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经济:中国为何才发现印度不知不觉间悄然崛起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经济发展势头依然良好。原因何在?我们邀请专家就此作答。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 孙士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峰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荣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马加力 问: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印度近年的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尤显突出。 陈峰君:金融危机对印度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金融、金融外包、航空与旅游等方面受到较大冲击。但总体说,其受影响程度有限,原因:一是印度对外贸易比重相对较小,其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印度大部分企业均是服务于内需。二是印度政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保证劳动力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银行资金流动性,加强银行金融监管;扩大税收减免,增加财政支出;积极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小型企业发展。 马加力: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在“金砖四国”中仅次于中国,远高于巴西和俄罗斯,其增长势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少有的。原因很多:一是政府采取了较为大胆的改革开放政策,放松管制,大力吸引外资,有力地提升经济活力和公私企业的创造力。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加强软件开发和外包等独具特色的服务业。其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荣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形成了一个符合印度实际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由内需和消费拉动、服务业为先、高新技术先导。二是有相对完善的体制和软件环境。印度金融业成熟,资源配置较合理;国民储蓄率低,但投资效益高。私企唱主角,政府干预相对较少。三是同西方的联系较密切。印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量侨民,是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桥梁。 孙士海:印度独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员存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在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印度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印度认为,现代科技已经替代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印度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国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使其未来发展从资本驱动型转向科技驱动型。 荣鹰:印度高科技立国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印度具有人才优势,工程师数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其次,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科技体系。印度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应用已开始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制药不仅技术领先,而且成本低廉、产出高,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印度IT产业,特别是软件开发,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第三,创新能力较强。印度人数理基础好,思辨能力强。 马加力: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科技更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军力提升的力量倍增器。因此,印度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国一样,明确提出科技立国和科技强军的方针。这既是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其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分页---]问: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的大国,您认为印度的发展会给该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荣鹰:印度的崛起,是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的重要标志,其影响不仅将超越南亚和周边地区,对亚洲力量平衡乃至国际格局的走向都有深远影响。从周边国家看,他们一方面希望印度的发展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实惠,但对印度的政策仍有不少疑虑,希望印度能不断调整政策,适当照顾其关切。印度这些年来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多次举行联合海上军演,显示了印度要做海洋大国,力图主导印度洋的战略意图。这可能会给地区地缘战略格局带来新的复杂因素。 孙士海: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稳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如果印度也能像中国一样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那么就会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中印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巨人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那么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陈峰君:首先是正面的,它会大大促进与带动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与文化交流,特别将会促进南亚区域合作以及印度与东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地区的区域合作。此外,作为南亚地区和印度洋中的龙头老大,其发展经验与模式,将无疑对其它国家有重要借鉴意义。印度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们会担心其安全受到挑战甚至威胁,特别在领土、资源、宗教、民族等方面有争端的国家。 马加力:近年来,中印关系总体上的发展是良好的。但是双方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还存在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印度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推动印中关系的发展。而随着一些对华有较多了解的人士担任负责对华事务或国家安全事务,双方将可以进行更坦率和更真诚的沟通,进一步加强交流,增加信任,减少误判,避免双方关系的大起大落,使中印关系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共同造福于中印两国人民。 陈峰君: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而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则是局部的,次要的,暂时的。中印完全有理由构建成文明和谐的友好关系,并能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典范。增进中印政治上的互信,树立相互学习的心态与理念。当前中印友好关系无疑是主流,“中印必有一战”之说乃无稽之谈。但当前特别要防止中印民间与媒体非理性的斗气情绪。 孙士海:在过去的20年中,中印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虽然两国之间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与中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
2. 越读越糊涂的印度史,为何连印度人自己都一问三不知
古德里安曾经说:“最终,新观念的建立者还是战胜了马匹,大炮还是战胜了长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于个人而言,沉溺于过去便会停滞不前;于国家而言,纠结于历史便会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心怀过去,面向未来。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了沧海桑田,人们品读一二,豁然开朗。了解历史的过程也是明智的过程,然而于印度而言,历史也许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了解印度的历史,人们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眼前的一切越来越模糊……
所谓历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历史也曾经悠久而繁荣。世界人民对印度历史的印象普遍停留在他们的文化上,印度人对佛教十分虔诚,将其作为他们的最高信仰。
永远专注于当下,全国上下戮力同心,描绘一个属于现代国家的美好蓝图,如此历史才真正发挥其作用。
3. 中国猛男只身灭了印度,被日本人写成小说,印度人知道否
喜欢看动漫和漫画的大兄弟们或多或少知道他的代表作:《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田中芳树还根据王玄策的故事写了一本《天竺热风录》,这一本书里还加了王玄策和戒日王妹妹的爱情故事。田中芳树曾经遗憾的表示:“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印度本国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南亚次大陆也鲜有统一的历史。连语言和文化都是英国殖民者帮他们统一的,记载历史的习惯更是。所以,也很难说印度有尊重历史的习惯啊!
4. 中印战争的“麦克马洪线”现在还是回到了中国手里对吧
还没有
中印边境争端主要是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和西段阿克塞钦地区。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前印度就已占领麦克马洪线一带了,而阿克塞钦还掌握在中国手里。
中国认为有价值的地区是阿克塞钦,新藏公路从这里穿过。而对印度而言麦克马洪线比较重要,因为从前靠南一些的中印边界线一马平川,毫无险地可守,印度认为很危险,所以将边界向北推至麦克马洪线。
本来中国曾暗示印度中国可以接受麦克马洪线,但阿克塞钦必须归中国。此时双方军队已经有了小规模接触,于是中国提议双方军队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但印度不予理睬。
不知为什么印度就是寸步不让,坚持对阿克塞钦的要求,而且还得寸进尺,在东段某些地方甚至越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的忍耐到了极限,便开始了惩罚行动,一路向南打,攻下了通往印度首都的最后一个可以防守的地段,印度几近崩溃。中国也达到了目的。
于是中国宣布撤军,从麦克马洪线向北撤20公里,并把缴获的大批印度军备擦干净,码整齐,交还印度。这对印度是个极大的羞辱。
从此边境平静了下来,阿克塞钦还是中国的,中国本已放弃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归印度,恢复了开战前的形势
答题不易,如觉满意,望采纳,感谢你的支持~~~~~....
5. 20个理由为什么印度人
20个观点:印度人怎么看待他们自己
没有任何添油加醋只有事实。
观点1:印度人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人种。因为他们宣称他们发明了:
火箭,导弹,奔腾芯片,汽车,飞机,潜水艇,电脑和建造了金字塔。
现在有一条新闻,请大家不要惊慌失措,印度刚刚试射了一枚导弹。
尽管,这也许听起来很令人惊慌失措。
显然这是已经计划好的和这也许是预料之中的事。这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事,
是因为我们知道印度有一个导弹计划,我们也知道他们有那些类型的武器。
事实1:没有人可以在数学上击败印度人。
事实2:全球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研究人员是印度人。
事实3: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里有百分之三十的工程师都是印度人。
事实4:其实是印度人最先提出原子弹的。
观点2:印度人相信德国人喜爱他们是因为术语,“雅利安人”是来自印度。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雅利安人在印度,你必须通过接下来的考核。
把视线集中在眼镜蛇上,我是说眼镜蛇,不是小孩的屁股上。
你的小孩能这么做吗?除非你是个雅利安人。
观点3:印度人发明了隐形交通信号灯。这样的开车方式,舒马赫(F1方程式锦标赛冠军)能做到吗?白痴,只有印度人能做到。拯救地球。不需要在建造交通信号灯了。
这是不是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举办奥运会呢?
观点4:印度比日本和韩国更好。因为印度人是亚洲最富有的。
观点5:对于印度人来说,这世界上只有一个真正的体育项目,那就是板球运动。
观点6:印度比杜拜更好。我们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拥有全球最快经济成长率。
观点7: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工业。没有人可以和印度比舞蹈编排。
观点8: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龘主国家。
观点9:我们与伊斯兰恐怖分子战斗。印度力量!
观点10: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影工业"宝莱坞"。印度的经典动作片可以令你目瞪口呆。啪啪!
观点11:印度即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就像,美国,俄罗斯和欧盟。
观点12:印度男人即将会成为欧洲女人梦寐以求的单身贵族。
观点13:全球排名最富有的前10人里,有5个是印度人。
观点14:到2016年,百分之四十的英国高薪工作将被印度人取代。
观点15:如果没有印度裔医生和护士,你们的医疗制度将会“崩溃”!
观点16:所有西方国家都宁愿要印度移民,也不要肮脏有体味的中国和中东的移民。
观点17:印度人都相信他们永远不会被种族歧视,因为西方国家都毫不例外的喜爱他们。
观点18:西方女人都爱和性感的印度男人调情!
白人保安:伙计们,今晚只有在邀请名单上的客人才能入场。
印度人与黑人:邀请名单?什么邀请名单?
印度人:我他妈的不想跟你们玩游戏!
白人保安:不管你们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你们真的烦到我了。
印度人:干嘛?你能怎么样?你又能怎么样呢?
白人保安:你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
印度人:我有骚扰到你?
白保安:不要站在我的阶梯上!
印度人:我说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影响。
白人保安:离开我的阶梯!离开我的阶梯!
印度人:你刚刚是不是推了我?
白人保安:是的,我刚刚推了!他妈的去给你律师打电话!
白人保安:他妈的滚!
当这家在加勒比海的夜店被环球新闻的隐藏摄像机拍到这一幕,
已经过去一年半了。有很多青少年告诉我们,他们会被这家
夜店拒绝只是因为他们的肤色。据我们所知晓的,由于很多加
勒比海人逆来顺受。。。
观点19:只要你讨厌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我们印度人都会感到开心。
观点20:印度人不知怎么的自我感觉高贵和优秀是因为他们能
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印度人感到羞耻当他们说自己的语言。你
会经常的看到当印度人反击,德国人,俄罗斯人,中国人,
日本人,韩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是,你们不会说英文!
6. 关于中印战争的问题
1,国际形势使然。当时我国正处于3年灾害时期,非常困难。大部分非一线部队为减轻消耗,连正经的日常训练都保证不了,天天组织部队集体晒太阳。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东南沿海紧张,备战压力很大。北方和苏联反目,也必须保持足够的战备力量。实际可用于中印战线的部队十分有限。所以一开始,中国的战略目标也只是打掉印度东部军区的主力,特别是考尔的第四军,让印度汲取教训,保障边境平静,起码使印度不敢在边境再次主动挑起事端。最后丁盛打的很好,基本歼灭了印度第四军主力,特别是全歼了印度王牌第七旅,俘虏了旅长达尔维准将。虽然后来随着我军主动撤回战前实际控制线,印度又再次北进,直到麦克马洪线。但这一仗使印度老实了30年。达到了预期战略目的。
2,后勤困局难解。对印反击作战东线我军一直打到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渡口,提斯普尔城已经成为空城。如果我军继续前进将进入阿萨姆平原,前方印军已经全部溃散,当然我军可以继续前进。但不要忘了。我军背后是青藏高原,我们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必须穿越这长达数千公里的气候恶劣的不毛之地。由于公路运输条件恶劣,直到90年代末,我们驻藏部队还在吃70年代的大米,80年代的罐头。西藏几乎什么工业都没有,任何工业制成品都需要不计成本地用汽车从内地运进来。运一车玻璃到西藏,抵达目的地后,要碎95%.每天几千辆汽车日夜不停地奔波在青藏,新藏,川藏和滇藏公路上以维持驻藏部队和西藏的日常需要。在这几条公路中,新藏一年只能使用几个月,大雪一封路就几乎用不了了。滇藏公路穿越横断山脉,现在跑一趟单程都要10天。川藏公路从雅安至昌都一路都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穿越,塌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每天都有,经常是运输车队带着工兵筑路部队一起走,一边修路一边走,每次运输都有战士牺牲。相比之下,青藏公路是条件最好的,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是一个正军级单位,也是我军目前消耗最大,在和平时期伤亡率最大的单位。62年时,从拉萨到边境连骡马可以走的路都很少,我军当时维持前线部队的战斗消耗和人员最低限度的需求都已经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了。我认识一个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副营长,他告诉我,当时每个人无论是战士还是军官除了随身携带供5天的弹药还要带食品和饮水。在那种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困难可想而知。他亲眼看见,战区的所有藏民都被发动起来给解放军背送给养,连一个5岁的康巴族小男孩都跟着父母给解放军背了4听罐头盒一大盒压缩饼干。
所以我军达成战役目的后,只好从实际控制线后退到麦克马洪线,以靠近我军现有的脆弱的交通网络以取得非常勉强的后勤补给。印军当时已经退入阿萨姆大平原,背靠人口稠密地区,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补给优势明显,如果我军不后退,一旦进入冬季,后勤运输能力跌落到高峰时的40%。到时候缺吃少穿的我军,在面对得到充足补给的印军反攻时,后果怎样,可想而知。所以我军在主动出击,达成目的后主动后撤,交还缴获物资是无奈之举其实也不是全部交还了。缴获的苏联米-8直升机就没还。此战缴获了几辆印军刚刚进口的丰田吉普车,也被运回北京。后来仿制出来着名北京120吉普车。)。只要我们当初想要边境安宁30年的目的达到了,那我们就算是胜利了。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特别是青藏双线重轨电气化铁路的建成,我国在西藏的后勤困局已经在日益破解并将最终获得战略主动权。这也是阿三现在日夜不宁,寝食难安的原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收回麦线以南失地。
任何怀疑62年战果的非议都是对先辈和烈士的亵渎,让我们对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始终保持最大的敬意。
7. 印度为什么要在1962年发动中印边际战争
打响中印战争第一枪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不是印度,所以印度至今耿耿于怀。
至于为什么解放军要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主要是补给线太长,主动出击。那主要是因为印度不知天高地厚,将西藏划入他们的势力范围。并且印军已经在西藏腹地驻扎,远远超出了麦克马洪线,大有接管西藏的趋势,并且完全不理会解放军的一再警告。总之一句话,欠揍。
至于为什么解放军打赢了还要撤回到麦克马洪先以内,首先此战的战略目的并非夺回争议地区,而是打消印度对整个藏区的野心,消灭其深入藏区腹地的军队;其次,解放军当时没有实力占领争议地区,打持久战;最后就是地形的原因,藏南地区地处平原,易攻难守,而解放军退至山脊线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这也是为什么,西段占领了以后,解放军不退的原因,因为那里地势高,不易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