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代的印度人用什么语言听懂中文语言吗
印地语和英语。不过英语夹杂着各种方言,跟他们说英文就像一个北方人到江南或福建、广东一带去走一遭感觉一样。
他们学中文干嘛?说中文干嘛?中国在他们眼中是世仇巴基斯坦的后台,一般除了间谍和脑子抽的孩子都不会学
② 印尼华人中文初中生学中文第几册
印尼华人中文初中生学中文第三册。初级标准华语3作为国别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十分突出。
考虑到印尼华人众多,且大多具有华语文化背景这一社会特点,编者大胆选用学习者非常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情景,同时巧妙加入目的语文化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中印尼文化的差异。这既符合学习者的要求,又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
印尼华人殖民前的交流
在15世纪前中国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很少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贸易掌握在印度尼西亚人手里,中国商船的标准名称junk来源于爪哇语jong。
jong在爪哇语中用来描述那些从中国南部长途跋涉到东南亚的商船。中国的史料中有僧人法显在5世纪经过这一地区去印度的记载。唐朝时也一度与印度尼西亚王国有频繁的联系。
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是爪哇最早的伊斯兰传教士,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印尼华人却不是穆斯林。有一种理论认为,在15世纪的时候,是郑和等中国商船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尼。另外一种理论认为,是印度人将伊斯兰教带到了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
③ 印度留学:不少本地人以会讲汉语为荣
近年来,随着中国同印度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在印度不少地方出现“汉语热”。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计划在中学推行汉语教育,甚至研究将汉语纳入小学教育。不过,在中学推行汉语教育,对于印度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因为现在无论是汉语教材还是师资力量都远远满足不了渴望学习汉语的印度人的需要。 不少印度人以会讲汉语为荣
上世纪80年代学习汉语的印度人还非常少,进入90年代,渐渐有人认识到了汉语的重要性,开始学习。21世纪后,汉语在印度不少地方持续升温。
记者就印度兴起“汉语热”采访了在北京的印度商人Kumar, 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2008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后,印度学习汉语的人确实在不断增多。他还称,今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印度学生几乎是疯狂地学习汉语,目前汉语已经成为印度大学里相当热门的专业了,许多印度人以会讲汉语为荣。
印度人学习汉语,虽然原因各异,但持着“学好汉语能挣更多钱”想法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新德里中国语言学院负责人Purnima Garg女士说,新德里学习中文的人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到该学院学习中文的以商人居多,其次是在当地中资公司工作的印度员工。
曾在复旦大学学习的印度人Naresh也称,中国现在是世界制造工厂,学习和掌握汉语非常重要,自己就是因为要和中国人做生意而学习汉语的,现在来中国5年了,还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印度加尔各答中文学校校长马丹·萨拉夫称:“近几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来到海外发展,这意味着拥有良好汉语技能的人,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他表示,据自己观察,印度旅游行业就急需懂汉语的人,并且薪水都很高。他还自豪地说,自己学校的毕业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甚至不少学生毕业前就被公司预定了。
汉语教师在印度走俏
虽然印度人学习汉语热情高涨,但汉语教师极缺。
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院Madhu Bhalla教授说,汉语发音与印地语或英语明显不同,聘用印度教师教授汉语并非最好的选择。她表示,印度大学里的汉语院系非常需要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但中国人来印度工作签证很难申请,导致不少原本能来印度教汉语的中国人放弃了到印度教汉语的想法。她还表示,过去德里大学东亚研究院的学生从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那里学到了不少汉语技能和有关中国的知识,但现在该院已经没有来自中国的教师了。
马丹·萨拉夫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我们学校共有3名汉语教师,其余教师是中国后裔。印度工作签证难申请,确实阻止了不少汉语教师来印度工作。”
马丹·萨拉夫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某知名机构邀请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参加活动,他们精心挑选了已学习3年汉语,并被认为学得还不错的学生做了演讲,但之后中国总领事却无奈地表示,自己没怎么听懂这位学生讲的是什么。
然而,对想学习汉语的印度人来说,汉语教师的稀缺可不是玩笑,因为这将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
就印度汉语教师缺乏问题,采访了印度驻中国大使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他表示,印度共有五六十万所公立中小学,政府在中学增设汉语课,如果所有学校配备一名汉语教师,汉语教师确实会非常缺乏。但他表示,印度政府会进行研究,并争取早日解决这一问题
④ 大家觉得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比较难,还是老外学中文比较难啊
当然是老外学中文难了... 中文是世界上比较难学的语言之一,还分普通话和粤语。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比较的话:
听:
中文:我本人是在国外念书,看见过身边的老外朋友如何学中文。他们的听力练习都是用最最标准的普通话来练的,一般中国人我觉得都说不了这么标准... 所以,等他们实际和中国人交谈,北京人有北京味儿,说话爱吞字,四川人有四川话,这个还是和他们练的有很大差距的...
英文:中国人学英文,听力有英音有美音,而这世界上母语为英文的人,刨去那些有重口音的南美人或印度人,一共就这两种发音。多听听就啥都会了,再天天看看美剧什么的,就基本能搞定。老外一共就爱用那么几个词儿,跑不出这圈儿,中国话博大精深,四字词语什么的多了去了,老外绝对学不过来,除非他们土生土长在中国。
说:
中文:听和说分不开,中国人爱用的词汇和文化脱不开干系。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老外很难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因此也很难理解中国人是怎样说话的。中国人实际日常用语我认为和老外中文课本上教的有很大差距。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相差甚远,很多汉字的发音用英文表达不出来。有人说也叫他们学汉语拼音。学倒是不难,但让他们看着一个中文字脑子里反应出来它的汉语拼音、怎么念,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汉字那么多,有的象形有的不是,让老外大部分都认得确实不容易。
英文:老外有个神奇的东西叫音标。一看英文单词就可以按照其拼写差不多猜出来怎么念。西方很多语言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掌握发音规律就很容易了。
读:
这方面的话,我个人认为这两种语言打成平手。两种语言都可以根据书写形式猜意思。所以难度不分上下。
写:
中文:写汉字绝对是要用一生练习的。老家儿都说一个汉字的反应一个人是否做人端正。有的中国人都四五十岁了还是写得一笔臭字儿,更别提老外了。中文的结构和英文单词相差很多,我身边的老外写中文都像画画... 因为他们不太理解每个偏旁部首都啥意思。
英文: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字母,搞本描红字帖自己写去吧,保准你写的比老外还漂亮。只要拼写正确,英文书写没啥特别的门道。
一个留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这些....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