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中印战争的问题
1,国际形势使然。当时我国正处于3年灾害时期,非常困难。大部分非一线部队为减轻消耗,连正经的日常训练都保证不了,天天组织部队集体晒太阳。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东南沿海紧张,备战压力很大。北方和苏联反目,也必须保持足够的战备力量。实际可用于中印战线的部队十分有限。所以一开始,中国的战略目标也只是打掉印度东部军区的主力,特别是考尔的第四军,让印度汲取教训,保障边境平静,起码使印度不敢在边境再次主动挑起事端。最后丁盛打的很好,基本歼灭了印度第四军主力,特别是全歼了印度王牌第七旅,俘虏了旅长达尔维准将。虽然后来随着我军主动撤回战前实际控制线,印度又再次北进,直到麦克马洪线。但这一仗使印度老实了30年。达到了预期战略目的。
2,后勤困局难解。对印反击作战东线我军一直打到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渡口,提斯普尔城已经成为空城。如果我军继续前进将进入阿萨姆平原,前方印军已经全部溃散,当然我军可以继续前进。但不要忘了。我军背后是青藏高原,我们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必须穿越这长达数千公里的气候恶劣的不毛之地。由于公路运输条件恶劣,直到90年代末,我们驻藏部队还在吃70年代的大米,80年代的罐头。西藏几乎什么工业都没有,任何工业制成品都需要不计成本地用汽车从内地运进来。运一车玻璃到西藏,抵达目的地后,要碎95%.每天几千辆汽车日夜不停地奔波在青藏,新藏,川藏和滇藏公路上以维持驻藏部队和西藏的日常需要。在这几条公路中,新藏一年只能使用几个月,大雪一封路就几乎用不了了。滇藏公路穿越横断山脉,现在跑一趟单程都要10天。川藏公路从雅安至昌都一路都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穿越,塌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每天都有,经常是运输车队带着工兵筑路部队一起走,一边修路一边走,每次运输都有战士牺牲。相比之下,青藏公路是条件最好的,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是一个正军级单位,也是我军目前消耗最大,在和平时期伤亡率最大的单位。62年时,从拉萨到边境连骡马可以走的路都很少,我军当时维持前线部队的战斗消耗和人员最低限度的需求都已经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了。我认识一个参加过这次战斗的副营长,他告诉我,当时每个人无论是战士还是军官除了随身携带供5天的弹药还要带食品和饮水。在那种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困难可想而知。他亲眼看见,战区的所有藏民都被发动起来给解放军背送给养,连一个5岁的康巴族小男孩都跟着父母给解放军背了4听罐头盒一大盒压缩饼干。
所以我军达成战役目的后,只好从实际控制线后退到麦克马洪线,以靠近我军现有的脆弱的交通网络以取得非常勉强的后勤补给。印军当时已经退入阿萨姆大平原,背靠人口稠密地区,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补给优势明显,如果我军不后退,一旦进入冬季,后勤运输能力跌落到高峰时的40%。到时候缺吃少穿的我军,在面对得到充足补给的印军反攻时,后果怎样,可想而知。所以我军在主动出击,达成目的后主动后撤,交还缴获物资是无奈之举其实也不是全部交还了。缴获的苏联米-8直升机就没还。此战缴获了几辆印军刚刚进口的丰田吉普车,也被运回北京。后来仿制出来着名北京120吉普车。)。只要我们当初想要边境安宁30年的目的达到了,那我们就算是胜利了。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特别是青藏双线重轨电气化铁路的建成,我国在西藏的后勤困局已经在日益破解并将最终获得战略主动权。这也是阿三现在日夜不宁,寝食难安的原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收回麦线以南失地。
任何怀疑62年战果的非议都是对先辈和烈士的亵渎,让我们对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始终保持最大的敬意。
② 中国是如何在战略上对印度不战而胜的
中国和印度自1962年以及后来的几次边境战争都是以印度的惨败收场,这是印度长期挥之不去的恶梦。印度处处都要跟中国比,就怕中国超过了,这也有点惊弓之鸟的味道,因为被中国打怕了。通过修改其GDP的计算方法,最近两年他的GDP增长率终于超过了中国。印度的小数精英(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极其严格的国度,大体上印度社会分成4个等级)就好比打了鸡血一样叫嚷着印度再过多少年就可以超越中国了。但现实却是70%的民众没有厕所,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超过了非洲总人口12亿,绝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大约10万人的手中。印度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内民族矛盾激烈,各邦要求独立此起彼伏,跟巴基斯坦也是世仇。为此,中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对印度不战而胜的目的。
1、适当吹捧,让印度把政的小数精英飘飘然,让印度人觉得我不做南亚老大,甚至是亚洲老大,谁来做的心理。
2、印度本国的军工和工业制造极其糟糕,以前能引以为傲的软件实力也是日落西山,自家生产的光辉战斗机的软件都是请法国编写。而其糟糕的军人素质(40年来导致1000多架战斗机坠毁,潜艇在港内爆炸)更是雪上加霜。
3、继续加大西藏,云南等中印边境的基础建设印度就不得不驻扎大量的部队在这些高原地区(因为他基础建设不到位,战争的时候无法像中国这样快速补充兵力和物质),人员的吃喝等开支,你懂的
4、中国时不时在边境地区搞点军事演习,曝光一点先进武器装备,以印度的做法又不得不进口他认为能抗衡中国的先进装备
5、继续扶持巴基斯坦的武器研发,让巴基斯坦能自力更生,在西线继续分散印度的军力。
6、中国加大的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时不时在印度洋来一次军事演习,以印度疑神疑鬼的性格,他又要陷入恐慌,又要大量进口军火了。
从以上的几点,中国只要在军事上对印度保持优势就能迫使印度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印度最终会由于自身的经济综合实力错失战略机遇,导致在西藏问题的全面溃败。