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具重大意义。印度空军中的 MiG-21 飞机数量最多,它的替代者要求廉价、性能好、有多任务能力。LCA 要求高速、加速性好、机动力超群、可分散配属、可短距起降,并且配备高性能航电设备和多种武备。飞机价格要低,维护性可靠性都要达到现代飞机水平。虽然不是专用战场阻断飞机,LCA 要象 MiG-21 一样可充当战斗轰炸机。飞机要能携带适量的空地武器(4,000 千克)以及带 220 发炮弹的 Gsh-23 23 毫米航炮。飞机也应有有限的精确武器制导能力。LCA 对工业界的价值是勿庸置疑的。因为该机始终将是一种尖端的高技术飞机,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科技。该机将有静不安定气动布局、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基于开放体系的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多模式雷达。按照性能要求,该机将大量使用碳纤维增强材料(占 45% 的机体总重)和先进发动机。生产 LCA 这样的飞机要求使用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包括同步计算机辅助工程(含设计、分析、制造和测试)和数字原型技术等。LCA 计划要求所有有能力的印度公司和组织都加入发展工作,该计划同时也会大大提高这些机构的技术水平。有 60 家主要的工业公司、11 家学术机构和 33 家政府研究和发展机构加入了该计划。有些人认为 LCA 计划应该将次要系统外包,采用国外业经考验的系统方案而不必事事从头做起。这样可能会使飞机成本较高,但可以节省发展时间,同时也使印度的力量集中于核心系统上,从而减少拖延。”
这段话比较好的解释了这种十七年都未能成熟的飞机一些理想中的情况,但事实是:这种飞机现在尚不能有效的形成战斗力。
6、印度海军最近提出了一个“145艘战舰”的计划,准备或者正在装备145艘新型的战舰,这其中有70%的远洋战舰,比较吸引人的,“除了德里和塔尔瓦”,包括航空母舰计划(维克拉玛蒂亚号和蓝天卫士号,此外印度还在积极求购英国退役后的“无敌”级航空母舰),核潜艇计划(尚在预研,反应堆已经研制成功,但印度也希望购买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核潜艇,或者象以前租借“查克拉”号C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那样先租借),“75号项目”(与法国协作生产“蝎子”级常规潜艇,第一艘已经于2006年12月开工),这三大计划是印度海军的首要目标,另外在大型水面舰艇方面,印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已经引进了美国的“特伦顿”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成为印度两栖力量的中坚,已经正在制造或改造“班加罗尔”级驱逐舰(25A型,4艘),“布拉马普特拉”级护卫舰(16A型,3艘),“什瓦利克”级护卫舰(17型,计划建造12艘,已经服役3艘)等等都属于印度正在生产的新型水面舰只。
7、印度现有潜艇状况是:德制209/1500型4艘,俄制F级(狐步级)8艘,K级(基洛级)877EM型8艘,K级636型2艘,俄罗斯2006年交付阿穆尔级1艘。现装备数为23艘。其中F级将逐渐退役。
印度现在正大力推进“75号项目”,与法国合作生产“蝎子”级潜艇,预备生产数量为12艘,并最终将生产24艘。同时印度也与俄罗斯签订协议,以许可证方式自行生产阿穆尔级潜艇,最终将使印度潜艇部队保持在30艘到40艘的水平。
印度正与俄罗斯协商购买或租借1到2艘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自行研制的核潜艇的反应堆已经生产出来,但何时达到实战水平不得而知。
8、9题的答案,楼上朋友已经说了,就不一一赘述。
㈣ 歼15战斗机一架多少钱,中国歼15战斗机数量有多少
歼-15估算为6000-8000万美元一架
因为俄罗斯的苏33(也就是歼15的原型),早已停产多年,也未出售他国,我们用苏30做个比较。
资料1、越南采购20架苏30MK2,20亿美元。
资料2、印度或再买逾40架升级版苏30 总值37.7亿美元_新闻中心_中国网
按照以上的例子,一架苏30在1亿美元左右(包含了维修费、培训费),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同级别的苏33,每架(裸机)也就是7000万-1亿美元左右(现在购买价)。
国产的歼15肯定要比苏33便宜,但基本的费用不会少,在参考歼10(高配)价格为4000万,和歼-15为舰载机,制造工艺非常复杂,而且吨位比歼10多了约10吨,所以估价为6000万美元到8000万美元。
歼15数量:24架
㈤ 苏-30造价多少
苏-30单架造价造价3000万美元。
苏-30是苏霍伊(SUKHOI)航空军事工业集团基于苏-27UB双座教练机的改型,于1992年4月14日首次试飞。该机型是一型串行双座远程截击机。为克服其灵活性和多用途性不足,苏-30又被改良为苏-30M。苏-30M是多用途战斗机,能取代米格-25M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甚至可以被用作小型的空中预警指挥机,能指挥一队飞机作战及互相分享信息。该机与苏-27一同被列为取代苏-24的机种,但俄军只象征式装备20余架。当俄军决定不采购时,集团决定把它推出国际市场,并把苏-30M稍作改动更名为苏-30MK,即苏30的多用途出口型之意。1994年智利航展上其首架原型机“蓝色603号”对外公开。1999年加装前鸭翼和矢量推进器的苏-30也已服役。
苏-30飞机采用“纵列三翼面”气动布局。机体结构与苏-27UB教练相同。该机在研制时采用了整体气动布局,即飞机的机身和机翼构成统一的翼型升力体。从而保证了飞机在机动中有较高的气动性能和升力系数,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波阻最低。这种从机身到机翼平缓过渡的布局还使飞机内部空间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如增加油箱等。
其中苏-30MK于1993年6月首次在巴黎航展上亮相。该机同时装有新型Zhuk-27相控阵雷达,可以兼容现役所有苏制空空,空地导弹。与苏-27相比,该机在战斗性能方面有相当程度的提升。俄罗斯正积极向亚洲推销苏-30MK。1996年11月30日,印度雄俄罗斯购买40架苏-30MKI的合同签约,总价18亿美元;1998年秋,印度又追加购买10架。同时,俄罗斯也已向我国出售了该型飞机,编号为苏-30MKK(性能略逊于出口印度的MKI)。
主要机载设备
苏-30飞机可装备歼击机一载击机编队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而苏-30MK将装备该系统的改进型BRJIH011M。苏-30飞机的机载信息综合系统组成还包括:光一电雷达(包括红外方位仪和激光测距仪),抗干扰登记表引导设备(保证飞机按地面指挥所的指令,在指令状态下脱离目标。)
动力装置
前期生产型安装两台Lyulka AL-31F补燃涡轮风扇发动机, 单台推力27,557磅。此后又装配了优化发动机结构的带加力燃烧室的内外涵喷气发动机AL-31FP,为保证发动机性能,发动机的尾喷口为转向喷口。后来的批生产型歼击机装配的都是AL-31FU发动机。
武器
内置1门GSH-301机炮。可携带R-73近程红外制导空空导弹,R-27中程空空导弹,X-29T空地导弹,以及其他各类苏制导弹。
尺寸数据
翼展: 14.7米
机长: 21.94米
机高: 6.84米
重量
空载:20794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30027公斤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2125千米/小时
近地最大速度:1380千米/小时
最大爬升率:230米/秒
实际升限:17500米
实际飞行距离:300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550米
着陆滑行距离:670米
最大过载:8.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