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印度人吃素不吃肉吗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
(1)印度最大食堂多少人吃饭扩展阅读:
印度种族构成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以蒙古利亚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他们肤色浅黄,脸庞扁平,眼睛细小,胡须和体毛稀少。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他们身材高大,头型窄长,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发浓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人
㈡ 印度人都吃素吗
问题一:为什么印度人吃素?不吃肉吗? 印度人吃肉啊,谁说印度人不吃肉?
只不过印度人信仰太多了,每种宗教每种教派都有不吃的东西, *** 教的不能吃猪肉,印度教的不能吃牛肉,乱七八糟的,饭店或食堂卖什么肉都可能侵犯一部分人的信仰,最后干脆大家都不吃肉了,都吃素就没问题了。
问题二:印度不是大部分人都吃素吗 以前的确是这样,基本是吃素的,只有奴隶贱民的种族会吃肉,其他种族都是吃素的。
问题三:至今印度人还吃素吗 印度是素食人口最多的国家。
问题四:印度人为什么吃素 Hin, 印度教很大一部分是不吃肉的,婆罗门是印度教里的一个分支,叫 Bhramin, 是印度教里的和尚,是肯定不吃肉的。
问题五:印度人崇尚佛教 基本吃素吗,可是为啥 *** 杀人多呀 印度人不信佛教的,信印度教的人到是挺多。不过,也不是人人都信仰印度教的。
自从印度被英国殖民后,英国人改变了印度人的思维习惯和信仰内容,所以从近百年的历史看,印度人的犯罪率有较大上升,与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有极大关联。
所以,有 *** 杀人的犯罪现象增多,也就不奇怪了。
问题六:印度人吃素,为什么胖子那么多 谁说印度人吃素了
问题七:印度人吃素 Hin, 印度教很大一部分是不吃肉的,婆罗门是印度教里的一个分支,叫 Bhramin, 是印度教里的和鼎,是肯定不吃肉的。
问题八:一个印度人说他是jian是什么意思,背景大概是吃饭的时候问他吃什么,然后他说不要,说自己是素食者 jian可能是耆那(qina),印度耆那教是严格的素食者,连鸡蛋都不吃。
问题九:印度人主要以素食为主、都是受释迦如来的影响吗? 佛教在印度时 是不吃素的因为出家人都是托钵化缘居士们给什么就吃什么 是不能挑的所以 如果化缘来的是肉 肯定也要吃佛教吃素 是传到中揣后 由梁武帝提倡的我想现在印度人吃素 也是受了中国佛教的影响
问题十:印度人寿命多长 While a woman lived for 66 years, the LE of an Indian man stood at 63 years (times of india) 一般印度女人寿命是66岁 男人是63 印度农业水平不发达,农药用的也很厉害,而且土地不好,产出的东西小,又少。 但是印度教的原因,印度大部分是吃素,而且越牛的人越吃素,加上印度人不是很浪费,所以印度人粮食都是自给自足的。 印度人寿命为什么这么短,我觉得还是环境不好,习惯也不好(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农村健康医疗也跟不上,虽然印度公立医疗免费,但是水平和设施都跟不上。 但是印度人也有优势,印度不用筷子,是手抓饭,每年省多少木头啊,餐具都是以钢,铜为主,而且很多地方还用芭蕉叶,环保啊。最主要,印度人不良费,自己吃自己那一份。而且印度人会瑜伽,会冥想的比较多,所以印度人普遍对物质的需求较低。
㈢ 印度阿姆利泽金庙旅游攻略
位于印度阿姆利泽邦的金庙拥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是佛教文明的圣地之一,拥有非常浓郁的宗教历史价值和文化气息,还有诸多古老的礼仪和仪式,特别是万人免费流水宴,下面给大家分享印度阿姆利泽金庙旅游攻略,
世界上真的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让你列举一个印度的地标,相信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泰姬陵,但其实印度有这么一颗明珠,其参观者数量力压泰姬陵,给你提供免费伙食、住宿、还净化心灵,这个好地方你又怎么能错过呢?
它就是金庙(GoldenTemple),位于旁遮普邦的阿姆利泽(Amritsar)
,是印度锡克教的圣地。它堪称是我去过最昂贵、最干净和最慷衡亏慨的寺庙了。
最昂贵:
坐落在圣湖中央的金庙,建于1604年,用了750公斤黄金打造,通体鎏金,极为壮观,倒影在粼粼波光中,
更显得端庄大气。在阿姆利泽的四天,我每天都来,一天还要来看几次,它的美就从来没有让我厌倦过。
金庙的清晨、傍晚和入夜
最干净:
所有人入庙前必须脱鞋,洗型猜手洗脚和包头,以保持干净。寺庙每天都有志愿者在清洁,他们低头弯腰,毕恭毕敬地擦亮着每处,不留一丝尘埃。
小孩子也在参与打扫
最慷慨:
金庙为全世界的朝圣者、流浪者和背包客提供了24小时免费吃喝、洗浴和住宿,体验了共产主义之光后,让我瞬间觉得此生无憾。
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免费食堂(Langar)
,可谓是我行程的一大特色。锡克教认为人必须吃饱了才能追求精神信仰,所以就建了一所24小时开放的食堂,不限量地供应伙食,欢迎着不同宗教、肤色、国籍的朝圣者。这里每天约有5万人用餐,节假日数量还加倍,食堂每天消耗惊人:12000公斤面粉、1500公斤米饭和2000公斤的蔬菜。
大家这就跟着我的视频,一看究竟吧。
阿姆利泽金庙:全世界最大的免费食堂_腾讯视频
走到饭堂门口,就有志愿者列队派发餐具,我随着巨大的人潮进入饭堂。人们分批进食,一层能供5000人同时就餐,人多时需要等待10分钟才能进入大厅。
安坐好后,老人带领大家祈祷,志愿者有条不紊地派发食物。
约500年前,种姓制度就深刻地束缚着印度的方方面面,它影响着人们的信仰、职业、婚姻,还决定了人们可以吃什么、能和谁一起吃。锡克教创始人Guru
Nanak当时就革命性地提出了人皆平等,所以他创造了这样一个食堂,让大家无分贵贱,不论锡克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都一同席地而坐,平等地享用一样的食物。
这个观点就算放在今天,也是十分进步的。
食堂的配餐十分简单,却干净、营养、美味。这里的纯素食也满足不同宗教的需求,这里每天的伙食基本都是木豆汤、蔬菜咖喱、薄饼和牛奶布丁。你来了一定要试试牛奶布丁(Kheer),
这个黏稠的牛奶粥简直好吃到炸裂。
随后,志愿者会一次次地过来看你是否需要添饭加菜,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吃饱。
因为还有很多人等着来吃饭,所以人们就餐从不拖泥带水,吃好了就安静地离开,把位置让给下一个人。一轮大家大约吃10-15分钟。
走出餐厅,就来到了回收盘子的地方,那里以老人志愿者为主,给他们递盘子的时候,他们会虔诚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那一刻我就被他们的淳朴给打动了,明明就是我该说谢谢啊。
为了探秘这个神奇的食堂,我连续几天都跑去后厨参观了。我发现这里所有的厨具都惊人地大,
一个锅的口径大到两个人都未必能抱住。我走近一个正在燃烧的大铁锅,脚板已经发烫了。老人则十分友好地给我拉来一个垫子,洗干净大勺,让我站上去过了一把厨师瘾。这可真是个力气活,看老人气定神闲的,我自己连一周都转不来。
分量巨大的果蔬
这口大锅,一次可以煮700公斤木豆!
这里现代化的薄饼机(RotiMachine)也值得一提,它们一个小时就可以做出25000张薄饼!
走去洗碗区,我更是惊讶于人们高度的团队协作,碗碟会轮着洗三次,过水两次,这样清洁标准实在良心。我一直听着锅碗瓢盆齐鸣,看着志愿者从来没有停过的双手,不禁感叹,这个秩序和效率,他们是军队来的吗?!
洗碗的志愿者
被饭堂滋养了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饭堂到底是怎么维持免费运作的呢?道理也十分简单,一靠捐款,二靠志愿者。
锡克教号称是印度最勤劳勇敢的民族,明显的特征就是从不剪毛发(因为完美的神创造了完美的人,维持本性美就好),他们用五颜六色的头巾裹发,取姓为Singh
,意为狮子,广东人喜欢叫他们
“包头星”。锡克教徒卜拦型头脑聪明,加上诚信经商,财力相对富足,走在阿姆利泽干净的街头,我多少能感受这个城市的实力。金庙作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不少信徒会捐出年收入的10%给寺庙,维系其天文数字般的花销。
阿姆利泽到处是长胡子的帅爷爷
其次,锡克教十分强调奉献精神(Sewa,selfless
servant)。信徒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极少人会单纯来蹭吃蹭喝。所以,金庙饭堂只有300多个常职员工,其余90%都是志愿者。有的人会服务几个小时,有的人则每天都来,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小孩,大家都觉得劳动付出是必需的。
从擦地板、巡逻、派发碗碟、切菜、做饭到看管行李,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而且他们的态度也十分感人,每次我给他们递鞋子、碗碟时,他们都双手合十,满脸微笑。我想这里的志愿者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但却将整个寺庙打理得井井有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诚心实意地把自己交给了神,去服务众生。一个老志愿者甚至说,“只要我能站一天,我就会服务一天。
”
只要你愿意,作为游客也可以随时加入志愿者队伍,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
妇女们在剥蒜
那金庙还有什么是免费的吗?
1.火车站到金庙的免费接驳巴士,20分钟车程。
2.24小时免费的行李寄存。还没到点入住酒店但是又有一堆行李?来这里扔下行李就可以自在地行走了。
3.
免费住宿。不少印度人会直接在金庙里外席地而睡,而金庙的西南边不远处,有一个偌大的院子专门提供免费住宿。外国人还有专门的住宿区,门口有大叔全天看守,安全感爆棚呢。里面有公共浴室和几个房间,大概可以睡30多个背包客。这里条件很普通,却不失为有趣的入住体验,哪里能让你这么靠近神光的照耀、哪里能让你如此扎根在印度人堆里,出门即见成片印度人躺地熟睡或虔诚祈祷。旅行之美,就美在可以理解不同的生活。
晚上席地而睡的印度人
4.
无价的精神升华。
去过印度这么多寺庙,金庙给我感觉最有灵气。有一天我四点起床去参观,天还是黑压压的,里面的人却竟然也是黑压压一片,我再次震惊,大家真的都不睡么?在此我感受到了信仰之强大,已超越了人的惰性。我在金庙十分美好的体验,便是清晨去天台席地而坐,感受着微凉的大理石地板,听着悠扬的圣歌,闭目冥想,让天边的光一点点地温暖自己。
虔诚的教徒
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加拿大人,他一席白衣,包头佩剑,在五年前信奉了锡克教,最欣赏其开放包容的教义。他曾让我想象,如果世界变成了金庙饭堂,不问出身,张开怀抱去关怀和爱每一个人,同时被爱的人又那么无私地给予,去服务众生。
没有想到,这个乌托邦的雏形,已经在印度一隅,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