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语言怎么说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语言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5-09-14 10:16:42

Ⅰ 印度人为什么叫阿三

印度人被称为“阿三”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历史背景

    • 英租界时期:在旧上海的英租界时期,印度人被英国殖民当局调来担任警察等公职,负责一些杂事。由于他们通常头戴红色头巾,且行为往往显得傲慢,上海人便蔑称其为“红头阿三”,后简化为“阿三”。
  2. 语言与发音

    • 阿SIR音译:印度警察作为英国殖民政府的代表,常被称呼为SIR。上海人在称呼时,习惯在单音节词前加“阿”字,因此“阿SIR”逐渐演变成了“阿三”。
    • I SAY发音:另一种说法是,印度人在说中文不流利时,常会加一句“I SAY”,其发音与“阿三”相近,因此得名。
  3. 文化与社会观念

    • 形象描绘:过去,中国人形容洋人面貌举止如猴子,尤其印度人肤色黧黑更甚,因此蔑称其为“阿三”。
    • 政治戏谑:印度曾自封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三极,中国人便以“阿三”戏谑之。
  4. 其他说法

    • 租界巡捕:民国时期上海外籍巡捕所着制服臂章上有三条横的标记,多为印度籍人士,因此被蔑称为“印度阿三”。
    • 电影影响: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提到的“印度阿三”,也让一部分人认识到这一称呼。

综上所述,“阿三”这一称呼源于历史、语言、文化和社会观念等多个方面,是对印度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的一种贬义称呼。如今,这一称呼已经广泛流传,但多含嘲弄之意,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冒犯。

Ⅱ 印度阿三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的

印度阿三,指印度人,阿SIR音译。印度阿三是由“红头阿三”演变过来的。“红头阿三”语原是上海地方话,旧时上海有各国租界,英租界内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他们因为信仰锡克教,头上都缠头巾做为制服,印度警察的头巾冠以‘红色’,这是“红头”的由来。

阿三来历

1、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时候,租用的洋人被称为洋鬼子,租用的中国人叫二鬼子,(后来被称为伪军或二鬼子什么的,就是中国人,《亮剑》里面有这个称呼)。雇佣的印度人叫三鬼子。上海人习惯称呼前加上阿,比如阿宝,阿亮什么的,所以后来把三鬼子演变成了阿三,是有贬义的意思,和洋鬼子、日本鬼子是一个意思。

2、二十世纪,大印度地区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后东西巴基斯坦又分裂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总共三国。

Ⅲ 关于印度阿三的叫法是怎么回事

印度阿三也叫 红头阿三:

“红头阿三”对如今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对现今六、七十岁的老上海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之所以称为“红头阿三”,原因大致有这几种说法: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实际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所以叫“红头”。关于“阿三”则有两种说法:一说印度人是亡国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于西捕和华捕列第三位;还有一种说法是印度人说话有口头禅“I say”、“I say”,其谐音为“阿三”,红头加上阿三故称“红头阿三”。
印捕是上海处于殖民地时的产物,在我国是独一无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8月上海被西方殖民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冒险家纷至沓来,要求在上海购地建房。当时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在英国领事巴富尔的威胁和欺骗下,于1845年11月29日以道台名义,用告示形式公布了洋人的《上海租地章程》。从此,英租界成了英国侵略者在上海的“国中之国”。
1849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法国领事敏体尼援引英国殖民者的先例,上海道台麟桂屈服于殖民主义者的压力,于1849年4月6日划定法租界界址。
上海租界既然是“国中之国”,自然要有武装力量及其他镇压工具,这便是万国商团、舰队水兵与巡捕。万国商团是租界武装力量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保卫租界,一般不负社会治安之责。舰队水兵是万国商团的后盾。巡捕,即警察。起先,巡捕一律由西方人担任,故称为西捕。当时法租界公董局就有明文规定:“巡捕房人员应全部由法国人或宣布服从法国领事馆,并从此归法国裁判权管辖的外国人组成。”英租界最多时有西捕160名。西捕薪水高,否则就找不到西捕,这样开支就大了。另外,西捕有种种局限,比如微服侦察,其相貌特征根本无法掩饰;又比如去公共场所打听,其语言障碍造成的困难也难以克服;再加上租界里有帮会组织,西捕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深入进去,也物色不到合适的人选做耳目,破案效率不高,租界治安堪忧。总之,从1854年开设巡捕房起,起先西捕还能应付。后来刑案随人口激增而水涨船高,由清一色的西捕办案,弊端更为突出,于是从1870年后改为允许华人充任巡捕,称为华捕。由于这一改变收效明显,以致渐而主次倒置,即西捕大减、华捕大增。例如1883年英美公共租界有巡捕200名,华捕竟占170名之多。以后,华捕越雇越多,殖民者怕不易控制,自1884年开始从英殖民地“进口”印度籍巡捕,即“红头阿三”。殖民者从印度“出口”巡捕时,对人员精心挑选,必须是印度的锡克族人,个个身高马大,满脸虬须,令人望而生畏。但他们也有与西捕相似的短处,所以大多充当巡警、狱警与交通警。“红头阿三”来自英国殖民地,严格说来其身份比处在租界里的上海人还低,但他们是英国人的忠实“看家狗”。狗仗人势,整天警棍乱舞,让上海人吃足苦头,特别是那些摊贩与车夫,挨“红头阿三”的警棍与皮靴更是家常便饭。殖民者为了利用 “红头阿三”为其忠实卖命,发他们的薪金比华捕高一倍,还配给住房等,并在当时的戈登路巡捕房内(解放后为江宁路公安分局)建造了一座三层楼印度教堂。印捕的存在随着租界结束而取消。
法租界在这方面做法与英租界大致相同,他们“进口”的是安南巡捕,即越南人,在上海人看来,其体态、皮肤与广东人相近,所以没送他们什么绰号或代称。

Ⅳ 印度为啥叫三哥

“印度被叫做‘三哥’有多种说法。
其一,源于英国殖民时期。当时英国在印度招募了大量印度人当警察,这些印度警察在租界狐假虎威,而上海人习惯把租界的警察称为‘阿三’,久而久之,‘印度阿三’的称呼流传开来,简化后就成了‘三哥’。
其二,和印度人爱说‘I say’有关。印度人讲英语时,经常把‘I say’挂在嘴边,其发音近似‘阿三’,中国人听着有趣,便以‘阿三’称呼他们,进而演变成‘三哥’。
其三,从地缘政治角度。在亚洲地区,中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相对较早,印度自认为实力也不弱,觉得自己能排第三,于是民间就有了‘三哥’这一诙谐的称呼 。

阅读全文

与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语言怎么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媳妇都做什么 浏览:954
怎么快速融入英国 浏览:877
印尼料酒多少钱 浏览:889
快到了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346
中国白色石油储量有多少吨 浏览:682
伊朗水烟怎么样 浏览:299
印尼国际航班什么时候能复航 浏览:979
你怎么能忘了我越南语 浏览:348
印度的警察用印度的语言怎么说 浏览:122
中国男人应该担当什么 浏览:339
联通打电话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898
美国为什么杀伊朗少将军 浏览:685
印尼男士头戴什么帽子 浏览:563
印度每年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钱 浏览:457
新冠大流行病中国怎么办 浏览:211
真正的伊朗是什么样的国家 浏览:599
伊朗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 浏览:948
伊朗人吃凉皮多少钱 浏览:815
中国怎么买英国基金 浏览:463
伊朗什么时候开始民选总统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