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莫迪:从卖茶小贩到从政之路
1. 1999年,纳伦德拉·莫迪回到故乡瓦德那加尔,参与他母校的五十周年庆典。当时,他身兼印度人民党秘书长,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甚至亲切地询问老师的家庭情况。
2. 离开家乡后,莫迪选择追求事业而非家庭束缚。他先是在叔叔在艾哈迈达巴德经营的餐厅工作,展现了他的高效能力,之后又开设了自己的茶摊,这与他父亲的茶摊生涯形成了鲜明对比。
3. 莫迪对社会公共事业充满热情,早年便加入了国民志愿服务者联盟的“纱卡”组织,积极参与戏剧表演和辩论,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他在1965年的戏剧和1966年的电影演出中,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公众形象。
4. 在国民志愿服务者联盟中,莫迪因其潜力受到赏识,逐渐升至艾哈迈达巴德总部的助理,他的身份归属感和生活目标逐渐清晰。在联盟中,莫迪受到了伊那姆达尔的深刻影响,他被视为伊那姆达尔的“心生子”,这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尽管身处动荡时期,如1969年的教派冲突,莫迪展现出忠诚和低种姓背景的吸引力,这为他赢得了联盟的支持和认可。20世纪七十年代,莫迪在政治动荡的艾哈迈达巴德担任与学生组织的联络工作,参与了学生运动,这期间可能也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
6. 尽管关于他学位的细节有所争议,但莫迪的政治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逐渐显现,为他后续的政治生涯铺平道路。莫迪的人生轨迹是从底层卖茶小贩到印度总理的传奇,他的自律、民族主义和经济管理能力,使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印度政治明星,领导人民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